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文网>实用文书>读后感>荣格自传读后感

荣格自传读后感

时间:2017-03-31 16:30:38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荣格自传读后感

  荣格自传读后感,荣格是一位心理学家,下面是小编带来的荣格自传读后感,欢迎阅读!

荣格自传读后感

  荣格自传读后感【1】

  几年前读了《荣格自传》,整理一下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

  这本书是当初在图书馆借回来的,心里一阵喜悦,他的传记里到底写的什么玄妙的东西让我久闻其大名,这些心理学大师的传记到底写些什么,我能从中有什么收获。

  当初当我怀着无比急切向往好奇求知求助的心情打开这本书的,希望能有些收获。

  可是看的时候,我的感觉有点崩溃,心里有点抓,他对内的探索程度让我惊呆了,这些都是什么东西,为什么有人会这样细致地去翻我们甚少愿意去留意的“思维碎片”,“梦境”,详细描绘出来,并兴致勃勃。

  想不到这本书分析内部世界分析得如此深入,想不到内部世界可以这样被分析,想不到世界上有一门学科是这样的, 这门学科就叫做“心理学”吗,它让我们看到了我们看不到的东西,那就是我们的内部历程。

  大部分内容都是关于他的内省,思考,回忆和梦,而少是记录生活事件的。

  他花了大部分篇幅来分析这些内省的东西,这些东西对他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值得他饶有兴致地花大篇幅来细致地记录?当时看得我着实有点不耐烦,不过还是克服了我的烦躁,把这本书粗略地看完了,不是太懂。

  不过现在想起来有点回味无穷,这些就是我们的内在世界,原来这些东西是如此重要和富有魅力,并且很好玩。

  我觉得读这本《荣格自传》,就像是一个急躁的人和一个超级耐心细心的人在对话,感觉他拼命地用很多文字,举很多例子,就是想把他的观念描述清楚,不过又总是描述不清楚的感觉,越说越复杂和纠结。

  整本书给我的感觉,活像是一个絮絮叨叨的老爷爷在向你诉说他的内省经历,太细致了点,连一些小细节也不放过,像是要把他所有思考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都要记录下来。

  我的直觉是,他的记忆力可真好,连一些梦的细节都记得清清楚楚,包括一些景色的小细节,他也描绘得非常的详细。

  我才明白,原来人对内部世界的专研可以这么深入,而我们是根本不会去在意这些内部历程的。

  换作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分析自己再深入一点,或许就走火入魔了,而且也无法如此细微地分析梦境,只有他们这样权威的大师级的人物才能让自己从“精神疾病”里摆脱出来,并有所发现,钻研出东西,成为心理学权威,破解心理密码,并懂得使用这些密码来帮助人们治愈精神问题。

  我感觉他对内部世界进得很深很深,就向是一个一头扎进潜意识深水中的探险家,对非理性的东西非但不害怕,反而充满了好奇心,兴致勃勃,愿在里面惬意地游泳,观赏里面神奇玄妙不可思议的景色,流连忘返。

  书里充满了梦,幻想,神话,和神秘,就像是把我们带进了另一个世界里,一个由心灵,梦境,幻觉,神话,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构成的世界里。

  从他对幼年时期的描述,描述他反复的思索教堂的塔尖那一节,我有一种感觉他得了强迫症,怎么看上去这么像强迫症呢?我还觉得他在其他很多精神问题里挣扎摆脱了出来,感觉他自己不停地进入各种精神病里亲身感受体验,挣扎,然后自己找到原因,研究出破解方法。

  这些大师可以做到身在“病”中不被“病”所左右。

  他说他的一生是潜意识引导的结果,这是什么意思呢。

  荣格是一个内向的人,看了你会觉得,内向性格是如此地富有创造性,深刻,内省,这是“外向”所不及的。

  原来内部世界有如此巨大的值得探索的东西,该书让我对原本没觉得有啥特别的内部世界重新产生一种耳目一新和好奇的感觉。

  李子勋说:“很多人陷入社交的烦恼,害怕人际关系,胆怯,退缩,自认为是内向的。

  其实他正好缺少内在的精神指向,内心根本就没有快乐,期待被别人喜欢,认同来快乐,这样的人恰好是外向的,也恰好缺乏内向的心理能力。

  人的一生两种个性力量是同时存在的,不夸张地说内向的个性能力是获得外向个性能力的前提。

  其实人的个性是复杂的,不可能像文化标定那样是单一的。

  人只有发展好内向的力量,让心灵成为快乐的源泉,外向的个性才能慢慢有根基,既能沉静得下来,也能放得开去。

  不喜欢自己,不接纳自己,你的灵魂会远离你,终身漂泊。

  一个只关注外界从不自省内心的人也不可能获得成功。

  我们的文化对个性的描述一直存在着一种无意识的割裂,以为这两种个性是恰好相反的,二者只能择其一。

  其实这可能是人类非此即彼的观念得出的最荒谬的偏见。

  内向的力量是树根与树干,外向的力量是枝叶,花蕾与果实。

  这两种心理力量恰好是并存相依的。”

  看了荣格的自传,了解到他向内扎的根有多深,再去看李子勋的这些话,我便更加赞成。

  这样看来,原来在某些点上,我恰恰是外向的,反而缺少内在的精神指向,我要多发掘自己的内在精神指向。

  这本书可以让我们暂时与外界的喧嚣隔开,给我们打开一扇进入内部世界之门,让我们有机会能发觉内心尚未被发觉的领域,沉进去向内探索。

  所有的冲突都是内在的,跟外在无关。

  他让我们知道人格面具,自己的潜意识的深邃玄妙,让我们懂得从内部寻找问题,而不是从外部。

  不过,此书很深,我有很多很多不懂的地方,对于什么原型,曼荼罗什么的,我就不太懂,不过我知道都是归于集体潜意识的东西。

  书里描述的很多东西和概念让我觉得有点神秘,有点玄。

  读这本书的最大收益:一是,学习荣格的一种细致思考分析问题,深入探索,寻找原因,不弃不舍,巨大的好奇心和耐心,刨根问底,静心定性的精神。

  二是,让我对人类心灵心存敬畏,对非理性的东西心存敬畏,对神秘的东西心存敬畏,对自己心存敬畏。

  除了我们的理性以外,原来还有这么多非理性的神秘的东西,直觉,幻想……种种种种,让我惊叹不已,觉得无比神奇,无从把握,而这些,我们不能对其藐视和忽视。

  对于非理性的东西,我们不要害怕,我们要去接纳,去觉知,去观赏,去敬畏,因为它们是我们的一部分,对其保持觉知但又不完全被其左右。

  内外部世界各有一座宫殿,只是外部世界的更加整齐有章法,内部世界的更加奇幻无章法。

  而外部世界不过是内部世界的反射,到底哪个才是真实的世界呢?

  而且这本自传是少有的着重分析当事人内心经历的自传,还是有很大的可读性,很有意思,特别是在浮躁喧嚣的当今世界,探索内心的事情总是被认为多余和费事,其实不然,我觉得此书值得再读几遍,不过得在我轻松闲暇不焦虑的时候。

  荣格自传读后感【2】

  在近代,教育的发展多次依赖人对自我、世界的探寻而被推进,比如: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欧新教育运动,其中,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中,鼓励充分尊重儿童的意志,让孩子自由玩耍,托管员让孩子停止某项游戏成为禁忌。

  加之,多次采访中,许多校长和老师都谈及自己阅读心理学书籍之后的专业成长,使我对心理学愈加好奇。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从哪本心理学书籍开始读起呢?我选择了一本可以从中**得方法去了解自己的书——《荣格自传》。

  实证科学的不足

  总体来讲,荣格的这本书让我看到西方实证科学的发展途径:由假想开始,然后是推论,并用一个个案例来论证,然后生出经验和数据,最后命名,形成流派。

  这正是荣格发展出集体无意识的路数。

  因为集体潜意识,荣格所画的曼荼罗的画里,有一次出现了具有中国风格的金色城堡,后来,他收到理查德·威尔海姆寄来的信,有一篇论述道教炼丹术的文章。

  荣格认为,这种同步性,也正是集体潜意识。

  这种实证研究方法与研究者本人的导向有极大关系,荣格与弗洛伊德观点上的差异,多是源自两人知识体系以及经验积累的不同。

  比如:荣格认为,“对于有教养的和智力高的病人来说,精神病学家要有比专业知识更广博的知识,除了所有的理论假设外,他还必须弄明白,促使病人发病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不然的话,医生就只能引起病人的不必要的反感。说到底,重要的并不是一种理论是否得到了证实,而是病人是否领会到了自己是一个人。”而荣格在心理研究生涯前期视之为导师的弗洛伊德,将任何反映都归因于原始的本能。

  但这个观点出自《荣格自传》一书中的一家之言,这里权当参看,接下来的观点亦然。

  弗洛伊德声名显赫时,心理学刚发端,处于草莽英雄的阶段。

  两人的分道扬镳,正是基于知识体系和经验的不同,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从这里,可以看出实证科学的一些不足。

  也有人曾作出“心理学是伪科学”的论断,不难理解他出此言时的立足点。

  自我分析

  荣格选择自己终身的事业时,有一个极为挣扎的心理过程。

  少年时代在父亲的书橱里,他读过极为庞杂的书,对于生物学、地理学、历史学都有过兴趣,但有一段时间始终寻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学科。

  最终,由于精神病学发展尚不完全,属于经验性的天地,与生物学和精神性的事实存在着共性,能探究大自然和人类精神的冲撞,他才选择了精神病学。

  荣格自言,“我所有的著作,我一切的创造性活动,都是来自始于1912年即差不多五十年前的这些最初的幻觉和各种梦。”在多次给病人的谈话治疗中,他对自己的梦的分析,也是他**得更多治疗策略的途径。

  比如:在对一个女病人的治疗中,荣格经由自己的梦境体验,第二天给予她一些认可、引导性的图景,女病人后被完全治愈。

  对待另一个女病人,荣格则不顺着她的思路来,站在反对的立场,极为坚决地与之争吵,也被治愈。

  这用的都是同一策略——弥补心理上的某种不足。

  荣格的心理学著作,多来自于他自己的梦,以及联想性分析。

  受自己梦境启发,获得思路的这个方式,让我联想到《神探夏洛克》中的场景,卷福饰演的夏洛克通过大量吸入毒品让自己产生幻觉,在梦中进行一些演绎,获得灵感,推进侦探。

  孔子将人分为“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知之,困而不学”四个层次,这事儿只能发生在“生而知之”这类人身上,并非绝大多数平凡人所拥有的技能。

  平凡人随便讨论催眠术等,都是极为狂妄的做法。

  在黑泽明的电影《梦》里,有一些与荣格书中极为相近的场景描写。

  比如:幼时,会对大自然界的神秘力量充满无力感,会质疑大人讲的传说,想一探究竟;幼时,有很深的触觉体验,会对树荫里漏下的阳光及阳光的温度有极为深刻的印象;长大之后,会恐惧环境的污染,恐惧人类的末日;对待战争,很难做出是否正义的评价,无法跳脱出时代,《梦》中那只狂吠的犬有极深的象征意义——内心的焦灼程度的外显,他的电影叙事技巧高明。

  心理补偿

  电影《师父》和《箭士柳白猿》的导演徐皓峰有个观点,“武侠电影是国力不足的心理补偿,类型片反应了人类的恐慌感,所以大多数类型片的背景都是末世情调,灾难片是生态崩坏、黑帮片是都市次序崩坏、侦探片是社会制度崩坏、爱情片是阶级对立或种族对立。”

  心理补偿,是我们寻找文学艺术培**神空间的不自觉原则之一。

  正如宫崎骏的电影系列,当一个人处于成熟与未成熟的灰色地带,正需要看他的电影,有一个温和的缓冲。

  心理补偿,也是荣格进行谈话治疗时的重要策略之一。

  生活中也极为常见,比如:恋爱中,互补的两个人更容易长久。

  乾坤是一种稳定的相处状态,两个人各守乾德和坤德,有时会相互转化,没有性别上的定势。

  就像我们的相声里,一个捧,一个逗。

  散漫谈些一己之见,后续还在读荣格的《自我与自性》,并对荣格提到的叔本华等人产生兴趣,阅读真是个无底洞呀。

  只能这样慢慢读下去了,后续再发一些读后感跟大家交流。

  同事给我推荐了更多心理学和哲学方面的书,我望了一眼,前面的路挺长。

  荣格自传读后感【3】

  没有手机没有网的这段时间,带着点戒断反应读《荣格自传》。

  书非借不能读,这本书自然不是我的。

  我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下卷还放在那里没看。

  看完《荣格自传》,我不知道这篇读后感是不是应该写上“第一次”三个字,很难说以后会不会读第二次,毕竟戒断反应中读得不细,况且理智告诉我,这样的书应该有重读一次的价值,恰如荣格读弗洛伊德的著作,也是隔了些年头又拿来翻看的。

  也许是下笔者的缘故或翻译者的缘故,这本自传的风格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论》以及《精神分析引论新编》差别很大,当然我更希望是荣格本身与弗洛伊德之间的差别。

  这本自传更散漫意识流,好多地方如同散文,一些描写又近如小说。

  充满历史感的幼年环境,宗教氛围浓厚的家庭构成,很早就关注到自己个性有别于他人的荣格敏感的体味着成长的变化。

  这种敏感的觉察终其一生,构筑着他灵魂栖息的塔楼。

  他将这座塔楼以曼荼罗为标志,如同隔离世外的独行宇宙,无所不包无所不有,但也预示着,塔楼之外无边无际的是他人的城堡与部落。

  精神分析的构建是源于自省的,即便有着大量案例经验的积累,它仍然是以自省为核心的一种思考方法。

  荣格的宗教特征,弗洛伊德的性欲特征,霍妮的女权特征,阿德勒的超越特征……没有一种精神分析的体系是脱离其创始者的内省。

  我们意识的世界是心灵的,没有内化的经验是不被察觉的。

  在此基础上面对疑问、阻碍、矛盾,精神分析流派的工作者们尝试解读世界,其实也就是在解读自己的心灵,直到他们的世界能够装盛在理论的大碗里,才有片刻满足于安宁。

  其实我们何尝不是时时刻刻的在解读这个世界与自我的关系呢?然而,外部世界无穷尽,内心世界怎么会“无新鲜事”?理论的大碗总是不够大。

  荣格归之于神秘,承认神秘的存在,亦即承认了外部世界的存在。

  承认掌控之外的事物,避免神经症的困扰。

  幻觉、梦、预知,统统有了归处,接受了这分裂的两个世界也就接受了分裂的人格。

  为什么精神分析作为一种治疗方法,促进成长,而耗时甚长?精神分析不解决问题。

  精神分析帮助来访者认识自己所构建的世界,修葺自己的塔楼,同时引水入渠,添加灵动。

  来访者的问题在这里能够被接受,重新被解读,原有的大碗可能重铸了,也可能在大碗之外有了可以失去理智与控制的归墟。

  心灵有了稳固的塔楼,同时变得更加宽容,随时可以增添新的建筑,这大概就是《荣格自传》给我最浅显的触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