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读后感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读后感1
书几卷,梦一帘,茶几盏,诗一笺。
此刻,对楼灯火早己阑珊。我坐在书桌前,不知从何下笔。渐渐地,心底浮起几分燥意。晚风悄然吹过,似乎想要抚平我心中的烦躁。
这时我才想起,那本搁置在床头已久的书——《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拿起书,轻轻拭去上面那层细细的灰尘,万千思绪涌上心头。
最初,是被书名以及它简单大方的封面所吸引。翻开书,细细品味书中的滋味,又是不一样的体验。书中很多句子让我感动,使人久久难以忘怀这份美好。
白落梅用手中的笔,为我们描绘着那份岁月静好的安然与美丽。她用诗意而柔美的文字,带着我们走进了林徽因传奇的一生。
林徽因,这个江南一代才女令我心生膜拜。在白落梅的笔下,“林徽因,不会因为岁月久长,人间是非而有丝毫改变,她温婉清澈,优雅安静。”这样一位美丽的民国女子怎能不令人心动?
在没有读这本书之前,我从未没想到,在这个七彩世界曾有这样一位女子的出现,她有着“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即使漫步于尘世,却仍能保持属于她自己的那份纯粹与淡然。
书,一页一页翻着。美好的情愫再次在心底弥漫开来,让我不可控制地沦陷了,也不禁对爱情有了几分憧憬。也许许多人认为,在我们这个年纪并不应该想这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但也正因为在这个最美的年纪,我们懵懵懂懂。爱情对于我们来说,神秘而又充满浪漫。每个女孩心里都渴望着一段真挚的爱情,幻想着穿着洁白的婚纱,步入婚姻的殿堂。
曾经的我一直认为,爱情是这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所有日子都像花朵一样微笑着住在睫毛下。现在我仍然这么认为。但我也要像林徽因那般随遇而安,爱情来临时,坦然接受,寻找属于自己那份纯粹的爱情。
自古以来,便有许多诗人赞美爱情。有“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的愿望,“身无彩凤双翼飞,心有灵犀一点通”的默契,“两情若是长久,又岂在朝朝暮暮”的哀婉。
轰轰烈烈的爱情相比之下,比那平淡的美好多了几分惊艳。但这几分惊艳,让更多人无畏地追求自己想要的爱情。若论惊天动地,最令我为之感动的便是梁祝的故事。这凄美得使人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千古流传,也震撼了我小小的心灵。
而最令我羡慕的便是爸爸妈妈。他们的爱情如柴米油盐酱醋茶般平淡。虽不及梁祝那般轰轰烈烈,但也如细水长流般长久。
走进《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就像走进了江南小镇。没有多少起伏跌宕,有的只是那安静、清淡,似乎很容易被白落梅精炼的文笔带进林徽因的世界。让我沉迷于其中,淡淡书香萦绕在我鼻尖……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读后感2
近期,我阅读了作家白落梅所著的林徽因传——《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读完后,我颇有感慨。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主要记叙了民国著名诗人,作家林徽因的传奇一生:她自幼在一个书香家庭长大,在她儿时游历欧洲英国时,邂逅了大才子徐志摩,但她还是嫁给了梁启超之子梁思成,而哲学界泰斗金岳霖也为她默默等待了一生。
作者白落梅把林徽因比作白莲:美丽而贞洁,多情但清高,可谓是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林徽因一生遇见了三个极其优秀的男子。但我认为林徽因最爱的,还是徐志摩——她的初恋。那一场轰轰烈烈的康桥绝恋无不令人为之动容。窗外正飘着缱绻的绵绵雨雾,屋里的甜蜜恋人依偎在壁炉前,聊文字,聊生活,天南地北,无所不谈。两人志趣相投,是无比的契合。
但,林徽因终究是狠下了心斩断这份恋情,她和他还是败了,败给了无情而冷漠的红尘凡世。徐志摩深恋她不假,但他当时已有妻室,还有一个两岁的儿子,徐志摩一心以为两个人相爱,无需顾及他人的目光——正如他的第二任妻子陆小曼一般。可他忘记了,忘记了林徽因终究还是个女子,在意旁人的目光;忘记了林徽因是清醒的、理智的,她做事决不会让自己没有后路可退;忘记了林徽因是一朵高洁的白莲,她不会容忍自己的脸上有一条疤痕,不能允许自己的人生有任何的缺憾和不圆满——尽管内里的心已经鲜血淋漓。所以,林徽因选择在康桥转身天涯。她的心痛吗?我想是痛的,但她极好的控制住了自己的情感,因为她知道,此时不了断个干净,以后会愈发痛彻心扉而一发不可收拾。所以林徽因到底还是选择了那个能与自己岁月静好,携手红尘的梁思成。
我无比钦佩林徽因生命的最后十年:她在患有肺病的情况下,挽救了濒于停业的景泰蓝工艺,参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设计,完成了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由此看来,她是个坚强勇敢、敢在死亡面前璨然绽放自己的魅力的女子。但她还是在一份不可知,不可测的爱情面前退缩了——尽管当时他们是多么的相爱和情投意合。这算懦弱吗?她只是不敢用自己的一生来赌罢了。
但如今的时代已经相对开放了,人们相对自由恋爱了,双亲也不会早早为自己的孩子定下婚事。所以我们更要珍惜眼前人,不让本是一桩美谈的事,最后却落个令人唏嘘的结果。
林徽因,这个如莲般的女子,尽管千帆过尽,但心底总有那一份美好,她曾作过一首诗: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愿你来世能毫无顾忌地与爱的人长相厮守,永远活在人间温暖的四月天。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读后感3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一本书,一个人走进了心灵的最深处,触发了我们,心灵深处最洁净的角落,那个永远如初时美好的情怀。一本好书就是这样带你走进一个你自己还没有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
无论岁月如何转变,她永远活在人间四月,有着不会老去的容颜。无论犯过多少错,经历过多少起落沉浮,尝过几多人情世味,她永远都是一杯淡雅清茶,那素净的芬芳在每个人心中久久地萦绕,无法散去。林徽因是温和的,她的性情丌曾有太多的放纵,所以也丌存在多少破碎。她活得乐观而执着,坚定又清脆,所以她的生命丌惊心亦丌招摇,她丌曾给别人带来粗砺的伤害,也丌曾被他人所伤。她是那样的柔婉又坚忍,诗意又真实。她常想,人世间生活着这么多形形色色的人,他们在你的生活中来来往往,你认识了他们,甚至你也丌讨厌他们,但是,他们在你的生命中却丌会留下任何痕迹。只有极少数的人,你愿意和他分享你心灵的秘密,你的快乐和忧伤,你的热爱和热情,真正的友人是你可以搁置心灵的地方,是上帝给予人生的恩惠和慰藉……人们谈起林徽因,往往想到的首先是她不三个男人之间那剪丌断理还乱的爱情。别忘了,在林徽因的生命里,事业也是丌可戒缺的一部分。
徽因不思成丌止一次地谈论,建筑的本意,就是要为孤独地面对整个世界的人们提供庇护,提供人们休养生息的处所。人们提到“家”,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家的房屋,是那房屋窗口的灯光,是那房屋门口倚门盼望的亲人。这样的“家”让人们有安全感、归宿感。为了实现这个“家”的梦想,她付出了多少的艰辛?徽因啊,她有着为理想而丌顾一切的执着!她爱美爱艺术胜过爱自己的生命!
她的一生如同一首诗,真挚、隽永而有激情。她曾经说过:“我觉得我的一生没有太堕入凡俗的满足也丌算一桩坏事。志摩警醒了我,他变成一种激励在我的生命中,戒恨,戒怒,戒快乐戒遗憾,戒难过,戒痛苦,我也丌悔的,我也丌得意我自己的倔强,我也丌惭愧。”她在自己的生命过程中释放了全部的爱不热情。她的生命中有病痛,但没有阴暗;有贫困,但没有卑微;有悲怆,但没有鄙俗。
她走了,在1955年四月春日的清晨。尽管晨光熹微,白露如霜,但人们都记得,她走于一天最清新的时刻。尽管这个春天乍暖还寒,风沙扑面,但人们都记得,她的生命定格于美好的人间四月天。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读后感4
繁华流年宛若沧海之上,永远也钓不回逝水的昨天。你想打捞,却只是一大段,永远也打捞不回的光阴,垂钓不回的年华。此时,当你面对这空空的渔网,是否也有过那么一丝苦弥漫心头?
那么,唯有书方能慰藉你那空虚的心灵。
拿起一本书,坐于树下,翻开书页,任叶片的剪影散落,任树叶沙沙的声音拂过耳畔。清风拂面,送来潮湿的花香,与那漫天纷飞的墨香缱倦。
遨游书海宛如垂钓光阴,彼时的我们却已硕果累累,再不是虚度年华。书,好似人间四月天。
正如《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的林徽因,纵然像诗意一样,她的人生却是辉煌的。读她,宛如与她在那康河的柔波下徘徊,月色将我们的侧影洒上朦胧的色彩。当林徽因不辞而别时,你又是否为她唏嘘不已?其实,每个人只能感慨,并不能认为她的决定正确与否,又或许本没有什么对与错,只是我们自己的一厢情愿罢了。
此时的她已明白,诗意只是人生的一部分,百年过后,真正让人们记住的,只是事业。这世上,不是只有烈酒才能醉人,不是只有热恋才会刻骨。有时候,一份清淡,更能历久弥香;一,种无意,更让人魂牵梦萦;一种执着,更可以维系一生。
是的,在林徽因的生命中,浪漫并不是她的全部,唯有事业才是她的人间四月天,而她,也永远像盛开在清波中的白莲,读她,从没有疼痛,有的只是淡淡清新的味道。
病中的她依旧不改当初,她的诗从来不现消极悲观的愁肠,无论在凋零的秋季,还是在荒芜的寒冬,我们都可以闻到那抹清新的绿意。或许于她而言,痛只是一个人的痛,乐却是每个人的乐。
是的,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合上书,仿佛风中穿来的还夹杂着那淡淡白莲的清香,隐隐约约望见了那莲在风中娇艳盛开,风姿卓越,绝代风华。
她不比张爱玲的凌厉,陆小曼的决绝,却拥有着她独自的娉婷。或许她也像一杯烈酒,只是这酒的热度只钟情于建筑事业,以致于令她付出了绝代的容颜。可她不后悔,若让她再选择一次她的人生,也许她还会选择颠簸一生。因为她的.一生注定不平凡,她注定不是寻常柔弱的女子。
林徽因是一本书,一本永远也读不完的书;而书也像林徽因,清新却耐人寻味,那深刻的哲理蕴藏她们之间,细细揣摩,方了其真味。
的确,只有读书才会闻风柔软,看雨生情;只有读书才会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也只有读书才会希望风将自己带到遥远的彼岸,与她同悲同喜,与她相知相惜。
流年轻浅,岁月被轻放在记忆的某个角落。人的一生是由许多碎光流年拼凑在一起,片段的组合才有了漫长,而那串连的丝线,便是那书,浩瀚无垠的书。
于是,我将携那书,走过山重水复的流年,笑看风尘起落的人间。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读后感5
随着鸡鸣,从梦中醒来,枕头旁是昨晚刚看完的白落梅的林徽因传《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想起自己还没看过白落梅的作品,甚至都还没听过这个人。习惯于以书名和封面去挑一本书,然后去读,去认识。而当初在书店的书架上众多的书中,吸引我的就是如此温暖的书名和它简约的封面设计。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对林徽因,了解不多,甚至可以说没有,仅仅听过她与徐志摩有过一段异样的恋情。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渐渐地读到了一个美丽动人、与莲一样清丽的女子,她叫林徽因。出生于书香门弟,良好的家庭背景和父母的熏陶使林徽因成了一个德才兼备的女子,加上可以说是倾城倾国的美貌,林徽因成了整个杭州城的男子仰慕的对象,甚至后来的徐志摩、梁思成、金岳霖也为之倾心。二十世纪初的杭州城是属于林徽因的,这个古老的却依然美丽的城见证着她的成长,而林徽因就如西湖里的莲,慢慢地长大,长高,有一天会露出花苞再绽放......
十六七岁是最美好的年龄。对林徽因来说,在这个时候,因为家族的原因,她认识了梁启超之子梁思成,但当时并没有对这个名门之后有太深的印象。而在她十七岁时的康桥,她邂逅了徐志摩,两人相爱。徐志摩有妻子,林徽因并没有介意,但并不是说她愿做第三者,在林徽因的心里,爱情仅是两个人相爱就够了。林徽因后来选择离开徐志摩,甚至不辞而别,但她的一生,都还爱着徐志摩。
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对于爱情,林徽因应该有着不为常人理解的理解吧,所以林徽因选择了和梁思成携手走进婚姻的殿堂。没有了甜蜜,没有了浪漫,但有了温暖,有了梁思成无微不至的关怀,有了对建筑事业的奋斗热情和激情。
一辈子有多长,我会用心来证明给你。没有徐志摩那样的风流倜傥,也没有梁思成那样的家庭背景,但有一颗永不变的心,金岳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要从林徽因那里得到什么,只是一直默默地守护着她,关爱着她。这样的爱情唯美。你若安好,便是晴天,金岳霖用心也用行动证明了这句爱的颂歌。那些当初信誓旦旦地说要爱你一辈子的人,如今他们都在哪里。徐志摩一如既往地风流,梁思成也另娶,只有金岳霖在那里,一直在那里,不悲不喜,不远不近。
有时候,爱情这东西太难懂,随时给你也给她伤痛;有时候,爱情却又太简单,我能守着你,就足了,至于你对我怎样,我并不去想......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读后感6
青梅煎好的茶水,还是当年的味道,而我们等候的人不会再来。
在人间四月天的烟雨江南里,抑或是在海角天涯,总有一段属于回忆的故事,深深刻在脑海之中。某个华灯下的夜晚,蓦然想起,微微一笑。停留是刹那,转身即天涯。那些人,已在时光的河流里乘舟远去,消失了踪迹,心中却流淌着跨过时空的温暖,永不消逝。
喧嚣、沉寂,终逃不过,消逝又躲不过悲凉,就如一碗烈酒,浓香散尽,剩一碗酒渣。
一辈子那么长,人生就是一列开往终点的列车,没有达到终点之时,谁也不知道哪一个人会陪你到白头。沿途上那么多站口,上上下下,形形色色的过客。遇一个人以为就是那心中的她,倚栏回首,她不过只是这一段路上的一道风景。缘浅缘深,聚散无由。谁走进你的生命,由命运决定;谁停留在你的生命,由你决定!
你可能幻想过白马王子(白雪公主)与你邂逅。可有多少人拥有这样的机会,又有多少人是白马王子或是白雪公主?幸福不会总来敲门,爱你而刚好你爱的人不会总出现,有些人一旦错过,就真的不在了。轰轰烈烈、狂风骤雨的诗意过往;如影随形、普普通通、浓淡平常的生活;不离不弃,一往情深的守护……不是每一个人所能拥有。有些人终会转身离去,所说的离别,是为了更好的相逢,可是转过身却发觉,有一种撕心裂肺叫思念,而你只能静静祝愿。人生何处不相逢,但有些转身真的就是一生,从此后会无期。
你是人间四月天,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是梦中期待的白莲,是爱,是暖。
你到底是谁?我不知。缘来缘去,都已注定,你可能就是我的缘。你又在哪里?我亦不知。我注定会和你在时光的河流里相逢。你其实也早出现在我的生命里,你带我来到这个世界,教我行走,说话,生活。你可能默默不语,但我愿你除了承担生命里必要的负担,更要做好自己。你来自哪里,我无从知晓,你去往何方,我无处探知,但我生命里无缘同路的陌路人啊,我衷心祝愿你安好!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你若烦恼,阴雨连绵。
“你”其实就是你自己。何必在乎什么?何必拥有什么?也不必斤斤计较、患得患失。是你的终究在那里,不是你的,得到不一定会拥有。正如那位诗人说的一样:“得之,我幸;失之,我命。”你也可以像那位才女一样,随遇而安,不让自己难堪,做不戴面具的人。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你若烦恼,阴雨连绵。
你若无恙,岁月静美。你若是你,便是晴天。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读后感7
读书心得之前,或多或少听到些关于林徽因的事情,在亚马逊上看到《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这本书排在文学类的第一名,我就买来看一看。看完后,我觉得林徽因不仅让我喜欢,更让我拜服。
我相信,世界上真的存在气质容貌、文学与事业兼备的女子,现在,我真的了解到了这样的一个女子——林徽因。她是中国第一代女性建筑学家,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的参与者,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者之一,是传统景泰蓝工艺的拯救者。让人拜服的永远不是一个人的成就,而是她的精神,她的坚持。林徽因对工作的热忱是任何人都劝阻不了的,她如此的骄傲好强,只听从自己的心。即使卧病,她也没有让自己闲下来,当梁思成接受委托,编写《中国建筑史》时,林徽因亦按捺不住,为写作《中国建筑史》而抱病阅读了二十四史做足资料准备,并写了该书的第七章,又承担了全部书稿的校阅和补充工作。
内心充满热爱的女子,让人情不自禁的想要靠近。怪不得她让徐志摩怀想了一生,让梁思成宠爱了一生,让金岳霖默默记挂了一生,让世间形色男子仰慕了一生。我喜欢上了林徽因,她与其他才女不同,无论何时何地,她都不会用大量悲伤的文字来渲染其心境。她骄傲却不孤绝,她清新却不薄冷,她安静却不寡淡。无论是生活中的林徽因,还是诗中的林徽因,都那么的让人喜爱。她既不是让人穿肠至死的毒酒,也不是绚烂至极的芍药,她只是一杯清淡耐品的闲茶,是一朵雅致素净的莲花。正如书中所说:“林徽因知道,一切痛苦都要自己承担,她没有理由将自己的病痛强加在任何人身上,所以纵算卧病整整四年,也让文字不悲不泣,让日子过得不惊不扰。也许她征服不了命运,却可以驾驭自己的情感、把握自己的心。
她是一个贪恋岸上烟火的女子,不会让自己逆水行舟,倘若不慎溺水,也会用最美的姿态自我救赎。”这也是我最钦佩她的一点,这也是我想做到的一点,我希望有一天,自己可以如海一般,任外界如何纷扰,内心却可以平静淡然。许多人携飞沙风尘上路,而林徽因则披微雨落花同行。任何境况下,她都可以做到诗意美丽,不同俗流。当梁思成问林徽因为什么选择他时,林徽因说:“我觉得你是一本书,我想要用一辈子的时间来读,你准备好了吗?”连这样的问题,林徽因都可以回答的如此诗意。读完这本书,我觉得林徽因爱的始终是徐志摩,她之所以嫁给梁思成,是因为她如一个普通的女孩子一般,只想让徐志摩看到她的好,害怕他了解了她的普通而离她远去。
一个人纵然勇敢,也会害怕失去。“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这句话也许正是白落梅想说给林徽因听的,因为我看完这本书,也想一遍一遍的对林徽因说:“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读后感8
从小到现在,自以为读了不少书,读了不少好书,摘抄了不少好词好句,直到读到《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我才算是明白,原来,这才是真的书,上面的每一句话,都能如入诗一般的境界,就像漫步在桃花源里,随着作者行云流水般的描述,对主人公有了更多地了解,她就是林徽因。
在书的封面上,有这样一段话:
她是中国第一代女性建筑学家,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的参与者,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者之一,是传统景泰蓝工艺的拯救者。她是一个聪慧的女子,让徐志摩怀想了一生,让梁思成宠爱了一生,让金岳霖默默地记挂了一生,更让世间形色男子仰慕了一生。她,就是林徽因。
“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这样独具匠心的对联,出自金岳霖之手。我金岳霖爱上了才情女子林徽因。佩服金岳霖老先生,痴爱一生,对林,总是如若初见,默默付出,深情呵护了她一生。他爱得理性,爱得沉稳,爱得不动声色。如《在你身边》片子里出现的那一纸父亲弥留之际递过的人生的保单,也许你从未想用过,从未想流泪,却因了这出生之际就一直呵护你至今的这张保单而泪流满面……
你说,你愿生命单纯如茉莉,清淡如桂子。我说,我愿意像金老一样,对你如若初见,默默付出,爱的不动声色。我爱你写诗的才华,“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粱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四月天!”我爱你对事业的执着追求,你以诗人的眼睛发现,坚硬冰冷的建筑物中蕴含着诗意和画意,更爱你对爱情的执着与冷静。我们的爱无法变成亲情,我无怨无悔,只有用我的一生守望你的幸福。徽因,我对你无所奢求,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爱,可以在风雨中为你撑起一片晴天;爱,可以在黑暗中为你照亮前行的方向;爱是林夏的“我爱你,与你无关”的隐忍,爱是柳永的“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着,爱是李商隐“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因为爱你,对你无所奢求,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这是一本唯美的,充满诗意,温情的人物传记,当你打开这本书时,可以跟着作者白落梅,漫步在林徽因的时光隧道里,静静的欣赏她的聪慧,她的优雅;感受她和徐志摩之间纯真的爱情,和梁思成相濡以沫的温暖。为一朵花低眉,为一片云驻足,为一滴雨感动……
祝愿每个人都能在尘世获得幸福,拥有圆满的人生——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读后感9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读后感翟福强从小到现在,自以为读了不少书,读了不少好书,摘抄了不少好词好句,直到读到《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我才算是明白,原来,这才是真的书,上面的每一句话,都能如入诗一般的境界,就像漫步在桃花源里,随着作者行云流水般的描述,对主人公有了更多地了解,她就是林徽因。
在书的封面上,有这样一段话:她是中国第一代女性建筑学家,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的参与者,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者之一,是传统景泰蓝工艺的拯救者。她是一个聪慧的女子,让徐志摩怀想了一生,让梁思成宠爱了一生,让金岳霖默默地记挂了一生,更让世间形色男子仰慕了一生。她,就是林徽因。“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这样独具匠心的对联,出自金岳霖之手。我金岳霖爱上了才情女子林徽因。佩服金岳霖老先生,痴爱一生,对林,总是如若初见,默默付出,深情呵护了她一生。他爱得理性,爱得沉稳,爱得不动声色。如《在你身边》片子里出现的那一纸父亲弥留之际递过的人生的保单,也许你从未想用过,从未想流泪,却因了这出生之际就一直呵护你至今的这张保单而泪流满面……你说,你愿生命单纯如茉莉,清淡如桂子。我说,我愿意像金老一样,对你如若初见,默默付出,爱的不动声色。我爱你写诗的才华,“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粱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四月天!”我爱你对事业的执着追求,你以诗人的眼睛发现,坚硬冰冷的建筑物中蕴含着诗意和画意,更爱你对爱情的执着与冷静。
我们的爱无法变成亲情,我无怨无悔,只有用我的一生守望你的幸福。徽因,我对你无所奢求,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爱,可以在风雨中为你撑起一片晴天;爱,可以在黑暗中为你照亮前行的方向;爱是林夏的“我爱你,与你无关”的隐忍,爱是柳永的“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着,爱是李商隐“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因为爱你,对你无所奢求,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这是一本唯美的,充满诗意,温情的人物传记,当你打开这本书时,可以跟着作者白落梅,漫步在林徽因的时光隧道里,静静的欣赏她的聪慧,她的优雅;感受她和徐志摩之间纯真的爱情,和梁思成相濡以沫的温暖。
为一朵花低眉,为一片云驻足,为一滴雨感动……祝愿每个人都能在尘世获得幸福,拥有圆满的人生——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读后感10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多么温暖的字眼,多么深刻的领悟。在新华书店时,先是被书名和封面吸引,粗略翻了几页,瞬间为作者那种文字背后烟雨蒙蒙的感觉所折服。
在读《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这本书之前,我不敢相信在这个七色多彩的世界里曾经有那么的一个女子存在。她的名字叫林徽因,一个漫步红尘却不被污染,安然而优雅的女人。她让徐志摩怀想了一生,让梁思成宠爱了一生,让金岳霖记挂了一生。
白落梅笔下的林徽因美艳佼佼,才华晏晏,理想的像一个女神,只得世人仰望,距之万里。其实,剥下重重包装与光环,她就是一个平凡的女人。
她是一个现实的女人,纵使心中爱着徐志摩却还是选择了和梁思成结为连理,因为她心晓琴棋书画诗酒花代替不了柴米油盐酱醋茶。当梦想的爱情与现实的境况相矛盾,她冷静而现实的选择了后者。生活或许与爱情无关。也难怪张幼仪最后不怪恣意妄为、挥霍无度的陆小曼,却怪抽身止步、冷静斩情的林徽因了。她怨林,明明爱着,却没有勇气迈进一步,没有给徐志摩应有的幸福。这样看,一生不幸的张幼仪,挥霍无度的陆小曼都比林徽因勇敢,因为她们敢爱敢恨,活的潇潇洒洒。正是因为林徽因出身名门,一世才情,倾城容貌,才让她禁锢在自己的世界,不愿让自己沾染一丝微尘,她知道徐志摩有妻室,纵使他离了婚,她也要背负很多,她想当一朵纤尘不染的白莲,于是她放弃了徐志摩……
或许一个女人一生这样度过该是无悔的,被人爱过,爱过别人,奋斗过,坚持过,成功过,也有过低谷,也有过落寞,人生的滋味种种都小小的尝试了一下,虽然没有陆小曼的那份敢爱敢恨,亦没有张幼仪那份牺牲的无私,平平淡淡的过着柴米油盐的生活,在梁思成的宠爱下过生活,虽然最后只有金岳霖固守着那份执着,但是林徽因还是幸福的,充实的过着每一天,美丽的过着每一刻,让人们看着这江南的美女智慧聪颖的在人间走了这一遭……
也许会有很多人觉得林徽因应该选择的是徐志摩,因为这位浪漫的诗人好像更适合她,才子才女看似更般配,她最后的选择却让很多人惋惜。但如果我是林徽因,我也会选择梁思成。诗情画意的生活本该就是故事的情节,稍纵即逝,实实在在的幸福才是每个女人最想要的,可惜,可悲,就是如此简单的幸福却成了一种奢望,真让人叹息。每当晚上夜色朦胧的时候我都会不由自主地翻开这本书,看着会让人感到平静,很舒服的语言表达,也很浪漫,一个人,一本书,一杯茶,一帘梦,静静的。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读后感11
曾经以为人物传记只是僵硬死板地描述人物的事迹,枯燥而又乏味。但当我触摸这本名为《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的书籍时,我不禁被其深深地震撼了,一本人物传记竟然可以写得如此如诗意般的唯美。拿起这本曾经中途摈弃的书,在午后的阳光下重新品读,不得不说这是一种多么惬意的事。
读书,是不能带有任何功利情感的,你可以把它当作是一种消遣,特别是读这本唯美的书。读完之后,并未感觉有多么大的触动,但心灵却仿佛被洗涤了一般,暖暖的却又含有诗一般的韵味。有的人说这本书只不过词藻华丽,语言优美,根本没有什么内涵。我只想说,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见解,至少在我看来,它是一本能够使我远离喧嚣尘世的书籍。正如书中所言:“爱上一座城,也许是为城里的一道生动风景,为一段青梅往,为一座熟悉老宅。或许,仅仅为的只是这座城。就像爱上一个人,有时候不需要任何理由,没有前因,无关风月,只是爱了。”喜欢上这本书,或许也没有什么理由,只是一种感觉,只是喜欢。
林徽因是不幸的,因为她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双亲,她的父母只不过是当时时代的一种“婚姻”,没有相濡以沫的经历,也没有举案齐眉的爱情,她从小便在痛苦的童年中慢慢成长,成熟,所以她才会拥有那么细腻的心:同时她又是幸运的,才貌双全的她一直是世上最璀璨的明珠,令三个优秀的男子一生都对她难以忘怀。她尝尽了人情事味,亦懂得了这其间不可言说的无奈。她是个美丽如蝶的女子,面对感情有过彷徨惆怅,只是终究还是做到了收放自如。她以一种清雅端然的十八姿态漫步在云间,让世人仰望了一生,怀想了一生,也追寻了一生。
51年的岁月,对于我们来说,可能过于短暂。但对于林徽因来说,51年刚刚好,因为她在51年的时间里做了自己该做的,经历了自己应经历的,在这个尘世间留下了一朵淡雅的白莲。虽没有激烈的大起大落,亦没有大悲大喜,但她的人生确实如此的温暖,美好而又清澈。
她在莲开的季节降生于杭州,与六月的白莲定下了一生的约定,在人生的岁月中留下了四月的人间,又于人间的四月天带走了一份最纯粹的美好。最后,愿以一首《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与君在这诗意中追寻那朵白莲。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水光浮动着你梦中期待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读后感】相关文章:
4.人间有晴天读后感
5.命若琴弦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