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淹城导游词范文
春秋淹城导游词范文
春秋淹城导游词(1)
各位游客,大家好!很开心遇到大家,首先,我代表旅行社欢迎各位来常州旅游。
很高兴认识大家,今天将由我为大家服务。
希望与大家共度美好的一天,我们现在要去游览的是中国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春秋时期三城三河制的地面古城遗址-----春秋淹城遗址。
俗话说“明清看北京、隋唐看西安、两汉看徐州、春秋看淹城”。
这里所指的淹城便是位于常州市武进区的春秋淹城遗址,距今已经有3000年的历史了,2004年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专家称为“冷兵器时代的城防标本,吴越争霸的军事堡垒,2005年,淹城遗址被立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
春秋淹城遗址,从里向外,由子城,子城河,内城,内城河,外城,外城河三城三河相套而成。
淹城的三道城墙衣地势迤俪起伏,如巨龙盘踞,三道护城河常年清波荡漾,曲水流觞。
水护城,城依水,茂林修竹,苍松郁秀。
这种三城三河相套而成的建筑形态,在我国城池遗址中独一无二,被评为中国第一水城可谓当之无愧!关于淹城的来历,有很多种说法,到现在史学界和考古界众说纷纭,无一定论。
淹是商代后期的一个古国名,在今天的山东曲阜(FU)旧城东,因参加叛乱被周成王所灭后,后裔逃到江南,建立淹城。
还有一种说法呢是季子不满阖闾刺杀僚夺取王位,誓与阖闾的强暴政治决裂。
终身不入吴国以表示淹留之决心,所以取名淹城。
自然淹城的主人是季札了。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淹城的第一道护城河——外城河。
刚才已经讲过淹城是三城三河形制,外城外侧有个高起的土堆是外城郭,它全长3500米,约7里。
外城河内起的城墙叫做外城墙,它全长2500米,约5里。
远处有个石碑的地方叫龙泉,又名龙潭。
1934年,长江中下游各省大旱,赤地千里。
许多河道都龟裂了,而淹城内外护城河之水却没有干涸,原因就在于这口龙泉。
前面看大的就是淹城的第二道护城河——内城河。
沿河岸摆放了一排装饰物,是按照在淹城出土的文物——双兽三轮青铜盘的样式制造,它的底部有三个可以活动的轮子,前轮两侧有两个兽头,据说是古代的飞龙,用途近似于今天餐桌上的转台,现被收藏在国家博物馆,属国家一级文物。
淹城沉睡数千年,历史记载很少,真正为世人所知并引起国内外关注,还源于这里曾出土的四只已经沉睡地下近三千年的中国迄今为止发现时代最早、形制最为完整的独木舟。
在淹城工发掘出4只独木舟,其中最长的一只长11米,口宽0.9米,被誉作“开天辟地第一舟”,先陈列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据鉴定,属西周遗物,它是用整段楠木挖空而成,内壁有焦炭和斧凿的痕迹,充分说明当时的独木舟是用火烤以后造的。
还有一条收藏于南京博物院,淹城博物馆收藏两只。
淹城出土的独木舟分为梭形和敞尾形两种。
木制为楠木、槠(朱)木和柏木。
馆内陈列的这条独木舟长7.45米,出土于淹城内城河,经测定距今已有2900多年的历史。
关于淹城的来历和淹城的主人究竟是谁,史学界和考古界众说纷纭,至今任无定论。
一说据《越绝书吴地传》记载“毗陵县南城,故古淹君地也。
”奄是商代的古国名,因参与叛乱被周武王所灭,后裔逃到江南,建立淹城。
因淹城四周都是城河,犹如淹在水里一般,故称淹城。
另一种说话是季子不满阖闾夺取王位,誓与阖闾决裂,终身不入吴国,以示淹留表决心,故名淹城。
自然主人就是季札了。
淹城历史悠久。
有许多美丽的传说。
相传淹城的三道护城河就是神龟花了三天三夜开凿而成的,淹君把它奉为护国之宝。
继续向前走,大家请看周围的三个土堆,其实都是墓墩,分别称为头墩、肚墩、脚墩。
它们都是积碳土墩墓。
考古学家于1991年对头墩进行了考古挖掘,在里面发现了近300多件陪葬品,其中有女性用的陶纺轮、玉珠串等用具,说明墓的主人是一个女性。
相传是淹君女儿的坟墓。
继续往前走这座桥是通往内城的唯一通道。
走在桥上你可以看两岸风景。
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内城区,这里当时是主要淹城大臣所居住的地方,内城周长1500米,约3里。
刚刚我们提到了外城郭约7里。
这与古书上记载的“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相吻合
淹城的建筑形制还有这神秘之处,从空中俯瞰,淹城遗址就像道教的风水八卦图。
据传淹城外城河原有八条水系四个水门,经香港著名易经专家麦家耀实地查看,认为与《易经》八卦所符合。
依时间来看,淹城是历史上最早按照《易经》而建立的城池,因此有了“中国风水第一城”的美称。
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是淹城最里面的一条河——子城河。
古时的建城多为一城一河,少数是两城两河的,而三城三河则绝无仅有,独此一家。
城池地势从中心向外逐渐降低,一方面象征中心的王权的地位,另一方面由于南方雨水充沛,可以有效起到防洪排涝的作用。
眼前的这座桥就是通往子城的唯一通道。
子城是淹城的中心地带。
曾经是淹君处理朝政和生活的地方,也叫紫罗城。
紫不仅代表着神秘,还象征着吉祥之意。
传说中子城有两口井,分别是金井和玉井,是淹王圈养白玉龟的地方。
前方所看到的是脚墩,在此先后出土了各类文物1000多件,现在大部分收藏在淹城博物馆。
各位游客,请大家往前走,现在我们就进入了内城。
从考古学家对内城出土的陶罐等分析,早期这内城中确有人群居住和活动。
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叫“摇铃钟声”顾名思义,就是敲钟的地方,它是军事防御用的,据说当时如发现敌情,便敲此钟,警示全城进入战备状态。
现在我们到了最里面的一道城子城,又称紫罗城,这呈方形的地方,据说是淹君殿遗址,是淹君处理国事的场所,请大家随我继续往前参观,大家请看我们周围的这三个土堆,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这是作什么用的呢?其实呢这三个土堆都是墓墩,分别是头墩,肚墩,脚墩;考古学家曾经对这座头墩进行挖掘,确定整个墓穴面积达120平方米,有随葬品200多件,相传是淹君女儿的坟墓。
现在请大家随我到淹城博物馆参观。
这里陈列着从三十年代至今,先后多次考古挖掘的出土文物,尤其是1986年至1991年间的第五期考古挖掘出的珍贵文物。
淹城“沉睡”数千年,历史记载很少,真正为世人所知并引起国内外关注,还源于这里曾出土的四只已经沉睡地下近三千年的中国迄今为止发现时代最早、形制最为完整的独木舟。
各位请看这只独木舟是从内城河中发现的,被誉作“开天辟地第一舟”。
据鉴定,属西周遗物,它是用整段楠木挖空而成,内壁有焦炭和斧凿的痕迹,充分证明当时的独木舟是用火烤以后造的,这就可以和《易经—系辞》中“刳木为舟”的记载相印证。
在淹城共发掘出4只独木船,其中最大的一只长11米,口宽0.9米,壁厚0.3米深0.42米,现陈列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还有收藏于南京博物院,淹城博物馆有两条。
淹城出土的独木舟分为梭形和敞尾形两种,木质为楠木、槠木和柏木。
我馆陈列的这条木舟长7.45米,槠木质,出土于淹城内城河,经测定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根据考古挖掘材料,舟和舟楫的使用相当早,已有八、九千年的历史了。
根据调查亚、非、欧、美、澳等地,独木舟是当时的重要水上交通工具,直到今天,新几内亚人、婆罗洲人还再使用独木舟。
这里还出土了一批素色文雅的青铜器,几何印文陶器及原始青瓷器等,制作精良,纹饰别致,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这些都为研究我们江南先秦史,特别是吴文化,乃至江南水网地区造船史及城市建筑史,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实物资料。
关于淹城当地一直还流传着许多传说和民谣,有一首民谣是这样的:“里罗城,外罗城,中间方形子罗城,三套环河四套城;内高墩,外高墩,四周林立百余墩,城中兀(wu)立王女墩;内城坝,外城坝,通道唯有城西坝,独木舟渡古无坝。
”这首民谣基本反映出淹城的形制和面貌。
同时也可以看出淹城不仅是古城,也是水城。
更是一座迷宫。
正是由于淹城的历史悠久及独特形制以及它的神秘,为淹城赢得了诸多称号: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淹城被称之为“冷兵器时代的城防标本,吴越争霸的军事堡垒”。
2005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在2007年的时候被评为“中国第一水城”。
淹城的游览就要结束了,"淹城"就如同它的名字一样,千百年来被淹没在悠悠岁月中。
叹不完的是文明的源远流长,道不尽的是历史的.沧桑轮回。
然当你置身于悠远而诱人的古淹城遗址,相信给您的回味是无穷的,欢迎各位再来故地重游,相信过不了多久,古淹城将会更美丽,成为保护开发并重,雅俗共赏的综合性风景区,成为太湖风景区的一颗璀灿的明珠。
春秋淹城导游词(2)
各位游客大家好:
俗话说“明清看北京、隋唐看西安、两汉看徐州、春秋看淹城”。
这里所指的淹城便是位于常州市武进区的春秋淹城遗址。
是中国目前唯一保存最为完整的春秋时期三城三河地面遗址,距今已经有3000年的历史了,被专家称为“冷兵器时代的城防标本,吴越争霸的军事堡垒。”
春秋淹城遗址,从里向外,由子城,子城河,内城,内城河,外城,外城河三城三河相套而成。
淹城的三道城墙衣地势迤俪起伏,如巨龙盘踞,三道护城河常年清波荡漾,曲水流觞。
水护城,城依水,茂林修竹,苍松郁秀。
这种三城三河相套而成的建筑形态,在我国城池遗址中独一无二,被评为中国第一水城可谓当之无愧!
淹城的来历和主人究竟是谁,到现在史学界和考古界众说纷纭,无一定论。
淹是商代后期的一个古国名,在今天的山东曲阜(FU)旧城东,因参加叛乱被周成王所灭后,后裔逃到江南,建立淹城。
还有一种说法呢是季子不满阖闾刺杀僚夺取王位,誓与阖闾的强暴政治决裂。
终身不入吴国以表示淹留之决心,所以取名淹城。
自然淹城的主人是季札了。
好,我们已经到了,现在大家请随我下车吧!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三座古桥,跨过古桥,就好象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这气势恢弘的广场和门楼建于2003年。
门楼上的“仰淹阁”三个大字就是仰望淹君的阁楼。
大家看这个巨大的器皿称为双兽三轮盘,是我国古代一种盛水的容器,原件收藏在中国历史博物馆。
这个是按1:10的比例放大的,由中国文物协会赠送。
左右两边的建筑物是钟楼和鼓楼。
钟楼内置一口乾隆年间的铜钟,足有一人高,有兴趣的大家可以去看看,我们大家俯视广场地面,我们可以发现在青铜盘周围嵌有四块石刻,分别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他们是道教的四方神,分别护卫东西南北。
大家看出来了吗?请大家看广场的四角有四根琮柱,那是用五彩石制作的,每根重30吨
请大家往前走,这条护城河把广场和主楼隔开。
楼上的“春秋淹城遗址”六个金粉大字是书法家沈鹏题写的。
左右两边是一对北宋的石刻精品——秦叔宝和尉迟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