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报告

时间:2020-10-22 20:03:16 调查报告 我要投稿

【推荐】社会调查报告汇编8篇

  在现在社会,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报告,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社会调查报告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荐】社会调查报告汇编8篇

社会调查报告 篇1

  一、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的含义

  调查报告又叫调查研究报告,应该说后者是它更准确的名称。因为它不仅是调查的产物,更是研究的产物。调查报告主要功能是搜集情况,并通过对调查所得情况的深入研究,提出一定的见解。因此调查报告是根据某一特定目的,运用辩证唯物论的观点,对某一事务或某一问题进行深入、细致、周密的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后,将这些调查和分析的结果系统地、如实地整理成书面文字的一种文体。像考察报告、调研报告及××调查等都是常见的调查报告体裁。

  二、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的特点

  1、真实性。真实性是调查报告首要的、最大的特点。所谓真实性,就是尊重客观事实,靠事实说话。这一特点要求调研人员必须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认真求实的精神,彻底抛弃"假大空"的虚伪作风,不仅报喜,还要报忧,不仅要充分肯定工作成绩,还要准确反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只有严谨的科学态度,才能写出真实可靠,对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的调查报告。

  2、针对性。这是调查报告所具有的第二个显著特点,这是由具有很强的工作针对性所决定的。一般来说一项调查研究工作,特别是大型调查研究,要花费较大的时间、人力和物力,不是随意组织进行的,而是针对一些较为迫切的实际情况,解决某些实际问题而进行的。因此调查研究就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在调查报告的写作上,必须中心突出,明确提出所针对的问题,明确交待这一问题所获得的事实材料,分析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议和对策。

  3、典型性。典型性是指在调查报告的写作过程中所采用的事实材料要具有代表性,以及所揭示的问题带有普遍性。这种典型特点在总结经验和反映典型事件的典型调查中表现的尤为突出。

  4、系统性。调查报告的系统性或完整性是指由调查材料所得出的结论,必须是具有说服力,把被调查的情况完整地、系统地交待清楚。不能只摆出结论,而疏漏交待事实过程和必须的环节。因为这样的疏忽势必造成不严密、根据不足以及不足以令人信服的印象。这里所说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并不是要求在调查报告的写作过程中,事无巨细,面面俱到,而是抓住事物的本质和主要方面,写出结论的推理过程。

  总的来说,调查报告就是论证系统,逻辑严密,摆事实,讲道理,具有强烈的说服力,从而使之成为科学决策的可靠资料。

  三、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的类型

  从内容性质分,调查报告有以下六种:

  专题型调查报告。专题型调查报告,就是侧重某个问题进行较深入的调查后形成的报告,这类报告一般常常在标题上反映出来。它能及时揭露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研究急需解决的具体的实际问题,并根据调查的结果提出处理意见,或者对策,或是建议。2、综合型调查报告。它是以综合调查众多的对象及其基本情况为内容、作全面系统的调查和反映的报告。具有全面、系统、深入和篇幅较长的特点。它与专题调查报告的主要区别点就在于它的综合性上。它使读者可以从报告中看到事物的相对完整的“鸟瞰图。”

  3、理论研究型调查报告。这是以学术研究为目的而撰写的报告,它以收集、分类、整理资料并提出问题、报告结论为特点,大多发表在学术刊物上,或载于学术著作中。

  4、实际建议型调查报告。这是由于实际工作需要而写的调查报告,其主要内容是为预测、决策、制定政策、处理问题等进行调查所获得的材料及有关的建议。

  5、历史情况型调查报告。这是根据需要以历史情况为对象进行调查而形成的调查报告。它可以供人们了解某一事物或问题的历史资料和历史真相。

  6、现实情况型调查报告。它是以正在发生、发展的一些现实生活为对象进行调查后所形成的调查报告。人们可以通过它了解和认识某些事物和问题的客观现实情况,以作为其它认识活动的依据或参考。另外,有些调查报告可以是以上几种类型的结合形式。、、、四、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的写法不同类型的调查报告,具体内容有所不同。但基本写法是相通的。

  调查报告的写作方法,一是熟悉调查报告的结构特点;二要把握调查报告的写作程序。

  (一)调查报告的结构

  一般来说,调查报告的内容大体有:标题、导语、概况介绍、资料统计、理性分析、总结和结论或对策、建议,以及所附的材料等。由此形成的调查报告结构,就包括标题、导语、正文、结尾和落款。

  1、标题调查报告的标题有单标题和双标题两类。所谓单标题,就是一个标题。其中又有公文式标题和文章式标题两种。公文标题为“事由+文种”构成,如《浙江省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情况的调查报告》。文章式标题,如《××市的校办企业》;其二是标明作者通过调查所得到的观点的标题,如《调整教育政策,增加教育投入》。所谓双标题,就是两个标题,即一个正题、一个副题。如《为了造福子孙后代——××县封山育林调查报告》。

  2、导语导语又称引言。它是调查报告的前言,简洁明了地介绍有关调查的情况,或提出全文的引子,为正文写作做好铺垫。常见的导语有:①简介式导语。对调查的课题、对象、时间、地点、方式、经过等作简明的介绍;②概括式导语。对调查报告的内容(包括课题、对象、调查内容、调查结果和分析的结论等)作概括的说明;③交代式导语。即对课题产生的由来作简明的介绍和说明。

  3、正文正文是调查报告的主体。它对调查得来的事实和有关材料进行叙述,对所做出的分析、综合进行议论,对调查研究的结果和结论进行说明。正文的结构有不同的框架。①根据逻辑关系安排材料的框架有:纵式结构、横式结构、纵横式结构。这三种结构,以纵横式结构常为人们采用。②按照内容表达的层次组成的框架有:“情况——成果——问题——建议”式结构,多用于反映基本情况的调查报告;“成果——具体做法——经验”式结构,多用于介绍经验的调查报告;“问题——原因——意见或建议”式结构,多用于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事件过程——事件性质结论——处理意见”式结构,多用于揭示案件是非的调查报告。

  4、结尾结尾的内容大多是调查者对问题的看法和建议,这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必然结果。调查报告的结尾方式主要有补充式、深化式、建议式、激发式等。

  5、落款调查报告的落款要写明调查者单位名称和个人姓名,以及完稿时间。如果标题下面已注明调查者,则落款时可省略。

  (二)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的写作程序

  一般来说,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写作要经过以下五个程序:

  1、确定主题

  主题是调查报告的灵魂,对调查报告写作的成败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确定主题要注意:报告的主题应与调查主题一致;要根据调查和分析的结果,重新确定主题;主题宜小,且宜集中;与标题协调一致,避免文题不副。

  2、取舍材料对经过统计分析与理论分析所得到的系统的完整的"调查资料",在组织调查报告时仍需精心选择,不可能也不必都写上报告,要注意取舍。如何选择材料呢?①选取与主题有关的材料,去掉无关的,关系不大的,次要的,非本质的材料,使主题集中、鲜明、突出;②注意材料点与面的结合,材料不仅要支持报告中某个观点,而且要相互支持,形成面上的“大气”;

  3、在现有有用的材料中,要比较、鉴别、精选材料,选择最好的材料来支持作者的意见,使每一材料以一当十。

  3、布局和拟定提纲这是调查报告构思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布局就是指调查报告的表现形式,它反映在提纲上就是文章的"骨架"。拟定提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把调查材料进一步分类,构架的过程。构架的原则是:"围绕主题,层层进逼,环环相扣"。提纲或骨架的特点是它的内在的逻辑性,要求必须纲目分明,层次分明。调查报告的提纲有两种,一种是观点式提纲,即将调查者在调查研究中形成的观点按逻辑关系一一地列写出来。另一种是条目式提纲,即按层次意义表达上的章、节、目,逐一地一条条地写成提纲。也可以将这两种提纲结合起来制作提纲。

  4、起草社会实践报告这是调查报告写作的行文阶段。要根据已经确定的主题、选好的材料和写作提纲,有条不紊地行文。写作过程中,要从实际需要出发选用语言,灵活地划分段落。在行文时要注意:①结构合理(标题、导语、正文、结尾、落款);②报告文字规范,具有审美性与可读性,如:"制定优惠政策,引进急需人才","运用竞争机制,盘活现有人才",(文章段落的条目观点);③通读易懂。注意对数字、图表、专业名词术语的使用,做到深入浅出,语言具有表现力,准确、鲜明、生动、朴实。

  5、修改社会实践报告社会实践报告起草好以后,要认真修改。主要是对报告的主题、材料、结构、语言文字和标点符号进行检查,加以增、删、改、调。在完成这些工作之后,才能定稿向上报送或发表。

社会调查报告 篇2

  新学期即将开始了,转眼自己大学已经快到三年了,寒假,学院规定的四个一专题,我觉得很有意义。我们已经不是中学生,只需要学习,其它的都不需要考虑,作为大三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做好职业规划对于目前这种就业竞争压力大的社会环境有积极的作用。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我们将要面临的是就业或是考研,或是其他,不管怎样,多了解一些信息,结合自身实际,不盲目跟风,作出合理的选择才是最好的。

  寒假期间,我采访了两位姐姐,一位是研究生,她本科阶段也是我们学校的,现在在苏大读研,我问她现在学习生活怎么样,是不是很忙。她说都还好,就是要看的书很多,感觉有很多要学的。说起研究生以后的工作,她根据前几届的毕业生来看,做老师的不多,更多的毕业生都在事业单位工作当我问及她以后想要做什么工作,她没有明确说,只是说先走一步是一步,我想她不是没有规划的,只是将来的事,谁也说不准,脚踏实地才是硬道理,毕竟,路是走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说起研究生以后的工作,她根据前几届的毕业生来看,做老师的不多,更多的毕业生都在事业单位工作。还有一位姐姐是**工业大学的,她的专业是轻化工程,高中的时候,我就认识他了,这个姐姐各方面都很优秀,她本来打算考研,后来不想给家里增加负担,选择先工作,目前在徐州金鹰国际商场从事销售工作,她说,工资虽然不高,但找到一份喜欢的工作不容易,一个微笑,一声问候,足以暖头一天的心情。她总是这么的乐观,什么事都仅仅有条,一丝不苟的做好,也乐于挑战新的东西,这样的态度应该什么都难不倒她吧。

  大学的日子所剩不多,在最后的时间里,学好专业知识当然是首当其冲的,网上很多关于哪些专业就业好,薪酬高的文章,但是我觉得选择个人喜欢的,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只有热爱才能坚持到最后,为此不断努力,实现自己的追求。我自己比较喜欢现在的专业,但平时学习有时候有点急躁,没有耐心,希望克服这些小毛病,新学期,新起点。

社会调查报告 篇3

  为了解南通市市区居民对小康目标中住房建设的新要求,我们对南通市居民住房问题进行了一次调查。

  本次调查样本总量100个,调查范围和对象为南通市区居民家庭,不包括无房户、集体户。通过调查,掌握了南通市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职业、不同收入等家庭的住房面积和产权情况,比较准确地掌握南通市区居民今后一段时期的购房意向和目的、购房类型、结构、住房要求,能够承受的住房价格、状况和付款方式等资料。

  一、调查目的

  掌握南通市居民收入及住房情况,了解南通市居民收入与住房之间存在的问题。

  二、调查的对象及其一般情况

  被调查的包括社会各种职业的人,下面是其具体情况:

  1、按调查对象的职业情况分:45%在公司企业单位工作;30%是离休人员;6%在个体单位;

  2%在国家机关;其他人员占8%;无业人员占9%。

  2、按家庭常住人口结构分:40%的是三口之家;28%的是两口之家;12%的是四口之家; 15%的是五口之家;5%的是单身。

  3、按20xx年总收入水平分:26%是12001-22000元;20%是22001-40000元; 18%是

  9001-12000有元; 16%是40001-60000元;12%的是9000元以下;6%的是60001-80000;2%的是80000元以上。

  三、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采取的是随即问卷调查,并当场收回问卷。发出问卷100份,收回98份,回收率98%。

  四、调查时间:20xx年11月20日——20xx年11月27日

  五、小组成员的分工情况:王慧琳与薛佳凤负责发与收回调查问卷,龚紫佳负责整理调查问卷,陈昕昕与茆太春负责写社会实践报告。

  六、调查内容:主要调查了人们的工作、收入、现在所居住房情况及其买房计划。

  七、调查结果

  一)调查对象的住房现状

  1、房屋基本上都是“私有”化。90%居民拥有自己的产权房,10%居民家庭为租住或借住;有43%的居民购买商品房;购“房改房”的占27%;原有私房的占15%;经济适用房的占60%;租赁公房和租赁的分别占6%、3%。

  2、家庭住房面积呈"中间大,两头小"的格局:60%的家庭有61-120m^2的面积,60m^2和120m^2的家庭分别占22%和18%。

  3、部分居民家庭拥有多套住房: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以及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完善和住房金融制度的加快发展,居民个人购房能力得到显著提升。89%居民有成套住宅,11%居民有平房等非成套住房。居住一居室的占15%,二居室的占40%,三居室的占36%,四居室的及其以上的占9%。许多居民家庭改善了住房条件,住进了宽敞明亮的住宅小区。

  4、住宅建筑式样以配套住宅为主:现住房为成套住宅的占88.83%;平房等非成套住宅占11.17%;主要为农村住户。居住一居室的占15.5%、二居室的占40.16%、三居室的36.18%、四居室及以上的占8.17%。许多居民家庭改善了住房条件,住进了宽敞明亮的住宅小区。

  5、房产占家庭总财产构成比例高:房产占家庭财产50%以上的占90.17%;房产占家庭财产40-50%的占5.16%;房产占家庭财产30-40%的占2.5%;房产占家庭财产30%以下的占2.17%。

  可见:房产是人们家庭的主要财产,住房问题涉及到千家万户的福祉,涉及到社会财富的流向和社会公平的程度。

  二)未来五年市区居民对住房的需求情况

  通过对100户居民家庭住房需求的调查,未来五年里有37户打算购买住房,五年后有11户打算买房,27户不打算买房。

  未来五年内在外资或私营企业工作的购房率最高。调查数据显示:在国家机关工作的未来五年内购房率为46%,占购房总户数的6.9%;在国有企业或集体企业工作的未来五年内的购房率为31.86%,占购房总户数的23.76%,在科研事业单位工作的未来五年内的购房率为32.69%,占购房总户数的5.61%;在外资和私营企业工作的未来五年内的购房率为32.54%,占购房总户数的27.07%。

  中等收入家庭希望五年内购房的最多,家庭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家庭未来五年内的购房率为21.74%,占购房总户数的8.25%;1000-20xx元的家庭未来五年内的购房率为37.19%,占购房总户数的的39.27%;20xx-3000元的家庭未来五年内的购房总户数的34.98%;3000-5000元的家庭未来五年内的购房率为44.71%,占购房总户数的12.54%;5000-8000元的家庭未来五年内的购房率为80%,占购房总数的3.96%;8000-12000元的家庭未来五年内的购房率为66.67%,占购房户数的0.67%;12000元以上的家庭未来五年内的购房率为50%,占购房总户数的0.33%。

  三)存在的问题

  本次住房状况调查,从相关调查资料结果显示:近几年来,南通市城市化水平提高很快,房地产业发展较为迅速。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房价偏高,中低收入群体难以承受。

  据调查目前有购房意向的大多数为月收入为4000元以下的低收入群体和4000-8000元中低收入群体,真正需要改善住房条件的是这些经济条件不佳的普通市民,他们所占的比例巨大,这些人是未来的购房消费群体,但是房价上涨的速度远远高于家庭收入的增长速度。即使有住房信贷的支持,居民购买商品房也需要一个较长的积累过程。而且居民收入与支出存在不确定性(比如医疗、教育方面的高投入等),势必会滞留一部分资金的投向。目前房地产市场,一方面是大而全,设计多样且新颖的商品房不断推出,而另一方面是经济适用、小户型等适合中低收入家庭需求量大的住房其投入力度就明显不足,造成了商品房闲置不少与很多市民家庭买不起房屋的矛盾,这种结构性突出的问题,影响了房地产市场的良性循环,并且房价过高,与居民预期收入反差过大,容易形成明显的消费断层,对启动住房消费,改善居民住房状况,推动房地产业的向前发展会产生较大的制约作用。因此,如何从构建和谐社会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发,改善低收入群体的居住状况和生活质量是一个值得政府主管部门思考的问题。

  八、建议

  为进一步调整住房结构,抑制房价过快增长,引导合理消费,使广大生活困难居民都能买得起房、住进新房,针对本次住房状况调查结果反映的主要问题,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规范政府职能,协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由于旧的管理体制已经被打破,新的管理体制尚未完全建立起来,政府在依法行政中,出现一些缺位、越位、错位等问题。但是,出现问题的必然性并不等于问题存在的合理性,所以一定要解决这些问题。要向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过渡,政府的职能必须转变、调整,该加强的一定要加强,该削弱的务必削弱。该管的要管,不该管的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这是规范和整顿房地产市场秩序的基本前提。要尽量避免政府既做规则制订者、裁判员,同时又做参与者的情况。政府既要发挥社会保障职能,不缺位,确保家家有房住,但也不能越位、错位。依法行政,该管的事情管,不该管的不管,才能使市场良好地运行。

  2)严格土地审批制度, 依法规范用地

  实行依法行政,责任在政府,关键在领导。要强化管理措施,做到依法、集约、规范用地。 人口增加、耕地减少严重影响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大对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特别是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宣传,在广大干部队伍和各级领导中兴起学习《土地管理法》,依法管地、用地,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管地、用地意识,使人多地少,土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的国情观念深入人心,为长期保护好土地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矗加强对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把调查与执法检查紧密结合起来,认真落实耕地保护的各项法规政策,把科学管地、文明用地的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之上。减少政府在房地产管理上有漏洞,大量的土地闲置、资金没有到位。土地用于公益性住房是要经过严格的程序的,不能开发高档商品房;或者开发出来的廉租房、经济适用房最后也没能进入真正需要它们的人群手中。另外,政府应该允许、促进公平的竞争,放开土地市场,房地产高额的利润也会下降。对不按规定审批宅基地和弄虚作假的有关人员给予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对部分受经济利益驱使等原因不遵守《土地管理法》,要在加强思想教育的基础上,依法采取强制措施,坚决予以查处。

  3)规范房地产市场管理,构建良好的住房开发体系

  房地产业涉及到投资、流通、消费多个领域,加强房地产业管理和房地产市场监管力度,维护房地产市场秩序,不仅有利于解决当前房地产市场出现的一些问题,也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住房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加强房地产业管理包括加强对开发企业的管理,也包括对中介、物管、租赁市场的管理,重点是加强对开发企业的管理。一是要加强房地产企业的资质管理,将开发企业人员、开发项目和注册资金的管理,由静态管理改为动态管理,健全良性的准入退出机制。二是强化房地产预警预报系统,完善房地产统计和信息披露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开发项目立项、规划、用地、招投标、拆迁补偿、许可预售,面积、户型、预售价格等方面的信息,增强房地产市场信息透明度。三是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对不符合规划控制性要求,不得核发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和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对擅自改变设计、变更项目、超出规定建设的住房依法予以处理。严厉查处违规预(销)售、虚假广告、合同欺诈、不实评估、恶意哄抬房地产价格等违规行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住房制度建立和顺利实施。

  4)严格依法行政,加强住房制度管理

  加强住房制度方面立法工作,目前住房制度的立法一方面过于原则和宽泛,不利于操作与执行;另一方面法律与法规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所以还需要进一步修改。在依法行政中则存在缺位与越位并存,错位与空位并存,该作为而不作为,甚至出现暗箱操作、程序违法。政府部门之间职权交叉、重复,造成推诿扯皮,甚至依法打架,这些都给住房制度管理带来难度,所以一定要加强住房制度管理。加强住房制度管理,应当强化工作协调,统一协调规划、建设、土地、房管、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的关系,统一规划、建设和开发城市住房,统一开展对纳入住房社会保障体系家庭的资格认定、补贴发放、经济适用住房销售管理等工作,确保住房制度建设科学合理并顺利实施。

  九、体会

  这次活动一方面让我们了解了南通市居民的收入与住房的情况,另一方面让我们小组成员更加懂得了团结,提高了我们的合作能力。

社会调查报告 篇4

  一、调查报告概述

  调查报告是对社会上某一个问题或事件进行专门调查研究之后,将所得的材料和结论加以整理而写成的书面报告。

  (一) 特点

  1、内容真实,观点鲜明。

  2、材料性强,夹叙夹议。

  3、结构严谨,有条不紊。

  4、语言简洁,笔调明快。

  (二) 类别

  调查报告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如下几种:

  1、反映基本情况的调查报告。

  2、总结典型经验的调查报告。

  3、介绍新生事物的调查报告。

  4、考察历史事实的调查报告。

  5、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

  6、表现其他内容的调查报告。

  (三) 作用

  二、怎样进行调查研究

  (一) 立场、观点要正确

  搞调查研究首先必须要有正确的立场、观点,才能实事求是地进行调查研究,认识事物的本来面貌,得出合乎客观实际的结论。

  (二) 调查态度要端正

  要想获得丰富的材料,就要有饱满的热情、艰苦深入的作风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三) 调查目的要明确

  我们进行调查研究,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为了掌握实际情况,有助于制定和执行正确的方针政策,树立先进典型,批判错误的倾向,使我们各项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四) 调查方法要讲究

  为了获得丰富的材料,还要讲究调查的方法。按照工作的步骤来说,应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1、调查前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1)思想武装。

  (2)选定调查研究题目。

  (3)似定调查提纲。

  2、调查时灵活运用有效的调查方法。

  (1)开会调查。

  (2)个别访问。

  (3)现场观察。

  (4)蹲点调查。

  (5)阅读有关书面资料。

  3、调查后还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

  一是对所得的材料进行整理、分类、核实,发现遗漏疑问的地主,再作调查补充。

  二是分析、思考,提示材料的内部联系,发现事物的本质。

  三、调查报告的写作

  (一)精选材料,突出观点

  运用材料说明观点,常用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1、用典型事例。

  2、有对比方法。

  3、用精确数字。

  (二)从实际出发,安排好结构

  调查报告的结构形式,一般根据本文内容和表达的需要来决定,除标题外,通常有开头、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

  1、开头。

  一般来说,调查报告常常在正文的前面,写一段不加任何小标题的文字作为开头,类似消息中的导语。

  调查报告的开头起“提示”全文的作用,必须简明概括,以帮助读者正确、深刻地理解全文。

  2、主体(正文)

  这一部分写的是调查研究所得的具体情况、做法和经验。为了眉目清楚,常常列出纲目,用小标题标明,常见的安排有如下几种:

  (1)按事情产生、发展、变化的过程来写。

  (2)用对照比较的方法来写。

  (3)根据内容的特点,把问题的几个方面列举出来。

  3、结尾

  这一部分是调查报告的结束语,即全文的结论。

社会调查报告 篇5

  在当今的社会中,哪个年龄段的压力感最大?哪个年龄段的感觉最为良好?仇富情绪在社会上是否有你想象的哪种的程度?近日,复旦大学发布一项关于我国网络社会心态的调查报告,针对这一类的相关问题通过网上发布了这一调查。报告中从社会情绪、社会议题动、社会思潮、群体认同与网络行动这四部分,进行了系统、深度的呈现了当下我国网络的社会心态。

  50后最关心养老问题

  50后(包括50前)的代际群体呈现“怀旧闲暇却不优越的‘失落一代’”,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持“非常悲观”态度的人数占10.5%。从统计分析中显示,这一态度在90后、80后、70后、60后这四个群体中分别为0.0%、0.3%、0.6%、0.0%,50后的比例显得尤为突出。50后对社会议题的提及率、关注度较高,满意度最低,特别是在与其密切相关的“养老”问题上。此外,50后的生活安逸有余、优越不足:85.7%表示生活稳定安逸,但只有10.7%表现出生活的优越感。此外有23.7%觉得自己处于社会“下”层,50.0%感到“社会不公”。相对年轻人而言,60后、50后及年龄更大的人群“有一点”不安全感的人数分别占到了32.7%和43.1%,比例高于年轻群体。

  60后爱@大V却最反对“言论自由”

  60后在网络抗议中与其他微博账户互动最为频繁,其@意见领袖、政务、媒体及其他阶层微博的频率均是五大群体之首。60后的网络“攻击性”较强,10.1%的60后曾在微博中与进行过“骂战”,是不同年代人中最高的。但尽管60后在网络抗议中表现活跃,其却是五大群体中最不倡导“网络言论自由”的。数据显示,60后认为自己生活舒适安逸的比率最低(52.7%)但优越感却最强(42.3%),该数据在90后、80后、70后、50后群体中的比例分别为16.7%、14.5%、31.5%、10.7%。

  70后热衷学习易“极端情绪”

  70后是“情绪有点沉重,愤懑进取的‘中坚一代’”。尽管有50.8%的70后对改革开放表示肯定,但另一方面其对体制的评价却明显负面:50.2%的70后对体制持负面态度。其中持“非常负面”态度的占6.4%,极端情绪出现的频率也是五大群体最高。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70后不常在微博上消磨时光,但热衷在微博上搜集资料学习,41.1%表现出自我提升的倾向。70后群体发布线下活动信息的频率也是最高(14.0%)。他们也是最支持网络言论的群体,比例高达96.7%。71.4%的70后具有良好的发展效能感,31.5%具有社会优越感,但同时也是负面社会情绪的主要持有者,51.2%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不公平感”。

  80后优越感差,善用网络做生意

  80后是最善于利用互联网进行社交的群体,也最善于利用互联网进行营销,其网络行动主要集中在个人经济利益上。所参与的“个人维权”频率为五大群体最高。对“公司企业”的抗议频率较大,近2.8%的80后对“公司企业”进行过网络抗议,这是70后的三倍。80后对收入分配关注度较高但满意度却低,34.5%的80后关注“收入分配”但对现有收入分配表示满意的比例却为0。80后的“相对剥夺感”突出,6.6%觉得“不幸福”,45%表现出“不公平感”,36.4%认为自己处于社会的“中下”或“下”层,仅有14.5%有生活“优越感”。

  90后最“自我”,上网为娱乐、分享

  90后不常参与网络行动,尤其是网络抗议。有70.1%的90后从未响应过网络行动号召。另外,对政务、媒体、大V等各类微博的@频率皆是五大群体中最低。娱乐仍是90后上网的关键,在微博上记录生活、分享心情、消遣娱乐的用户君超过了九成,均为五大群体同比例最高。90后社会心态也相对轻松,但生活压力感和被剥夺感却相对突出。有57.5%的90后感到生活压力,觉得自己是穷矮矬、被剥夺者的90后占群体总数24.6%,达五大群体最高。但90后仍相信梦想和希望。数据显示,90后中仅3.4%的人感觉生活“不幸福”。

  总结社会生活

  每个阶段的社会环境不同,人们的社会感也不同。然而每一代人总会以“过来人”的感受,影响着下一代的人群。但不论怎么样,生活还要继续。尽管社会在不断的变化,我们生活的方式也在改变。但我们还是要有个生活的方向,才能够支撑起我们的社会压力。

社会调查报告 篇6

  一、XX市民存在的社会公德问题

  1、环境与卫生问题

  通过调查问卷,我们了解到卫生与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任凭宠物在公共场所随地便溺、在汽车站牌、广告招贴画、建筑物上乱涂乱画、随地吐痰、乱扔杂物、将咀嚼过的口香糖随处粘附等日常生活中的不讲究环境卫生的现象;垃圾分类投放、不使用超薄塑料袋和不环保的一次性餐具、不乱扔废旧电池、善待花草树木等每个市民都力所能及的环保行为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普及。由此可知,XX市民本身是非常日常生活中的环境卫生问题的(否则也不会反映这些问题),但从这里我发现了一种矛盾:XX市民有很强的环境卫生意识,XX市的环境卫生现状却值得我们忧虑。这是不是反应出了这一现实:大家都认识到了环境卫生的重要性、都在痛恨和指责不讲究环境卫生的现象和行为,但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却可能自己也有违背环境卫生公德的行为?

  2、文明交通问题

  文明交通问题也是XX市民认为比较严重的社会公德问题,其中,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争抢、拥挤或行人闯红灯、行人斜穿马路或翻越交通护栏等是反应犹为严重的问题。

  3、文明礼貌问题

  调查数据表明,XX市民在文明礼貌方面仍需继续努力,以减少不文明、不礼貌的行为。文明礼貌问题主要表现为:遇事围观、起哄,夏天在公共场所光膀子、脱鞋、抽烟,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在公共场所争吵、说脏话,在公共场所异性间过度亲密等。

  二、XX市民最讨厌的.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排序

  从总体上看,XX市民最讨厌的违反社会公德的现象占第一位的仍然是随地吐痰。市民最讨厌的不良行为排在前二至五位的依次是:宠物在公共场所随地便溺后,主人不予清理;乱扔杂物;乘坐公共交通时争抢、拥挤;在公共场所异性间过度亲密。

  三、公德实践与公德认识的比较

  在进行调查时,我们发现许多群众自发地、积极地向我们反映他们所遇到的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但是当被问及“看到有人正在做出有违社会公德的行为时,您会怎样?”时,回答结果并不不尽如人意。有25.4%的市民表示会在不损害自身利益的前提下出面制止,若要牺牲一定的自身利益,则仅有5%的市民会出面制止;另外,26.6%的人表示会随大流,有人出面时也出面,没人出面就不出头;33%的人因为怕打击报复所以敢怒不敢言;10%的人认为制止有违社会公德的行为是有关部门的事,与自己不相干。

  由此可知,大多数吉林人还是属于“理论上的长子,行动上的矮子”,光说不做。按照调查项目,可以把XX市民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在保证自身利益情况下会出面制止;第二类是能够为了维护社会公德,牺牲一定的自身利益;第三类是不顾个人利益,同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做斗争。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大多数人属于第一类,因此,XX市的公民道德建设工作任重而道远。

  四、违背社会公德现象产生的原因

  违背社会公德现象时有产生的原因归结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管理

  1、管理制度不完善或规则不合理。对于违法行为来讲,我们有明确的制度来管理、制裁违法分子,但对于违反公德行为,仅仅局限于舆论谴责,对于部分不文明行为并无规定认定那些行为不文明;还有一些有规定的行为,诸如禁止随地吐痰,但处罚力度远远不够,遂使这些不文明行为得不到根治;相反对于乱搭乱建这样的处罚措施过于严厉,使得这些不文明行为变得更加隐蔽,不利于有关部门地查处,问题仍得不到解决。

  2、管理措施执行不力。对于有处罚措施的,一些职能部门并不积极履行职责,对于罚款低的违规行为视而不见,行政不作为,使管理措施成为空中楼阁。

  3、公共生活设施不完备或设计时为使用者考虑的不周全。

  (二)个人修养

  1、公德意识不够。有的违背社会公德的人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文明的,比如我们经常看到很多膀爷在大街上随意走动,许多膀爷本来觉得光不光膀子是自己的事,与别人不相干,并没有意识到这一行为是不文明的。

  2、对公对私标准不一样。“室内天堂室外垃圾场”就是这一点的典型写照。许多人将自己的家布置得富丽堂皇,犹如天堂;楼道里却被他们堆满杂物,犹如垃圾场。

  3、公德行为不能自觉化。有人监管时能遵守公德,无人看守时就劣根暴露,缺乏自觉的、习惯性的公德行为。

  (三)整个社会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有偏斜。社会的道德观不正确,金钱观过于严重,人们优点自私自利,使得社会公德淡化。

  (四)舆论导向不正确、舆论压力不够。

  (五)教育的失败。现在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都只限于书面口头教育,缺乏道德实践教育,所以现在在学校那样的场所,公德执行情况也不好,校园里也充满了不文明行为。甚至有些教师、家长本身就没有给孩子做好榜样,自身就有许多不道德行为。还有些家长把违反社会公德、占小便宜的错误思想当作人生哲理教给下一代。

  五、提高公德水平的对策

  社会公德,是为社会的全体公民所公认和共同遵守的道德

  规范,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 共同形成的,用以维持公共生活、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一系列准则。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内部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社会公德作为全社会统一的道德规范,其意义更为重要,作用更加广泛。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尊重社会公德是公民的义务。

社会调查报告 篇7

  为了让今年的暑假过得更加有意义和充实。我参加了化学与环境团委组织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作为我自己来讲,非常荣幸能得到这样一个宝贵的机会,能让无聊的假期变的更加丰富而有意义。前期我们做了很多的准备工作,因为是在考试期间,大家也都很辛苦。七月十四日我们正式开始下乡,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希望能给南澳小岛带来一些积极的东西,也不让自己的努力白费了。

  来到南澳岛之后,我们就开始了自己的工作。作为宣传组的一员,我们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前期,所以我也可以每天跟着支教组的同学参加支教工作。南澳的孩子就像南澳的天空一样没有过多的杂质,我们也很容易的就可以跟他们相互熟悉。我们不希望我们之间的内容不仅仅是熟悉,我们跟希望能给他们传达一些有用的信息。就像我的趣味物理课,其实课上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学生们以后也会接触物理课,要教会他们很多知识是不大可能也是很不现实的。所以我把主要想让孩子们认识物理的奇妙,让他们爱上物理这门学科。我们为他们带去知识,这当然是我们去支教的首要目的,但我更希望给他们打开一道门,让他们看到另一片天空。

  来到这边,遇到困难,我们就只能相互帮助了。我们二十三个队友就像一家人一样,有快了一起分享,有困难一起解决,洗衣粉一起使用,开饭就站成一排靠着阳台吃。下乡期间,如果讲知识,我们可以学到的并不很多,真正可以学到的是怎么与队友交流,怎么与学生交流,怎么与当地的陌生人交流。我们从大城市来到一个陌生的小地方,我们需要更努力的去交流,才可以更快的适应这里的环境。我清楚的认识到,只有当我能跟队友相互协作,能跟当地的学生打成一片,我才能更好的完成工作。在协作互动的环境下,我也收获了很宝贵的友谊。其实来到这里就是要吃吃苦,远离家里的空调电视。我也丝毫不会抱怨住宿环境差,饭菜不好吃或者其他什么的。我很清楚我是来三下乡的,学会吃苦耐劳也是一种成功。 来到这边,我们是顶着学校的名字来的,所以我的一言一行也不忘自己的身份,为学校争荣誉,宣传自己的学校。队伍里面有很多未来要做老师的同学们,在他们的身上我也可以学会很多。每个队友的身上都有很好的个人品质,我能做的是尽量去学习。

  下乡的日子确实很短,我们在短短十天里收获到的也远远不止这些。告别了南澳天空干净明亮的那些星星,告别了南澳土地上那些海的儿女,真正留给我的是他们对生活热情认真的态度。无论在怎么样的环境里生活,我们都应该努力去工作,认真的享受我们身边的一切。每当我想起下乡的日子,我脑子里都会浮现孩子们合唱“大海啊故乡”的场景,在大城市生活了那么久,希望海岛小镇的那些美好和纯净,能伴随我更久更久。

社会调查报告 篇8

  我在酷热中迎来了作为大学生的第一个暑假,也满怀激情地参加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暑假时间过得好快,短短的几天社会实践结束了。这段时间对于我来说真的好长!其间有着太多的感触。我想,这几天是一个过程,一个学生走向社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习到了很多东西,我们在其中成长。 我在酷热中迎来了作为大学生的第一个暑假,也满怀激情地参加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一个大学生有别于中学生就在于他更应重视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在注重素质教育的今天,社会实践活动一直被视为高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世纪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教育向课堂外的一种延伸,也是推进素质教育进程的重要手段.它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实践也是大学生学习知识,锻炼才干的有效途径,更是大学生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一种良好形式.。 暑假开始不久我便在阜宁县沟墩法律服务所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暑期社会实践,在自己的观察和服务所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学到了很多在学校学不到的知识,对法律知识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实践之前,我的心里很没有底,深怕自己不能胜任这份工作。因为我只有一年的法律学习基础,所以生怕自己会搞砸。可是同样想证明自己,于是我就在这种既担心又激动的心情下迎来了实践。

  刚开始实践时,因为没有经验,所以工作人员只叫我做一些简单的工作,例如端茶送水,装订文件,打印资料。实践期间我有幸与实践单位一起参加县里组织的普法活动。目的是进行普法宣传,以期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群众,为他们答疑解惑,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活动的地点是在县政府的附近,在具体的活动进行当中,我们接待了许多来咨询问题的人,了解了许多法律知识。在这一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对法律进行了宣传帮助了许多缺乏法律知识的市民,还使我了解到自己法律知识的匮乏。看律师和法律工作者给群众介绍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法律问题,告诉他们如何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时,我觉得了解法律给别人提供法律建议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通过这次活动,也使我看到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现问题。法律不仅仅是写在纸上的东西,而是要运用到实践中并发挥作用的东西。因此这次普法活动让我们发现许多问题,在以后学习中,我们应多了解与法律密切相关的一些领域的信息,丰富自我。只要我努力,我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也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法律工作者。

  可是目前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普遍不高。因为当前我国大学生大都重视专业课,而对法律基础课不予以重视。高校的法学通论课时有限,要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想大幅度的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是很困难的。因此,高校大学生在这有限的课时中获得的法律知识也是有限的。然而进行了这次社会实践,参加了与法律有关的活动,让我从实际中获得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而且实际生活中获得的法律知识比从课堂中学到的产生的效果会更好。此外多阅读参考法律书籍。这些对我法律意识的提高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有利于他们抵御不良社会现象的影响,预防和减少犯罪,能够更好地健康成长。必须提高大学生法制观念,才能使他们自觉遵守法律,才能对立法、执法和司法进行有效的监督,促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目标的早日实现。

  总之,大学生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对于国家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生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培养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努力,这样才能使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得到很大的提高。通过这次实践我了解到,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而随之而来的竞争也非常严峻的摆在了我们的面前,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知识型人才。因为这些人才太多,而适合他们的岗位太少。时代赋予人才新的定义:不仅能够驾驭新科技,具有创新意识,更要有将科技应用于实践的能力。但是,再看看我们,只是被禁锢在四角高墙内,捧着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古训,做着日后事业有成,飞黄腾达的白日梦。我们的传统,我们的教育制度还有我们本身使我们缺乏勇气走出象牙塔,去接受实践的检验和社会竞争的洗礼。并且我们的法律意识匮乏,不利于我们抵御不良社会现象的影响,维护我们自身的合法权益,预防和减少犯罪。在这样一个知识与实践完全脱节的环境里,我们又有什么资本去谈成才、谈竞争、谈事业?时代证明,历史证明,我们的自身状况证明:我们唯有面对社会,才能心平气和地作出一些选择,才能确立自己学习和生活的目标。我们无法改变社会,所以只能改变自己。这次实践不仅给我带来丰富的经验,还改变了我的成才观和人生观,是我人生宝贵的财富。

  短短的半个月的实践很快就过去了在这短短的十几天中我碰过壁,受过累,流过汗,但是我却成长了,我了解教育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们体会到做人的道理。“诚实、聪明、勤奋”,如果给现在的学生选,我相信他们一定会选择“聪明”,他们认为现在的社会善人是做不得的;他们不懂什么叫做竞争,不知在竞争面前要叫一个条件:“公平、公正、公开”,如果没有这三点,就不叫竞争,叫“自私”。虽然学校没有告诉我们这一点,可我们可以在实践中自己领悟

  其实我们的要求并不高我们需要空间;需要轻松的环境;需要一个属于自己的天空。现在父母总是帮助我们安排着一切,不去考虑我们愿不愿意,把我们自己心中的真实想法都掩藏起来,去让我们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因此让我们叛逆心理越来越大、厌学的学生也越来越多。因为他们找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他们没有明确自己的目标,所以他们的潜力没有爆发出来。每一个人的潜能都像一个无底洞,就连自己都不知道有多大,只有自己知道下一步要做什么的时候,才是真正爆发实力的时候!我以前并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可是经过这次实践我了解到我想从事于法律有关的工作,因为我认为它很有趣。这次实践让我有了真的理想,这不仅是一次实践,还是一次人生经历,是一生宝贵的财富。我相信我永远都不会忘了这次实践。

【【推荐】社会调查报告汇编8篇】相关文章:

1.【推荐】社会调查报告4篇

2.【推荐】社会调查报告8篇

3.【推荐】社会调查报告三篇

4.【推荐】社会调查报告汇总6篇

5.【推荐】社会调查报告合集八篇

6.【推荐】社会调查报告范文6篇

7.【推荐】社会调查报告集合8篇

8.【推荐】社会调查报告范文六篇

上一篇:市场调查报告 下一篇:学生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