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文网>实用文书>读后感>《连城诀》读后感

《连城诀》读后感

时间:2017-02-21 14:20:48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连城诀》读后感

  《连城诀》读后感,平凡人的悲剧,苦境的诞生,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连城诀》读后感,欢迎阅读!

《连城诀》读后感

  《连城诀》读后感【1】

  前几天看了金庸大师的《连城诀》,感觉非常的震撼。

  和金庸以往的小说相比最具黑暗的一部。

  金庸大师自己说《连城诀》是为了纪念他家以前的一个仆人所写的。

  以下是《连城诀》后记所写部分:

  儿童时候,我浙江海宁老家有个长工,名叫和生。

  他是残废的,是个驼子,然而只驼了右边的一半,形相特别显得古怪。

  虽说是长工,但并不做甚么粗重工作,只是扫地、抹尘,以及接送孩子们上学堂。

  我哥哥的同学们见到了他就拍手唱歌:“和生和生半爿驼,叫他三声要发怒,再叫三声翻筋斗,翻转来像只瘫淘箩。”“瘫淘箩”是我故乡土话,指破了的淘米竹箩。

  那时候我总是拉着和生的手,叫那些大同学不要唱,有一次还为此哭了起来,所以和生向来对我特别好。

  下雪、下雨的日子,他总是抱了我上学,因为他的背脊驼了一半,不能背负。

  那时候他年纪已很老了,我爸爸、妈妈叫他不要抱,免得两个人都摔交,但他一定要抱。

  有一次,他病得很厉害,我到他的小房里去瞧他,拿些点心给他吃。

  他跟我说了他的身世。

  他是江苏丹阳人。

  家里开一家小豆腐店,父母替他跟邻居一个美貌的姑娘对了亲。

  家里积蓄了几年,就要给他完婚了。

  这年十二月,一家财主叫他去磨做年糕的米粉。

  这家财主又开当铺,又开酱园,家里有座大花园。

  磨豆腐和磨米粉,工作是差不多的。

  财主家过年要磨好几石糯米,磨粉的功夫在财主家后厅上做。

  这种磨粉的事我见得多了,只磨得几天,磨子旁地下的青砖上就有一圈淡淡的脚印,那是推磨的人踏出来的。

  江南各地的风俗都差不多,所以他一说我就懂了。

  因为要赶时候,磨米粉的功夫往往做到晚上十点、十一点钟。

  这天他收了工,已经很晚了,正要回家,财主家里许多人叫了起来:“有贼!”有人叫他到花园里去帮同捉贼。

  他一奔进花园,就给人几棍子打倒,说他是“贼骨头”,好几个人用棍子打得他遍体鳞伤,还打断了几根肋骨,他的半边驼就是这样造成的。

  他头上吃了几棍,昏晕了过去,醒转来时,身边有许多金银首饰,说是从他身上搜出来的。

  又有人在他竹箩的米粉底下搜出了一些金银和铜钱,于是将他送进知县衙门。

  贼赃俱在,他也分辩不清,给打了几十板,收进了监牢。

  本来就算是作贼,也不是甚么大不了的罪名,但他给关了两年多才放出来。

  在这段时期中,他父亲、母亲都气死了,他的未婚妻给财主少爷娶了去做继室。

  他从牢里出来之后,知道这一切都是那财主少爷陷害。

  有一天在街上撞到,他取出一直藏在身边的尖刀,在那财主少爷身上刺了几刀。

  他也不逃走,任由差役捉了去。

  那财主少爷只是受了重伤,却没有死。

  但财主家不断贿赂县官、师爷、狱卒,想将他在狱中害死,以免他出来后再寻仇。

  他说:“真是菩萨保佑,不到一年,老爷来做丹阳县正堂,他老人家救了我命。”

  他说的老爷,是我祖父。

  看完小说后我的内心非常的难过,在想这部小说如果没有真实的故事做影子空想是更本构思不出来的。

  没想到看了原著后几页的后记,果然如此,其实全书的最根本的故事出发点就从这里出发。

  主角狄云也是被人陷害,之后连自己都想不通到底为什么。

  最后狄云学到了高深功夫和刀法,最终成为武林高手。

  但他还是看破红尘隐退到大雪山的洞中再也不踏入武林。

  没错,狄云是武林高手,但是我们呢。

  在我们的真实世界当中是没有武林高手的。

  就拿和生来说,他是左右不了自己的命运的,任人摆布,最终在痛苦和回忆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没错,和生当时的社会和我们现在不太一样了,我们是新一代的人,新思想高科技围绕着我们。

  但是只要我们透视各种干扰我们看清现实的乌云,最终还是会发现其本质还是一样。

  没错,我没有例子可举,那是因为例子太多太多了。

  《今日说法》《焦点访谈》《法治报道》…………等等,难道还说明不了一切吗?

  没错,报道出来说明有正义,对正义越来越多了,但是我们什么时候才能走向我们的共产主义社会呢?不知道!也许长的我们不敢去想,但是我希望不管他有多长只要我们每天都在提高,我想实现梦想只是时间的问题。

  正中毛主席所说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连城诀》读后感【2】

  初中时就很喜欢读金庸的小说,那时是没用心去读的,只求知道其中的故事情节,最近我又认真地读了几本金庸的小说,读不懂的地方去找《百家讲坛》的孔庆东老师,在两条管一齐下的方法下令我收益不少。

  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描写正派人物的侠义精神,而这部《连城诀》是挖掘人的丑恶的一面,文章说明其实人的内心是同时存有善与恶的,就看在什么情况下会表现出善,什么情况下会表现出恶了。

  《连城诀》里的人物丑恶可说是挖掘到了极点,除几位不贪财的'仁义之士外,其他为得到“连城诀”的人物都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而搅尽脑汁,为“连城诀”搞到徒弟杀师傅,梅念笙的三只徒弟联手把他杀了;凌退思亲手活埋了他的亲生女儿凌霜华;戚长发怀疑女儿戚芳偷了他的唐诗剑谱而把戚芳留在万家不顾;万震山、言达平、戚长发三人互相怀疑;凌退思的手下夏三刀另起炉灶先下手为强;花铁干由一个好人转眼间变为一个无耻之徒。

  这些人的内心丑恶都发挥到了极限,为了财宝他们什么事都做得出。

  这些都是小说里面描写的事,很多人为了安慰自己而认为世上没有像《连城诀》里的这种人,可是他们的想法太错了。

  金庸小说最贴近现实生活的就是《连城诀》了,我怀疑金庸就是对着现实生活写的,拿事实说话吧,现在有不少的新闻报导某某医生没收到病人家属的红包就把“剪刀、棉花”等手术工具留在病人体内;还有重庆市司法局文局长强暴妇女;在监狱里玩“躲猫猫”等等事,这些人的行为一点都不比《连城诀》里面的人物差,相比之下有过之而无不及,《连城诀》里的人是为了一个大宝藏而杀人的,而现在某些人只为了区区几百元人民币而杀人放火,甚至有些只为几十元都不惜出手杀人。

  看电影是看电影,出了电影院我们就觉得这个世界没有那么黑,自己安慰自己,总觉得现在是和谐社会,也许你命好,没遇上黑的事。

  试想一下一个医生没收到红包就把工具留在患都体内,这种事都做得出,还有什么事不敢做的?如果他能得到像《连城诀》那样的宝藏,我看你要他杀掉他全家他都毫不犹豫。

  《连城诀》的爱情故事确是够凄美的了,丁典和凌霜华的爱情故事很耐人寻味,一个那么好的女子怎么会有这样一个父亲呢?

  戚芳在床底就偷听到父亲是被万震山父子杀的,可是她还是对万圭怀有希望,可见她是有了老公不要老爸那种人,临走时还瞒着狄云救万圭,被万圭刺了一剑还要问“你到底有没有爱过我?”,万圭回答“那我反问你,你又可曾爱过我”,得到的回答也确是贴切。

  讲了那么多坏人的丑事,有一样东西我们必须要承认的,那就是万震山是一个成功的父亲,他培养出来的儿子成熟稳重,考虑问题一点都不比他差,戚长发是一个很失败的父亲,足智多谋的他教出来的女儿和徒弟笨得要命。

  读了这本书,我更加佩服金庸,他写出了人类最真实的一面,这本书能使人展开无限的联想,是一本可持续发展的好书。

  《连城诀》读后感【3】

  这应该是金庸先生比较短的小说吧,很快就看完了。

  小说中的人物应该就是现实的写照,那么多人为了所谓的武功秘诀,所谓的财富为所欲为,可最终大家都死在了财富面前,这究竟是谁的悲剧呢?

  而主人公狄云,不苛求什么,却一次次的被人冤枉,被人置之死地,这又是谁的悲哀呢?

  狄云,也许他跟的师父就不对,戚长发阴险刻薄,而乡下人注定是适合乡下的,当他们进城,就预示了悲剧的开端。

  到了万家,狄云傻乎乎地打退了大盗吕通,得罪了万门弟子,而受老丐指导,学了几招,击退八弟子,却见疑于万震山。

  于是,师兄弟相斗,万震山设法杀死了戚长发,且伪装的巧妙;意犹未尽,复又设下圈套将见义勇为前往捉贼的狄云裁赃诬为强暴偷盗犯,打入死牢。

  万震山的儿子万圭假作好人,让戚芳以为他出钱出力想让狄云尽早出狱,其实却是买通官府将狄云轻罪重办。

  戚芳信以为真,又认定狄云确有其罪,虽然感情仍在,但对狄云也感到伤心和失望,终于嫁给了万圭。

  打入死牢,是狄云悲惨命运的继续,而且是可怕的继续。

  狄云悲愤伤心交加,在狱中自暴自弃。

  同室的一个疯囚犯又以为他是奸细,对他拳脚相加。

  但在他呆了三年之后,万念俱灰,上吊自尽时,那疯汉却救活了他,并告诉他自己名叫丁典,因为从戚长发、万震山的师父手上得到了神照经,为众多武林人物所追逐,流落江湖,认识了一个叫做凌退思的知府的女儿凌霜华,两人

  一见倾心。

  知府却以女儿为要胁逼他交出连城诀,不久后又将他打入大牢,这几年他已练成了绝顶内功神照功。

  狄云第一次听说了自己师父是个阴险毒辣、城府极深的人,听说他和自己的两个师伯竟联手杀了师祖,但也只是将信将疑。

  丁典要传他神照功。

  他先是不愿学,后来想到报仇便学了起来,又过两年,他和丁典已是情如兄弟,倒觉外面人心险诈,呆在狱中反而平安。

  但丁典心系凌霜华,遂在一天晚上双双越狱而出,夜探凌知府家不料凌霜华已死,凌知府竟在女儿的棺上涂了无可救药的金波旬花毒。

  丁典大恸之下抚棺痛哭,中毒极深。

  狄云助丁典击退凌知府的人,逃至一废园,万震山的几个弟子又追踪而来,丁典和狄云拼死歼了来敌,丁典嘱他将来把他和凌霜华合葬后即死去。

  出狱、丁典去世,狄云的生活又一次陷入了困顿!

  狄云慌乱中逃到戚芳家,见到戚芳带着与他同样小名“空心菜”的女儿,伤痛欲绝,神智昏迷,格斗中与万圭同时昏过去。

  醒来已在长江边的一只小船上,便飘流而下。

  不久在江边一座破庙里碰上西藏血刀门下的一个凶僧宝象,宝象饿急了要吃他,却被他无意中用两只毒老鼠毒死。

  他因衣衫已破,便穿上宝象的僧袍,不料在长江边一场鱼贩子的争斗中被误认为是血刀门的小淫僧。

  在他帮了中原武林南四奇门下铃剑双侠的忙后反为所仇,正要被擒,血刀门的掌门血刀老祖赶来救了他,并掳去水岱之女水笙。

  血刀老祖也误认为他是自己的徒孙,带了他和水笙一起逃走,水笙的父亲水岱及另外陆、刘、花三奇率领众多好手一路追来。

  双方到了川藏边界的一座大雪山中,适逢雪崩,都被堵在山里。

  经过一场拼斗,血刀老祖杀了陆、刘、水三人,四奇中位居第二的花铁干却临危屈膝,降了血刀老祖。

  待得血刀老祖发现狄云并非徒孙且暗助敌人,要杀他时,狄云因喉咙被扼,气塞之下神照功反而水到渠成,杀了血刀老祖。

  之后花铁干凶相毕露,既想杀了狄云和水笙灭口,又要吃几位义兄义弟的尸体。

  狄云拼死卫护水笙及她父亲的尸体,并为水笙打鹰充饥,终于使水笙对他消除了误会。

  由于穿错了衣服,又一次被诬陷,但也正是穿错衣服,被血刀老祖救住了,这就是矛盾的统一体呀!

  第二年春天雪化后,被堵在山外的许多中原高手又入山来。

  花铁干怕水笙揭露真相,反诬水笙与狄云苟且,使水笙的旧情人汪啸风反情为仇。

  狄云不顾自身安危挺身而出为水笙的清白辩护,反使人更信其事。

  在水笙的哀求下,狄云只得只身离去。

  他赶回家乡寻找师父,却正好遇上在那儿挖宝的二师伯言达平和大师伯万震山为连城剑谱而火并,万圭中毒,言达平受伤。

  狄云救出言达平,问明他师门的种种真相,这才知道自己的师父确是个坏人,而这个当年曾扮成老乞丐于他有恩的二师伯也不是好人。

  他赶去江陵万家,原想杀万氏父子报仇,但经不住戚芳哀求,反而违心地救了万圭。

  不料万圭父子发现戚芳可疑,竟反而要杀拿解药救他们的戚芳。

  狄云赶来救了戚芳,出门之后,戚芳借口又回去救了万氏父子,终于为万氏父子所杀。

  狄云将连城剑谱的秘密刻写在江陵城墙上,想引出万氏父子报仇,却因此目睹了万震山、言达平及死里逃生的戚长发三人间的火并。

  他在危急关头救了师父,师父却反而要杀他。

  等到凌知府、花铁干、汪啸风等人一拥而入抢夺宝藏并因此一个个毒发疯狂时,他最终看穿了世事人心。

  在将丁典和凌霜华合葬之后,他带着师妹的女儿“空心菜”,孤身单骑又回到了川边的那座大雪山里,打算在这永无机心和凶险的地方僻居终生,出乎他的意外,水笙正等在那儿,并说知道他一定会来的。

  又经历了一些误会,与幸福擦肩而过,好心救人却总是被人利用,甚至想杀害,这就是狄云的悲催。

  到最后,大家都丧心病狂地去抢财富,他静静地看着,而最终,他们都疯狂了,只有他清醒着,最后,来到了雪山,意料之外,有人在那等着他!这应该是所谓的好人好报吧!

  狄云的一生,是悲剧的,纵然最后得到的也许是幸福,但改变不了一生的轨迹。

  他,就是一个好人,可是实际生活中,好人的命运究竟怎样?当被冤枉,被陷害时,连最亲近的人都不再相信你,那究竟是怎样的悲哀?而且伴随他一生的是一次次的误会,甚至连辩解的机会都没有!他能坚强的活下来,真的不容易!想想自己,被人冤枉又如何,事实最终会是事实!

  丁典,也许性格也扭曲了,对所有人都怀疑着,但最终患难见真情,他与狄云成了生死之交。

  而他与凌霜华之间的爱情也特别的唯美,当然,唯美的爱一般都悲剧着。

  他的生活只因一不小心做的好事给打乱了,是不是提醒我们,做好事也得三思呀?

  戚芳,至少是善良的,只因为长的美点,让生活变的乱七八糟,也许,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嫁入豪门的,可能最后连命都搭进去了!当然,她的丧命还因为太善良,有时善良的人并不一定都有好报!

  水笙,命运也由不得自己摆布的可悲而又幸运的女子,因为她撞上了狄云这个好人,所以最终她赢来了自己的幸福,也许这份幸福有违她的初衷。

  落花流水四大家,死即成仁,剩下的最后一个花铁干却变了。

  其实,在他们几人与血刀老祖的搏斗中,到最后,只要他稍微出一点力,就可以战胜对方,可是他却败给了自己的懦弱,而且败的很惨。

  曾经的英雄成了卑鄙的小人,而为了活命,更是无所不为。

  最后,恶人先告状,几乎所有人都信了他的,毕竟他是江湖上曾经的豪杰嘛。

  其实,好人变成坏人,比一开始就是坏人更恐怖!

  梅念笙的三个弟子,也许是师傅教出来的,可没一个好东西,而且一个比一个阴险!这样的徒弟,确实没必要传他们什么,只是他们有了一身功夫,就如高科技人才去犯罪,可怕!不过,最后都没有好死,害人的,被害的,这样个结局就够了。

  也许,所有的一切都是源于财富的争夺,在财富面前,什么师徒情、爱情、亲情一切都变的苍白,几乎所有人都是坏的,但还坏的那么虚伪,甚至不如血刀老祖,他是赤裸裸的坏,大家都瞧着;而其他人,坏却装着正人君子的模样,可最终,在财富面前,大家再也不需要伪装了,露出了本来面目!可财富有时也是可怕的,虽然得来费尽心机,可最终伴随着财富,大家都去了。

  这就是人性的悲剧,生活中不正是这样吗?

【《连城诀》读后感】相关文章:

1.《童年》读后感-读后感

2.红岩读后感-读后感

3.《活着》读后感-读后感

4.雷雨读后感-读后感

5.哈姆雷特读后感-读后感

6.论语读后感-读后感

7.和美家庭读后感-读后感

8.阿米巴经营读后感-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