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文网>实用文书>读后感>《草房子》读后感

《草房子》读后感

时间:2021-02-13 16:32:23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草房子》读后感(精选10篇)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草房子》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草房子》读后感(精选10篇)

《草房子》读后感1

  读完了这本书,我认识了:又淘气又活泼的桑桑,孝顺父母的细马,因为头上光秃秃而被大家叫成秃鹤的陆鹤,作者曹文轩把每一个角色都写得和真实的一样,事情也是的。

  我找到了一段关于景色描写的一段,位于第二百页的最后一段:夕阳正将余晖反射到天上,把站在砖堆顶上的细马映成了一个细长条。余晖与红砖的颜色融在一起,将细马染成浓浓的土红色……

  这一段利用夕阳的景色去衬托细马的心情,我记得,在这段话的前面,说了邱二妈一直在那里抚摸那些红砖,就犹如像在抚摸宝贝似的。而且,景色的描写也十分优美。

  在这一本书里,作者不仅仅写了景色,也写了很多对人物的描写,十分得生动,有趣,所以,我非常喜欢看这一本书。

《草房子》读后感2

  草房子这本书讲的是油麻地小学小孩们发生的各种有趣的事,故事里有好多让人不忘的角色,如:淘气而正义的桑桑;虽然受同学冷落但演戏认真的陆鹤;非常孝顺母亲的细马;十分英俊的杜小康,他们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映像。

  其中我喜欢的还是细马了,因为在他非常的孝顺懂事,连我都非常敬佩他。他在为他父亲挖柳树须子,但细马就要又白又嫩的,这也让我非常的敬佩他。

  我最喜欢草房子是应为他的景色描写非常的美,看看这一句:墓前,是一大片艾,都是从艾地移来的,由于孩子们天天来浇水,竟然没有一棵死去。他们笔直的站着,在从田野上吹来的风中摇晃着叶子,终日散发着它们独有的的香气。这一句让我知道了孩子们非常的敬佩秦大奶奶。

《草房子》读后感3

  这本书讲的是男孩桑桑在小学的六年:他欺负陆鹤,被妈妈打了一顿;蒋一轮喜欢白雀,他们互相寄信,让桑桑给他们传;他认识了秦大奶奶,帮助奶奶干活,陪伴秦大奶奶;学校来了“江南小蛮子”细马,桑桑不和别的同学一样欺负他,和他一起做朋友;杜小康家原来是最有钱的,就因为他们的轮船翻了,成了最穷的,还欠了人家很多笔钱,家里的`那扇红门都赔给人家了;

  白雀姐姐要走了,把蒋一轮和她的信全赠给了桑桑;桑桑得了鼠疮,桑乔找了好多家医院,才把他的病治好。读了这本书,我懂了我们看到他人需要帮助,就要帮助他们,我们不能欺负别人,要和被人好好相处。

《草房子》读后感4

  《草房子》是一本很值得回味的书籍,已经看似很厚的,无谓咀嚼的书。

  在书中,当我得知秃鹤(人名)为了补偿之前的差错、重新找回与同窗之间的友谊,在一年一度《草房子》里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是杜小康与细马。

  杜小康家开端是油麻地里家庭条件最好的一家。

  正由于如此,杜小康与其他同窗不一样。

《草房子》读后感5

  曹文轩所说的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人虽然会老可有一种东西是永不衰老那就是美,在学校老师呕心沥血的教育我们,在有危难时朋友会尽心尽力为我们付出,在伤心时朋友总是会安慰我们,在家中父母会更给予我们无私的爱,在这些人帮助我们时

  我们又能为别人付出什么呢?

  以后我们要尊敬师长与尊敬父母……要学会人与人交流、沟通。要学会体谅别人,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成长。

《草房子》读后感6

  这本书有的地方很吸引,有的故事很悲惨,我看的时候心情也融入其中不能自拔,好像亲眼目睹一样。通过阅读这本书,让我明白我们每个人都要有同情心和爱心。同学间,朋友间友谊一定要经得起风雨,更要相互帮助,不能因为某些事情发生争吵,团结的力量最大。遇到困难,要学会坚持,始终明白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其中让我记忆犹新的两个人物就属细马和桑桑了。细马是个懂得知恩图报的好孩子,虽然不是邱二爷的亲身骨肉,却一点儿不比亲身骨肉逊色。邱二爷生病了柳树须子,细马不顾寒冬腊月去刨,有裂口的手流出来的血把镐柄都染红了;桑桑在每一章节都出现过,但我从最后一章“药寮”中读出了他的坚强,他的勇敢。

《草房子》读后感7

  读完草房子后我知道了这是一部讲究品位的少年长篇小说。

  这部作品写了少年桑桑刻苦铭心、终生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他亲眼目睹或直接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既催人泪下又撼动人心的故事:少男少女毫无瑕疵的纯情,不幸运的少年与厄运相拼搏时的悲惨与优雅,残疾男孩对命运的执著见守,垂暮老人在最后一瞬间所闪耀的人格光彩,在死亡体验中对生命深切而优美的领悟,大人之间的情感纠结……这一切,既清楚又朦胧地展现在桑桑的世界里。这六年是他接受人生启蒙教育的六年。

  这就是我读完草房子的读后感!

《草房子》读后感8

  凄美的世界,有一群可爱的孩子和大人们。或许他们都是庸俗的,或许他们都是与众不同的。无论怎样,在孩子们眼中,世界就是天堂,那些草房子便是一个个的城堡。尽管厄运会不时地袭来,但年少的他们依然快乐地成长着,或痛苦或幽怨或坚强地长大着。

《草房子》读后感9

  “童年”一个人生命中最欢乐、幸福的时刻。70年代、80年代、90年代……每个不一样的年代的儿童都拥有不一样的童年。

  《草房子》这部电影为我们叙述了70年代一所小学里体现出的酸甜苦辣。从桑桑为使纸月欢心弄出笑话,从秃鹤因戏夺回尊严,又从一场疾病使杜小康家破产……酸甜苦辣似乎是70年代的象征。草与木头组成油麻地小学,在那里,孩子们经历着酸甜苦辣……

《草房子》读后感10

  最近,我读了《草房子》这本书,它里面的内容深深地感动了我。

  桑桑是一个聪明伶俐,活泼好动的小男骇。在他六年的小学生活中,做的好事很多,但是闯的祸也不少。比如,他把蚊帐改成渔网来捕鱼,砸锅卖铁买鸽子,把碗柜改造成鸽子的“高级别墅”……这一切,都使我想起了和小朋友们平时所做的“恶作剧”。书中孤单无助的陆鹰、善良、内向的纸月、不爱上学的细马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读完这本书,使我知道了善良、真情、快乐的童年对于我们是多么的重要,珍惜我们的童年时光吧!

【《草房子》读后感(精选10篇)】相关文章:

1.草房子读后感精选范文

2.《草房子》读后感精选10篇

3.草房子读后感(精选10篇)

4.《草房子》读后感(精选15篇)

5.《草房子》读后感精选15篇

6.《草房子》读后感

7.草房子读后感

8.草房子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