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文网>实用文书>读后感>孟子尽心上读后感

孟子尽心上读后感

时间:2017-03-21 11:50:17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孟子尽心上读后感

  孟子尽心上读后感,尽心上是孟子中的一个章节,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孟子尽心上读后感,欢迎阅读!

孟子尽心上读后感

  孟子尽心上读后感【1】

  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孟子曰:“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

  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孟子曰:“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孟子曰:“古之贤王,好善而忘势。古之贤士,何独不然?乐其道而忘人之势,故王公不致敬尽礼,则不得亟见之。见且由不得亟,而况得而臣之乎?”

  孟子谓宋句践曰:“子好游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曰:“待文王而后兴者,凡民也。若夫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

  孟子曰:“附之以韩魏之家,如其自视焰焉,则过人远矣。”

  孟子曰:“以佚道使民,虽劳不怨。以生道杀民,虽死不怨杀者。”

  孟子曰:“霸者之民,欢虞如也。王者之民,薅嗥嗥如也。杀之而不怨,利之而不庸,民日迁善而不知为之者。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岂曰小补之哉?”

  孟子曰:“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孟子曰:“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其所以异于深山之野人者几希。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

  孟子曰:“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

  孟子曰:“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臣疾。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

  孟子曰:“有事君人者,事是君则为容悦者也。有安社稷臣者,以安社稷为悦者也。有天民者,达可行于天下而后行之者也。有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孟子曰:“广土众民,君子欲之,所乐不存焉。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乐之,所性不存焉。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分定故也。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啐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孟子曰:“伯夷辟纣,居北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来乎,吾闻西伯善养老者。大公辟纣,居东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来乎,吾闻西伯善养老者。天下有善养老,则仁人以为己归矣。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老者足以无失肉矣。百亩之田,匹夫耕之,八口之家,足以无饥矣。所谓西伯善养老者,制其田里,教之树畜,导其妻子,使养其老。五十而非帛不暖,七十非肉不饱。不暖不饱,谓之冻馁。文王之民,无冻馁之老者,此之谓也。”

  孟子曰:“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食之以时,用之以礼,财不可胜用也。民非水火不生活,昏暮叩人之门户,求水火,无弗与者,至足矣。圣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大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孟子曰:“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

  孟子曰:“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子莫执中。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

  孟子曰:“饥者甘食,渴者甘饮,是未得饮食之正也,饥渴害之也。岂惟口腹有饥渴之害,人心亦皆有害。人能无以饥渴之害为心害,则不及人不为忧矣。”

  孟子曰:“柳下惠,不以三公易其介。”

  孟子曰:“尧舜,性之也;汤武,身之也;五霸,假之也。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

  公孙丑曰:“伊尹曰:予不狎于不顺。放大甲于桐,民大悦。大甲贤,又反之,民大悦。贤者之为人臣也,其君不贤,则固可放与?”孟子曰:“有伊尹之志则可,无伊尹之志,则篡也。”

  公孙丑曰:“诗曰:不素餐兮。君子之不耕而食,何也?”孟子曰:“君子居是国也,其君用之,则安富尊荣。其子弟从之,则孝悌忠信。不素餐兮,孰大于是。”

  王子垫问曰:“士何事?”孟子曰:“尚志。”曰:“何谓尚志?”曰:“仁义而已矣。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

  孟子曰:“仲子,不义与之齐国而弗受,人皆信之,是舍箪食豆羹之义也。人莫大焉亡亲戚君臣上下,以其小者,信其大者,奚可哉?”

  桃应问曰:“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杀人,如之何?”孟子曰:“执之而已矣。”“然则舜不禁与?”曰:“夫舜恶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然则舜如之何?”曰:“舜视弃天下,犹弃敝屣也。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终身欣然,乐而忘天下。”

  孟子自范之齐,望见齐王之子,喟然叹曰:“居移气,养移体。大哉居乎!夫非尽人之子与?”孟子曰:“王子宫室车马衣服多与人同,而王子若彼者,其居使之然也。况居天下之广居者乎?鲁君之宋,呼于垤泽之门,守者曰:此非吾君也,何其声似我君也?此无他,居相似也。”

  孟子曰:“食而弗爱,豕交之也。爱而不敬,兽畜之也。恭敬者,币之未将者也。恭敬而无实,君子不可虚拘。”

  孟子曰:“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

  齐宣王欲短丧,公孙丑曰:“为期之丧,犹愈于已乎。”孟子曰:“是犹或轸其兄之臂,子谓之故徐徐云尔。亦教之孝悌而已矣。”王子有其母死者,其傅为之请数月之丧,公孙丑曰:“若此者何如也?”曰:“是欲终之而不可得也,虽加一日愈于已。谓夫莫之禁而弗为者也。”

  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公孙丑曰:“道则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何不使彼为可几及,而日孳孳也。”孟子曰:“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孟子曰:“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

  公都子曰:“滕更之在门也,若在所礼,而不答,何也?”孟子曰:“挟贵而问,挟贤而问,挟长而问,挟有勋劳而问,挟故而问,皆所不答也。滕更有二焉。”

  孟子曰:“于不可已而已者,无所不已。于所厚者薄,无所不薄也。其进锐者其退速。”

  孟子曰:“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孟子曰:“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尧舜之知而不遍物,急先务也。尧舜之仁,不遍爱人,急亲贤也。不能三年之丧,而锶小功之察,放饭流啜,而问无齿决,是之谓不知务。”

  孟子尽心上读后感【2】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孟子·尽心上》24章)

  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朱子言:“难为水,难为言,犹仁不可为众之意。”(《四书集注》)其在《语类》中讲:“仁不可为众”为,犹言“难为弟,难为兄”之“为”。言兄贤,难做他弟;弟贤,难做他兄。仁者无敌,难做众去抵当他。

  按:依朱子意:“难为言”,意指于圣人门下,闻圣人之言,高山仰止,难以逾越。

  观水有术,必观其澜。

  《朱子语类》:问:“‘必观其澜’,是因其澜处,便见其本耶?抑观其澜,知其有本了,又须穷其本之所自来?”曰:“若论水之有原本,则观其流,必知其有原。然流处便是那原本,更去那里别讨本?只那澜便是那本了。若非本,何处有那流?若说观其澜,又须观其本,则孟子何不曰‘必观其本’?他说‘观其澜’,便是就澜处便见其本。”

  按:“澜”字,赵注解为“水中大波”;朱注解为“水之湍急处”,并无非常之差异。朱子语类中所言“只那澜便是那本了”即“体用一源”之理,余起初未曾想到,只到其学生问处。

  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朱子注:“言学当以渐,乃能至也。成章,所积者厚,而文章外见也。”并概括章指:“此章言圣人之道大而有本,学之者必以其渐,乃能至也。”

  按:学(德行涵养、学问知识),要处在一“渐”字决,所积愈厚,然后盈科而进。

  孟子曰:“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 (《孟子·尽心上》25章)

  无他,利与善之间也

  按:众学友于“间”字有疑,贾新奇老师以“间”字读 jiàn为朱子之意,甚为不解。(杨伯峻先生认为朱子将“间”解为“异”,亦不敢苟同)语类中朱子明确回答了“间”作何解:或问“利与善之间”。曰:“间,是两者相并在这里。一条路做这边去,一条路做那边去,所以谓之间。”并且集注中引程子言:“言间者,谓相去不远,所争毫末耳。”依照此意,“间”当读jiān。孟子在《离娄上》中引孔子言:“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 “间”似与“道”同义。

  《朱子语类》:“利与善之间”,不是冷水,便是热汤,无那中间温吞暖处也。利与善之间,无第三条路可走。始知“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语。

  “利与善之间。”若才有心要人知,要人道好,要以此求利禄,皆为利也。这个极多般样,虽所为皆善,但有一毫歆慕外物之心,便是利了。如一块洁白物事,上面只著一点黑,便不得为白矣。又如好底物事,如脑子之属,上面只著一点粪秽,便都坏了,不得为香矣。若是粪秽上面假饶著一堆脑麝,亦不济事。做善须是做到极尽处,方唤做善。

  为善、为利,不是在结果上说,而是论已发未发之间所存者为何。譬如我等师友讲论,若存个好为人师,博取赞誉的意思,则是为利;若存的是相互砥砺,纯粹为学,则是为善。或问:既为砥砺学问,又要博取赞誉,则此人是为善还是为利?曰:鱼和熊掌,二者不可得兼。若有取舍,从其大体为善;从其小体为利。

  孟子尽心上读后感【3】

  原文: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1)。

  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2)。

  观水有术,必观其澜(3);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4)。

  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5);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6)。”

  解:

  孟子讲:“孔子登鲁第一高山而观鲁则鲁小,孔子登天下天下第一高山而观天下则东山在内的一切看着都小。(大鹏高飞九万里,回头看时,大地大海大风及日月,皆茫茫然其小而不可见)。所以从此而可见,人的感觉之大小,都是变化的,相对于视点而变其大小小的。也就是说,事物本无大小,所谓高低大小贫富贵贱,都不过是站在不同观点的人的感觉而已。

  所以就具体之物来讲,站在大海边的人,就再难开口夸江夸河,这个是人面对实大的感觉之极的必然表现;所以就抽象之物来讲,居于圣人之门的人,就再难开口说理论道,这个是人面的理大的智慧之极的必然表现。

  感性的知水之法,就是器量;理性的知水之法,就是度量。看风起浪而知水深水浅,是人类在面对一些没有器具,或者不能以器具而量的问题之时的无法之智法;宇宙事物的运动变化的规律性,对于人类来讲很多都还是智慧性而非知识性的,就如时间制度,我们人类现今天就只能根据日月之象,而理定时节。而自然日月之明是众目共见的现象,可是除人之外的其它动物,就不能文明而知之顺之。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日月之明,就是感觉之象明,人类的文明,才是智慧之理明。没有智慧,就没有时节,就没有农业,就没有现今的人类生活的与禽兽之不同。因此可知,日月之明,只是大象之明,人类文明之明,才是大光之明。

  流动,是水的本质属性,作为物象,它是很多动物都本能认识的。但是水的流动的规律性,却是除人之外的其它动物不能理识的,所以人能因性治水,让水顺着人类的意愿流动,就是人的理性之功而不是感性之德。所以君子本务于德,而求于道知道行,理性不成不求事达----所以我们才会结论说,理性和智慧,才是能够带领导着人类由道达德的最根本的东西。”

  注:

  (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尽心之道,其法在“观”。人有“无观”之感性认识,有“有观”之理性认识,所以老子讲人的知道,从感性认识的角度看,就是“恒无,欲以观其眇”(现象的世界总是处在一种运动、变化中,所以就象见的对象而言,一定时空中的事物,就必然要随着时空的变化而变化,而所谓的变化,就是原象的必然消失,新象的必然替代,所以现象就感知而言,是必然的“恒无,恒亡”,它就是人类感性认识事物现象的哲学的“最一般的共性”。也就是西人所谓“人不能两次进入同一条河流”的原因。但是人类的生存,不是独立的存在,人的运动是和现象世界的种种必然联系着的,所以人的生存自由,人的实践自由,就取决于人的认识是不是能够获得自由,也正是因为人类的生存自由这个根本原动力的驱动,所以人类的认识,就永远追求着对事物未来变化的未见先知。所谓未见,就是“眇”,先知,就是“无中生有之观”的“解眇之门”人类理性认识,规律性把握事物未来变化的认识追求)。感性是人的先天认识能力的本能属性,也是后天认识能力实现理性飞跃的先天基础。所以老子才有“无中生有”之观法:只能相对现象变化而变化的感性认识,解决不了人类顺应,利用万物变化的力量的认识问题,所以才要无观生有观,要观“万物之母、一而贯穿着万物变化诸象的万物之同”,而得“有无之观玄之又玄的解众眇的明智之门路”。所以以前我讲过,读老子道可道章,一定要知道它是老子思想的知道论,是“观法”,不知道“观”字是道可道章的核心,那么你永远也读不懂这一章。有了无观之知,才有无名;有了有观之智,才有有名。无名之实,是人与万物之子象的认识;有名之实,是人与万物之母理的认识。那么为什么今天讲孟子要先讲一大堆老子?就是因为,孟子今天这些话的核心,也是“观”字。也就是说,不讲后面的话,就看本句,它也是个略句,讲全了应该是这样“孔子登东山而观,小鲁,登泰山而观,小天下”,这是个一般的现象,就是顶高望远,物象则小的很平常的,很容易获得的感性体验认识。所以本句话后面还略了一句话,就是可以体验的性质的东西,都是不可靠的东西,比如金钱,权力这一类的可以为人感知的东西。本质地看它们都是不能真正给人带来自由的东西,金钱和权力的无度追求所带给人的自由感觉,是一种虚幻的东西,有时处理不好,还会使它们的获得者,陷入一种疯狂,沦入精神失常。所以孟子本句话是讲一种“尽心之观”的。孔子也好,谁也罢,在东山(应该就是鲁最高的山之蒙山)之上,都会登上蒙山绝顶的时候,一览而见东边琅琊,西边徂徕,北边大岘,南边抱犊,全部鲁国山河能够象我看自己的手般一眼而收,还怎么称大?所以鲁国之大,也不过就是一种感觉罢了,是个感性的“观点”的产物,它是相对的大,所以从理论的角度看,一切相对的大,都必然也是相对的小;一切出于感性认识的具体之大,都必然相对是“小”。所以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到,孟子这是在讲感性认识及认识结果的“小”,孔子有没有登东山而小鲁,并不是问题所在,也不是答案之所在。所以后面的“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讲的也不是事,而是一个道理,就是站在鲁第一高山上视觉鲁国,那么它也就“巴掌大”的一块地,站在天下第一高山上看,万物之天下,也并不比“巴掌大多少”。泰山,因为是传说中的开天地的盘古的头的化形(他的头变成了东岳,腹变成了中岳,左臂变成了南岳,右臂变成了北岳,两脚变成了西岳,眼睛变成了日月,毛发变成了草木,脂膏变成了江河。因为盘古开天辟地,造就了世界,后人尊其为人类的祖先,而他的头部变成了泰山,),所以在中国文化中,它就是万山之尊的文化性质的“天下第一高”,所以泰山所指,是天下第一高的感性视点,而东山所指之蒙山,就是鲁国第一高的感性视点,并通过这种随着人的观点变化而必然变化的“感性之大只是相对大”递进,说明了一个道理:感性的大小高低贫富贵贱,都是相对的感性观点的产物,所以这种“大小高低贫富贵贱”的感性认识,理性地看,就都是出自人类本能的感觉的,愚昧的短见。透过这个道理就深入地讲明白了孟子为什么说天下万物,具体宇宙,都小,都是“皆备于我”的人类智慧实现自由的工具,为什么说人类是万物至大,就是因为人的理性,人的智慧之大,是一种可以发展成至大,绝对的大的东西。

  (2)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为:前面讲过,是人的.一种理性的工作过程,是达到一个理性目的的方法,手段实施的过程。观于海者之观,是眼观,海是水之至大,所以就感性来讲,站在海边看海的人,就必然被至大现实地消灭了他了夸江夸河的的理性可能性。游:在此是讲心观,是心观于圣人之思想的人,就必然被至大的理性消灭了他夸知夸识的理性可能性。海者水之至大,圣人思想理之至大。所以孟子敢讲尽心,也就是讨论真理,是中国文明的骄傲:中华民族的先人,用自己的血肉,换得了很多了真知的文明积累,所以到了孟子这里,他才敢,才能讲“尽心”。

  (3)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澜:波浪。这是理见水深水浅的一个方法。所以称之为有术。把一杯水放在台风中,它能起多大的波浪?所以说海,通常讲“无风三尺浪”,就是水深之故,人感觉不到的风力的在海水中的积累之力,都会因为水本身体适力运动,表现为如此。所以庄子所谓:“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一样的风,在不同的水深的情况下,必然表现为不等高的波浪现象。这个就是因象知理,以理见象的人类认识,知道的理性方法论之“有术”的“度知法”。“无术”如何?量知法,但是因为人类型科学能力是积累性质的东西,是实证性质的东西,所以人类就不能只依靠时代性科学来回答一些大问题,而只能用哲学方法来“假定解决”,比如人的世界观就是,没有一个合乎人类理性的“万物皆备于我的积极向上向善”的世界观,科学认识,科学实践的终极意义何在?人类一切努力的是非意义何在?

  (4)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日月之动象,有目共见,理性认识日月,人心就能不因日落西山而黑,不因云雾锁月而暗。因为人类已经文明地节度了日月之变,所以日月之明可以不见,但人却不因为日雨月阴而失于时知。因此日月之明,是象明之大,人心之明,是理明之大。日月常明,而动物不能知其变化规律而预备性生活,所以雷雨急来,可见麻雀慌飞,冬日特寒,可见毛兽僵化;而人却可以因为心明先备,而避免许多自然之灾。所以日月之明,有容明之象明,也有光明之理明。容明之照不必,光明之照才必。必:界定田畴的小木桩,是制度的标志,在此就是指人的理性之见,才是真正的光明之必照,而不是日月的容明之不必之照。这个就是“有明和无明”之别。有明是人心之明,是至大可以全时而照之明,而日月之“无明”,则是时有时无的东西。所以人类之观,术要取“有术”,明也要知“有明”。心里有术,人就可以不因没有量器而失知于物;心里有明,人的可以不必日月之照而得光明温暖。所以有观之大,为至大观法,此为孟子尽心之见。不成有道之观,不得无为之功。

  (5)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流水,是水流,水的运动。为物:水是物名,是人对一个自然事物的见识的认识的语言文字化的概念和定义,它的由此种事物运动变化的种种象见理见共构的,也就是说,水之为物,是人为之物,流,是人类对此物象的最一般共性认识。也就是说,流动性,是水概念的本质属性。是人对水之为物的理性之见。所以本句话要讲的东西,是水的运动本性之流,而不是水的所有属性,这是我把这句话重新断句的理由。水之为物,有很多的属性,比如热极则气态,冷极则固态。静止的透明性,人生活的必需性等等。所以在此孟子强调此句讲水,就是讲水的流动的规律性。而不是象老子那样,强调的是水的万适性,水的顺应性。盈:满。科:是会意字。从禾,从斗。“斗”的意思是“量”。合起来指衡量、分别谷子的等级品类。本义:品类,等级。。在此是指一定的量。也就是说,水的本质属性是流动,但是理性地认识水的这个本质属性,就会发现水的流动,也不是无条件的,而是有条件的。这就是水的流动,要有量的积累,不论是平面上的水,还是立面上的水,其流都有一定的量的要求。所以认识到了水的运动有这样的规律性之后,人类就可以通过水量调节,来管理江河,避害趋利。这个事情说明的是,海虽然大,但是如果人类能够理性认识水性,那么不论海多大,它都没有人的理性大,都会成为人类造福自己的工具或者资料。也就是说,实际上本句话是以点代面地说明了何以孟子有“万物皆备于我”的世界器物观点。同时本句话也通过对水的运动规律的认识,侧面强调了万物运动,包括人类运动,都是有规律可以认识,可以有而明之,有而术之,有而用之的。

  (6)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君子之志,不在道上,而且德上。君子一切的行为,都是不离人类本性之趋利的。追求人生自由的时代最大化,是君子所志。君子所以是君子而不是常人或者“野人”,本质的区别并不在自然动机的不同上,所有的生命现象都积极地表现为趋利,趋向自由。所以“于道也”,就是君子和一般人,和其它生命现象趋利的本质不同处。自然本能在平常的生命现象的趋利方式上,一般都是表现为欲道,都是凭着自然感觉来决定趋避,也就是本能性质的行为。所以训兽员手里的东西,通过条件反射训练,最后就是变化了,虽然只是形看起来没有变,也还是可以指挥兽的动静。这个就是感觉决定行为。而决定君子行为的已经不是感觉,而且有明和有术。所以君子与众的不同,不是趋利的目的不同,而趋利的方法不同,君子趋利行的是的有明天术的理性之道。而众物趋利则是行的本性,本能之路,欲望之路,感性之路。所以具体来看,就如大禹治水,就是认识了水性,知道水量够了,就会自然而趋,所以在低向高处流的地方就建泽以积水,而把四周圈起以防四溢,而在向海的稍高些的地面,少用很多工而只开需要的水道而不用把水的下游挖的比泽底还低,那么当泽中的水积到一定的高度,它就会自然流向人类希望它注入的河道。这个就是关于水性的有明有术的德功。而文王治国,就是认识了人性,知道人的本性是趋利的,所以就从心用两个方面,足民之欲,导民向仁。这个就是关于人性的有明有术的德功。因势利导,所谓“于道”;于道成志,所谓君子。所以君子成志于道,成道于知道。不能知道,不求德达。在这里要注意一个字,就是章:乐竟为章(会意。从音十。音指音乐,“十”是个位数已终了的数,合起来表示音乐完毕。本义:音乐的一曲)。在前面的多讲里,我曾经一再强调要注意理解汉字中的“乐”字,因为乐是人的理性对声音的管理及这种声音管理的现实功能。它是通过声音的节奏化,旋律化等等理性组合手段,完成的人的声音的美善共震共鸣。所以章字在此,就是“成乐”的意思,就是理性建设的成功(文字的概念,判断,推理性的理性组合,谓之文章,声音的定律,节奏,旋律性的理性组合,谓之乐章,没有理性组合,文不成章,乐不成章)。所以今天的孟子“尽心”,就是关于知道的尽心之见,思想更近于老子的知道论部分。讲成德尽于知道,知道尽于完成人的认识方式的由无到有,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事物的方法升华。

  讲:

  智慧的本质,是理性的方法,而不是任何的久传理论观点或者历史实践成就的结果。

  所以获得智慧,并不是通过学习,了解前人的理论观点或者道德成就,而是通过观点,通过成功,认识其方法。

  掌握了方法,我们就可以根据今天的科学知识,修正前人因为感性资料的不足或者缺陷而导致的观点偏差,对方法正确的理论进行提高和完善,以更为完善的理性认识,来指导我们获得新的实践自由---这个就是人类实现自由的必然先导的认识自由之路。

【孟子尽心上读后感】相关文章:

1.孟子读后感

2.孟子读后感范文

3.孟子读后感2000

4.孟子读后感1000

5.孟子 读后感1000

6.孟子读后感800字

7.孟子读后感500字

8.孟子读后感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