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文网>实用文书>读后感>路西法效应读后感

路西法效应读后感

时间:2017-03-31 17:58:55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路西法效应读后感

  路西法效应读后感,好人是如何变成魔鬼的,下面是小编带来的路西法效应读后感,欢迎阅读!

路西法效应读后感

  路西法效应读后感【1】

  路西法,本是天堂中地位最高的天使,但因为拒绝臣服基督,堕落为魔鬼,成为撒旦。路西法的罪孽,被中古世纪思想家认为是“贪爱”。沉溺于贪爱的人,不论外在自我价值如何,都为贪爱所利用。因贪爱而犯罪的恶人要归在第九层地狱,以冰湖冻结。《路西法效应》一书的作者津巴多教授用路西法命名,就是想要借用魔鬼原本就是天使的例子来说明,坏人并非天生的恶,是情境的力量让好人逐渐堕落。

  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George Zimbardo)教授是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是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的主持人,这本书是他亲自撰写的回顾研究之作。书中以描述监狱实验为主线,穿插研究了很多相关的实验,揭示出在情境的影响下,人性可能发生何种改变。作者在书的开始是这样写的:“将好人放进邪恶的情境中,看看谁是最后的赢家。” 为了探究社会环境对人的行为究竟会产生何种程度的影响,以及社会制度能在何种方式控制个体行为,如何主宰个体人格、价值观念和信念等内容,开展了这项监狱实验,让志愿者在一所模拟监狱中扮演囚犯和狱卒,计划实施两周,但实验不到一半时间就因为发生形势失控而被迫中止。实验共招募了24名身心健康、遵纪守法、情绪稳定的年轻人入选志愿者。他们被随机分成三组: 9名犯人,9名看守,6名候补。

  实验过程

  1971年,8月14日,周日,美国加利福尼亚。

  9名大学生遭到逮捕并被送到同一所监狱。他们被赤裸身体接受检查,并穿上囚犯的衣服,每个人被分别编上号码,在监狱里只称呼号码,不再叫名字。

  8月14日,星期天。

  身穿笔挺帅气的卡其制服,胸前挂着口哨,戴着深色雷朋太阳镜,腰里别着警棍和手铐,9名狱卒的装扮绝对可以乱真,他们三人一组三班倒进行值班。不过这些“狱卒”没有受过任何专门的职业训练,对如何做狱卒,他们只是从电视、报刊杂志上见过,津巴多教授只是以典狱长的身份对9名狱卒做出尽可能贴近真实、但不能使用暴力维持监狱秩序的要求。

  刚开始时,狱卒们对囚犯并不严厉,遭到了教授的批评。于是,他们开始加强手段。

  8月15日,星期一。

  刚刚过了第一天,狱卒便对囚犯们实施了第一次惩罚:如果有谁忘记指示或床铺整理得不合格,就要做几十个俯卧撑。囚犯们把自己关在牢房中,不愿意接受这样的体罚。狱卒们开始用灭火器喷射囚犯,将他们赤身裸体地锁在床腿上,有些囚犯还被关了数小时禁闭,或者被限制就餐。8612在实验进行到36个小时的时候,精神出现了异常,进行歇斯底里的反抗,成为第一个退出者。

  8月16日,星期二。

  有一名新的志愿者替换了“8612”。狱卒们晚上换班时都会吹口哨把犯人弄醒,强迫他们做俯卧撑、唱歌,犯人们一个个都没精打采。为了惩罚反叛者,狱卒还把上厕所作为奖励,监狱成了臭气熏天肮脏无比的猪圈,狱卒们让囚犯徒手清洗马桶。时刻草木皆兵,监狱中的紧张气氛达到顶点。有三名囚犯开始出现情绪激动、思维混乱的应激症状。实验引入了模拟假释委员会进行听证。当父母来探望时,狱卒们要囚犯假装表现出在模拟监狱里过得很好的假象。结果父母似乎也完全陷入实验的情境中,完全没有感觉到孩子的不正常。不到三天,扮演狱卒的一部分学生已不只是在演戏,他们用敌意、负向影响和注意力,把自己武装成真正的监狱狱卒,并在他们的值班报告、回顾日记和个人反应中表露无遗。比如819听到假释委员会拒绝他的假释请求时,竟然全身起了皮疹。

  8月17日,星期三。

  狱卒们的惩罚措施越来越别出心裁,他们强迫犯人玩跳山羊,有的狱卒甚至强迫犯人背着两名狱友做俯卧撑……

  囚犯819出现情绪崩溃状况,他成为第二个放弃者。

  虽然囚犯5486向狱卒们指出这只是个实验,但几乎没有人理会他。新增的替补囚犯416非常顽固,他也指出狱卒们违反合约的内容,但这些似乎已经完全被其他囚犯所忽略。

  接下来3401退出,416坚持绝食以与狱卒对抗。狱卒们让其他的囚犯一起加入惩罚416的队伍,惩罚变得变本加厉。

  1037第四个被释放,他也因为情绪崩溃而变得非常抑郁。4325得知自己没有被释放,也完全崩溃失控,成为第五个被释放者。

  实验引入了神父和律师,但情况并无好转。

  三天内已经有五人退出,余下的是416、2093、5486、5704、7258。

  8月18日,星期四。

  实验继续,狱卒更加无所顾忌,虐待不断升级,不公正的处罚相继上演。只有5486要求狱卒应公平地对待每个人,他几乎是完全清醒的,416则坚持绝食对抗。又有两名犯人达到精神崩溃的边缘。津巴多教授也感到很困惑,他不知道实验还能不能坚持下去。当他的女友克里斯蒂娜教授来到实验现场时,眼前的景象让她惊愕不已,她将教授痛骂一顿,愤然离开。

  津巴多虽然信心有些动摇,但仍想将实验进行下去。直到当天晚上,他发现狱卒开始强迫两个“囚犯”模仿动物交配时,才被惊呆,知道侮辱和暴力行为已经达到无可复加的地步。于是,第二天一大早他便宣布实验结束,比预期提前了9天。

  不到一周的时间,实验便让9名原本身心健康、遵纪守法、毫无犯罪前科、具有大学文化知识的年轻人,变成了冷酷无情的冷面狱卒,天使变成了魔鬼。

  实验结果

  津巴多教授认为这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实验开始时,拥有绝对权力的实验指导者就指定了好人与坏人的界限——狱卒与囚犯。“一旦你穿上制服,就好像开始扮演一个角色,你不再是你自己,你的所作所为就要与这身制服所代表的职责相匹配。”其中一个狱卒如此说。在人性的大熔炉中,人可能不会表现得像过去熟悉的自己,一旦去人性化,就会变成另外一个人。

  在实验结束后,扮演囚犯的学生和扮演狱卒的学生似乎都没有从角色中恢复过来。几乎所有的囚犯都对狱卒和作为典狱长的津巴多教授充满了愤恨,认为他们没有人性。被公认为最坏的狱卒,还似乎处于狱卒角色的兴奋中,觉得不够过瘾。同时,狱卒们也纷纷为自己的行为寻找合适的借口,认为这是自己所赋予的角色应该行使的职责。但他们同时也承认,是职责掩盖了他们原本的样貌。

  实验证明,大部分人都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因为实验一开始就界定了好人与坏人的界限,让狱卒和囚犯完全划清了界限。囚犯是坏人,他们是社会败类,不配当作人来看待,不可以有自己的名字,可以像对动物一样对待他们;狱卒是好人,他们被授予了武器和至高无上的权力。虽然参与实验的大学生们都出身善良,也从来没有参观体验过真正的监狱,但短短的几天中,他们便学会了如何利用权力控制无权的囚犯。他们会通过各种方法惩罚囚犯,包括强迫囚犯做俯卧撑、脱光他们的衣服,拿走他们的饭菜、枕头、毯子和床,让他们空着手清洗马桶,关禁闭等等,把囚犯看成牲畜一样对待。作为无权势者的囚犯面对权势者建立的监狱与狱规,只能选择反抗或顺从来回应,反抗带来的是残酷惩罚,顺从则导致自主性和尊严的丧失。渐渐的,囚犯们开始相信自己已经成为真的囚犯,永远无法离开监狱。

  实验证明,好人在一定的社会情境影响下,也会犯下种种暴行。这个设计的监狱环境具有巨大的心理强制力,可以诱发实验参与者做出强烈、逼真的反应,甚至是病态性反应。狱卒们从刚刚开始的不适应,到最后的无所顾忌,囚犯们从最初的反抗,到最后变得服从听话,如同行尸走肉一般停止了思考。虽然囚犯们随时都可以提出退出实验,就可以不再受到惩罚,但却没有一个人提出来。

  情境效应的影响要发挥作用,首先就要去个性化。比如让狱卒们穿上统一的制服,戴上让别人看不到他们眼神的太阳眼镜,他们能感觉到某种权威感。囚犯们也要一一接受裸身检查,同时换上统一的囚服,并且不再称呼自己的名字,而以编号来称呼。在这个实验里,不但狱卒和囚犯全情投入,连神父、假释委会员委员长、律师、囚犯亲人以及典狱长“我”全都成为了情境中的角色,所以使得实验看起来更逼真。因为几乎所有的人都沉浸在情境里,所以大家都觉得这个实验并无不妥,直到教授的女朋友克里斯蒂娜教授的到来才打破了这一环境。她是一个外来者,一个局外人,她看这个局内的状况,看得比较清楚,整个人也没有那么投入,所以人的某种相对抽离是重要的,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实验的非人性化,实验才终于被终止。

  情境是一个大染缸,实验参与者们逐渐被情境染缸里潜移默化的力量玷污了人格。原本津巴多教授以为,囚犯们在监狱里会谈论一些个人的理想、生活,因为他们全都是斯坦福大学的年轻学生,充满了激情和梦想,又处在一个叛逆的70年代,应该会有很多共同话题,但囚犯们在监狱里的谈话90%以上都是有关监狱的。根据出狱后60%以上的再犯罪率,看得出监狱是个彻底失败的社会实验。

  事实上,这次实验从情理上来说也并不合法。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实验都不能以任何方式贬低生命,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让人做让人痛苦的实验,但这个实验却没有做到。它违反了伦理道德,因为从实验一开始就向学生和家长隐瞒了逮捕的真相,同时也在警察总部进行了正式登记,实验中充斥着种种对人格的侮辱和自尊的摧残。当出现失控的场面时,实验主持者仍然坚持进行实验,没有更早地中止研究,造成了好几名囚犯的扮演者出现严重的心理疾病。因为实验带来的伤害太大,所以这样的实验,至今无人敢再尝试。

  虽然实验结束后安排了减压解说会,但这次实验对于所有参与者的影响是深远的。其中的8612后来拿到了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最残酷的狱卒赫尔曼,即使在多年后也仍然时刻提醒自己要注意对待他人的态度,主持实验的津巴多教授则一直为唤醒人们关注制度性权力而奔走,同时他也改变了自己教学方式,赋予学生更多的权力。

  相关案例

  津巴多教授的实验证明,人性有着巨大的弹性,任何人的身上都可能出现极端顺从和抵抗权威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个人的性情并不如想象的那样重要,善恶之间并非不可逾越,环境的压力也会让好人干出可怕的事。

  1994年发生的卢旺达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最为血腥的一次屠杀,在三个月之内,胡图族人杀死了大约80-100万的图西族人。事实上,这两族人原本就是混居在一起,很多人本就是邻居、朋友、师生、同事。一夜之间,由于政府告诉胡图族人图西人是坏蛋,胡图人就展开了对图西人的疯狂残杀。原本的兄弟伙伴,一夜之间变成了一个残暴的人。这其实也是受到情境的影响,其中有一种群众压力起了重要作用,也就是当周围其他人都在做同一件事的时候,自己不做就会显得另类。这样的情况下,即使并不认同,人们也可能会去做一些违背自己意愿的事。这就像监狱实验里,当狱卒们要求囚犯们一一上前敲“黑洞”的门,给关在里面的囚犯416施加压力时,虽然有一两个囚犯并不情愿,但他们仍然做了。

  书中提到了一个医生不合理用药的实验。实验的过程是,让医生故意开错药,并坚持自己的药方正确,结果22名护士里有21名听从了医生的指令,造成不合理用药。这样的事件去年在新华医院也发生过一次。那天晚上一名值班医生错把化疗药当成普通的退烧药开给了五十几名儿童注射,当时的护士也提出过异议,最后都被医生一一反驳,造成了一起严重的错用药物事件。

  另外,美国还发生过一些这样的案件。一些骗子冒充警察给某些餐厅经理打电话,告诉他们某女员工行为不端,要他们对女员工进行裸检,并进行性活动。结果,经理们竟然乖乖地服从了“权威人士”的话。人们如同服了药一般信服陌生人的电话,这就好像现在充斥在中国大地的诈骗电话,正因为人们对于公安局、法院、医院这些权威部门有着天然的信任,所以才会上当。

  国外还有一个名词叫作“狂欢节效应”。也就是说,在狂欢节里,人们可以追求酒、女人、歌曲,纵情享乐,不受约束。当参与庆典的人纵情于集体狂欢的感官享乐时,原本有的各种忧虑和义务便都被抛到九霄云外,此时人们会暂时放弃传统对个人行为的认知和道德约束,这就是群体行动的去个人化过程。在中国也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前几年出现过好几次游行,游行中人们不但将日本餐馆、汽车全都砸坏,甚至还发生了冲突,造成了伤亡。这也是“狂欢节效应”让人暂时放下了道德标杆而造成的恶果。

  书中还提到一个现象:当紧急情况发生时,如果周围有越多人围观,这些人越不可能介入协助;相反,如果周围只有一两个人,他们反而更愿意伸出援手。这是因为当人多的时候,每个人都假设其他人会协助,分散了个人的责任感,而害怕做错事让自己看起来很愚蠢的想法以及担心管闲事可能付出额外代价的想法也限制了他们的行动。如果参与者换成未成年的孩子,他们就不会像成年人考虑那么多相关因素,就反而更愿意出手相助。去年发生的四川一位老太被三名小学生扶起后反而将他们告上法庭一案,就是这样的例子。在这个案例里,人们更愿意相信孩子,因为他们的心灵本质上还是非常纯净的。事实证明,确实是老太太污告了孩子。

  书中最后提到了于2003年发生的美军阿布格莱布监狱虐囚事件,其中的情节与斯坦福监狱实验如出一辙。在监狱中,士兵们在去个性化后,沉浸在高度放纵的心理状态下,他们不去做理性思考,做事也计后果,对囚犯进行疯狂虐待。这其实就是“狂欢节效应”在起作用,因为不需要负个人责任,所以就能为所欲为。

  预防邪恶

  津巴多教授提到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之中,每个人的心里面其实都有一个预警,它在提醒我们警戒我们不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比如不应该放纵言论自由,要尊重某种的权威与秩序等。

  教授乐观地指出,只要按照他提出的“十步法”,人们就能够顶住压力违抗“路西法效应”。第一步是承认错误,第二步提高警觉,第三步强调责任,第四步坚持独特性,第五步尊敬公正人士、反抗不义者,第六步珍视独立性,第七步维持警觉心,第八步平衡自己的时间观,第九步不牺牲个人自由,第十步反对不公正的系统。

  津巴多教授后来的研究认为,真正的英雄行为中的人对于邪恶情境具有抵抗力,除了维持一个局外人的心态,常常能保持内心警觉的环境,抽离出局势之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这些人往往都是平凡人,就像《辛德拉的名单》里面的德国商人,这些人不见得特别伟大,往往只是一些平常人,相对于平庸的邪恶,也有一种善良的平庸。他们的特点在于做了正确的事,却丝毫不以英雄自居,认为自己只是表现了何为正派,何以言行的共同感受,对于情境具有一种特别的敏感,不会那么容易被情境所屈服,所以也不容易成为一个凶手。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维持自己的人格,就是要保持对于周围环境的警觉,保持自己的人格独立性,拥有一个清醒的头脑,学会用理性分析,不轻易相信舆论,拥有独立的思考。

  “善恶之界存乎一心”,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英雄,多为自己而活吧。

  路西法效应读后感【2】

  还记得我们刚从历史书里得知南京大屠杀时的感受吗,除了无比的悲愤,同时我们也在怀疑那些日本军人究竟抱有怎样的一种心态,犯下这么肆无忌惮这么残忍灭绝人性的举动的。同样的,令我们有着同样的感受的,还有纳粹对于犹太人的暴行,那些发生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暴行。同样还有就发生在约十几年前的卢旺达大屠杀,伊拉克虐俘行为,等等。历史和现实从不缺少这类群体性暴-力事件的发生。

  通过各种渠道我们也能了解到当时参与这类暴行的人们后来对于这些事件的看法,他们有的会觉得十分惭愧认为自己是个恶人;有的只是觉得我当时必须这么做,因为大家都是这么做的;有的会说我在完成我的任务,是上级指派我这么做的,我身不由己;还有的会觉的当时这么做其实是在帮助对方。

  我们应该如何去认识并理解这类暴行发生的原因呢,众多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及历史学家都对此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分析,他们有的说这关乎这类人群的心理健康,即他们是由一群心里变-态的人组成;也有的说他们是一群被鼓动了的人群;也有的说这是历史或斗争发展所必然产生的产物。

  而菲利普*津巴多教授在路西法效应这本书里给出了另外一种解释。津巴多认为这类暴行的发生的原因更多的来自于情境的力量,即当时的环境带给人的压力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这些的发生。他认为个人的性情并不像我们想像得那般重要,善恶之间并非不可逾越,环境的压力会让好人干出可怕的事情。在路西法效应这本书里,津巴多教授通过他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深刻且令人恐怖的展示了在监狱里几个通常意义上的标准好人是怎么一步步转化成让人胆寒的恶人的。津巴多教授把这一过程称之为路西法效应,路西法Lucifer,撒旦的别名。这也是这一书名的由来。

  通过了解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转化过程中,有几个重要的因素,首先是制度带来的权力,然后是制服带来的去个性化去个人化,再来是群体的归属感及认同感。这些都成为情境力量的重要部分。

  我不打算重述斯坦福监狱实验,我决定从我的亲身经历说明这一过程。

  如我们这一代,在上小学时都会参加少先队,佩戴红领巾。还记得我们刚戴上红领巾时的情景吗,我们佩戴上鲜艳的红领巾,在国旗下宣誓效忠祖国,然后排着队欢乐的走进教室,这里有着那么一部分还未够资格戴上红领巾的同学们,其中不乏你的好朋友,还记得我们是怎么看待他们的么,他们也许正在用羡慕的眼神盯着自己,也许正在伏案哭泣,也许装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而我们呢,我们可能会摆出一副同情的表情,极尽热情的安慰这些人,或者趾高气扬的走过他们身边,无论我们怎么做,其实在心底已经将这群人划归为另外一类人,一类比自己低等的人。你没有?呵呵,也许你忘记了当你还未佩戴上红领巾时那一股透入心底的沮丧还有面对红领巾时的自卑。

  再回过头来回忆下老师是怎么挑选学生加入少先队的吗,学习成绩固然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在于你是否是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当你申请成为少先队时,老师会告诉你,好好学习,积极表现,成为品德兼优的好学生,这样你才够资格申请。通过老师的话,你是否已经把红领巾和非红领巾划归为两类人群,一类是品德兼优的好学生,一类是不思进取,思想恶劣的坏学生。另外还要补充一点,如果你堕落成坏分子后,老师是有权力在任何时刻任何场合摘掉你的红领巾并撤销你的少先队身份的。

  那么,我们再回忆下,为了获得红领巾或保住红领巾的身份,你是否有向老师或者班长打过某位同学的小报告,哪怕他只是做了件微不足道的违反纪律的小事,比如在上课时和同座轻声的说了那么一句悄悄话。做出这一类行为的背后并不只是为了保住红领巾,还有一重要原因是,你觉得做为红领巾的一员,你有权力也有必要这么做,这么做可以维护红领巾的名声,也可以显示出红领巾的优越性。

  看吧,在这一环境下,你开始理所当然的向权威者出卖自己的同学自己的朋友,并认为他们是低等人群,理应受到改造,如果他们不服从,有必要对其进行惩罚。在我的小学,我的班主任,每次他觉得某个学生不听话时,他就会安排大家在课堂上举报他的任何不合乎纪律的行为,并且让大家对这个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当然,做为权威者的他会对其施以一定程度的体罚,比如罚站,打耳光之类的做为对学生们的检举行为的反溃我还记得当时课堂上的情景,首先是少先队员开始进行检举,非少先队员则会分成几个部分,一部分会觉得这是获得表现的机会,一部分会感觉到羞耻,因为在他们的同类中有个人居然做了那么多的坏事,他们会沉默着低下头,就像是大家正在批评自己一样,还有一部分人,会以看热闹的方式面对这一切,并在他人检举的同时偷笑被检举者的表情或是别的什么。

  重点在于,我清楚的记得,最初时我对这一行为感到很为难,有时被检举者会是我私底下的朋友,但是为了保住我的红领巾,我不得已对其进行所谓的检举揭发,开始我只会说些无关紧要的行为,这让老师很不满意,而事后我在被检举者面前也感到羞愧,不管怎样,我违背了我们之间的友情和义气。但是,后来,我渐渐习惯这一行为,我变得热衷于这一行为,因为这总比听课要来得有趣的多,我还可以毫无顾忌的笑,我也开始学会罗织罪状安在被检举者身上,哪怕他并没有干过这些。事后我在他面前也不再感觉到羞愧,有时被检举者会在私下反驳我们莫须有的罪状,但是,我们通常会这么说,既然你在某个时刻干过这样的事,那么你在另一个时刻也肯定这么干过,虽然我们没有亲眼看见,但是,我们相信做为非红领巾团体中的落后分子,你一定会这么做的。同时,我们还会将这一反驳行为积极上报给老师,以换取更大的'信任,甚至是权力。

  其实,这就是一出活生生的斯坦福监狱实验在现实生活中的折射。尽管我们并没有对非红领巾一族进行身体上的侵犯,但是,如果老师允许的话,我相信我们会这么做的。

  在这一过程里,可以清晰的看到通过佩戴红领巾获得了去个人化的效果,在斯坦福监狱里,狱卒和囚犯都有各自的制服,我们还可以回想下一个标准的红卫兵的装束,绿军装,佩戴毛主席徽章,怀揣红宝书。而去个人化让我们成为一个群体,权威者即老师赋予了我们这个群体相对于另一个群体的优越性,于是,我们会认为所做的一切只是对于另一个群体的行为,而非个人,不妨想想反右运动,左派对右派的迫-害,没有人会觉得那是对于一个人的恶行,左派们认为这是为了改造右派而已。还有就是课堂纪律以及学校纪律也就是制度带来的权力,做为红领巾的一员,即是认同制度的一员,我们有必要为了维护自身所认同的制度而对反抗者进行教育以及惩罚,这包括精神上的和肉体上的,这些惩罚会在维护制度这一观念下变得更为理所当然且不用背负罪恶。

  但是私下的我们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当我们脱下红领巾,走出校园后,我们就会立马变成一个软弱的,善良的,温顺的孩子,我们和小朋友们欢乐的玩在一起,不分彼此,就算这里面有非红领巾者,我们尊重长辈,爱护动物,我们是他人眼中的乖孩子。

  看吧,这就是津多巴教授在书里给我们揭示的情境的力量。它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解释为什么会发生我之前提及的那些暴行,当然,它并不是唯一的解释,但是却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其实在很多时候,我们会忽视情境的力量,并小看它。比如在回看文-化-大-革-命时,很多人都会说,我才不会去批斗我的家人,我的朋友。人们不会相信自己会去做恶,但是,你恐怕忘记了你是怎么跟随大部分同事对那个私底下是个很不错的人的同事进行落井下石的,你又是怎么跟随着众人耻笑那位可怜的裸露着身体的疯子的。我们随时都有可能做恶,恶行并不总是一种直接施与受害者的行为,有时候默认也是一种恶,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更让人心寒的恶,比如围观多人殴打一人,比如围观跳楼者。默认会助长恶行的扩大化和严重化。我突然想起有很多贪官在回忆录里都会提及,起初他也是报着为民办事并恪守清廉的准则来为官的,但是,当他发现原来大多数的官员都在贪腐时,他的立场变发生了动摇,最后一步步的堕落成大贪,这其中有着来自贿赂者和权力的各种诱惑,同样也有着我们对走后门这类事的默认。

  总体来说,路西法效应里揭示了人在情境下如何展示出自己的令人胆寒的恶的一面的,似乎看起来情境的力量如此的让人难以抵抗,似乎只有英雄才可以在其中独善其身,然而在书的结尾,津巴多教授最后也提出了对抗情境的力量的十步法,包括承认自己的错误,拒绝为了所谓的人身安全而牺牲自由,相信自己能够反对任何不公正的制度等。但是能够严格遵守这十步法看起来是那么的困难,这也是为什么那些正直的人令人尊敬的一生会遭受那么多苦难的原因,因为情境的力量是那么的强大。不过,让我们好歹也尝试着,尝试着对抗它,尝试着成为一个追求平等,追求自由的正直而善良的人吧,如果我们都去进行了尝试,那么,同样的这也会成为一股情境的力量,一股温暖充满爱的不可阻挡的力量,它会令恶人转化成好人,那时,我们也许可以称这个转化的过程为安吉尔效应,安吉尔 angle,天使。

  路西法效应读后感【3】

  每当这个世界上发生暴力事件时,我们总会在同情受害者的同时强烈谴责施暴者。可是和大多数人一样,我们都不认为暴力事件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更不可能认为自己有一天会成为残忍的施暴者。你真的这么自信吗?先不要急着回答。

  今天要向大家介绍的书是一部引导人们探索和面对内心世界阴暗面的心理学著作,它向读者展示了一个普通人堕落为恶魔经过了怎样的过程,这本书叫《路西法效应》。路西法效应是什么意思呢?西方神话中,路西法就是魔鬼撒旦的另一个名字,它就是由天使堕落成的恶魔。而正如此书的副标题:好人是如何变成恶魔的。本书的作者是美国人菲利普津巴多。他是一位相当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他曾经做过一个震惊世界心理学界的“斯坦福监狱”实验。在这个实验中,连作者自己也意外地沉浸在了心理的阴暗面中,人性堕落的速度和程度都远远超出了预计,而至今也没人敢照原样把这实验重复做一次。

  怎么会写这样一本关于探索堕落的书呢?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作者菲利普,他的童年是在美国贫民区度过的,这样的成长环境对他日后的生活和在对待事物的看法上都起到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贫民区里各种“街头智慧”、“生存法则“,以及周围伙伴的堕落,使作者开始对人性产生了强烈的好奇,特别是人性的黑暗面。多年后,《路西法效应》面世了。

  本书的架构也是比较特别的,第一章首先概述了人类性格的转变原因,紧接着引发出一个问题:我们真的了解自己吗?当遇到非常状态时,我们自己能有多少把握知道自己会做什么,不会做什么?而后几章就是大篇幅陈述斯坦福监狱实验的整个过程,从大学生参与实验,到犯人和狱警的角色分配,再到最后“狱警“的暴力失控。几章的记录形式如同电影剧本一般,一位旁白讲述正在上演的故事,又不时的辅以心理学诠释,以解答读者部分的迷惑。直到实验结束,才做出了结论,并进行了进一步的思考分析和原因的查找。作者用这种独特的方式带领读者进行了一场阴暗心理的探索之旅。书的最后,作者有所转折,认为人性终究是善良的,并提出了一些方法来对抗外部情景和各方面的系统力量,使人保持其善良的品行。

  说到这儿,你可能会好奇这到底是个怎样的实验?我们简单介绍一下斯坦福监狱实验吧。菲利普首先征集了多名自愿参加实验的大学生,并通过心理学测试对他们进行了筛选,选出了心理指标接近人类平均标准的20名。而后其中一部分人被一场逼真的逮捕行动抓进“监狱”中,而另外的人则被任命为”狱警“,“犯人”和“狱警”都是随机分配的。原本预计实验时间为两个星期,实验目的就是观察这些普通的大学生,年轻有为的好孩子们在身份和权力重组分配后,”犯人“和”狱警”的互动情况,这个环境和制度会对他们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但最后这个实验的结果却是十分的骇人,人性的堕落速度和程度都远远的超出了预计,以至于实验进行了不到一个星期就被迫终止了。

  实验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到底哪里出了问题?他给我们的启示又是什么?关于这些问题读者都可以在这部实验后三十多年才重新整理出来的《路西法效应》中找到自己的答案。

  其实这本书展现给我们的就只有一个简单的主题:人为什么变坏。可书中的观点却对我们的大众化的现有观念有着强烈的冲击。例如书中说到的我们常常不理解为什么总发生校园枪击案这类事情,我们认为他们是坏蛋,他们残暴,不仁,嗜血成性。仿佛把罪恶当成了某种人的特质和性格,认为他们天生就注定行恶,从而把自己和坏分子隔离开来。整个社会也是如此,这样人们就失去了反思根源的机会。其实在社会心理学中,一个人会犯罪,并不是他个人的性格特质问题,相反,一个平时非常善良温厚的人也可以成为凶手,是一些情景、一些环境,使人为恶,使人堕落。这就是情景力对人的影响。在大的情景力作用下,人类的意志显得如此渺小以至于到了可以被忽略的地步。在这种状态下的人,对自己所做的事是没有任何评价能力的,失去了道德和认知的束缚,堕落也就随之而来了。于是这时,你对自己的控制能力还有信心吗?

  看这部书时,我脑海里无数次闪现出一部几年前看过的电影——《浪潮》。这是一部由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电影中美国历史老师用短短的时间就在一个班里培养出了曾被同学所憎恨的纳粹主义。电影中的许多行为和人物的心理状态我们都能从《路西法效应》中找到相应的解释和分析。相反,也能让读者更进一步的理解《路西法效应》在现实中是如何发生的。

  当然,作者研究这些,并不是想用环境对人的影响来替犯罪的人开脱,这不能成为他们免责的理由。研究这个问题,是为了使人们正确地面对各种不良的情景,找到根本的原因并改正它,防止更多的人被其影响。同时,也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的脆弱,在面对类似问题时不会轻易的被情景所屈服,做到随时对自己身边情景秩序和社会环境保持独立和警觉,对自己的心灵做出重新的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