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文网>实用文书>读后感>《我会安排时间》读后感

《我会安排时间》读后感

时间:2021-01-16 19:03:40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我会安排时间》读后感

  读完某一作品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会安排时间》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我会安排时间》读后感

《我会安排时间》读后感1

  近日,我带着女儿包涵共同读了《我会安排时间》这本书,刚看到这本书的书名时,我就被它给吸引了。包涵今年一年级,正好处于适合读这本书的年龄,由于受到识字量的限制,所以都是采取我读她听的模式,听完让她自己做出判断,并说明原因。我很享受这样的亲子共读方式,让我与孩子有了更多的亲密时光,不仅增近了亲子感情,同时又让孩子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学到知识,培养良好的习惯。

  中国古时候就有“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说法,正确的时间管理可以让我们每天合理安排工作、生活,让自己能够合理控制各种突发事件,并且可以游刃有余地顾及生活以及工作。对于孩子来讲,学会时间管理也同样重要。因为孩子的小小心中尚未敲响对时间的重要性这个警钟,所以他们总是随性而为,家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相信很多小学生的家长和我一样深有体会:孩子作业拖拉,该做的事情就是不去做,看电视等倒是兴趣盎然,学习的时候垂头丧气,做的过程效率低下,一会儿做喝水,一会儿上厕所,急死人。你不停地催促要她快点,快点,就是快不起来。如果孩子能把时间花在刀刃上,该学习的时候高效学习,该玩的时候痛痛快快的玩,该有多好。《我会安排时间》这本书里完全没有教条式的东西,而是看到了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以及妙趣横生的插画,一个个小故事,简单而有趣,并且在小故事的最后,会让孩子自己选择,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到底应该做什么事情,并且配上有趣的图画。书后的参考答案不仅给出正确的选择,更多的是对于方法、原则的解释。

  其中一则小故事《伊哈尔的微宇宙》让我印象比较深刻,主要是教孩子根据时间管理的优先原则,当目标任务与娱乐享受发生冲突时,应优先完成目标与任务。对学生而言,最基本的任务是完成学业。之前包涵也有类似的小毛病,比如放学回来遇见小伙伴在玩耍,也把书包一扔吵着要去玩。看完这个小故事,她自己也明白了只有在把学习任务完成的前提下,有空余时间才可以去做其他的事情。还有一则是《我发明了隐身衣》对包涵的启发也比较大,主人公按照轻重缓急的顺序对所面临的事情做了安排,更加科学高效。让孩子明白目标优先、分清轻重缓急。比如有一次我答应她周六下午陪她去看电影,临时接到公司电话要去加班,电影没看成,从此“骗子妈妈”就成了我的新代号。看完《我发明了隐身衣》这个故事后我问她还会不会因为上次没看成电影而怪妈妈?她说:“不怪,因为妈妈上班比较重要。”

  一个个小故事背后都蕴藏着大大的道理。学会管理时间对孩子而言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习惯的养成需要持续的时间去坚持。这本书对我而言,更大的意义在于给了我一种方法——采取讲故事的形式更有效的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让孩子了解对时间的管理,做时间的主人,让小拖拉变成小麻利,让小磨蹭变成高效王。

《我会安排时间》读后感2

  从牙牙学语到幼儿园,又从幼儿园到小学,我一边欣喜着孩子的成长,一边也在为孩子的各种不良小习惯而头痛不已:做事拖拉、没有效率、毫无时间观念、耐心不足、注意力不集中,如此等等不胜枚举,作为家长我也在寻求各种方法来试图对此加已改变。

  经老师推荐,我仔细拜读了一套名为《我会安排时间》的书。这套书采用情景训练的模式,让小读者设身处地地帮故事中的主人公选择合理科学的时间来安排计划,其中的小故事如《太阳要把地球吃掉了》《拯就太阳系》《懒羊羊的神奇药水》《超级大地震就要来了》紧紧抓住了孩子的喜好和兴奋点,孩子在帮助主人公制定计划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了初步的分清轻重缓急的概念,树立了一定的目标意识,并学习了制定计划的方法,从而对孩子在时间观念上也有了一定的进步。

  读了这本书后我感觉深有所得,也学着制定了一些计划。

  首先,针对一年级上学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我总结了一些经验和教训,制定了下学期总的目标计划:

  一、提高孩子数学成绩。孩子上学期的数学成绩不是很理想,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分析,我发现一方面是因为孩子理解力比较差,特别是思考题,往往不能明确题目具体的要求,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孩子平时做题太少,以至于碰到新颖一点的题型就不知所措。针对以上两点,我一边增加了孩子的课外阅读,另外针对孩子接触题型太少,规定孩子每天做一些数学试卷。

  二、增加阅读时间。我认为进入小学后把每天课外阅读列为家庭作业是一项非常好的举措。通过阅读,孩子增加了识字量;通过阅读,能使得坐不住的孩子静下心来,间接培养了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同时通过阅读拓宽了视野,增加了孩子的知识面。除了老师规定的`阅读时间,善于利用一些碎片时间给孩子阅读,也会有更好的效果。

  三、针对我家孩子铅笔字写的不规范作一定的训练。因之前看过报道说孩子7岁前练字对指骨不好,所以孩子幼儿园的时候我没有给他做硬笔字的练习,孩子到了小学后,多次被老师指出写字不规范,今年下学期我会通过一些适当的训练,希望对孩子的硬笔书法做一定的提高。

  现在总的目标计划制定好了,怎样才能让孩子心甘情愿地把这些计划分配到每天的学习中呢?我认为要把我要她学转化为她要学。于是选择了一个合适的时间:

  我说:“晚晚,你觉得上学期你的学习怎么样。”

  晚晚不好意思:“我学的不好!”

  我再问:“哪里不好?”

  她答:“数学不好、写字不好、注意力不集中!”

  看,孩子其实知道自己哪儿不好,于是我就针对她的情况跟她讨论应该怎样加以改变,最后我们对上面的三点达成了共识。并且我跟她要求以后把这三点目 标任务融入到每天的学习中,她表示同意。

  其实以前每天放学之后,孩子也都有学习,但学习效率不高,总是学不了多长时间就想玩。现在看了这套《我会安排时间》,我也学着书中的方法,每天放学回家就先拟一个任务表,然后让他自己安排时间和顺序,另外根据堵不如疏的原则每项任务之间会留15分钟休息时间。因为是她自己制定的时间计划表,所以比以前的学习有了一定的积极性。

  希望一段时间的目标安排计划的训练,能对孩子在生活上,学习上,以及习惯养成方面能有一个长足的提高。

《我会安排时间》读后感3

  《我会安排时间》是中国第一套儿童时间管理训练丛书的一部分,分为上下两册。上册主要引导孩子把有限的时间合理分配,区分轻重缓急,懂取舍;下册主要引导孩子对更长远的目标进行计划和安排,逻辑性和计划性更强。两本书通过图文并茂的一个又一个精彩故事启发孩子正确的时间观,从而实现合理、有规划的人生。

  当这本书放在小朋友面前的时候,小朋友草草地翻了一遍以后就扔旁边去了。显然在他眼里,与别的绘本没有多大区别(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由于识字量有限,更多地只是通过图片判断书的内容)。所以,这必须是一本家长、小朋友一起“玩”的书——没错,就是“玩”!书中每一个故事都为小朋友精心部置了“目标与任务”,让小朋友“玩中学”,玩的过程中也能收获大道理,比起单纯地讲授更容易接受。

  既然是“玩”,就要玩得畅快,我还自行设计了配套工具(见附件)。以《1。逃离白垩纪》为例。首先告诉小朋友一个小时就是短针转一圈,长针每指到一个数字代表5分钟,然后将标有时间的各项任务写在便签纸上(最好是小朋友自己写)。接下来,故事开始了,我们有那么多任务,偏偏时空机坏了,而再过一个小时巨大的灾难就要降临了,怎么办?怎么办?小朋友首先选择了“修复时空机(40分钟)”,非常棒,选择正确,紧跟着问一句“为什么呢?”小朋友答,“如果时空机修不好,就算其他任务都做了,最终还是跟恐龙一起灭亡。”这其实就是小朋友懂得区分“轻重缓急”了,任务做完以后,将书中总结的道理读给小朋友听,一起分析总结。

  书中得来终觉浅,时间的合理安排还要运用到现实中来。比如,有天晚上7点左右,我给小朋友安排了以下任务:①9点前上床睡觉(必须完成)、②去面包房买面包、③去御龙湾拿杯子、④去加油站加油、⑤洗脸洗脚刷牙、⑥小区门口拿快递。小朋友欣然接受以上任务,并安排顺序如下:⑥④③②⑤①。然而,实际操作是这样的:由于小朋友的磨叽,出发时间是18:40,拿快递用了5分钟, 开车去加油站加油,结束时间是19:58,如果去御龙湾来回至少40分钟,那在21:00前肯定不能完成上床睡觉的任务,于是最终,小朋友不得不放弃了③②的安排,非常不愉快。但是通过这次任务安排,至少让小朋友知道了,时间不是游戏,不能重来。

  同时,我还发现,小朋友之前做的书中的“目标与任务”可能只是数学概念的数字叠加,对于时间的长短是概念模糊的,随后的一个小测试证明了这点。小朋友有一个很好的朋友住在隔壁单元(同一栋楼),小朋友说去他家需要20分钟!!于是我打了大半盆水让小朋友端着,让他感受一分钟的长短,然后再问他,小朋友说,如果用跑的话,一分半钟可以来回。至此,对1分钟有了初步概念,未来还要做更多的训练。

  富兰克林说,“时间管理”是事业成功的关键。对于小朋友来说,从小养成正确的时间观、合理的计划与目标,必将终身收益。

【《我会安排时间》读后感】相关文章:

1.暑假时间安排计划

2.小学生假期时间安排表

3.我会好好爱你读后感

4.如何安排自己的时间?会不会排斥加班?

5.时间读后感

6.时间简史读后感

7.《时间简史》读后感

8.寻找时间的人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