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文网>实用文书>读后感>周国平灵魂只能独行读后感

周国平灵魂只能独行读后感

时间:2017-03-31 17:04:56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周国平灵魂只能独行读后感

  灵魂只能独行读后感,这是周国平所著的灵魂只能独行,下面是小编带来的灵魂只能独行读后感,欢迎阅读!

周国平灵魂只能独行读后感

  灵魂只能独行读后感【1】

  四月的一天,刚刚结束自学考试最后一门科目的考试。

  信步走进一家书店,被一本书的名字吸引——《灵魂只能独行》,翻看了几页便决定带走细细品读。

  《灵魂只能独行》是周国平的经典散文集之一,全书肯定精神生活的独立价值,通过对古代言行的追溯,对人生问题的思考,阐释了哲学在人生和社会中的意义。

  其中不乏经典的句子。

  最近一段时间偶尔会感到空乏,对于工作、生活乃至理想都懒于思考,许多事情都开始学会得过且过。

  有时候对着镜子会发现里面那个人变得越来越陌生。

  从这本书里,我却得到了一些指点和启迪,如同一个犯了错的孩子重新接受一次洗礼。

  和同事一次倾心的交谈、观看一部正能量的电影抑或是在棋盘上征战几局,在书本的指引下,我找回了那个充实的自我。

  有些东西无需刨根问底,但是浑浑噩噩的生活也是对青春的一种亵渎吧,年轻人就该有年轻人的朝气和激情。

  其实,一个人无论伟大还是平凡,只要他能保持积极的心态,懂得适当的取舍,他就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承受外界的压力,有足够的清醒来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

  对于这样一个人我们没有理由怀疑,他必将获得生活的充实和心灵的宁静。

  帕斯卡尔说:人是一个被废黜的国王,否则就不会因为自己失了王位而悲哀了。

  这里所说的“被废黜的国王”也可以指人的灵魂吧。

  有时候挺羡慕那些三步一叩、九步一拜的朝圣者,为了追逐内心的信仰可以不惜花费数月的时间,经历上百个风餐露宿的日夜。

  他们大多数衣衫褴褛,但他们却是地地道道的精神贵族。

  把精神贵族权当作一种向往吧,我们所能做的便是努力地让自己的灵魂找到归宿,尽己所能让自己的精神高贵但又不乏诚实。

  《灵魂只能独行》,一部冷静的作品,一部能让人审视自己的灵魂摒弃掉喧嚣直达内心的著作。

  但愿每个人在自己内心深处都有一片可供休憩的净土。

  灵魂只能独行读后感【2】

  《灵魂只能独行》是哲学家周国平的经典之一。

  以前这种没有情节,没有文笔情绪,纯粹谈三观的书基本没读过,但它还是引起了自己的共鸣,至少知道了曾经的挣扎与迷惘并不是个例,连大师也没能躲过这些历练。

  只是有时觉得周国平还是没走出自己的围城,本来独行灵魂是个多么洒脱的背影,把天地都甩在身后,只细心感受每一段路上的风景,可周先生在字里行间不时透露出对最终答案的渴求,并总希望用哲学理论的探索来解决困惑,要我看这就是拘泥了。

  答案不在某时某处,只在寻求的路上,且因人各异,我们只需保持细腻和好奇的心,从不同旅程中得到营养就足够了。

  看过一些这本书的读后感,要么文艺到不行,辞藻优美却过于空浮;要么就特别心灵鸡汤,鄙视尘世喧嚣,鼓吹灵魂恬静;可能5年前让我写,估计也是这类带些酸味的文字吧。

  现在开始明白大音希声,大道无形,周先生用平实的行文来传递他的信念,而我们则要把这些智慧和心情渗透在普通日常中,无需铭心刻骨,也不用执意强调清高,这份自然才是真正修心之道。

  很喜欢一段话,肖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我更愿意反其道而言之: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寻求和创造;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

  世上没有其它事物,强大过一个独行朝圣的灵魂。

  灵魂只能独行读后感【3】

  起初,只因书名叫人心动,便有读下去的冲动,一起读的还有另一本灵修类的书《少有人走的路》。

  带着好奇之心自然不能悟懂写作之人要传达的思想,我便试着放下尘念,慢慢进入写着的精神世界。

  第一次接触周国平,大概是在你高中的阅读课上,每人拿着一本杂志,静静地品味文学的魅力。

  在我还不知文学为何物的时候,竟痴迷上了几百字的散文,“对于现代人来说,适时回到某种单纯的动物状态,这既是珍贵的幸福,也是有效的净化。

  现代人的典型状态是,一方面,上不接天,没有信仰,离神很远;另一方面,下不接地,本能衰退,离自然也很远,仿佛悬在半空中,在争夺世俗利益中度过复杂而虚假的一生。那么,从上下两方面看,小生命的到来都是一种拯救,引领我们回归简单和真实。”,一段《宝贝,宝贝》,还记得当时读到这段文字时的心情,好容易把它从网上摘下来,放在这。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讲过:人是一只会思想的芦苇。

  生命虽然脆弱,但可贵,因为会思想。

  而人的高贵的灵魂必须拥有配得上它的精神生活。

  在这个物欲横流、瞬息万变的`21世纪,很难再找回曾经的静态,曾经的春暖花开。

  在商品大批量生产的推动下,人才也即将踏上这条机械化的道路。

  中国则是最典型的例子。

  虽然大陆的很多地区,还有孩子念不起书上不起学,却已不再缺大学生。

  每年,从大学毕业,走向社会,等待就业的大学生大概有三百万。

  这是个比较庞大的数字,在人才紧缺的年代,中国的人才好像供不应求。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从之前的北漂到现在的蚁族蜗居,无不正面的讽刺中国的教育。

  当教育逐步走向产业化时,我不认为这个民族能真正地强大起来。

  现在的生活的确像一条匆忙、躜程的急流,谁都能被这条急流裹着向前,不富有宁静的沉思,闲适的享受,潜心的精神的创造。

  然而,我们都能否在匆匆赶路时,停下来,稍作休整,给心灵一个缓冲的时间。

  有着纯正追求的青春岁月,是人生最美好的岁月,而大家却把眼光和精力投向外部世界,不再关注自己的内部世界,最终剩下的只能是一个在世界上忙碌不止的躯体。

  孤独是一种具有形而上学意味的人生体验。

  在最内在的精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爱并不能消除这种孤独。

  我们在黑暗中并肩前行,走在各自的朝圣路上,无法预知是否在走向同一个圣地,因为我们无法向别人甚至自己说清心中的圣地,究竟是怎样的,但同样的朝圣热情使我们相信,也许存在着同一个朝圣地。

  孤独之所以为人生的重要体验,不仅是因为唯有在孤独中,人才能与自己的灵魂相遇,而且,是因为唯有在孤独中,人的灵魂才能与上帝与神秘、与宇宙的无限之光相遇。

  而今,孤独寂寞早已成为流行语,我不知道他们严重的孤独是不是周国平所言的孤独,但我能感受到的是,这个节奏快得有些畸形的社会,正在发出一些怪异的声音。

  人们不再追求心中的那份纯粹的情感,而是竭力掩盖内心最真实的呐喊,彷徨在心门外,大喊孤独,在夜生活愈发丰富的都市,越来越多的青年男女聚在一起,寻找他们的共鸣。

  在外地上大学,除了不能常回家,我认为最大的遗憾就是不能亲眼看着家乡那日新月异的变化。

  每当寒暑假回家时,总能感受但钢筋水泥扑面而来的青大力量。

  昔日的羊肠小道已被宽敞的柏油路替代,所有的食物都在向现代化靠拢。

  欣喜地同时,总有几分伤感,假如我几十年不回家,那会不会不再识得回家的路?家,在我看来,是心灵的归属地,当一颗漂泊的在外的心,已找不到回归的路,可能更多会感到无助和悲伤吧。

  记住回家的路,不管它现在是怎样的,将来又如何,我们都必须要铭记。

  在交往中,人面对的是部分和人群,而在独处的时候,民面对的是整体和万物之源。

  不管你有多少朋友,多少爱你的人,你爱的人,都永远只能是“同床异梦”的痛苦。

  我们都是各自独立的个体,即使你极不愿面对独处的时刻,也必须得接受。

  一切注重灵魂生活的人对于卢梭的这话都会发生同感∶“我独处时从来不感到厌烦,闲聊才是我一辈子忍受不了的事情。”这种对于独处的爱好与一个人的性格完全无关,爱好独处的人同样可能是一个性格活泼、喜欢朋友的人,只是无论他怎么乐于与别人交往,独处始终是他生活中的必需。

  在他看来,一种缺乏交往的生活当然是一种缺陷,一种缺乏独处的生活则简直是一种灾难了。

  死亡,不管你有没有思考过,接不接受它,它都是真实存在的,没有死,就没有爱和激情,没有冒险和悲剧,没有快乐和痛苦,没有生命的魅力,它的存在不得不等待它的来临。

  我相信一切深刻的灵魂都蕴藏着悲观。

  换句话说,悲观自有其深刻之处。

  在我看来,没死来临时,我们已经不在。

  因而死与生者和死者都无关。

  “卢克莱修也附和说:”对于那不再存在的人,痛苦也全不存在。

  死是多么重大的人生事件,竟然不去想它,这只能用怯懦或糊涂来解释。

  用贝多芬的话说:不知道死的人真是可怜虫!“当然,我们可以补充一句:”只知道死的人也是可怜虫!“真正深刻的灵魂决不会沉溺于悲观。

  悲观本源于爱,为了爱又竭力与悲观抗争,反倒有了超乎常人的创造,贝多芬自己就是最好的例子。

  不过,深刻更在于,无论获得多大成功,也消除不了内心蕴藏的悲观,因而终能以超脱的眼光看待成功。

  如果一种悲观可以轻易被外在的成功打消,我敢断定那不是悲观,而只是肤浅的烦恼。

  灵魂只能独行,只有这条上,没人能伴你同行,可能会存在信仰,指引着你走在朝圣路上。

  我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也不要把心灵放到记忆中的恰当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