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1】
各位同学,各位老师,绵阳市武警支队的教官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是 8月23日,是我们东辰学校高20**级的全体同学走进高中的第二天。走进高中,我们就踏上了新的征程,走进高中,生命便与众不同。那么高中意味着什么呢?
高中意味着责任,我们将用自己的肩膀去承载家庭的希望,用优异的成长去回报含辛茹苦,为我们成功人生铺路搭桥的父母。XX年东辰首届高考出口,田超同学一举夺魁,被北京大学录取。我曾经是他初中时期的班主任,他的老家在遂宁射洪太乙的农村。他用自己优异的成长改变了一个家族的命运。
高中意味着成功,人生为一大事来,高中奔一理想去。我的高中我作主、我的成长我作主,我的成功我作主。选择高中,迈向成功。罗明勇、方圆、何聪、都晓、文豪一届届优异的东辰俊才胸怀理想走进来,金榜题名走出去。三年后的龙虎榜上,也一定有你闪耀的名字。
高中意味着修炼,修炼博大的胸怀、修炼认真的态度、修炼专业的品质、修炼健康的身心。走进东辰高中,就要以优秀的东辰学子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严格遵守学校纪律,任何同学不得参与以下行为:
抽烟、酗酒、打架、违规离校,早恋、对抗老师教育,带手机进校
以上七条为东辰高中七条高压线,任何同学不得违反,否则将受到留校擦看甚至勒令退学的处分。
高中还意味着文明。文明要做到形象文明、行为文明、语言文明。男生不许留长发,女生不披头散发,学生一律不佩戴首饰,不涂染指甲。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自然美才是美中极品,内涵美才美得透彻。
同学们,高中三年转瞬即逝,但这一千个日夜却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段。你可以因高中三年而出人头地、迈向成功;也可能因虚度三年而碌碌无为,一事无成。
我们相信:
每一朵花都面向阳光
每一个同学都志在成功
每一所大学都为有志者敞开
每一点辛勤的付出都会有虔诚的回报
励志点亮人生,拼搏改变命运
祝同学们赢在高中起点,实现青春跨越。
因跨越而超越,因超越而卓越,谢谢!
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2】
各位新同学,各位家长、来宾,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隆重的仪式,来欢迎2015级新同学----学院新生力军。首先让我代表学院,对各位同学通过艰苦努力,以优异成绩迈入大学殿堂、进入到新的学习阶段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祝贺,向辛勤培育你们的父母、老师表示衷心感谢和诚挚的问候!
今年我院共招新生161人(去年157人)。其中,本科生28人,硕士生86人(包括2名去年保留入学资格今年入学的研究生),博士生47人。男生38人,女生95人(男女比例1:2.5)。本科男生7名,男女比例1:3。86名硕士研究生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12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4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10人,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业3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16人,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专业7人,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5人,中共党史(含党的建设)专业11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18人。
47名博士研究生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6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6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5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2人,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4人,中共党史专业3人,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专业1人。其中包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计划博士生6人、辅导员专项计划博士生12人,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博士生5人,对口支援1人。年龄最大今年44岁(去年是41岁),最小17岁,年龄差距26岁(去年是24岁)。
我们本科同学是国家招生改革政策出台以后招生的第一届学生,前几年学院自主招生只局限在湖北、湖南、河南、江西四个省,今年扩展到全国10多个省市。今年我们新生刚好14名是参加自主招生录取,14名是征集志愿方式录取,正好可以开展学习竞赛,看哪种招生模式更有助于高素质学生录取。
今年新同学不仅学习成绩优异、综合素质全面,而且多才多艺,展露才华。比如潘一波荣获福建省三好学生称号、李文蕾获得河南省三好学生称号,邱雨蔚荣获湖北宜昌优秀班干部、优秀学生称号;陆叙擅长弹奏钢琴,多次在比赛中获奖,徐梦婉、王宏玥擅长吹奏葫芦丝,张楚洛擅长羽毛球;邹怡在高中阶段就曾到法国圣女贞德中学交换学习,陈珉希参加海峡两岸学生交流夏令营并被评为优秀学员;还有不少同学在国家与省级英语竞赛、数学竞赛、文学竞赛等竞赛中屡获大奖。希望在学院、学校大舞台上能够经常看到大家活跃的身影。
86名硕士研究生中有70名应届本科毕业生,30名同学毕业于“985工程”、“211工程”高校,有37人已经发展为党员(含预备党员)。24名同学通过直接推荐免试入学;9名同学通过参加我们学院举办的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成为优秀营员,免面试直接录取进入学院。今年学校对夏令营优秀营员和硕士录取的政策更加优惠,985高校学生经过招生宣传老师考核,可以直接录取。
在47名博士研究生中,有19名应届硕士,其余同学都是在全国各大高校不同工作岗位上工作若干年后再根据自身素质提高的需要来学院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他们中有很多已经是单位的领导、部门负责人或业务骨干,并已经在各自的岗位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去年保留入学资格在西南大学培训的徐毅文同学,在培训期间表现优秀,为西南大学破格推荐上报,获得由团中央、全国学联主办的2014年度寻访“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活动 “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
这里我们一并对同学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我们为这么多年轻才俊选择我们学院感到由衷的高兴,同时也感谢大家选择了我们学院!
我们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学校最年轻的学院,也是武汉大学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鲜明的学术特色、明显的学科优势、雄厚的教研实力的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一个单位建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初,1953年,李达任武汉大学校长后,专门设立马列主义教研室并兼任主任(他1956年才建立哲学系;1959年还在马列主义教研室下专门成立四个教研室,每个教研室领导都由学校领导担任)。20世纪80年代初学校成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教学部。后历经政治学系、政教系、政治与行政学院、法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等单位,直到2011年7月正式建立马克思主义学院。
我们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具有深厚学术传统和历史传承的学科,武汉大学是我国最早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基地,党的一大的十三名代表中有5人曾在武汉大学前身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工作。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科除了具有兄弟学校的优势以外还有特别的优势,即三任校长直接带领我们学校马克思主义学科研究者长期耕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宣传、教育领域,一是李达校长,担任武汉大学校长时,建立马列主义教研室,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二是陶德麟校长,陶校长是李达校长的助手,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他着力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研究视野和研究能力。
我们学院“211工程”和“985工程”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是在陶校长带领下进行研究的。三是顾海良校长,他带领我们学科在教育部组织的第三轮学科评估中把我们学科带领到全国排名第一的高度,因此,我说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之所以有今天,是一代又一代的学者接力探索、持续发力的结果。
我们学院是一个有鲜明学术特色的学院,这就是老一辈学者概括的注重基础、凸现整体、立足当代、着眼教育的特色。我们非常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研读,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功,强调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解决问题;我们十分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整体性,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没有建立以前,我们非常强调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两个方面的结合,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老师要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也要重点探讨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形成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立以后,我们在强调各二级学科专业化建设、明确各二级学科建设边界的同时,也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性,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群作为基本的组织形式进行学科的整体联动。我们也十分重视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当代视野,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教育及研究活动。
我们学院还是一个具有明鲜学科优势的学院。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2012年组织的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排名第一,是武汉大学四个排名全国第一的学科之一。2012年学科评估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有121家参加,是所有参加评估的学科中数量最多的单位。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又是全国学科平台最为齐全的学院,目前我们除了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没有以外,拥有其他所有的学科平台:如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国家重点学科、教育部特色专业、教育部辅导员培训与研修基地、“985工程”、“211工程”项目等。学院学科除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外,还有属于政治学一级学科的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共党史(含党的建设)二级学科博士点和属于心理学一级学科的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点。
我们学院还是一个具有雄厚的教研实力的学院。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10人,其中专任教师96人,现有教授32人、副教授34人,其中国家教学名师2人,有“万人计划”第一批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宝钢教育奖优秀教师4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1人,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首席专家3名、主要成员8名,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首席专家2名、主要成员5名,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2人,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人员6人,珞珈杰出学者2人,珞珈特聘教授3人,珞珈青年学者1人。
荣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3项,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6项;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和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4项。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以改革创新精神整体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发展”获全国本学科唯一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湖北省精品课程1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程3门。
20**年也是我们学院丰收之年,我们有2项课题中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攻关项目(武汉大学3项,我们学院占2项),1位教师入选教育部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2位教授入选第二批湖北省高校马克思主义中青年理论家培育计划;在第九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中我院共6项成果获得表彰,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在2项对社会公布的指标中,一是《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排名中,我们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马克思主义学院排名位于全国高校和马克思主义学院首位;二是中国科学评价中心今年发布的20**-**年度中国研究生教育分学科排名中,我们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排名第一。
最近,我收到一个英国学者给我发的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和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共同发布的“中文学术图书引文索引”评估结果,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书籍排名第三,第一是人民出版社,第二名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后来,武汉大学出版社社长专门打电话对我们学院表示感谢。前两天,在学院开学工作布置会上,我对全体老师说几代学者的共同努力在我们这一代勃兴,是我们的幸运,也是我们更大的责任,应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良性发展局面。现在,我们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一级学科负责人骆郁廷教授的带领下,正在制定学科建设“十三五”发展规划,共同谋划未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我相信在包括在座的大家的'所有武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马学科人的共同努力下,我们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会有更好的明天!
同学们,从今天开始,实际上是从接到录取通知书之日起,大家就是学院大家庭的一员了,作为我们新的命运共同体的一员了!在大家刚步入大学、进入新的学习阶段之际,作为学院院长,提以下几点希望共勉:
一、共同坚守我们的理想信念
共产主义是我们的最高理想,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坚定的信念,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是共产党人的命脉和灵魂。”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一份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学习研究者,首先就是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当然,我知道,这样的要求对我们刚入校的本科学生还是有些困难的,因为大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还缺乏充分了解,并且现在社会上也存在着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种种曲解和偏见,有时会冲击我们的理想信念和核心价值。越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越是要坚定我们自己的理想信念,坚守自己的核心价值,不要因为一些不了解自己的人的观点来影响和干扰我们的思想观念。
二、共同守护我们的学科专业
我们学科专业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是我们取得的成绩同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业发展的要求相比,同广大师生对我们的期盼相比,是微不足道的,并且我们取得的成绩也是脆弱的。我在学院也曾经多次讲过,我们不能过分夸大我们学科建设的成绩,也不能因为过去的成绩而沾沾自喜。甚至,我也多次和有些老师建议,我们在对外宣传我们学科成绩时,不要太过于理直气壮,要保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态度,细言细语地讲述我们的学科专业。越是外界评价好,我们越是要下内功;越是取得好的成绩,我们越是要谦虚谨慎。
要真正象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我们的学科专业,保护我们的学科专业。美国有位叫布鲁贝克的学者写过一本《高等教育哲学》,他说学者是学科专业的守护者,因为高等教育是超越一般普通人的高深学问,普通人并不知道高等学问是什么和一个人学问的程度,判断学问程度的唯一标准存在于学者内心,因此每一个高等教育的学习者和研究者都是他学科专业的守护者,而唯一守护高等学问的是学者的良心,没有外在的监控。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成为我们学科专业自觉的守护者。
三、共同营造我们的命运共同体
刚才讲过,从接到通知书的那一天开始,大家就是我们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这个命运共同体的一员了。鲁迅一个比喻非常好,他说你们青年就是中国,青年怎么样,中国就怎么样。我也可以说,你们就是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你们怎么样,马院就怎么样。因为,你们已经与整个马院融为一体了。我希望我们一起来共同营造这个命运共同体。去年学院开学典礼上,我也谈过我期待的师生关系,今天依然作为一个要求与大家共勉。我期待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为求学而形成的自然亲近的关系,大家有共同的目的,就是求学;共同的目的使我们自然亲近。
喜爱老师、爱护学生就是“亲”,只有先后没有距离就是“近”,发乎内心、不必在意、没有害怕和担心就是“自然”。这就是我对学院师生关系的“乌托邦”!我们希望我们一起来营造积极进取的学习氛围、自然亲近的师生关系、和睦共处的同学关系,共同实现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美好的愿景。
四、共同追求我们卓越的品质
卓越是个性品质的最高要求,我们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从成立起就确定了追求卓越的目标要求,在我们学院发展的旗帜中就打出了“坚持真理、崇尚学术、服务社会、追求卓越”的口号。卓越是对我们学院发展的总体要求,也是我们对每一位同学的明确要求。我希望我们每一位同学从现在开始就把卓越作为自己的目标要求,用卓越的目标从生活到学习各个方面严格要求,让卓越成为一种习惯!我相信,卓越就不仅是一种目标,而是我们每个人的一种习惯和品质!
最近有三句话在校内流传:一句话是马云的:“人要有梦想,万一实现了呢!”第二句话是我们校友雷军说的:“即使是一头猪,只要站在风口上也能够飞上天!”第三句是新东方俞敏洪讲的:要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他曾经喜欢一位女生,总不敢表达,害怕女孩说他像“猪”一样,现在他演讲时经常后悔“你不试一下,怎么知道有喜欢‘猪’的女生呢!”
我希望大家在新的学习阶段坚定我们的理想信念,坚守我们的学科专业,营造我们的共同家园,追求我们的共同品质,为实现我们每一个人的个人梦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祝大学学习顺利、心情愉快、健康成长!
【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