浙江导游词

时间:2017-01-07 21:05:28 导游词 我要投稿

浙江导游词

  浙江是个美丽的省份,它有很多好玩的地方!让我们通过这几份浙江导游词,了解浙江美丽的景点吧!希望大家可以爱上浙江这个省份!

  西湖美景三潭印月导游词【1】

  导游内容:先贤祠—九曲桥—开网亭—亭亭亭—中心绿洲—碑亭—我心相印亭—三塔

  各位团友,大家好。

  现在我们弃船登岸,来到了西湖十景之一的三潭印月。

  前面我们介绍过,水光潋滟的西湖上有三座绿岛,她们都有动听的名字,分别叫湖心亭、阮公墩和三潭印月。

  这三潭印月又名小瀛洲,就是海上仙山的意思。

  小瀛洲是湖中三岛中最大的一个岛屿,它的面积约为7万平方米,其中水域面积为60%。

  南北两部分由九曲桥相联结,东西两侧则以土堤来连贯,从空中俯瞰,恰似一个绿色的“田”字,呈现大湖围小湖、岛中套小岛的景色。

  它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运用中国园林的借景手法和多变奇巧的布景艺术,成为西湖中风景最优美的地方之一。

  各位团友,这美丽的三潭印月岛并非自然形成,而是多少年来,人们用古典造林手法建设起来的一个园林艺术精品。

  最早,这里是人工堆叠而成的水上陆地,吴越时这里被辟建为水心保宁寺。

  明朝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当时的钱塘县令聂心汤,别出心裁地想在西湖建造一个放生地,就利用水心保宁寺的遗址,用西湖的淤泥筑起了这个湖中之岛,又在岛外修了条环形堤埂,使它形成了“岛中有岛,湖中有湖”的格局,作为放生之所。

  清朝雍正五年(1727年),当时的浙江总督李卫在此苦心经营,大兴土木,建亭台楼阁,植奇花异草,使小瀛洲成为一处多姿多彩的江南水上园林。

  当时的西湖十八景之一“鱼沼秋蓉”就在此地。

  民国时期,由于政府贪腐无能,对小瀛洲长期不加整治,亭阁颓废,堤岸沉陷,花木荒芜,一派萧条,小瀛洲几乎成为一个荒岛。

  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府拨款对三潭印月进行了七次大规模的改造,使它重现昔日风采,在空间变化、组景层次、建设布局和花木配置方面都显得匠心独运、巧夺天工。

  今天的三潭印月由大量景物构成几个景区,而每个景区都自成一体,又互为衬托,有机结合。

  可以说小瀛洲是西湖中的一个“大盆景”。

  好,下面就让我们开始游览,细细欣赏这大盆景吧!

  请大家先看上面这块匾额:“小瀛洲”。

  它是由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所书写。

  而这座歇山式敞轩是小瀛洲上的主要园林建筑。

  它原是清朝时期大官僚彭玉麟退省处,称为“彭公祠”,辛亥革命后被改作“浙江先贤祠”,奉祀明末清初四位有强烈民族意识的浙江籍学者黄宗羲、齐周华、吕留良、杭世骏。

  现在的建筑是1959年改建的。

  穿过先贤祠,来到了九曲桥。

  这三潭印月岛上的九曲桥,有九转三十个弯,为全岛的中轴曲线。

  当我们在迂回多变的九曲桥上行走时,就会发现岛上湖中的美妙景致仿佛成了立体的画,流动的诗,使你有步移景换,小中见大的感觉,体会到这里美景层次丰实,游程突然延长,千变万化,出奇制胜。

  大家请看这块大石头,这是一块有名的太湖石。

  有人称其为“九狮石”,上面似有九只狮子,仔细辨认一下,就会发现这九只狮子有的形似,有的神似。

  各位团友,请看这别具一格的三角亭,它造型别致,名为开网亭,取自佛教开网放生之意,同时也点出了早先此地是放生地的原意。

  再看左边,这个四角亭被称为“亭亭亭”,取明代聂大年诗“三塔亭亭引碧流,,之句。

  这开网亭和亭亭亭一高一矮,一东一西,相互呼应,互为衬托,选址精心,营造奇巧,十分讲究与自然的结合,是三潭印月岛上不可缺少的一组景观。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来到了三潭印月的中心绿洲,这里的景观主要由粉墙、漏窗、竹径组成。

  请看这一截横列于两段曲桥之间的矮墙,中间有个圆洞门,上书“竹径通幽”四个字,落款是康有为。

  这粉墙内外景致各异,墙外翠竹千竿曲径通幽,墙内游者济济,俨然两处天地。

  墙上构图精美的漏窗,起到了内外互相渗透的作用。

  透过圆洞门两边的漏窗可见墙外竹影婆娑,清幽恬静,一条小径消失在竹林远处,使人感到“庭园深深深几许”。

  而回头一览这三潭印月岛中之湖,亭台倒影,尽在水中,奇花异草,映碧叠翠。

  假山曲桥,一静一动,虚虚实实,相映成趣,又是一幅生动的水景画。

  我们走过九曲桥,迎面所见的分别是迎翠轩、木香榭和花鸟厅。

  在这里,放眼望去,水绿、树绿,亭台叠石都似被映成绿色,真有置身于绿色庭院中的感觉。

  而前面又是一座引你步步入胜、渐入佳境的九曲桥。

  曲桥中间那座朱柱黛瓦的四方碑亭就是御碑亭,当年康熙所题“三潭印月’’的石碑,就竖在此亭内。

  站在这座迂回多变的九曲桥上,我们环望四周,会发现这巧夺天工的三潭印月,不仅以园林称胜,而且还是座迷人的花岛。

  请看这岛上的绿洲、堤埂上栽满了各色各样的美丽花卉,岛中池塘内缀满了多种多样的睡莲、荷花,而岛上的幽径上又植上了许多摇曳的翠竹。

  此时此刻,你会觉得这全岛的空气都凝聚着花的清香。

  各位团友,我们现在来到了“我心相印”亭前。

  “我心相印”即“毋须言,彼此意会’’之意,是佛教禅语。

  “我心相印”亭两边有墙将湖面遮住。

  这个亭子很有个性,一边是粉墙,一边是走廊,在西湖景区里,恐怕是找不到第二个这样的亭子了。

  穿过亭子,我们看到在开阔的湖面上,有三座布置得十分得体的石塔。

  各位,游览三潭印月岛最使人忘情的就是这三座石塔。

  月光下,这里“玲珑塔底月轮悬”的美妙景观,曾列入南宋画家陈清波等人的《西湖十景图》。

  这三座石塔始建于宋元祜四年(1089年),当时苏东坡疏浚西湖,在湖中最深处立三塔作为标志。

  为防西湖淤塞,

  还规定三塔之内不得种植菱藕。

  元代时三塔被毁,明朝万历年间在现在位置上重建。

  这三塔基本呈等边三角形,间距62米,塔高2米,造型优美,塔身呈球状,有五孔,饰有浮雕图案,塔顶呈葫芦状。

  民间传说这儿有三个水妖居住,因而塔形似葫芦以将其镇住。

  各位团友,三潭印月历来是杭州著名的赏月胜地。

  每到中秋之夜,皓月当空,人们在塔内点上灯烛,孔口用白色薄纸蒙上,烛光从纸上透出,倒映于湖,又成水中之月,随着微波荡漾,似有无数个月亮在水中晃动。

  月光、灯光、湖光、月影、塔影、云影交相辉映,融成

  一片极富诗情画意的景观,让人感到有一种奇幻之美。

  好了,三潭印月的游览到此结束。

  接下来,我们将乘船去苏堤。


  杭州吴山城隍阁导游词【2】

  各位朋友:大家好!

  现在我们要去参观就是"西湖新十景"之一的吴山天风景区里的城隍阁。

  远看城隍阁,它是一座七层仿古建筑,翘角飞檐耸立在吴山之上。

  下面让我们一起细细品味。

  进入景区口,我们首先看到的一座大型花岗岩浮雕,这就是《吴山风情图》。

  它是以南宋时期为时代背景,以城隍庙为中心,再现了吴山庙会的繁荣景象,在南宋时期杭城吴山这一带是最繁荣的,人气最旺盛的。

  画面上可以找到当年的茶楼、风味小吃等古色古香的店家,(在这边可以顺便介绍一下杭州的龙井茶),还能看到说书弹唱、测字等等画面。

  在这刻画了栩栩如生的历史场面。

  照壁上刻着“吴山大观”四个大字,是出自康熙皇帝的手迹。

  这块照壁高3米,长17米,用青石雕刻。

  吴山大观是清代“西湖十八景”之一。

  吴山上自古有五多“古树多、奇岩怪石多、祠庙寺多、民俗风情多、名人遗迹多。

  在这能把杭州的美景近收眼前。

  清朝浙江巡抚李卫在此曾建了一座大观台,从此吴山大观就有名了。

  我们现在先去参拜一下城隍之神——周新,周新祠也称城隍庙,门前的匾上“冷面寒铁”是当今书法家朱关田的手笔。

  殿内中间的就是周新,周新于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曾担任浙江按察使,他刚正不阿、惩治腐恶,执法如山,深受人们的喜爱,但是后来受冤而死,杭城百姓愤怒而闹事,朱元璋不得不假意委以阎王托梦,说周新已经成为杭州的城隍了,并为之建庙,百姓这才安定。

  城与隍原指城池的城墙和墙外的沟壑。

  为祈求城池的安宁,我国在春秋后期就出现了祭城隍神的活动。

  魏晋南北朝后在儒、道、佛诸学说影响下,城隍神的形象中更多地揉合了善恶报应与礼仪、道德的观念。

  生前在某地担任过刺史以上官级的贤良正直的文官武将,常常成为城隍神而得到供奉。

  吴山城隍庙是南宋绍兴九年(1139年)迁移来的,明朝永乐年间开始祭祀周新。

  新建造的周新祠内设有周新塑像和他的生平事迹介绍,表达了杭州人民对这位古代清官的怀念。

  我们现在一起去看看整个景区中精华之处——城隍阁,七层建筑,高41.6米,造型结合了南宋和元代的建筑风格,栏杆、排门的雕刻,用的时香樟、椴木和美国洋松制作。

  现在的城隍阁上面是一家茶楼,也是杭州城最高的茶楼,在这品上一杯西湖龙井茶,看看西湖的美景,真的是人间美事。

  一楼高挂的“城隍阁”横匾,是现代著名书法家沈鹏书写的,两旁楹联“八百里湖山,知是何年图画;十万家灯火,尽归此出楼台,”据说是明代徐文长所撰的。

  我们现在进入阁里面,南面这幅大型硬木彩塑画,就是从经荣获中国美术“白花奖”一等奖的《南宋杭城风情图》。

  长31.5米,高3.65米、深2米、,它运用雕、刻、塑、编、扎等多种传统工艺表现手法,集中表现了“一色楼台三十里,不知何处觅孤山”的繁荣景象。

  全图以南宋杭城天街(也就是现在的中山中路)为中心线,表现在春天里,杭州市民的各种民俗活动,塑造了3500个男女老少市民人物,他们个个穿戴有致,行为不同,并且按照一个个场面,聚成一组组人物。

  其中有取材于古代话本小说《醒世恒言》第三卷《卖油郎独占花魁》与二十二卷《十五贯戏言成巧祸》中的言情人物,也有《白蛇传》神话故事中许仙在官巷口药店当伙计的形象,可谓是戏中有戏,画中有画。

  城隍阁一楼的北面,是高10米、宽8米的巨型青石线刻图组画,描绘了杭州的10个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它们是:《伍相驾涛》、《钱王射潮》、《造塔保俶》、《济公背妇》、《断桥相会》、《立桥望仙》、《西泠定情》、《虎跑涌泉》、《梁祝共读》、《夜救裴生》。

  这些石刻画为城隍阁建筑增添了文化色彩和情趣。

  城隍阁的设计、建造,不仅考虑到建筑与西湖及城市的联系,还增配了服务设施。

  在它的一楼和二楼,集中展示了具有浓郁杭州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与民俗风情;在它的三楼到六楼,则以休闲、观景和接待为主要功能,悬挂有豪华宫灯,配置了高档红木家具,三楼为大众茶室,并设有文艺演出舞台;四楼以茶点款待来宾;五楼设有咖啡座;六楼为贵宾接待室并有珍贵工艺品陈列。

  登上了最上面就能把西湖的美景、杭州城的繁荣景象、还有钱塘江的波涛汹涌,晚上还可以在上面看到杭州繁荣的夜景。

  现在让我们就好好欣赏一下西湖美景吧!


  义乌朱丹溪陵园导游词【3】

  各位游客,大家好,谢谢各位参加今天的旅游。

  作为“小商品海洋,购物者天堂”的商城义乌,在发展经济、繁荣市场的同时,十分重视城市环境建设,在绿化、美化上下功夫,努力营造绿色家园。

  无论在城区,还是到乡下走走,公园、绿地、花草、树木,有如春风扑面而来,令人赏心悦目。

  今天,大家要去的朱丹溪陵园,就是这绿色家园中的一块胜地。

  它虽然是新姿初现,却也叫人留连忘返。

  朱丹溪陵园是为纪念我国“金元四大名医”之一的朱丹溪,由政府和民间集资修建的陵园,是丹溪风景区的'主要景区之一。

  在这里不仅有茂竹修林,湖光山色,小桥流水,更有旷世名医的遗迹,有寓寄后人崇敬之情的各式亭台、馆园、碑廊,是一处风景迷人的田园风光式纪念园林。

  大家现在所处的朱丹溪陵园建在义乌市赤岸镇东朱村。

  大家看到,在景区入口,迎面而来的是原国家卫生部长陈敏章题词的青石牌坊。

  现在让我们走进朱丹溪陵园。

  现在的朱丹溪陵园为1991年批准修建,陵园占地面积112亩。

  经过十几年的修建,已经初具规模,建有鹤望轩、松鹤苑、朱丹溪纪念馆、重修的丹溪墓、书画馆、百草园等等。

  在陵园内,我们还可以看到启功、赵朴初、陈立夫、施祖荃等当代名人的题词和书画作品,还有以不同颜色的药用植物种植配置而成的百草园,不仅让人增长知识,更让人感受到这方园林处处都有医家的踪影。

  这些也为美丽的丹溪陵园增添了浓厚的中医文化蕴涵。

  朱丹溪,诞生于元朝初年即1281年,义乌人,因居住在赤岸镇丹溪岸畔而被人们称“丹溪翁”。

  后人习惯称他为“朱丹溪”。

  丹溪自幼聪慧,青少年时读经书,36岁到东阳八华山向许谦学理学,因母亲患病长久不愈,40岁后专心学医。

  他一生刻苦治学,博采众长,潜心钻研前人经验而又不拘泥,终成“滋阴说”一派大师,他的医学著作有十几种,其观点影响了日本、朝鲜等国的后学者,开辟了中医学的新纪元。

  他和河北刘完素、李杲、河南张从正,被后人称为金元四大名医。

  为发掘祖国中医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开展中医文化研究和交流,陵园内规划建设历代医宗纪念馆、名贵中药展览馆、中医历史展览馆、中医研修所等项目。

  扁鹊、华佗、张仲景、陶弘景、孙思邈、李时珍等中国历史上医宗将在这里一一展现。

  同时,在陵园内还规划建设了药用植物园,以乔木形成主景,林下种植较耐荫的草本、藤本或灌木,以园林艺术手法布置,在适当地点配以亭、阁、花架、景石等园林小品,让游人在优美的环境中以轻松愉快的心情接受中草药科学知识。

  丹溪墓:

  现在大家所看到的就是朱丹溪墓。

  元至正十八年始建,屡经兴废。

  1358年,朱丹溪端坐在他的书桌前,手持狼毫,含笑而逝。

  葬于离赤岸镇约4公里的东朱村墩头庵。

  “文化大革命”中,墓地曾经被毁。

  1982年,在原址重建墓地,1989年被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并建丹溪庙,于丹溪墓右侧后方。

  朱丹溪陵园正是在此基础上逐步扩建而成的。

  据说,墓地是丹溪与他妻子戚氏亲自挑选的。

  他们始料不到的是,他们身后会经历如此的坎坷,他们更没料到的是,这里会成为我们义乌市的一大旅游胜地,供中外游客瞻仰凭吊。

  风景旅游与名人访谒结合在一起,再加上一些富有传奇色彩的民间传说,使得这里的历史显得更为生动,人物更为丰满,风景更为迷人。

  大家现在墓前看到的是著名书法家沙孟海题写的“元名医朱丹溪之墓”的墓碑,在墓左前侧立有朱丹溪生平简介石碑,右侧则立有“义乌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碑。

  而墓后为其二子的重建墓。

  丹溪墓布局整齐对称,前后松柏果木成荫,是个幽静之处。

  所以前来祭扫瞻仰的游人络绎不绝。

  丹溪精神:

  朱丹溪精湛的医术与伟大的人格不仅征服了与他同时代的人们,更影响着今时今世的许多人,尤其是丹溪故里。

  人们对朱丹溪的那份情感,依旧处处体现。

  如我们大家在稠城看到的那熟悉的丹溪路,已经是市区的一条重要道路,在旧城改造下,它也即将得到扩建,必将为义乌交通做出更大贡献。

  正是由于朱丹溪这位扬名海外的名医给了这条道路新的力量,赋予了它新的使命,那就是宣传义乌,弘扬义乌精神,那种勤耕好学的义乌人艰苦奋斗的精神,让更多的人了解义乌的名人,了解义乌。

  这也正是朱丹溪这位名人效应的实质所在。

  朱丹溪的那种勤奋好学,兢兢业业,乐于奉献的优良品质,将激励着我们刻苦学习,不断丰富自己,将来更好地为祖国做贡献!我想只有每个人真正做到这一点,才能使朱丹溪的精神真正得以发挥。

  总而言之,朱丹溪这位传奇名医,这位义乌名人,是最终被历史所记下了,我们后人该做的就是兢兢业业地乐于奉献,在丹溪精魂的指引下,使国家走向繁荣、昌盛和富强!

【浙江导游词】相关文章:

1.浙江乌镇导游词

2.浙江景点导游词

3.浙江嘉兴导游词

4.浙江杭州西湖导游词

5.浙江美丽景点导游词

6.有关浙江乌镇导游词

7.浙江乌镇东栅导游词

8.浙江普陀山导游词

上一篇:江苏导游词 下一篇:上海景区导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