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文网>实用文书>读后感>《顶》读后感

《顶》读后感

时间:2020-11-26 09:21:04 读后感 我要投稿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1

  趁着出差,起早贪黑用两天时间读完了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一开始看到书名的时候,以为可能是一本教人如何说话或者演讲类的教学书,看完才明白其实不仅仅是教人如何说话,更是把“说得上话”作为一种生活,孜孜以求。说得上的,内心便不感孤独,说不上的,三两句之后杀人放火,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又皆有说话开始,或近或远、或亲或疏,或延续或断绝……

  故事围绕着“延津”这个地方展开,上篇的主人公吴摩西随着生活中的种种遭遇走出延津;下篇的主人公牛爱国,也就是吴摩西养女巧玲的儿子,在六七十年之后又随着生活中的种种遭遇回到延津。两代人生活中的种种遭遇,又皆是因为句句说得着或者说不着的话,指引着他们在各自人生的命运之途上不停奔波。同一件事情同一个理,不同人有不同人的说法,不同的说法也就导致不同的结果。

  “话,一旦成为人与人唯一沟通的东西,寻找和孤独便伴随一生。”生活中必定有这样的经历,有的人与之交谈说话通畅舒心,不论长久不见或经常相见,总能聊得来,即使沉默许久也不必刻意找话题,无话也不觉冷场;也有的人,即使日日见面或千里相聚,总是三五句话便收了场,觉着冷场还要找个话题说说,便就是“尬聊”了。吴摩西为了寻找能够“说得上话”的养女巧玲,走出延津,天南海北寻找不息,最终把自己的名字找没了还没歇息;牛爱国为了寻找吴摩西临死前留个母亲曹青娥(也就是巧玲)的一句话,也是天南海北一顿走,遇到那句“日子过的是以后,不是以前”后想明白了,寻找能跟他“说得上话”的章楚红和寻找吴摩西临终前留下的那句话一样重要,便也要继续找下去了。书中的情节和人物关系,社会群组和家庭关系,乃至意念想法,都和人与人能不能“说得上话”,说的话能不能触及心灵、提供温暖、化解矛盾有关,可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怪不得老人们常常教育孩子要好好说话,可见这个说话真是极其重要的,话说对了一句顶一万句,话说不对一万句也是白搭,又可谓“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书中描写的人物都为着能够说上话,或忠诚或背叛,或亲近或疏远,或者不远万里去寻找着,义无反顾地追逐“一句顶一万句”的身影,也指引着现实中的人们不断去寻找精神上的依托和慰藉。一些经典语言令人回味无穷:

  1、一个人的孤独不孤独,一个人找另一个人,一句话找另一句话,才是真正的孤独。

  2、世上的事情,原来件件藏着委屈。

  3、人要一赌上气,就忘记了事情的初衷;只能想着气别人,忘记也耽误了自己。

  4、我活了七十岁,明白一个道理,世上别的东西都能挑,就是日子没法挑,我还看穿一件事,过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以前。

  5、孩子,头一回我不以主的名义,以你大爷的名义给你说,遇到小事,可以指望别人;遇到大事,千万不能把自个儿的命运拴到别人身上。

  6、世上的人遍地都是,说得着的人千里难寻。

  7、什么叫悲?非心所愿谓之悲呀!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2

  刚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其实有点乱,感觉看不太懂书在讲些什么。但越是往后看越觉得精彩,越觉得作者厉害,然后就开始深深佩服作者了。

  书分两部分,上部分是出延津记;下部分是入延津记。小说的前半写的是过去,主角是杨百顺,杨百顺上有个哥哥,下有个弟弟,与卖豆腐的老杨为父子关系,杨百顺一生改了三个次名字。从杨百顺改成杨摩西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从杨摩西改成吴摩西,又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他的人生似乎就是这样。被分成3个部分。杨百顺与剃头的老裴互为朋友;与杀猪的老曾互为师徒;与外国人老詹也互为师徒……他与太多太多人有关系,而他的一生,似乎也在为了一个“说得顺心”而徒劳有波。

  杨百顺,百顺。他的父亲给他取了个好名字,但他的生活,事业,似乎都不像他的名字一样,他总在寻找些什么。看完了书,我才明白。他一直在寻找一个人“说得顺心”的人。话,一旦成为了人与人唯一沟通的东西,寻找和孤独便伴随一生。所以杨百顺在寻找,为了心里过的舒坦舒心,为了孤独有人陪伴,有人可以说话,他的一生都过的坚苦。于是喊丧,便成了书中杨百顺崇拜的职业。

  龙应台曾说过;“有一种寂寞,身边添个可谈的人,一条知心的狗,就可以消除。”杨百顺何尝不是想这样,所以孤独无助的吴摩西失去为一能够“说得上话”的养女,为了寻找,走出延津。而吴摩西养女的儿子牛爱国,同样为了摆脱孤独,寻找“说得上话的”朋友,走向延津。他们一出一进,延宕百年。就是为了心灵的慰藉,所以他们一直在寻找,他们毅然决然的追逐“一句顶万句”的身影。

  由此我忽然发现,为什么常有人说活得很累。他们在生活不如意,事业不顺,爱情不美好时,颓废,茫然。他们找不到说话的对象,所以累。这种累,犹如漫漫长夜,磨砺着我们的神经,祖祖辈辈。啃食着我们的心灵。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话不投机半句多”,书中杨白顺的父亲老杨与老马是“好友”,老杨总认为老马能为他提供很多帮助,却不知,老马只是不想听他讲话,才快速的为他指路,为他提意见。其实现实生活为何不是如此?有些人与父母不就是话不投机半句多?总是厌烦父母的唠叨,从来不认真听过,而父母何尝不是想找个“说的顺心”的人?

  小说中所有的情节关系和人物,所有的社会组织和家庭和谐,其实都和人能不能对的上话,对的话能不能触及心灵有关。而杨白顺,也就是吴摩西没有找到她的养女,牛爱国也没有找到庞丽娜和和尚。但是这就是人生不是吗?一个个错过,一个个无奈,而人生,也是因此完整。

  “一句胜过千年”是我认为这本书的主旨,书中所有故事因此展开也因此结束。我想刘震云先生也是想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吧。

  有一种寂寞,有一种孤独,以话语开始,也以话语结束。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3

  初读此书,觉得此书非常生涩难读,人物关系复杂,墨迹无趣。内心浮躁是很难读这样的书籍。当我静下心来读完整本书之后却舍不得就这样结束,心情很复杂,很难去解释那种沉重,失落与孤单,压抑的心情。我个人觉得好的书籍大抵如此会给我们的思想带来冲击,像明镜让我们可以照看自己的模样,但它又不是普通的明镜,它能照亮我们的心灵,给我们一些启示。

  小说的叙事风格类似明清野稗日记,语句洗练、情节简单、叙事直接、朴实无华。正如书名“一句顶一万句”,一字一句都构成言说的`艺术,无一句废话。

  小说的前半部写的是过去。孤独无助的吴摩西失去唯一能够“说得上话”的养女,为了寻找走出延津;小说的后半部写的是现在。吴摩西的养女的儿子牛爱国,同样为了摆脱孤独寻找“说得上话”的朋友,走向延津。一出一走,延宕百年。“出延津记”和“回延津记”表面上讲的是吴摩西和牛爱国两个人的历史,但只要对之细细咀嚼和回味,便会明白实际上讲的是孤独的历史。“孤独”世代相传,祖辈的故事在后辈的身上重演,祖辈的“孤独”也在后辈身上延续。小说所有的情节关系和人物结构,所有的社群组织和家庭和谐,乃至爱情都和人与人能不能对的上话,对的上话,然能不能触及心灵、提供温暖、化解冲突、激发情欲。话,一旦成了人与人唯一沟通的东西,寻找和孤独便伴随一生。心灵的疲惫和生命的颓废,以及无边无际的茫然和累,便如影随形地产生了。

  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很多人想找个说得上话的人,但是越长大越发现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似乎孤独才是人生常态。书中的人物大部分都是中国最底层的老百姓,很真实的反应了底层百姓的人性和人心,读此书时我总是情不自禁的会想起我的外公,我自幼跟随外公外婆长大,印象中外公一直是个沉默寡言的人,但是他有一个“说得上话”的姐夫,在交通不便的年代,他会走上几天的路,风餐露宿,就为了能和这个“说得上话”的姐夫说说话,和这个能给自己出主意的人聊聊天、喝点小酒。像极了书中主人翁,为了一个建议,千里迢迢的去找自己认为能帮自己出主意的朋友,帮自己说道说道。

  为了摆脱孤独和累,书中的人们努力制造声响和热闹,但这无法改变本书人物的命运,就像今天,我们很多人还像书中的人们一样为此付出巨大的成本和代价。

  当然,阅读此书也让我感受到生命的执着和顽强。为了在精神上有所寄托和慰藉,人们义无反顾地追逐“一句顶一万句”的身影,很像祖辈弯曲的脊背和那一大片脊背组成的苍穹。

  一个人的孤独不是孤独,一个人找另一个人,一句话找另一句话,才是真正的孤独。(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4

  最近几天可以说是“有点闲”了。第一篇论文导师迟迟不给回复,第二篇论文又差半个月数据,其余该做的都做好了。可能到20多号去咸阳再到村里把数据下下来,这剩余的十天我都没什么正经事。前两天从图书馆刚借的小说又读完了。

  其实今年到现在还没看过几本书。《笑傲》、《射雕》算重温;《毒木圣经》是对非洲大陆和圣经故事的探索;《暗算》是对特务阶层的探索;最近还没看完的《佛本是道》更是没太多内容的网络水文;(当然看这本小说是因为它有历史意义,这是一本此类修仙文学的奠基型小说,也许我已经看过它“后辈”青出于蓝的作品,但是它开创的文章流派和天马行空的幻想仍可以一阅。当然我如今已真的认为网络小说整体水平和内容就是不如现实文学作品,无聊的时候拿水文打发时间吧。)只有《一句顶一万句》这本书,回归中国乡土,平民百姓,是我熟悉的阶层和熟悉的文化。我其实一直觉得中国的文学要断代。往几十年前推,作家写的是黄土、人文、少数民族、历史变迁,这是非常好的题材,也符合中国国情;如今几十年,作家想写出有深度的作品,题材还是小人物、悲剧、不随世事变迁的少数民族、或者无奈随历史洪流变化的边远山区,等等。

  如今的作者还是想往几十年前靠,而且国际对中国主流文学的定性貌似也是这样。能够获奖的都是中国农村题材,展现中国历史的小说。当然可能还有科幻未来型的,比如《三体》,但是我还没有看过。我只是觉得很少有书写现代我们这个阶层写的深刻的。当然也可能因为我们这样的人身上没有爆发点和矛盾点,写出的小说就不会那么跌宕起伏。代表中国大多数的应该不再是穷苦的老百姓了,希望多一些优秀的作品描绘一下都市阶层中产阶级。

  《一句顶一万句》是一本非常优秀的小说。很符合过去的中国平民农村老百姓的生活。日子天天鸡零狗碎地过,天天东家长西家短,看似絮絮叨叨地车轱辘话,人的一辈子也就这么过去了。能跟你说的上话,我们就是朋友;说不上话了,我们就掰了。小说全篇似一条小河,缓缓地顺着往前推动,不知不觉间两三代人的一生就过去了。(写到这突然觉得时间的真的似流水啊。)结尾部分看似时光还在往前推,通过几个偶然的线索把前两代人的故事也有一些交代。最后的故事是结尾,也是开头,只不过这一段故事告一段落,但能体会到生活仍会这样缓缓地流向远方。中国的乡土文学我看过的也不少了,但这样的叙事结构我还是第一次见,看似没有架构,其实想来,几十年前连字都不认识的普通人,一生又有什么架构呢?这样才更贴近现实吧。

  早晨去把书还掉的同时,又借了两本海岩的名作《玉观音》、《永不瞑目》。电视剧我也没看过,让我们期待一下是不是现代中国的代表作吧。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5

  最近,看了刘震云的新作《一句顶一万句》。我看过刘震云的多部小说,他驾驭文字的能力很强,特别是对社会底层民众的生活描写入木三分。这本书是写普通的民众,中国千百年普通民众的一种生活状态和人际交往状态,以“谈的来谈不来”作为交友、恋爱结婚的标准,或者,把“找一个说得着”的作为人活着的目标。

  《一句顶一万句》是一本非常大气的书,小说内容乍看感觉很“散”,但是语言精炼,每一个小枝桠,都在描写形形色色的人,穷其一生,为了找一个说的上话的而努力。

  故事的主角叫吴摩西,其实吴摩西不叫吴摩西,而叫杨摩西,其实杨摩西也不叫杨摩西,他有个极具中国特色的名字,他本来应该叫杨百顺。虽然杨百顺叫杨百顺,有百事顺利的意思,然而却事事不如意。15岁的杨百顺的偶像是喊丧的罗常礼,可是喊丧又养不活人,迫于生活,杨百顺跟着他爹做豆腐,然后陆续学杀猪、做篾匠、信耶苏、给县长管理菜园子,最后“嫁”给了吴香香。为了有个住处,杨百顺信了耶苏,这是主给杨百顺实实在在的实惠,代价是被意大利传教士老詹改名叫杨摩西。考虑到给县长管理菜园子不是长久之计,为了以后有个安身的地方,忍辱负重“嫁”给了吴香香,随妻子姓吴,就又成了吴摩西。我不知道在我们的周围,有多少个“吴摩西”为生活所累,所逼迫,

  千百年来,中国人真的是孤独的,茫然四顾,找不到一个说话的人。“不敢说,不好说,说了也不明白”成为人与人顺畅交流的桎梏。被现实的利益羁绊着,成为不敢说的理由;被礼仪道德约束着,成为不好说的理由;认识水平有高下,成了不想说的理由。所以,从古老的寓言故事就教育不要做咕呱乱叫的青蛙,孔老夫子也谆谆教导“谨于言,敏于行。”做事要“三缄其口”。但现实的世界里,中国人又是如此喜欢扎堆的民族,喝酒喜欢热闹,办事喜欢隆重,及至行走在马路上也是三五成群。中国古话“朋友多了好办事。”这也是中国千百年来颠簸不破的真理,所以得交各种各样的朋友。但是,很多时候,这些朋友私下交流的大都是政坛新闻,街头趣闻,单位传闻,与别人有关的多,涉及个人的少,涉及心灵的更少。正因为如此,所以当心底的寂寞和孤独无以排解的时候,就更会寻找热闹的所在,来暂时摆脱和忘掉精神的失落。不像那些有宗教信仰的人,可以跟上帝说,跟安拉说,他们无所不知,无所不在,能理解你的苦痛与烦忧。也正因为如此,一个能懂你,能说的上,说的着的朋友在中国那就是精神上的太阳啊,碰到了这样的朋友,那就是一生之幸,就是跨过千山万水也得找到啊。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6

  无比平实的语言,描述着点滴细节,读的时候总有一种置身于旁,看着剧情在旁边上演的感觉。每一片的琐碎的生活,都藏着各自的不易,正如书中却说,每个事中皆有原委,每个原委之中,又拐着好几道弯。而一件简单的事儿,拐了弯,便不再是原来的事儿了。

  // 传来传去的话

  能说上很多话的人,总会成为彼此信赖的人。但即便曾经说过千万句掏心的话,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往往脆弱得禁不住一句无心之过。

  杨百顺对师傅应是无比感激,却一时意气用事,把对师娘的不满说了个痛快,结果丢了活儿又和师傅一拍两散。牛爱国与冯文修曾经“不管你到天南海北,咱俩好一辈子” ,可酒醉时的话,经过几张嘴,皆成了清醒时的话。

  传来传去的那些话,常常就是一把刀子,有意无意间就鲜血淋漓。是这个意思吗?是这个意思。但又不是这个意思。但这个意思已无法解释。因为时候变了,场合变了,人也变了。

  // 内心那片柔软地

  牛爱国要去当兵,牛爱香以为弟弟是因为烦爸妈而要离开。没想到牛爱国的理由却是这一批是汽车兵: “学会开汽车,我开着汽车,带姐去北京。” 牛爱香歪着脖笑了。接着又落了泪。从手腕上摘下自己的手表,戴到牛爱国手上。

  想起吴摩西离开吴香香躲在货栈时,巧玲过来找他,也是因为巧玲的一句话,吴摩西回了家。——巧玲哭了: “我想你了。明天该去白家庄拉面了。” 吴摩西潸然泪下。起身,拉起巧玲的手,重回了馒头铺。

  看着故事的一篇篇,多是无奈的收场。说得上话的朋友,可能走着走着后来就渐渐淡了,渐渐断了。你说错了吧,好像也是人之常情的没有错。而看到这两个片段的时候,才又看到,什么淡了,什么散了,总有一些亲情的线牵着,总有什么是不会断的。

  // 为了演给别人看而做的事

  为了不想演变成另外“一场风波”,吴摩西假装去找吴香香。为了给众人“一个交代”,牛爱国假装去找庞丽娜。明明是自己心里已经了结的事情,却仍要在他人压力下而去做一些看上去应该做,而自己内心并不认可的举动。兜兜转转,命运像轮回似的把故事重复又重复地放在不同人的身上。想起J.H前几日在朋友圈发的“去你的完美人设”,想起.D昨晚酒后含着泪水问能不能不顶着那么多的光环生活。然而真的只有很久很久以后,才会明白真实的人生从来就没有什么标准模板,没有什么该走的路,该成为的人。问心无愧地活着,比为了演给他人而看地活着,要有意思的多。只有自己心里想走的路,想成为的人,才是最大的支撑。

  ……“街上怎么说,那是街上的事,自己怎么做,才是自己的事。” ——《一句顶一万句》刘震云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7

  古人讲开卷有益,读书的习惯丢掉好久,近来重拾,也能在一周之内的工作之余读完一本书。就把这当做一个开端吧。

  我是一个嘴笨的人,从小到大没有和人吵过架,倒也不是不想吵,一是冲突不多,二是嘴笨。我们那管嘴笨叫不会讲话,不是不会说,而是说不出有用的话,不会说漂亮话,不会说讲到人家心里的话,所以从小我就明白,讲话真是一件难事。

  可是在《一句顶一万句》里,我才发现,讲话何止是一件难事,简直是这辈子最难的事。啥叫一句顶一万句,你说了一万句好话拉近两个人的距离,可就因那么一句话离了心。你不知道哪个不相干的人说了一句话,就莫名其妙决定了自己的命运。看似荒诞,生活的理就都在这里。

  “人的一辈子,都是在找一个能说的上话的人。”这是通篇的主题,序言说“话,一旦成了人与人唯一沟通的东西,寻找和孤独便伴随一生。心灵的疲惫和生命的颓废,以及无边无际的茫然和累,便如影随形地产生了。”

  上篇的吴摩西,下篇的牛爱国,以及这两个人物牵扯出来的形形色色的人物,都是在说,做人难,说话难,有个能听懂自己话的人难。总之人生是孤独的,人生来就有表达的欲望,而人注定不被他人彻底理解。也许是因为在农村长大,所以对通篇故事里的人物都有一种熟悉的感觉。一本书固然是可以长久的历经时间的考验,可是理解人物生活的背景也很重要,离故事背景太远,不免会产生“怎么有这种人呢”的疏离之感。因为我们注定只能接触一小部分人,感受特定的生活环境。

  一件事牵扯着另外一件事,话讲着讲着就从一件事到了另外一件事,何止一笔糊涂账,话说到底也讲不清楚。男女吵架就是一个例子,吵着吵着就不是一件事的事了。“同样一件事,对自己有利没利他不管,看到对别人有利,他就觉得吃了亏。”“与人共事,还爱占人便宜。占了便宜正好,不占便宜就觉得吃亏。”这种人现在也不乏少见,但咱不能把它说成民族性上面,这么说和书中各种人物从一件事扯到另外一件事没有什么区别。

  “世上的事,原来件件藏着委屈。”真是心酸的一句话。人心隔肚皮这话没错,可是这肚皮带来的隔阂真让人无能为力。“人相互一有隔阂,对方便无做的对的地方;同做一件事,本来是为对方考虑,对方也把你想成了另有想法。”百口莫辩也是这个理。真的到了说了也白说的地步,人家压根听不进去,才会觉得这话说得是那么无力。而往往一个人觉得真伤了心,任说啥都没有用,这就叫百口莫辩。一件事连着另外一件事,一句话引着一个想法,人判断一件事时又是一个想法连着另一个想法,弯弯绕绕,话难就难在这里。

  书的最后部分有两句话,算是在一大堆难处里的两句劝慰话。“啥事看近点儿,事情倒能想开;看得长,心就宽不了了。”“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从前。我要是想不清楚着一点,也活不到今天。”不是得过且过,而是活在当下。说话难,往往就是话里有话、客套话、真话、假话、大话、胡话。说话难,人生更难,但是知道了这个难处,能稍加体谅别人,也算是尽绵薄之力了。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相关文章:

1.顶碗少年读后感

2.《顶碗少年》读后感

3.读后感顶碗少年范文

4.《六顶思考帽》读后感

5.顶碗少年优秀读后感范文

6.顶碗少年读后感350字

7.《顶碗少年》读后感10篇

8.读后感作文400字顶碗少年

上一篇:沉思录读后感 下一篇:童年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