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文网>实用文书>稿件>发言稿>北大开学典礼讲话稿

北大开学典礼讲话稿

时间:2016-08-18 17:34:21 发言稿 我要投稿

北大开学典礼讲话稿

  北大开学典礼讲话稿【1】

北大开学典礼讲话稿

  学院安排我在开学典礼上作为教师代表给同学们讲几句话,平时挺话痨的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因为在这样的场合,面对我们新入学的同学,特别是我们的本科同学,容不得随意,所以倍感压力。

  在这里,我作为一位在北大学习生活了27年的过来人(我是1988年入学的),谈点感想,希望对同学们未来在北大的学习和生活能够有所帮助。

  我想说的第一点是如何看待北大这所大学。

  考上北大,或隔壁的清华,是大家多年的夙愿。但我想很多同学并不确切地知道北大究竟是一所什么样的大学——其实我也不太清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北大一定是中国最好的大学,谦虚一点的话,是最好之一。

  好在哪?今年暑假我在浙江带全国中学生夏令营,期间“北大情怀”成了夏令营最流行的词语。我个人觉得,北大好就好在“情怀”这两个字上。说到这里,就需要简单回顾一下咱们这所大学的历史。

  大家都知道,北大是戊戌变法的产物,“废科举、开学堂、育人才”,北大从一开始就是救亡图存的产物,是肩负历史使命的。当一个人肩负使命时,他自然会比其他人站得高一点,想得多一些,也看得开一些,看得远一些。

  或者说,不那么现实,不那么功利,讲点格调,甚至务点虚,这样“情怀”就自然而然地生成了。

  情怀既可以是宏大的,比如中文系陈平原老师就曾经说,北大之所以是北大,乃是因为北大不仅是办在中国,而且是“长”在中国,它始终和国家民族的命运密切相关,这无疑是一种很崇高的情怀。

  但情怀也可以是具体的,也就在前天,我的一位老学生,1996年本科入学的李建伟同学,我留校任教的第一年,是他们班的班主任,他毕业后先去了国家部委工作,后来投身商海,这两年在创业之余又与中学同学在山东老家种葡萄,今年是结果实的第一年。

  前两天他给我们电话,说教师节要到了,想给老师们送点他自己种的葡萄尝尝,结果就从山东运来了一百箱。他还告诉我,他是带着北大情怀在种葡萄的。我绝对相信建伟同学说这话时是真诚的。葡萄事小,情怀事大,这样的葡萄便不是普通葡萄所能比拟的。

  第二点,我想说说咱们北大考古。

  到2022年,咱们北大考古学科就将走过整整一百年。那么这一百年,北大考古究竟有什么贡献?贡献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贡献还是在人才培养上,中国考古学——特别是新中国考古学最杰出的人才几乎都是从这里走出去的,比如今天院里专门请来给同学们做报告的刘庆柱先生。

  我有时在想,为什么我们能够培养出这么多优秀的考古人才?名师多,学生素质高,这固然是不错的,但我总觉得还有其他因素在发挥作用,我个人认为重视田野工作应该是其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

  从1952年考古专业创建,北大考古就有了田野考古实习的传统,最初是三次实习:认知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每个同学四年里至少有一年是在田野里度过的。虽然后来改为一次实习,但质量很高,学习效果有保障。

  更关键的是,长期以来,我们的毕业生在毕业之后大多能够扎根田野,把在学校学到的东西在田野里得到了进一步的锤炼。就以刘庆柱先生为例,他之所以取得那么高的学术成就,既与他在北大的学习有关,更与他毕业后数十年如一日奔走在咸阳原,奔走在关中大地是分不开的。

  所以,对于我们的同学而言,在入学伊始就要意识到,考古学的希望在田野,书斋里出不了考古学家,尤其是出不了杰出的考古学家。“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对于考古学格外的贴切,因为从这个学科诞生的那一刻起,它就注定是一门“动手动脚找东西”的学问。

  第三我想讲讲各位同学。

  对于很多同学来讲,考进了北大,应该是各位迄今为止所取得的最大成功。但我想问问各位同学,你是抱着何种目的、何种理想进北大的?对于这个问题,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回答,我也没有标准答案给各位。

  但可以讲一个北大的旧事供大家参考。1905年,京师大学堂首任监督张亨嘉就职,向全体师生发表就职演说,只有短短的一句话,那就是:诸生为国求学,努力自爱。如果今天我建议各位同学来北大学习不要为了自己,而要为了国家,估计并不能得到普遍的认同。

  那也无妨,即便同学们暂时不能理解,那么请至少做到后半句,“努力自爱”。各位同学不妨想一想,你能够在千百万的同学中脱颖而出,进入到北大,这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情,这说明老天爷特别眷顾你,给了你健全的体魄,超群的智力。

  这在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种“天命”。但上天绝对不会把这么好的礼物赐给一个只考虑个人未来的人,它赋予你特殊的才能,也必然希望你承担起应有的责任。所以,对于每一位北大同学来讲,不妨多往“为国求学”上面去思考,它或许带给你别样的人生。也可能会有同学说,老师对我们的要求这么高,那您自己做到了吗?

  很惭愧,我做得并不好,但并不妨碍给同学们以这样的建议。老师不是供学生膜拜的,是让学生来超越的。所以同学们的自我期许不妨尽量地高,尽可能地超越自己的老师!

  最后再说点题外话,但题外话通常是最重要的。

  钱理群先生在某一年中文系的开学典礼上讲,说是来北大求学,最主要有三件事:求知,交友,寻找爱情。大学应该是收获爱情的好地方,甚至可能是最佳的地方。刚才刘庆柱先生现身说法,讲述了他和同班同学——我们的李毓芳学长共同成长为著名考古学家的往事,就足以启迪各位同学,看来学院专门邀请刘先生回母校来,自有深意在焉。

  所以,归结起来我想表达的意思其实很简单,希望各位同学在未来的几年里能够养成一些北大情怀,能够捕捉到学科的精髓,能够肩负起一定的责任,以及收获到一份真挚的爱情。倘能如此,那才叫不枉来北大学习一场呢。

  谢谢大家

  北大开学典礼讲话稿【2】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是你们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之一。各位新同学从五洲四海汇聚到这里,与未名湖、博雅塔结缘,为古老的燕园注入了新的活力,这既是同学们人生新的起点,也是北大116年校史上崭新的一页。

  作为校长和老师,看到大家一张张鲜活的面孔,我由衷感受到“得天下英才而育之”的快乐。在此,我代表北京大学全体师生员工,祝贺同学们,欢迎同学们!

  各位新同学,我们身处的这个园子,被几代中国知识分子视为精神的家园,甚至被称为“圣地”。从今以后,你们将无数次地听到这些口号的召唤:“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勤奋、严谨、求实、创新”,“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它们绝不是一些空洞的口号,而是116年来一代又一代北大人实实在在的人生实践。北大是一部厚重的书。无论初入燕园还是已经在这里磨砺过几年,同学们都应该读一读我们的校史,了解自己所在院系和学科的历史,认真思考我们的前辈所走过的道路。所谓“守正”,就是要铭记历史、坚守传统,始终扞卫我们北大的精神。

  回顾历史,不仅仅是为了缅怀过往,更是为了开拓未来。从今天起,百年北大所形成的光荣传统和优良学风将在你们身上传承下去,并被赋予新的内涵。

  北大是各位同学曾经的梦想。来到这里,你们又站在了一个实现更大梦想的起点上。进入北大,意味着进入了一个更宽广的舞台,从这里眺望世界,会让你豁然开朗。这里的机会很多,资源也很多,再加上北大崇尚自由、张扬个性的传统是如此深厚,有时难免会让人目迷五色、眼花缭乱。

  这是北大的优势所在,也可能给你们带来许多“幸福的烦恼”,因为你将不得不面对各种各样的选择。比如,该选什么课?那么多的名师,谁的课都舍不得放弃,可时间又是有限的;该参加什么社团?

  “百团大战”真是让人兴奋,可哪个社团才是最适合自己的?晚上是到图书馆自习,还是去百年讲堂看精彩的演出?暑假是学外语、做科研还是出国交流?将来毕业的时候还必须考虑人生的大方向,是治学、从政还是经商?是留在让人又爱又累的北京,还是扎根基层、报效家乡?

  而在我们这个象牙塔之外的世界,变化就更快了,人们的价值取向越来越多元,各种思潮激荡碰撞,每个人都会遇到困惑、烦恼,会受到诱惑,也遭遇挫折。大家都在问,路在何方?

  当你四顾茫然时,请不要急躁,路永远都在自己的脚下。对于很多年轻的北大人来说,缺少的往往不是雄心壮志,而是“守正笃实,久久为功”的精神。在今天这堂开学第一课上,我想送给各位新同学的`,也正是这八个字。

  守正,就要有主心骨。做人不能没有主心骨。没有挺拔的脊梁,再光鲜亮丽的外表也只是浮华,一个人没有精气神,没有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这个人是立不起来的。

  1919年7月,北大教授胡适在“少年中国学会”演讲时,提到三种人生观是“少年中国”的“仇敌”:“第一种是醉生梦死的无意识生活,第二种是退缩的人生观,第三种是野心的投机主义。”

  虽然时代已经改变,但这三种错误的人生观并没有完全失去市场,仍然值得我们警惕。希望同学们把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扣好,传承和发扬北大精神,积攒和激发正能量,铸就守正、刚毅的主心骨,再来观察社会万象、制订人生规划,那时对一切疑惑和彷徨就会洞若观火、清澈明了,也自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笃实,就是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同的人生阶段,有不同的主题。现在同学们来到北大,未来几年的主题毫无疑问应当是“求学”,研究学问最要紧的是踏实、勤奋,是老老实实、一丝不苟的态度和苦学、苦干、苦熬的工夫。

  蔡元培先生1917年就任北大校长时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他希望同学们“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今天的北大,学科齐全,大师云集,文理医工交融并蓄,学术资源得天独厚。大学阶段是学习的黄金时期,请同学们务必珍惜。

  北大提倡博雅教育,希望同学们不要囿于一隅,处理好“专”与“博”的关系,抓住可以利用的时间广泛涉猎,研习古今中外的经典。未来几年是大家打基础的阶段,既是打学问的基础,也是打人生的基础,这个基础要宽一点、厚一点、深一点才好。比如,近年来,学校专门开设了“才斋讲堂”,邀请各学科的名师大家举办讲座,就是希望帮助同学们打开视野,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

  有的同学说,北大重视基础学科,强调基本功的训练,这固然是好,可在将来就业的时候用处恐怕不大。其实,看似“没用”的知识可能是最“有用”的,基础扎实、博采众长的人才有无穷的后劲。

  前不久,有一篇文章在微信朋友圈里很火,题目叫《一只海绵的自我修养》。作者是我校数学学院的毕业生,经过十年数学竞赛训练和四年数院学习的她,毕业之后直接选择了就业,她喜欢文化创意,所以到了一家著名的国际广告公司工作。不到一年,她成为同批入职的同事中第一个升职的。

  这个“跨界”的过程当然不是一帆风顺的,文章中说“我不是没有质疑过自己,但意志力无非就是两件事:别回头,别低头。应该做一只小海绵,别管自己有理没理,你就去吸收,吸进去,不好的吐出来,吸进去,再吐出来。”在经常被问到“学数学对工作有什么用”时,作者以实际经历告诉师弟师妹——“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读到这名毕业生初入职场的心得感悟,我很感动,也很欣慰。北大培养人才,重在“道”而不在“术”,重在“打通”而不在“隔断”,这就是博雅教育的精髓。同时,这位校友的故事也说明,人生选择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只要坚信自己的选择,笃实、苦干,条条大路都能通向罗马。

  久久为功,就是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难免遇到荆棘坎坷。不能见风就是雨,不能当墙头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如果这样,就做不了大学问、大事业。各位要想获得成功,就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希望各位同学要有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不要目光短浅,为急功近利所驱动。

  这里,我还想跟同学们分享1958级校友、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的人生故事。1963年,作为一个柔弱的女生,樊锦诗从北大考古专业毕业,她放弃留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选择到千里之外的敦煌。

  她的父亲不同意这样的选择,还专门给学校写了一封信,但这封信最后还是被樊锦诗扣了下来。初到敦煌之时,她也有过犹豫动摇,因为“和北京相比,那里简直就不是同一个世界,到处是苍凉的黄沙。”但她坚持了下来,在敦煌已经坚守了51年

  她说,“当年决定来敦煌并没有想到过干一辈子,只是觉得要找到一样自己喜欢干的事儿。干着干着就爱上了,就离不开了。现在,别说离开哪怕出差时间长点,就会想敦煌,想尽快回到敦煌。”

  像樊锦诗这样守正笃实、久久为功的北大人还有很多,比如坚守在人迹罕至的西北边陲十余年如一日的邓稼先校友,比如潜心数学研究最终赢得世界尊敬的张益唐校友,比如不久前因长期超负荷工作,劳累过度,牺牲在岗位上的甘肃临洮县长柴生芳校友,还有刚刚去世的汤一介先生,他们从不随波逐流,始终坚守自己的理想,“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宠辱不惊,处之泰然。

  他们的事业之所以成功,人生之所以有意义,还因为他们志存高远,将个人选择同国家需要、人民利益和人类文明进步结合在一起。我们北大人,与生俱来就被赋予了“吾曹不出如苍生何”的历史使命感和理想主义情怀。

  正如中文系谢冕教授在《永远的校园》中所写:“北大人具有一种外界人很难把握的共同气质,他们为一种深沉的使命感所笼罩。今日的精英与明日的栋梁,今日的思考与明日的奉献,被无形的力量维系在一起”。

  暑假期间,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受到观众追捧。看过这部戏的同学应该知道,剧中有许多以北大为背景的情节。其中有这样一个场景:文革结束恢复高考后,在北京大学经济系的开学典礼上,老校长马寅初勉励新生们说:“你们来到这里,不仅为自己开创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未来,同时还肩负着开创伟大祖国未来的使命。

  我衷心地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在你们当中看到共和国的部长、世界银行的行长、经济学的大师。”这段剧情经过了艺术的加工,但反映的情感却是真挚的,讲的这番话,振聋发聩,令人心潮澎湃。

  我自己也是1977年高考的亲历者,当时我们这批学生都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上学机会,如饥似渴地学习。而事实上,许多77级、78级学生日后成为了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成为了国家改革发展的中流砥柱。

  当然,胸怀大志的同时,也要着眼于小事情,从“扫一屋”做起,方能“扫天下”。中秋节当天,我看到了学生会发起的倡议,号召大家把自己的自行车规范停放。这几天我在学校里看到,在图书馆前,在宿舍旁,自行车都摆放得整整齐齐。看到这样的场景我很有感触,这是一件小事,但大家都做到了,不仅收获了整洁、安全和便捷,更从中汲取了正能量。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注重细节、精益求精的北大人,才是永远立得住、打不败的北大人!

  同学们,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今天,也是在开学典礼上,我和所有的老师都对大家寄予厚望。希望你们珍惜韶华,发愤图强,希望你们守正笃实,久久为功,希望你们不仅努力做最好的自己,还要勇于担当,实现梦想,致力于造福他人、造福社会、造福世界。

  亲爱的同学们,北大欢迎你们!谢谢大家!

【北大开学典礼讲话稿】相关文章:

1.北大校长开学典礼讲话稿

2.北大开学典礼演讲

3.北大开学典礼讲话

4.北大开学典礼致辞

5.北大校长开学典礼发言

6.北大校长开学典礼致辞

7.2016北大开学典礼演讲

8.北大校长开学典礼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