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文网>实用文书>读后感>思维的乐趣读后感

思维的乐趣读后感

时间:2017-05-12 18:40:18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思维的乐趣读后感

  《思维的乐趣》,或者说读王小波成熟期的文字,有三种享受:文字之趣、哲思之辩、阅尽人情世态之超然。

思维的乐趣读后感

  《思维的乐趣》读后感1

  第一部分作者写在农村插队时,带去的一本奥维德的《变型记》被队里的人传来看去,弄得不成形,最后被人看没了。

  那知青插队的时候,物质生活得不到满足还是其次,最大的痛苦还是精神上没有寄托。

  人们的头脑里被塞满了革命思想,没有任何“闲书”的一席之地思想被禁锢的程度可想而知,还哪莱的乐趣。

  一个人倘若需要从思想中得到快乐,那么他的第一个欲望就是学习。

  而连学习的机会也没有,那快乐也就随之泯灭了。

  那个时代的中国人们除了“享受”毛泽东思想,就别无选择。

  有些“不耐寂寞”的人看一些或写一些别的思想的书,就会被立马揪出来批斗,游街,而有知识的人更是首当其冲。

  所以,那个时代的人没能体会到思想的乐趣,反而是恐慌。

  而它的后遗症是使现在社会上的人敢怒不敢言。

  第二部分一个学者如果被剥夺了学习,交流,建树的机会,就失去了起码的乐趣,即使证出了某某定理,也不能平衡他失去的乐趣。

  在“文化大革命”的时代里,假如一个人每天吃一样的饭,干一样的活,在加上八个样板戏翻过来倒过去看,看到听了上句就知道下句的程度,作者对此寄予很大的同情。

  而这些人就是被剥夺了“有趣”的人。

  生活真得应该参差多态,否则脑子里一味是些机械的,呆滞的东西,社会如何向前发展。

  无论是科学,艺术还是别的东西最终都会给我们带来省身心上或思想上的乐趣。

  而“文革”把这一切都摧毁了。

  第三部分读了这段后,十分赞同作者的观点。

  头脑是自己的,无须他人灌输所谓境界高尚的思想;人是善与恶的综合体,善与恶为一,就像上坡和下坡是同一条路,没有恶哪来善。

  知识虽然可以给人带来乐趣,但如果把它压缩成药丸子灌下去,就丧失了乐趣。

  我们学习知识,是在学的过程中细嚼慢咽,感受其中的乐趣,如果囫囵吞枣,那还能尝到什么滋味?我觉得我们现在的学习,根本不是为了从知识中获得乐趣而学习,完全是为了考试,为了文凭,为了让我们身上涂上一层文化外衣而学习的。

  为此,作者寄予了很大的同情。

  还有些人认为人应该充满高尚的思想,去掉格调低下的思想。

  所以就不断往我们的头脑中灌输善良的思想。

  毕竟善良而伟大的人很少,甚至是绝无仅有的。

  因此作者宁可下地狱也不同愿担负起灌输的任务。

  第四部分作者认为愚蠢是极大的痛苦,以愚蠢教人那时善良的人所犯下的最大的罪孽。

  我认为作者好象把愚蠢当作了善良,而把思考动脑筋当作了不善良。

  但作者褒“不善良”贬“善良”。

  古代的君王为了巩固统治,封锁知识,钳制思想,灌输善良。

  让老百姓愚昧,怯弱,对此称之为良民。

  而若有一个提出反对意见或改良方法,大多会背上叛逆的罪名。

  致使国家或社会失去了许多发展的机会。

  以前看到过这么一个故事,老师问雪融化后是什么,甲回答是水,老师打了个红勾;乙回答是春,被大上一个叉叉。

  由此可见,我们随着传统的思想下去,后果会使什么。

  第五部分在这一段我发现作者是一个喜欢新奇,有趣的人。

  如果终极真理被发现,人们就只能依据这些真理作出价值的判断。

  而这样的生活也没有乐趣可言了。

  但毕竟时世会造英雄,当有人思考的很多,或成为思维的精英后,总有人喜欢插杠进去。

  诚然,若没有这些人,前景当然十分美好,但这似乎有些不太可能,但也因为有这些人,才会有阻力,才使我们更多的思考,体验更多的乐趣。

  思维的乐趣读后感2

  不是什么评论,只是一点读后感。

  收入这本书的多是作者1994—1997年间发表于《东方》、《读书》、《南方周末》、《三联生活周刊》等报刊的专栏文章。

  文章题目看来驳杂,内容却贯通,像是作者对那些发了癔症或扬尘舞蹈或喋喋不休的人实在看不下去,嘴上嘟囔着“就不是那么回事儿”,虽无奈却赤诚地来讲些道理。

  这本书从始至终,反反复复,说的只有一件事,那便是以理性地思考还原智慧的力量。

  而他抵达主题的方式,正如以一座高山为目标,有时从西南方向攀向险峰,有时依一条羊肠小道缓步前行,有时则空降直达目的地。

  在这些过程中,文革是个绕不过去的话题。

  它在他及他一代人身上留下了太深刻的烙印,反思文革、肃清余绪在他好像是一项使命。

  读这本书帮我解答了何为读书学习的意义:“一个人倘若需要从思想中获得快乐,那么他的第一个欲望就是学习。”没有思想的乐趣、内心的充实,只能“看着天慢慢地黑下去,心里寂寞而凄凉,感到自己的生命被剥夺了。”

  书里的举例是家常的,用浅显的话语讲述遗失已久的常识及道理,我想他最想唤起的就是一般大众的理智,去“认真地思索,真诚地明辨是非”。

  读这本书我也得到了直接的“读书的乐趣”,见识了小波式的黑色幽默,比如他说知识分子的批判火力,“对两类人最为猛烈:一类是在校学生,尤其是中学生;另一类是踩着地雷断了腿的同类。这道理很明白——别人咱也惹不起啊。”“知识分子可以干两件事:其一,创造精神财富;其二,不让别人创造精神财富。

  中国的知识分子后一样向来比较出色。”

  在读到下面两段话时我深受感动,记在这里:

  “有一天我们都会死去,追求智慧的道路还会有人在走着。死掉以后的事我看不到。但在我活着的时候,想到这件事,心里就很高兴。”

  “这条路是这样的:它在两条竹篱笆之间。篱笆上开满了紫色的牵牛花,在每个花蕊上,都落了一只蓝蜻蜓。”

  我虽明白事理晚,速度慢,至今不过在起跑线附近,但好在已经起步,我希望自己至少不逊于那只特立独行的猪,自己决定自己的生活,爱平等,爱自由,爱智慧。

  读《思维的乐趣》有感3

  大约13、4年前,在一本英文杂志里看到罗素的《我为什么活着》,他说,“对真知难以抑制的好奇、对人类苦难不可遏止的悲悯、爱,是他活着的三大动力”。

  那时年轻,容易被这些饱含“冷静的激情”文字深深地打动了,把它全文抄写在笔记本上。

  提到罗素活着的三大动力,就说开几句吧。

  罗素这几句话,其实,跟古希腊三贤的智慧、跟哥伦布的探险、跟美国人上天入海的探索,其精神是同一的,这种同一的精神贯穿在西方人思维历史中――就算黑暗的中世纪也没有断绝(毕竟,大学、教授都源自教会,经院哲学中似乎也不缺缜密的逻辑)。

  在我看来,西方精神的内在实质是:以思辨和逻辑的`利器,乐此不疲地探知世界――自然、社会、人本身。

  中国人不一样,中国的大哲(汉以后基本是大儒)们所说的至理名言、被奉为道德楷模英雄人物所说的豪言壮语,都是关于人与世界(自然、社会、他人、自我)的妥协或者人与人争斗的,或者是当权势力所“颁行”的,如,什么“天人合一”之类、苏轼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雷锋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试问,有多少人的生存改善是因为雷锋式的“服务”?)等等,而且,人与人争斗是实质、是主旋律,人与世界妥协是斗争失利者心理解脱的阶梯和托辞,是次旋律。

  所以,这一切东方智慧的核心就是“人斗人”――斗不过了,就说要“合一”、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而胜利者要保持胜利地位、让受奴役者从思想上放弃抵抗,就托天命、颁圣贤书。

  扯这么远,只是为了说明《思维的乐趣》之可贵。

  王小波,是我捧起他的书就爱不释手的作家,在我看来,他的作品是这样的:以良知为本、以生命为价、以逻辑为针,不断扎向半个多世纪前后以来一直在延续和深重化的现实的恶。

  关于良知,想起马克吐温的一段话,大意是:再没有比良心更无用的东西,如果良心变成一只小狗,我一定把它溺毙。

  可见,良心本来是造物赋予每一个人的,只是现实的恶迫使人一点点把它给消灭了。

  读《思维的乐趣》,或者说读王小波成熟期的文字,有三种享受:文字之趣、哲思之辩、阅尽人情世态之超然。

  其文字,几乎字字句句都很拙朴,似乎所用的每个字都只需要小学毕业就会读会写,但是串成句子、写就篇章,却似乎很难找出第二人可以有这种写法。

  也许是研究逻辑的父亲的潜移默化吧,其文通篇几乎全是逻辑推演,把不起眼的小事以一种小儿斗嘴的样态铺陈开来,满纸闲话,通篇机锋。

  如果,你有幸如王宫里的快乐王子,不知生之艰险;或者,你正身受世事艰辛,却自叹命运不公而不知道有更多的人一样生存艰辛或更艰辛;如果“大人们”如君父般抹去历史阴毒残冷的一段,让追溯者无从回视。

  那么,你可以去看王小波的杂文,可以去看这本《思维的乐趣》,它就像一种特别的史书,把沉淀在个人记忆里的小事件偶尔翻拣、东拉西扯,而那被抹去的时代,就以清晰的高像素呈现。

  王小波的杂文,似乎都是闲扯,却丝毫不扯淡。

  他是因人之难而痛,因痛之彻而思,因思之深而文。

  智者的呢喃如夏晚的凉风,在无解的沉闷中送来心灵的清凉,愿你喜欢这如风的文字。

【思维的乐趣读后感】相关文章:

1.策略思维读后感

2.逻辑思维读后感

3.思维导图读后感

4.《读懂幼儿的思维》读后感范文

5.思维导图丛书读后感

6.互联网思维读后感

7.互联网新思维读后感

8.《给孩子的思维导图课》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