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文网>实用文书>读后感>大学中庸孝经读后感

大学中庸孝经读后感

时间:2017-06-02 16:27:04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大学中庸孝经读后感

  大学、中庸、孝经,你都读过哪些内容呢?读后的感想是什么?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三篇大学中庸孝经读后感用来交流。

  【一】《大学中庸》读后感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古典文化名著是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前读过《论语》、《老子》、《庄子》,分别从人与人相处,自我的相处,人与大自然的相处的层面进行了深刻的讲解,体会到了古典文化的经典和博大精深。

  暑假中阅读了《大学中庸》,真是让我受益匪浅,可谓是与古人对话,与文化同行。

  《大学中庸》这本书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大学》,一部分是《中庸》,它们都是《礼记》中的一部分。

  《大学》包括十一章的内容,分别是经述,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知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修身齐家,齐家治国,治国平天下。

  《大学》以人的修身为核心,提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亦是皆以修身为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为修身的方法,强调人的修身养性不只是内省的过程,更是同外物想接触,穷究物理而获得知识,培养道德品性,完善人格的过程。

  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就是朱熹所说的“三纲领”,强调道德修养的三重境界,弘扬德行,使民众自新,达到教化天下的极致。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朱熹所说的“八条目”。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在新民。

  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德。

  物有本末,事有始终。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段话是《大学》的经述,也是这本书的总领,揭示了大学的宗旨,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使人弃旧向新,在于是人得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确定志向,志向确定才能心静不乱,心静不乱才能神思安稳,神思安稳才能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有收获。

  每件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知道了这本末始终的程序,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看完这部分后,联系实际确实是有道理的,学习和做学问都需要一个安静和平的心智,这样才能神思安稳,去思考自己所研究的问题,思虑周详问题,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和规律。

  相反如果内心急躁,很难去认真全面的思考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深刻的剖析。

  读《大学》最让人感受深刻的是做人要正心,正心就是保持内心的中正,就是谨守天性中的良知,不被个人的好恶所左右,不受个人感情、自私的欲望所支配,就是把握好自己的情志、心态,以保持美好的心灵,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因为愤怒、恐惧、偏好、忧虑,心思不能端正。

  写到这里不禁想起了大三下学期刘明祥老师给我们放的翟鸿燊的国学经典讲解视频,当中提到做人要有正经见,正思维。

  原来与《大学》中的正心是有相同之处的。

  读《大学》的过程中让我清楚了格物致知的概念,原来只是听说过而已,不知道其中的内在涵义,现在读完之后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对这个概念有了一个深刻的把握。

  “格物”即明辨穷究事物的道理,从而扩充知识,增长智慧。

  “格”是格除的意思,即格除自己的思想杂志,使自己不被物欲所诱惑,而蒙蔽了自己的本性,使自己不受恶行的玷污,而污染了自己的心灵,使自己的行为高尚,使自己的心灵美好,使自己的而修养提高。

  所谓“致知”就是想获得知识就必须研究事物,就必须接触事物而彻底穷尽它的道理,两词合起来,格物致知就是穷究事理。

  增长知识和智慧,以达到至善的境界。

  以上说的是读《大学》中最重要的收获,下面说一下对《中庸》的理解。

  《中庸》强调“诚”,认为“诚”是现实中庸之道的关键,《中庸》的内容比较多,共包括三十三章内容。

  跟人认为中庸比较适合个人修身所借鉴,像大知,大德,素隐,素位,行远,诚明等章节以及后面跟的实例,都特别具有现实意义。

  对于“中庸”的理解,以前只知道一些皮毛而已,当自己去真正研读时才知道其内容之多。

  在第二章《时中》中“时”,不仅指时间,时代,也指时机,既不要超越阶段,也不要被时代抛弃,既不能急躁冒进,也不可故步自封超越现实是偏激,跟不上步伐是落伍,我认为中庸的意思很大部分的意思与“时中”的概念是一致的。

  而中庸的精确理解不同的学派有不同的认识。

  儒家思想中的最高思想境界是中庸,这里的“中庸”有包容和利用的意思。

  就是对于一切的客观存在都予以包容,并合理使用,在具体事件,无论其性质如何,其中都深含着一定的必然意义,都应予接受。

  而在具体的运作中应作出恰当的选择,把握适度。

  就是说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作出适宜的行为。

  庄子在《齐物论》中认为“中庸”是这样的“中”是原则,“庸”是实践,中庸就是知与行的统一。

  朱熹对中庸的理解,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中庸说起来简单,可是当我们在生活中能够做到太难了。

  因为做到中庸就要做到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在两端中寻求契合点,在动静变化中做到恰到好处,这对于现实中的我们的确是很难的事情。

  另外《中庸》中讲的最多的是“诚”,不管对自己,对家人,对外人都要诚实,至诚的人他的人品是诚恳的,他的思想深似潭水,他化育万物的胸襟像蓝天一样广阔,其实现实也是这样的。

  诚实应该是一个人的基本道德,是与人相处的.重要原则,也是一个事业开始的奠基。

  如果没有诚信,那么自己对自己不诚实,就不会做到慎独;对别人不诚实,别人就不会相信你;一个企业不诚信,那么这个企业也不会兴旺。

  【二】孝经读后感

  孝指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包括尊敬、抚养、送终等等,是传统社会的 道德。

  从动物学上说,实质上是 "反哺"的 。

  在我国,孝的观念源远流长,甲骨文中就 了"孝"字,这也 说,在公元前11世纪以前,华夏先民就 孝的观念。

  至春秋时期,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是 地

  孝指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包括尊敬、抚养、送终等等,是传统社会的道德。

  从动物学上说,实质上是"反哺"的。

  在我国,孝的观念源远流长,甲骨文中就了"孝"字,这也说,在公元前11世纪以前,华夏先民就孝的观念。

  至春秋时期,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是地系统地论述孝道,《论语》、《孝经》等书记载了孔子的言论。

  《孝经》中,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人之行,莫大于孝";"教民亲爱,莫善于孝";"夫孝,德之本也".孔子为人子女,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法则,是应该身体力行的。

  孔子对孝道的看重与推崇。

  诚然,儒家孝道也代局限性的陈旧观念,夹杂封建性的糟粕——比如西汉经学大师董仲舒的"父为子纲"(指父亲对子女有权威),于今已绝适合人人平等的民主社会;

  又如"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在便捷的,已可以理会这句话,当时联络多有不便,社会生产力限制下的说法;再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也已取,是提倡男女平等的;

  还于"三年之丧",四科中十哲的宰我就此事曾与孔子过,白天睡觉而被夫子斥为"朽木雕也,粪土之墙杇也"的学生,为父母服丧三年过长了,一年就可以了。

  三年,一年,这显然是弊端较多的行孝,就无须效仿了。

  诸如孝说,,均已过时,应毫不吝惜地抛弃或予以批判。

  孝做为华夏民族固道德观念,又经孔孟儒学的,历代帝王的提倡,孝道在古代确实是民心,难以动摇。

  佛教传入,最后也不把"无夫无君"的教义为"忠孝"的说教;基督教传入之初,也不"崇拜偶像"的诫条,信徒"祭祖"……

  儒家讲的孝道,已仅是出伦道德,社会性,行孝者对社会公德,肩负着社会责任,孔孟儒学提倡孝道,毫问是完全可以以肯定的。

  也适合现代社会。

  五四,虽都在提倡"尊老敬老爱老",古时"孝"与"忠"并列古代民众最讲究最看重的两大思想观念,是的微道。

  事实上,现代的人"孝"的观念已淡薄了。

  长此以往又听之任之的话,若干年后,又将是怎样?细细寻思,很有必要继承所应该继承的孔孟儒学所提倡的孝道,以使之符合当今的社会道德规范并发扬光大!

  【三】《大学*中庸*孝经》读后感

  《大学*中庸*孝经》这本书教育意义很深,令我受益匪浅。

  书中我最认同的一句话是:“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意是:通过探索了解道理,丰富知识,处事的意念诚实,对待事物的态度就客观了,人的心志就端正了,品行也就好了,家族也就可以整肃好,就能治理好国家,天下就太平了。

  如果我们都这样做,那给多好,天下能太平,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心愿。

  书中我们都应该做到的是:孝子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衰,祭则致其严。

  大意是:孝敬侍奉父母时,应当尊敬他们,使父母高兴,父母生病时,应当表现出焦虑,他们死后,应当十分悲痛,祭拜父母时要严肃,这样才算孝敬。

  如果人人都能做到这两句话,那么人人都有丰富的知识、高尚的品德、端正的态度,那家族就会兴旺起来,国家就会强大起来,那国家之间将很友好,天下就太平了,这是多么美好,希望我们的明天更美好!

【大学中庸孝经读后感】相关文章:

1.大学中庸读后感

2.论语大学中庸读后感

3.大学中庸读后感800

4.《孝经》读后感

5.孝经读后感

6.《中庸》读后感

7.中庸读后感

8.孝经的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