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文网>实用文书>读后感>光明三部曲读后感

光明三部曲读后感

时间:2016-10-07 15:05:44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光明三部曲读后感

  《中学生成才三部曲》读后感【1】

光明三部曲读后感

  自从两个星期前,我从杨老师手上接过这本新出版的《中学生成才三部曲》之后,就一直在断断续续的阅读。

  直到今天,才把所有的文章都仔仔细细的读完。

  掩卷之余,不禁感慨万千。

  这本书虽然从题目上看,是面向中学生和青少年的,可一旦翻开其中的内容,就会发现,不仅学生、老师和家长,每一个关心青少年成长和中国教育的人,都能学到太多的东西。

  看到一篇篇中学生发自肺腑的感言,我不禁一次次回想起自己的学生时代。

  虽然他们现在学习的时代和环境,与十多年前的我已经有明显不同,但面对的问题,却没有改变。

  我能深刻的感受到,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受到家长和老师双重期望和压力的他们,心中的那份委屈和无奈。

  应试教育的目标是分数和升学,无论是学生、老师、家长,都要紧紧的围绕这个中心,而所有的压力、误解和矛盾,也都由此而出。

  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们,渴望有多彩的生活和自由的时间。

  但繁重的学习任务让他们远离了内心的渴望,压抑了生命的活力。

  很多人不能理解家长和老师的苦心,在青春期逆反心理的作用下,顶撞老师、抱怨父母,甚至离家出走。

  我们可以说他们任性和不懂事,但是,他们毕竟是成长中的孩子,如果老师和家长的教育方式得当,会出现这种情况吗?对此,我们讨论谁该多负责任,已经没有多少意义。

  更重要的是,如何才能把那些处在迷茫、痛苦、困惑中的心灵,引回到自信、乐观、理想的道路上来。

  在这本书中,很多发自内心肺腑的感言,都出自这样的孩子之口。

  正是他们的家长,把他们送到“财智赢家”训练营。

  才让他们如同迷途的浪子,重新回到父母身边,回到久违的课堂上。

  我们都知道,世界上最难的事情,莫过于改变一个人的内心和想法。

  如果谁能做到这一点,那他一定很了不起。

  而他如果能在短短的两天一夜做到这一点,那么他一定是一个能创造奇迹的人。

  如果你参加过“财智赢家”训练营的课程,或者读到过相关新闻报道和书报资料,那么你就会认识这个创造奇迹的人——杨金翰老师。

  在这本书中,很多学生、老师和家长,都用亲身的经历,告诉我们他们是怎样见证奇迹发生的。

  其实,很多被我们认为是不可能的事情,是因为我们不愿意去相信。

  没有信,就没有行动,更加没有成果。

  而杨老师和“财智赢家”训练营所做的,就是将“你是天生赢家”这样的信念,给了那些因学习落后和生活失意等原因,失去信心的青少年们。

  使他们重新认识到了自己。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杨老师所做的,不仅仅是教育,而且是启蒙。

  教育和启蒙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教育是以外在的知识文化去影响人,而启蒙是开启一个人原有的内在潜力。

  很多参加过杨老师课程的学员,在很短的时间内,学习成绩由倒数变成前几名。

  老师没有改变,课程没有改变,而改变的只有学生自己。

  正是因为他的内心和想法改变了,他的行动才改变了,而最终他的人生才会发生质的'飞跃。

  很多曾经误入迷途,被家长认为是无可救药的孩子,因此而考上了重点和名牌大学。

  他们能不因此而感激杨老师和“财智赢家”训练营吗?从那些学员的来信中,我能真切的感觉到,每句话后面的感恩之心。

  青少年是人生发展最重要的时期,我在那个年龄也曾有过迷茫和失落,并因此在以后的人生中,遇到很多本来可以避免的痛苦和失败。

  我想,如果当初我能遇到杨老师和“财智赢家”这样的训练营,那该是一件多么值得庆幸的事情啊!无论是在我上学的时代,还是在今天,我们都太需要“财智赢家”这样的训练营,太需要像杨老师这样的教育者。

  在应试体制和分数至上为主导的教育模式中,无论是大学、中学、还是小学,都把注意力放在知识的灌输上。

  因此造成很多高分低能,眼高手低的学生。

  而有的毕业生,虽然接受了高等教育,有很多知识和学问,但智商高、情商低、缺乏远大理想,不懂人际交流,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难免失败。

  更有甚者,有才无德,不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才能回报社会,而是投机取巧,为了追求利益不择手段,最终害人害己,落得惨淡收场。

  俗话说的好“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教育的根本和首要目的,是要培养一个人高尚的品格、健康的心灵,远大的理想。

  其次才是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

  而如今的应试模式和分数标准,无疑是本末倒置,不仅给学生、老师和家长带来巨大了压力和问题,更间接的产生很多负面的社会效应,造成整个民族的素质整体下滑,实在令人担忧。

  而杨老师所提出的“人性根本教育”理念,却弥补了当今应试教育的不足,为素质教育的实践,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

  多年来的教育实践和成果已经证明,杨老师的“人性根本教育”,确实改变了学员们的人生信念和态度,进而改变了他们的生活和命运。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杨老师的工作,不仅仅是教育和引导,还是启蒙和救人。

  这并不是某些学识渊博的教授可以做到的,更不是单纯传授知识的教师可以项背的。

  我相信,当杨老师的教育方法被推广到整个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时,他会成为比戴尔·卡耐基和拿破伦·希尔更伟大的人生导师。

  杨老师的教育方式,不仅集成功学、励志学、心理学、语言学于一体,更重要的在于,从根本上让一个人成为他自己,成为那个独一无二的NO.1,而这就是一种生命的启蒙。

  我从来都不主张人们去看那些成功学和励志学的书,因为在我们这个信仰缺失、道德沦丧、价值混乱、精神虚无的消费主义时代,这些书里面,充斥了大量厚黑和诡计内容,不啻为误人前程的精神鸦片。

  但我却强烈的推荐杨老师的书,他的书是启蒙之书,用仁爱、感恩和快乐的力量,点燃每个人内心久已忘却的心灯。

  如果你的心灯还没有被点燃,那么,请你来到“财智赢家”训练营的大家庭来吧,这里有我们都渴望的光明、友爱和温暖。

  高尔基三部曲读后感【2】

  《童年》主要讲了童年生活的记忆里,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坟场上荒凉的一角,

  高尔基三部曲读后感。

  那天下着雨,我站在小土丘上,看他们把父亲的棺材放进幕坑里 ,从此,我就失去了父亲,来到了外祖父的家,开始了另外一种生活。

  一连串的变故就像秋天阴冷的雨季,让我生活在压抑之中。

  而外祖母的笑容和有趣的童话故事,则是我生命中和煦的阳光,一直温暖着我寂寞的童年。

  高尔基家里可真穷啊,从小爸爸就去逝了,就跟外祖父和外祖母一起过日子,全靠外祖母的笑容和童话故事伴着我的童年。

  童年的那些磨难也成了他后来成长的经验。

  在外祖母家两个为了分家而闹得不可开交的舅舅,让家里弥漫着仇恨的气氛,而不怀好意的表兄更是让主人公吃尽了苦头,只有外祖母的爱像和煦的春风温暖着他幼小的心灵,正是这些爱没有让他对生活失去信心,反而让他在以后的生活中充满希望。

  《在人间》讲了高尔基在少年时期自食其国的故事。

  他当过鞋店的学徒,当过画师的徒弟,后来又在船上打过工。

  他看到了更多困难生活的人和自已同样命运的孩子。

  使他更加懂得只有坚强才能活下去的道理。

  船上的人告诉他书中有一个无比广阔的世界。

  从此他便开始挤出所有零碎时间,阅读所能得到的书籍。

  他从书中找到了新的人生乐趣和新的希望。

  艰苦的环境锻造了他的意志和体魄。

  也更明白生存的重要。

  书籍使他了解到生活的本质,也使他知道了许多从前不知道的事情。

  原来书中的世界那样的浩瀚与丰富,又是那样深邃与奇妙,足以使你忘掉生的伤痛与死的恐俱。

  使他深深懂得只有斗争才能活下去,活得快乐,活得有意义。

  《我的大学》写了高尔基新的人生轨迹,他读大学的梦想,被现实生活击的粉碎,但他懂得社会才是真正的大学这个道理。

  这时候他已成长为一个意志坚定、对未来充满希望’任何苦难都打不到有的有志表年。

  虽然说他的心情时而悲状,时而忧伤。

  但终究还是能战胜一切困难。

  你也许知道高尔基这个熟悉的名字,但你也许不知道这个伟大的作家生活经历。

  那就请你读一读高尔基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吧。

  本书是高尔基著名的自传体三步由,作者描写了他童年、少年和大学时代的生活经历。

  从这个被真实记述下来的自传中,我们可以看出青少年时代的高尔基对小市民习气的深恶痛绝,对自由的热烈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强烈向往。

  《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

  它讲述的是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

  小说从“我”随母亲去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

  外祖父开了家染坊,但随着家业的逐渐衰落,他变得吝啬、贪婪、专横、残暴,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地剥削手下的工人。

  有一次阿列克谢因为染坏了一匹布,竟被他打得昏死过去。

  幼小的阿廖沙也曾被他用树枝抽得失去知觉。

  他还暗地里放高利贷,甚至怂恿帮工去偷东西。

  两个舅舅也是粗野、自私的市侩,整日为争夺家产争吵斗殴。

  在这样一个弥漫着残暴和仇恨的家庭里,幼小的阿廖沙过早地体会到了人间的痛苦和丑恶。

  舅舅们为争夺家产而争吵斗殴的情景使小阿廖沙饱受惊吓。

  这一幕真实反映了俄国下层人民沉重的生活状况,批判了小市民的自私残暴。

  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可怕的环境里,也有温暖与光明。

  这就是阿廖沙的外祖母和另外一些人,过的另外一种生活。

  外祖母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对谁都很忍让,有着圣徒一般的宽大胸怀。

  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阿廖沙敏感而孤独的心,她对阿廖沙的影响,正像高尔基后来写的那样:“在她没有来之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

  ”外祖母使他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仍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并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在人间》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二部。

  小说描述的是主人公阿廖沙1871年到1884年的生活。

  这段时期为了生活,他与外祖母摘野果出卖糊口,当过绘图师的学徒,在一艘船上当过洗碗工,当过圣像作坊徒工。

  在人生的道路上,他历尽坎坷,与社会底层形形色色的人们打交道,他有机会阅读大量书籍。

  生活阅历和大量的阅读扩展了阿廖沙的视野。

  在小说中,描绘了俄国社会一个时代的历史画卷。

  高尔基自传体小说部,写少年时他正式走上社会,工作阶段的生活。

  用细致的语言刻画了下层社会人们的悲惨生活,描绘了一个半孤儿(阿廖沙父母双亡)怎样奋斗,在社会上艰苦生存,并追求自己的理想的经历。

  15岁以后,高尔基对学习产生了强烈的愿望,便独身一人前往喀山求学,他以为“科学是无代价地教给那些愿意学习的人们的”,他不可能被接受入学,只好在面包店做工。

  起早贪黑,每个月仅有三个卢布的工钱。

  高尔基求学的尝试终于失败了。

  人世间的艰辛激起了高尔基奋斗的决心,他“大口地咀嚼着”各式各样的文学作品,书,这是他在贫困潦倒中最知心的朋友。

  1892年,他终于当上了尼日尼城著名律师拉宁的文书。

  这位律师曾给高尔基很多帮助,他的高度文化修养和高尚道德情操深深感染了他。

  高尔基曾说:“他是我的良师益友,我比任何人都更要感激他。

【光明三部曲读后感】相关文章:

1.光明树读后感

2.假如给我光明读后感

3.转角即是光明读后感

4.光明与黑暗读后感

5.向着光明远方读后感

6.光明的心曲读后感

7.“激流三部曲”读后感

8.三天光明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