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文网>实用文书>导游词>山东省情导游词

山东省情导游词

时间:2017-03-30 17:33:38 导游词 我要投稿

山东省情导游词

  大家去过山东省游玩吗?那里有五岳独尊的泰山,有风景优美的大明湖!以下是山东省情导游词,一起来了解山东省吧!

  山东省省情简介【1】

  山东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历史攸久,人杰地灵,名人辈出,素有“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美誉。

  【区位】

  山东地处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陆地面积15.71万平方公里。

  人口9475万,辖17个市、140个县(市、区)。

  山东东临浩瀚的黄渤海,西接广袤的中原腹地,南连江浙沪,北通京津塘,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

  【气候】

  山东省位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全年平均气温11—14℃,平均降水量680—950毫米。

  【资源】

  海洋资源。

  山东海岸线长3345公里,沿海滩涂面积3000平方公里,近海海域面积17万平方公里,卤水资源丰富,鱼虾蟹贝藻等600余种,产量居全国前列。

  矿产资源。

  山东是中国重要的资源、能源基地。

  在已发现的150种矿产中,石油、煤炭、黄金、石膏、石墨、石灰岩等55种储量居全国前列。

  胜利油田是中国第二大油田,兖矿是全国十大煤炭基地之一。

  山东农业发达,工业体系完备,国民经济位于全国前列,有良好的投资环境。

  生物资源。

  山东省生物种类繁多,有各种植物3100余种,陆栖野生脊椎动物450种,陆栖无脊椎动物特别是昆虫种类居全国同类物种之首。

  旅游资源。

  全省拥有中国历史文化名城7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1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5处、自然保护区7处、森林公园36处、地质公园6处。

  全省建成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9个、旅游景区900余处,其中国家A级旅游景区458家(其中,5A级景区6家,新增3家;4A级景区109家,新增34家。

  )、国家和省级旅游度假区23个、旅游星级饭店912家、旅行社1816家、旅游星级餐馆273家、国家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120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

  2010年实现旅游总收入3058.8亿元,比上年增长24.7%。

  其中,入境旅游收入21.6亿美元,增长22.1%;国内旅游收入2915.8亿元,增长25.1%。

  接待游客总人数3.5亿人次,增长21.2%,其中,接待入境游客366.8万人次,增长18.3%。

  香港是山东重要的海外旅游市场,多年来居山东海外市场第三位。

  2010年山东省接待香港游客38.1万人次,同比增长17.51%。

  香港也是山东的第一大出境旅游目的地。

  【基础设施】

  铁路营运里程3600多公里,济南站是重要的铁路枢纽站。

  2010年,铁路、公路、水运共完成旅客运量24.9亿人次,比上年增长6.3%;完成货运量29.8亿吨,增长6.0%。

  年末高速公路通车里程4285公里。

  山东现有客货机场8个,开通航线300余条,济南、青岛、烟台、威海四个机场为国际空港,航空客运量2231.5万人次,增长18.2%;现有沿海港口7个,远洋航线通达14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0年货物吞吐量8.6亿吨,增长18.2%,青岛港年吞吐量3.5亿吨,集装箱运量1200万标准箱,成为世界第7大港,日照港、烟台港年吞吐量均超过1亿吨。

  山东现有固定电话用户2023.1万户,移动电话用户6190.4万户,增长15.9%。

  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86.2部。

  2010年,全省新增发电容量375万千瓦,总装机容量达到6248万千瓦;全省完成发电量3091亿千瓦时,增长7.67%,山东发电量和装机容量均居全国第三位。

  【综合实力】

  2010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GDP)39416.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2.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88.3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21398.9亿元,增长13.4%;第三产业增加值14429.0亿元,增长13.0%。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279.1亿元,增长2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211.6亿元,增长18.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1675亿元,增长15.0%;地方财政收入2749.3亿元,增长25.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94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990元,分别增长12.0%和14.2%。

  【区域经济】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实现生产总值18724.9亿元,比上年增长13.3%。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实现生产总值5678.5亿元,增长13.6%。

  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实现生产总值15060.3亿元,增长13.3%。

  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实现生产总值14191.4亿元,增长13.2%。

  鲁南经济带实现生产总值8480.5亿元,增长13.0%。

  县域经济实力进一步壮大。

  地方财政收入过10亿元的县(市、区)达到70个,其中过30亿元的11个。

  【海洋经济】

  2010年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出6808.1亿元,比上年增长25.3%。

  海洋渔业产出2156.8亿元,增长16.4%;海洋化工业产出568.9亿元,增长36.0%。

  滨海旅游业产出1609.7亿元,增长22.7%;海洋交通运输业产出526.7亿元,增长8.0%。

  海洋生物医药业产出81.5亿元,增长68.9%;海洋电力业产出26.7亿元,增长35.6%。

  海洋石油产量284.5万吨,增长1.7%。

  新建海洋特别保护区11处,新增海洋类保护区面积1.2万公顷。

  【农业】

  山东农业发展良好。

  山东是中国重要的粮、棉、油产区,也是重要的水产品、果品、畜产品、蔬菜基地。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基地面积分别为800万亩、1211万亩。

  2010年山东农产品出口127.1亿美元,占全国的四分之一,连续十一年名列全国出口第一。

  【工业】

  已形成钢铁、汽车、造船、石化、轻工、纺织、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

  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47010家,比上年增加3453家,增长7.9%。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0%。

  其中,非公有工业增长16.7%,私营企业增长19.0%。

  家用电冰箱、冷冻箱、农机、工程机械、重型车、轻骑摩托车、机制纸及纸板等种工业产品产量居全国第一位。

  机械及设备、电器及电子类、纺织品、服装、钢材、集装箱是山东主要大类出口产品。

  海尔、海信、青啤、张裕、浪潮、东岳汽车、中国重汽等一大批知名品牌驰名中外。

  【服务业】现有银行机构198家,其中9家为外资银行和外资银行代表处,共有保险主体63家,各类保险公司分支机构4763个。

  现有3000多家物流企业,除中储、中远等大型中资物流企业外,马士基、伊藤忠、韩进、胜狮等外资企业也纷纷落户山东。

  年成交额一亿元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场有483个。

  2010年实现业务收入905.1亿元,增长49.0%,利润、利税分别增长32.4%和27.4%。

  软件业务出口4.5亿美元,增长45.3%,其中软件外包服务出口增长1.1倍。

  山东省现有国家、省级软件产业园区13家,服务外包示范基地19个,动漫产业基地3个。

  其中齐鲁软件园是国家十一大重点软件产业基地之一、国家软件出口基地;青岛软件园是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山东软件企业中有11家企业进入中国软件行业规模100强,济南为“全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

  【对外开放】

  2010年全年进出口总额1889.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5.9%。

  其中,出口1042.5亿美元,增长31.1%;进口847亿美元,增长42.2%。

  实际到帐外资91.7亿美元,增长14.5%。

  新批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36个,增长9.1%;新批总投资3000万美元以上大项目242个,增长65.8%。

  全省已有壳牌石油、西门子、三星、惠普、麦德龙、标致、联合利华、三菱商事、阿尔卡特朗讯等159家世界500强企业来山东投资。

  新核准设立境外企业(机构)360家,比上年增长20.4%;协议投资总额22.2亿美元,增长62.7%;核准设立境外资源开发项目43个,增长30.3%。

  对外承包劳务工程新签合同额109.3亿美元,增长17.2%;完成营业额60.2亿美元,增长18.3%;外派各类劳务人员47300人,增长2.2%。

  目前与山东有经贸关系的国家和地区达200多个。

  山东省现有对外承包工程资格的企业185家。

  山东电建总公司、青岛建设集团、威海国际经济技术合作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电建三公司4家企业入选全球最大225家承包商行列。

  【经济园区】

  山东现有172家省级以上经济园区,其中,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8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7家,保税港区2家,综合保税区1家,出口加工区4家,省级经济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50家,是山东省吸收外商投资和开展对外合作的重要区域。

  【科教体育】

  山东现有各类研发机构1800多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6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44家,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10家,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6个,新建国家级科技合作基地5家。

  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35家。

  2010年有36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专利授权量为8.1万件。

  全省拥有博物馆111个,公共图书馆150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58个。

  拥有各种艺术表演团体119个,艺术表演场馆82个。

  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9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71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个。

  出版各类图书11837种,报纸87种,杂志260种。

  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98.2%,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97.9%。

  加入城市电影院线的影院达91家。

  全省普通高校133所,在校生163.1万人。

  山东是体育大省,田径、体操、乒乓球、武术、游泳、举重、射击、帆船、足球等项目有较强实力。

  山东岱庙导游词【2】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我们现在将要游览的是古代艺术的博物馆--岱庙。

  岱庙,旧称“东岳庙”,又叫泰庙,主祀“东岳泰山之神”,也是古代帝王来泰山封禅告祭时居住和举行大典的地方。

  岱庙创建历史悠久,西汉史料始有“秦即作畴,汉亦起宫”的记载。

  唐开远十三年(公元725年)增修宋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又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后经金、元、明、清历代拓修,逐渐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建筑群。

  岱庙位于泰安市城区北部,恰在南起旧泰城南门,北的岱顶南天门中轴线上。

  南北长405.7米,东西宽236.7米,呈长方形,面积为9.6万平方米。

  岱庙的建筑,采用了中国古代纵横双方扩展的形式,总体布局以南北为纵轴线,划分为东、中西三轴。

  东轴前后设汉柏院、东御座、花园;西轴前后有唐槐院、环咏亭院、雨花道院;中轴前后建有正阳门、配天门、仁安门、天贶殿、后寝宫、厚载门。

  主体建筑宋天贶殿位于岱庙内后半部,高踞台基之上,其他建筑则设在中心院落之外,彼此独立,又有内在联系。

  这种建筑布局是按照宗教的需要和宫城的格局构思设计的,形成分区鲜明,主次有序,庄严古朴的独特风格,并通过建筑空间的变幻,在庄重、肃穆和幽深、雅朴的相互渗透中相映成趣,完整一体。

  庙中巍峨的殿宇与高入云端的南天门遥相呼应,给人以置身泰山之中的优美感。

  岱庙城堞高筑,周长三华里,高三丈,四周8个门,向南开的5个,中为正阳门,左为东掖门,再左名仰高门;右为西掖门,再右名见大门;向东的名青阳门,也叫东华门;向西的名素景门,也叫西华门;向北的名鲁瞻门,也叫厚载门。

  每个城门上皆有城楼,岱庙的四隅分别建有巽、艮、乾、刊角楼,整座建筑雄伟壮观,气势磅礴,犹如一座帝王的宫阙。

  岱庙,是泰山文物最集中的地方。

  这里保存了琳琅满目的历代帝王祭祀泰山神的祭器、供品、工艺品,也有闪烁着华夏文明光华的泰山出土文物和革命历史文物,并保存了大量的泰山典籍和道经。

  更为珍贵的是还有184块历代碑刻和48块汉画像石,成为我国继西安、曲阜之后的第三座碑林。

  岱庙,又是一座赏心悦目的古典园林。

  虬龙蟠旋的古柏,遮天蔽日的银杏,玲珑精美的盆景,争奇斗艳的花卉,又为古朴典雅的亭、台、楼、阁增添了万种风情的媚态。

  岱庙,一年四季景色如画,吸引了众多的中外游客。

  庄严、雄伟的岱庙,殿宇辉煌,文物荟萃。

  这里的每一处建筑都体现着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风采,每一件文物都反映了泰山的文明发展。

  漫步在这艺术的世界里,抬眼望到的,举手触到的都是民族的瑰宝,无不使观者动力容,令游人感慨。

  巍巍岱庙,是一座熔建筑、园林、雕刻、绘画和祖国传统于一体的古代艺术博物馆。

  现在,我们到的这个地方叫“遥参亭”。

  它位于泰安市区的中部,通天街的北首,座落在岱庙正阳门外,是岱庙的前庭,为进入岱庙的初阶。

  古代帝王每逢来泰山举行祭典时,先要在这里举行简单的参拜仪式,以表示对泰山神的虔诚。

  因此,古时又称“草参亭”。

  明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山东参政吕经升任副都御史,临行前改为“遥参亭”,一直延用至今。

  遥参亭门外的遥参坊是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创建,至今完好无损。

  另有旗杆高竖,左右铁狮蹲列。

  坊南的“双龙池”,清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开建,方石垒砌,引王母池之水,环绕岱庙注入池中。

  因池内西北、东南角各有一个进出水的石雕龙头而得名。

  池南是通天街,使人一进入泰城南门就置身于神秘、庄严的“登天”气氛之中。

  池北侧的华板上刻有“龙跃天池”四字。

  1992年又在池外围以汉白玉雕花石栏,周长63米,以保护文物。

  石栏内东侧立有清代石碑二通,北侧立有“济南五卅惨案纪念碑”,西北侧有古槐一株,相传为唐代所植,至今枝叶繁茂,青翠欲滴。

  双龙池周围为一小广场,四周古建筑林立,形成一幅优美的图画。

  遥参亭为过亭式院落,东西宽52米,南北长66.2米,总面积3442.4平方米。

  正殿五间,建在院中心长方形台基上面,宽10.8米,进深7.75米,通高7.9米,为四柱五梁、九脊单檐歇山式,黄瓦盖顶。

  清代曾祀碧霞元君。

  两侧为东西配殿各中间。

  遥参亭是一组独立的建筑,但与岱庙在内涵上又是统一的,由于它的存在,把岱庙神秘而庄严的气氛烘托得更加浓厚。

  这种既独立又统一的建筑风格,不仅在五岳中独树一帜,在中国现存古建筑中也是不多见的。

  遥参亭在唐代曾叫“遥参门”,民间曾有“参拜泰山神,先拜遥参门”之说。

  当您游览岱庙时,也应首先从遥参亭开始。

  穿过遥参亭,迎面而立的“岱庙坊”是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山东布政使施天裔创建。

  坊高12米,宽9.8米,深3米,为四柱三门式。

  坊起三架,重梁四柱通体浮雕。

  四柱前后流通墩上雕有8个石狮,姿态各异;重梁四柱刻有“丹凤朝阳”、“二龙戏珠”、“群鹤闹莲”、“天马行空”等20余组形象逼真的祥禽瑞兽和各式花卉纹样。

  整座石坊造型别致,刻镂透细不凡,为清代石雕艺术中之珍品。

  坊柱南北两面都刻有楹联,南面为施天裔所题“竣极于天,赞化体亢生万物;帝出乎震,赫声濯灵镇东方”。

  北面是清山东巡抚、兵部侍郎赵祥星题的“为众岳之统宗,万国是瞻巍巍乎德何可尚;掺群灵之总摄,九州待命荡荡乎功孰于京?”。

  两副楹联扣人心弦,先声夺人,把泰山的崇高地位和泰山神的显赫声威做了高度概括,使人未进岱庙便生敬仰之情。

  八仙过海景区导游词【3】

  欢迎各位朋友来到八仙过海景区。

  首先为大家介绍一下八仙过海景区的基本情况。

  八仙过海景区又称“八仙渡”、“八仙过海口”,坐落在蓬莱城北的黄海之滨,与丹崖山、蓬莱阁毗邻,与庙岛群岛隔海相望。

  整个景区呈宝葫芦状横卧在海上,景区周围海域天高水阔,景色十分壮观。

  春夏之交,这里常有海市、海滋奇观出现,虚幻缥缈,美不胜收。

  景区是在原来民间修建的八仙祠基础上扩建而成的,游览面积五万平方米,内有景点四十余处。

  景区紧密联系道教文化和蓬莱仙境神话,以八仙传说为主题,突出了大海仙山的创意,集古典建筑与艺术园林于一体,意境深远,观览性很强。

  蓬莱自古是人们求仙的地方,又迭蒙帝王临幸,便自然平添了神秘色彩。

  历代文人墨客常把蓬莱和海上神山联系起来,留下了许多赞美仙岛神乡的'咏唱。

  蓬莱以其鲜明突出的神话题材和浓厚的人文气息,奠定了它在中国东方仙文化的源头地位。

  人们总是把蓬莱与神山仙岛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蓬莱也便自然地成为神仙世界的代名词。

  凡是到蓬莱的客人,大多都是冲着“神仙”两个字来的。

  “八仙过海,传文如此多奇;万事由人,风景这边独好。

  ”(越南友人黄文欢的题词)不管是否灵验,在这里你总是可以感受一下神仙的逍遥与超脱,精神上是会得到满足的。

  八仙坊与八仙桥:各位请看,迎面这座牌坊上的“八仙过海口”五个大字是宋代大文豪苏轼的墨宝,八仙过海的故事在我国民间流传久远,影响深广,他们的神奇故事数百年来结晶为一句民谚:“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在人们心中留下了可资借鉴的榜样和永久的魅力。

  大家请回头看,牌坊上的“人间仙境”四个大字也是苏轼所题。

  《海内十洲记》叙及的三神山中,说蓬莱周围环绕着黑色的圆海,瑰丽而神秘。

  最重要的是神山上有各种使人长生不老的仙药、仙草、仙果和仙水。

  这种缥缈迷人的仙境,寄托着人们在仙道思想影响下对于纷扰、短促的人生的超脱心理,随着道教的盛行又带上了宗教的色彩。

  但是追求长生是人们的普遍愿望,其中也包含着一种积极的热爱生活的精神。

  大家请看,这上千只吉祥鸟(海鸥)或悠闲自得地在海面上嬉戏玩耍,或在蓝天白云碧海之间自由飞翔,它们好象也知道这里是人间仙境。

  古语说得好,凤凰不落无宝之地,神仙们在这里修炼,海鸥象我们一样也要沾沾仙气。

  另外,我们蓬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生态保护得十分好,所以通过这一景象,我们看到了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与统一。

  它告诫人们要重视保护自然生态。

  所以仙人们也选择在这里修炼、聚会、享受逍遥自在的生活。

  大家今天来参观游览,仙人定会给大家带来平安、吉祥。

  现在我们脚下的这座桥名叫八仙桥,传说中八仙以惩恶扬善、济世救人为己任,与他们有关的许许多多故事,早已深入人心,世上的人都以遇到八仙为福气,所以这座桥自然也就充满了吉祥与福瑞,走上这座桥的都是有福气的人,因为我们这里有一句俗语:八仙桥上站一站,无灾无难保平安;八仙桥上走一走,一生多福又多寿。

  迎面牌坊上“云外仙都”四个大字是苏东坡同时期的大书法家米芾所题,这里是神仙们聚集修炼的地方,是很有灵气的洞天福地。

  请往里走。

  请回头看,牌坊上“得道成仙”四个大字是大书法家黄庭坚所题,各位朋友到八仙过海景区一游,沾了仙气,就会成为仙人了。

  仙源楼:前面这座楼叫仙源楼,楼上的“仙源”二字是唐太宗李世民所题,当年李世民东征高丽时,大军就是从这里乘船出发的,对于云烟缥缈、神秘莫测的海市蜃楼,这位唐二主是十分神往的,虽然是否如愿很难考究,却留下了这“仙源”二字。

  蓬莱是仙人居住的地方,跨进仙源大门您就会产生超凡脱俗进入仙界的感觉。

  大家请看,门两旁的楹联“鉴性明心通净化,参天悟道会清凉”,是当代大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游此地时有感所题,这幅楹联的意思是,一个人只有清心寡欲、淡薄名利才会真正感悟出“道”的深奥,才能去追求清净无为的最高境界,它告诫人们做人要豁达大度、洒脱超然、宁静脱俗。

  去掉了世俗的浮躁,心情自然就会清爽坦荡。

  八仙壁:大家请往前走,我们看到的这个拱月形影壁叫八仙壁,上面的浮雕描述的是八仙过海的故事。

  相传当年八仙历经磨难,得道成仙。

  一日,八仙在蓬莱聚会饮酒,一时兴起,欲过海一游,相约不得乘舟,而要凭法器踏浪漂渡。

  于是,汉钟离抢先把手中的扇子一抛,那扇子刹那间便大如蒲席浮在海面,汉钟离跃身卧在上面向远方漂去。

  荷仙姑不甘落后,随手抛出荷花,那花大如磨盘,红光耀眼,清香四溢,仙姑在花上亭亭玉立,随浪漂流。

  其余六位也纷纷抛出自己的宝器法物,跃入海中,漂漂荡荡,遨游在万倾碧波之上。

  八仙的行动,惊动了龙宫,龙王大怒,命太子外出查询,龙太子欲夺八仙法物,双方大战一场,后经观音调解,双方罢战,八仙终于漂洋过海而去。

  从此留下了“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的成语。

  当年铁拐李的宝葫芦化作一片葫芦状的岛礁,就形成了后来的八仙过海景区。

  眼前这座雕梁画栋典雅古朴的楼阁叫望瀛楼,匾额上的“望瀛楼”三个字是当代书坛泰斗启功先生所题。

  蓬莱和瀛洲常常被人们连在一起,称为“蓬瀛”,《拾遗记》里也有“历蓬瀛而超碧海”的诗句。

  这里的望瀛楼,指的是在蓬莱仙岛这座琼楼之上眺望瀛洲,接受神山祥光的吉照,自然会有福祉降临了。

  望瀛楼由六层组成,水上四层,水下两层。

  水上所展示的是丰富的仙境文化。

  海洋世界展示了几百种珍奇的海洋生物,其中有千年神龟2只,大鲨鱼有数十条,最大的有近3米长、重达300多斤。

  大鲨鱼很有灵性,如果有雅兴,它会允许景区的潜水员和它拉手一起遨游大海,令人叹为观止。

  来

  海豹岛:现在各位看到的是海豹岛,岛中放养了数十头斑海豹,这种斑海豹是渤海特有的生物。

  它属于哺乳动物,用肺呼吸,以鱼肉为食,在水中行动非常敏捷,头脑聪明,十分可爱。

  大家可以去买份鱼食喂喂它们,亲近爱抚一下这些海洋生灵。

  还可欣赏海豹水上芭蕾表演,会有很多乐趣。

  望瀛楼与海底世界:大家请往上看,匾额上“天风海涛”四个大字,是刘海粟大师于1982年到蓬莱游览时所题。

  下面的楹联“登斯楼也听涛览海,待远舶兮送往迎来”是当代大书法家欧阳中石所书,这幅楹联的意思是登上望瀛楼,壮丽的大海景色一览无余,涛声阵阵,令人心旷神怡。

  当舟楫靠向八仙渡,宾客纷纷而至。

  这里游人如织,仙人在此热情的欢迎大家。

  (更深的含义是我们大家每个人都是历史的过客,现实世界送往迎来着一代代人们,生生不息,无穷循环,人的一生只是短暂的一瞬间,所以我们要珍惜生命,热爱生活,活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大家请随我来,现在我们将要参观的是位于望瀛楼水下两层的海洋世界,海洋世界主要展示了黄渤海及南海的各种珍奇生物。

  游览此景,尤其是海底隧道,会有置身大海之中的感觉。

  大家或许要问,这海洋世界与神仙文化有什么联系呢?中国东方的仙文化是来自大海的,大海确实是一个神奇的世界,它对神山仙岛的传说起到了一种背景衬托作用。

  我们徜徉在蓝色的海国之中,既会产生一些奇妙的联想,又可增加一些知识,是很有意思的。

  大家请随我攀登二楼,二楼是旅游音乐茶座,迎面这幅屏壁图是《碧水映春光》图,是用24K纯金制作而成(是扬州漆器厂大师制作的),大家请看舞台上方的这幅《群仙祝寿》图,展现的就是蟠桃会上群仙给王母娘娘祝寿的场面,正中上方骑凤凰的是西王母和侍奉她的仙女,下方从右至左分别是吕洞宾、蓝采和、韩湘子、张果老、曹国舅、铁拐李、何仙姑、汉钟离八位神仙。

  这是老子和他的书童,再往左是刘海、麻姑、和合二仙、哪吒、福禄寿三星。

  这幅画是用888块翡翠、象牙、玉石精雕而成,是由专为国家领导制作出口礼品的扬州漆器厂的大师们精心制作的,也是建国以来最大的一幅漆雕镶嵌壁画,十分珍贵。

  大家游览景区后可以稍事休息,一边品茶一边聆听古典名曲,心情会感到格外轻松和温馨。

  请到二楼平台南侧。

  请看这副楹联“瀛海绮澜三岛近,蓬壶株树五云高”,是清末名臣曾国藩手书。

  大家请随我到平台北部。

  这副“海市蜃楼瞬息看仙山琼阁,青山绿水百年可退老养生”楹联,是中国当代红学泰斗冯其庸先生八十高龄时为我们景区所题。

  冯老这副楹联的意思是海市蜃楼的景象是虚无缥缈的,瞬息即逝。

  暗喻了人生的短暂,不要被功名利禄所困扰,超脱出红尘滚滚的喧闹世界,回归自然,在宁静悠远的青山绿水中颐养天年,才能象神仙一样逍遥快乐。

  大家请随我更上一层楼。

  这里是品茶观海、赏景听涛的地方。

  神仙们往往是饮酒作乐,放浪形骸,而我们却终归是人间情怀,清茶一杯,十分风雅。

  茶是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是人生的必需品。

  特别是在这望瀛楼上,静静品茶会使你进入物我两忘,禅意融融的佳境。

  “从来佳茗似佳人”,同对一片沧海,同伴一缕清幽,细啜慢饮之中,自有无穷韵味。

  我们景区专门聘请了著名的浙江木雕师,用各种名贵木材按照清代风格建造了八个高档雅间,雅间内有茶艺表演员为您表演茶道,您可品尝我们景区特制的八仙茶,八仙茶又称为八仙长寿茶,是用人参等贵重中药材精心酿制而成,具有补肾健脾、益气温阳、抗衰防老的效果,常饮此茶可养生保健、延年益寿。

  来到蓬莱的客人,常常为见不到海市奇观而感到遗憾。

  而在八仙渡,却可以从望瀛楼上观看到绰约迷离的瀛楼海市,领略到虚幻飘渺的奇异景象,得到感观上的满足。

  从这小小的观景台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通过光的折射而映现在楼窗玻璃上的海天景象。

  丹崖仙阁和田横山的虚景与长山列岛实景连在一起,绵延成一幅亦真亦幻的海上仙山图。

  蓬莱仙城的楼台,观光大道上的车流,还有八仙渡环海西长廊的倩影,都映现在这方透明的屏幕上。

  其实,这里的景象和真实的海市的道理是差不多的,都是一种光学折射的作用,只不过真实的海市是出现在海天之间的,这里却是窗前之观,实际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在前面的仙姑间和其他几个地方我们都可以通过窗口见到这种生动神奇的景象。

  望瀛楼最顶端是海风堂艺术馆。

  大家请上楼。

  这里珍藏着古今中外的名人字画,古代的有扬州八怪、张路、查士标、何绍基、刘墉、董其昌、铁保等的真迹,当代的有国学大师季羡林、红学泰斗冯其庸、书界大家启功、沈鹏、欧阳中石等,以及各类珍贵古籍画作。

  正对大门的是八仙祠正殿,八仙祠匾额是由当代著名书法家刘炳森先生题写的,楹联“九天阊阖开宫阙,八仙过海在蓬莱”是由国家功勋艺术家、著名学者杨仁恺先生题写。

  八仙祠里面供奉的便是八仙了。

  西配殿是财神殿,里面供奉的是文武财神、月老和文曲星;东配殿是祈福殿,里面供奉的是福、禄、寿、禧四位神仙。

【山东省情导游词】相关文章:

1.山东省情介绍导游词

2.山东省省情导游词

3.山东导游词

4.山东孔庙导游词

5.山东青岛导游词

6.山东概况导游词

7.山东日照导游词

8.山东导游词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