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文网>实用文书>读后感>一本书的读后感1000

一本书的读后感1000

时间:2017-03-31 18:52:40 读后感 我要投稿

一本书的读后感1000

  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人们常把小学、中学、大学阶段的学习形容为在“书山“上攀登,在“学海“中遨游。所以,我们应该多读书,用书来净化心灵,用书中的知识充实自己。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一本书的读后感1000字,欢迎阅读。

一本书的读后感1000

  范文一:读一本好书童年读后感1000字。

  童年是一幅美丽的画卷,画卷上画着美好的世界,童年充满着梦想,洋溢着快乐,

  每个人都有童年,并且每个人的童年是不同的。

  和高尔基相比,我们的童年是灿烂的;是彩色的;是幸福的;是没有烦恼和痛苦的;更是无忧无虑的。

  我们每个人的童年都没有高尔基那么贫苦,甚至不及他的百万分之一,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认真学习,不孝顺父母呢?

  我读了《童年》这一本书之后,感受到了作者儿时的悲惨遭遇,才深知,我们这一代的孩子是:生在福中不知福。

  我们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从小被父母宠着,惯着,千依百顺,唯我独尊,没有受一点委屈和痛苦,还整天怨天尤人,做一点事情就叫苦叫累。

  无论父母如何用心良苦,我们都不知道,不懂得尊重父母,理解父母。

  《童年》是马克西姆.高尔基以自己童年为基础写的一部自传体小说。

  它讲述的是阿廖沙(高尔基的小名)从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

  小说从"我"去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

  揭露了俄国沙皇时期的黑暗、残暴和非人生活。

  而高尔基从小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受尽折磨与欺辱,无论是在精神上或是肉体上,都承受着巨大的痛苦。

  但是高尔基却没有对生活失去信心,而是坚强地走了过来。

  四岁的主人公阿廖沙因为父亲去世,和母亲回到外祖父家,后来随母亲改嫁,和继父一起生活。

  在外祖父家,与其说是家,不如说是人间地狱,专横的濒临破产的小染坊主外祖父掌管着家里的一切,脾气非常暴躁、视财如命,主人公阿廖沙经常挨暴戾的外祖父的毒打。

  米哈伊洛舅舅和雅科夫两个舅舅为了分家不顾一切,常为了分家而争吵、大打出手;家中的女人更是没有地位,任丈夫打骂,发泄。

  这一切在阿廖沙幼小的心灵留下了阴影。

  但在这个黑暗的家庭,有一个勤劳、坚强、善良的外祖母。

  她常常给阿廖沙讲好听的神话故事。

  外祖母也潜移默化地教他做一个不向丑恶现象屈膝的人。

  每次在外祖父打阿廖沙的时候,朴实、深爱着阿廖沙的"小茨冈"(伊凡)每次都用胳膊挡外祖父打在阿廖沙身上的鞭子,尽管会被抽得红肿。

  阿廖沙还有两个都叫萨拉的表哥。

  阿廖沙也还认识很多其他的人:搬进新房子后的几个房客、隔壁的三少爷,"好事情"等等。

  后来,阿廖沙不堪外祖父对母亲的打骂,离家出走了。

  不久,母亲就去世了,但是,阿廖沙没有屈服,他在这些困难中懂得,活下去就是希望,只有斗争才能生存。

  之后,阿廖沙离开了外祖父家,独自一人踏上社会。

  他曾在许多地方打过架,在这期间阿廖沙饱受欺辱,但他还是熬了过来。

  因为他被自己坚强、不屈服困难的精神与信念一直支撑着。

  让我们向高尔基看齐,一起做一个坚强的人;刻苦学习的人;学会生存的人;不管身处怎样的环境,面对怎样的挫折,都要执着求知、不怕困难、勇往直前,持之以恒,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

  那么,就从现在开始吧。

  我们不再奢侈;不再浪费;我们要为长辈着想,体谅他们;我们更应该满足自己的幸福生活。

  为了以后,为了将来,为了我们到"人间"的那一天,一起努力吧!

  上个暑假,我读了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这个暑假,我读了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童年》,它给我的感触颇深。

  马克西姆·高尔基出生在一个贫穷的木工家庭中。

  在残暴的沙皇统治时期,高尔基吃尽了苦头:幼年丧父,却又受尽外祖父的虐待。

  他周围的人都是那么的自私,贪婪,充满了仇恨…

  高尔基的童年是那么的悲惨,和他比起来,我可是幸福多了。

  走进了书香四溢的校园,也成了一个莘莘学子。

  充实的一天就在这琅琅的读书声中开始了。

  老师热心地传授我们知识,同学们互相探讨,我们像一棵棵小树苗,茁壮成长。

  在这知识的海洋中,我结束了快乐的童年,开始走向成熟。

  我生活在一个充满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国家中,这里没有抽人的鞭子,没有殴打的拳脚,没有仇恨,没有贪婪,没有乖戾,更没有层出不穷的暴行和丑事。

  这里的人是善良,纯洁,乐观的,因而我的童年是充满了幸福和快乐的。

  范文二:读一本好书《论语》读后感1000字

  读完《乡党第十》,《论语》就读出一半了,觉得应该写点什么,尽管还有些朦胧,古语云“半部《论语》治天下”,虽说“潜龙勿用”,我无治天下之位、之责,也无需用心地想如何“用”,何况我也许也无治天下之才、之志,但却深觉这话有理。

  呵呵!《论语》,字虽不多,但其蕴涵的道理却多得很难说得清。

  为师之道。

  言传,一部《论语》、一句句“子曰”,就是鲜活的例子。

  身教,夫子是讲自己所做的,因此才有颜渊的那句“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这一句“评语”,看似文采斐然,实则为“白描”。

  启发式教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也正因此,弟子们疑其有所隐,夫子才发出那句“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

  吾无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与学生交朋友,一句“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师生间“打趣”的情景活灵活现。

  为生之道。

  谦逊,“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明辨,“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善思,“告诸往而知来者。

  ”诚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负责,“不迁怒,不贰过。

  ”努力,需知学习贵在坚持,“譬如为山,未成一篑。

  ”笃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如颜回般,做个“语之而不惰者。

  ”兼“学如不及,犹恐失之”,一定要孜孜以求,力求知之、好之,乐之。

  对“道,要有份敬畏和渴慕,“朝闻道,夕死可矣,明白“道”、悟得“道”,即使一切在那一刻停息,也心满意足!

  游学之道。

  全面理解了“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为人父母者还会以“养儿防老”为由,不顾及儿女的志向和感受,固执地把儿女圈在自己身边吗?孩子有志向、有能力,想飞得高远些,就让他飞吧。

  人这一生,经历过,才会无悔。

  梦,是悔的根源。

  虽然梦碎,也会疼。

  沟通之道。

  桓魋来找麻烦,众弟子人心惶惶,夫子一句“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提气提神,起到了稳定人心的作用。

  看似“知命”,顺应天意,实则自信。

  把一切假于天,易被理解和接受,足见其表达技巧,深谙沟通之道。

  敬神之道。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夫子还说,“非其鬼而祭之,谄也。

  ”夫子对神是个内心有份虔敬的人,但他的敬只体现在“祭”的那一刻,夫子是个典型的实践主义者,决不把自己的得失寄托于鬼神。

  反观现实,有多少人沉迷于卜神问鬼,而不是沉下心来,扎扎实实地做事呀!

  休闲之道。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多么令人神往!内心有着宁静和满足,眼中的神采也必然是淡定、欣然的',举手投足间气定神闲。

  娱乐之道。

  投入,“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知足,“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留有余地,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以及做事之道,“放于利而行,多怨。

  ”识人之道,“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自省之道,“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

  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

  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更有为官之道,为政之道……等等。

  用心体会,《论语》中蕴涵的道理,不胜枚举。

  关键在于“信”,我们只有相信他,才能用心体会他的话,才能领会其中的深意,才会乐于用他的理论、他的思想指导我们的实践并从中受益。

  范文三:读一本好书《海底两万里》读后感1000字

  在暑假里,我阅读了《海底两万里》这本书,这本书写得生动有趣,其中也不乏惊险和悲伤,《海底两万里》写于1870年,这本名著是凡尔纳叙述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在海洋旅行真实的所见所闻!

  1866年,上海的人们发现了一只怪物,阿龙纳斯参加了捕捉行动,但在捕捉行动中阿龙纳斯和一些人都不幸落水,于是,他意外到了这个怪物身上,后来才发现这不是怪物,而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水艇,从此这个构造奇妙的潜水艇带着他过着海底的生活,带他环游海底两万里。

  我看了这本书之后,我才发现海底的生活是多么的有趣啊!他们每天都吃鱼,当他们的食物不够时他们还到海底“打猎”。

  他们环游了南极、大西洋。

  潜水艇里非常漂亮、繁华。

  如果我要是能有这样的潜水艇我也要环游世界各地,当然这是不可能的啦。

  他们环游世界各地过着童话般的海底生活当然是不可能事事顺利的。

  有一次,诺第留斯号受到了冲撞,机器上的一根杠杆被弄断了打中了一个人。

  当时副船长在那个人得旁边,他奋不顾身冲上去挡在那个人的前面经受杠杆撞击,结果那个船员后来还是得病了。

  尼摩船长要阿龙纳斯先生为他治病。

  但结果却是让人很伤心,那个船员只能活两个小时了。

  最后,其他人为他准备了海底葬礼。

  还有一次他们游览到南极。

  一天,潜艇突然被急速增多的冰层给压在了海底下。

  压着船身的冰层一共有十米厚,而船内的空气只够用48小时了。

  他们每天顾不着吃饭,从早到晚拿着铲子去铲冰。

  可他们每天只能铲掉一米厚的冰。

  到了晚上,寒气增多了,早晨被他们挖掉的一米厚的冰又增高起来。

  就这样,两天过去了,尼摩船长不得不放出了仓库内储存的氧气来维持生命,见挖冰的方法不行,于是他们采取用热水去冲冰的方法。

  一天下来,冰层还剩4米了。

  最后一天,当冰层还剩1米时,船内的氧气几乎所剩无几了,阿龙纳斯昏了过去。

  突然,他感到了一股清新的空气,那是他朋友将他们储存的空气给了他。

  于是,他们又信心大增,努力冲了出去!

  它告诉了我各个我不懂的美丽的岛屿,它告诉了我康塞尔是何等的忠诚,还告诉了我许多我在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作者在海底遨游,能看见许多珍贵的鱼儿,又能经历这么多希奇古怪的事,我是多么的羡慕。

  而且难得可贵的是,能在引人入胜的故事中,还同时告诫人们在看到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同时,重视防止被坏人利用、危害人类自身危机的行为;提出要爱护海豹、鲸等海洋生物,谴责滥杀滥捕的观念……

  这些至今仍然热门的环保话题,早已在两百年前就有先知者呼吁,可见留下有关人类正义更深层次的思考,才是这本书让读者感受丰富多采的历险和涉取传神知识后,启发我们以心灵更大的收获。

  非常佩服他们都不自私自利。

  佩服龙纳斯教授的乐观向上精神;佩服教授的仆人康塞尔对主子的忠心耿耿与无私精神;佩服尼摩船长的勇气,和他那见到朋友有危险的时候就会奋不顾身的去营救的精神,是多么值得我们学习……

  这本书还写了冰山封路、章鱼袭击……许多险情。

  这些故事情节都是非常曲折紧张,扑朔迷离瞬息万变的人物命运,丰富详尽的科学知识和细节逼真的美妙幻想融于一炉。

  整部小说悬念迭出,环环相扣。

  不得不说,这本书把我深深地吸引住了。

【一本书的读后感1000】相关文章:

1.一本书的读后感

2.阅读一本书的读后感

3.看完一本书的读后感

4.关于一本书的读后感

5.写一本书的读后感

6.看一本书的读后感

7.读后感大全1000

8.名著读后感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