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文网>实用文书>稿件>发言稿>北京大学开学典礼校长发言稿参考

北京大学开学典礼校长发言稿参考

时间:2017-01-09 17:15:08 发言稿 我要投稿

北京大学开学典礼校长发言稿参考

  北京大学是一所著名大学,让我们通过阅读北京大学开学典礼校长发言稿来感受一下北大的风采吧!

北京大学开学典礼校长发言稿参考

  周其凤校长在北大2016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1】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时值九月,燕园初识。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校教职员工,向各位新同学,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向培养你们,伴随你们一路走过的父母、老师和同学、朋友们表示最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在祝贺同学们高考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我也向你们致以最美好的祝愿!祝愿你们在未来的大学生活中取得更大的进步,开启人生更加绚烂美好的新旅程!

  同学们,最近这段时间,我在北大未名bbs上看见不少新同学在自己的院版上发各种各样的“报到帖”,询问在北大学习、生活的情况。

  从这些帖子中我能真切地感受到,大家迫切渴望及早融入北大的心情。

  我知道,其实同学们在接到北大录取通知书时,就已经在预习北大的生活。

  对北大,从朦胧的憧憬,到成真的梦想,再到今天真实的感受,我不知道这“北大”是不是就是你们梦中的“北大”,心中的“北大”!

  看过校园的湖光塔影、略过浩如烟海的典籍,站在学术名师的身旁,再去细细体味北大百余年的历史传统和精神特质……大学生活,从此开始了。

  此时此刻,我想你们都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前几天,我在报纸上看到今年医学部一位新生写的文章,他写到“站在通向大学生活的大门外,我有些茫茫然不知所措。

  当被爸爸妈妈“裹挟着”来到校园,他问自己:“我已经站在目标的中心了,我还能去哪儿?”但偶尔听到两位学长关于学习、考试的对话后,他感受到:“高考并不是结束,而是另一段征程的开始。

  他明白:选择北大,“尽管有太多的人说我不明智,太多的人说会很辛苦,太多的人说永远就不会有好日子过。

  但是,既然我如此选择,就不会放弃。

  在这段旅途中,我会努力成为一个好大夫,努力将医生的责任熔铸进血液中。

  同学们,这位同学现在就应该坐在你们当中,我想大家都和他经过同样的心路历程吧。

  让我们为他,也为自己一起鼓鼓掌吧!

  同学们,来到北大,这是你们长期努力的结果,可以说是你们人生中收获的一个“成功”!但是,过好大学生活,同样容不得你们一丝的松懈。

  我不希望有同学在大学中迷失自己,我更不希望看到曾是骄子的你们,因为自己的不努力而掉队!大家身处一个美好的时代,享有北大优秀的教学资源,希望同学们珍惜好、利用好。

  我希望大家成为不懈追求新知的探索者。

  追求新知、发明新理,以知识和文明引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永远是北京大学孜孜不懈的理想追求,也永远是一代代北大人恪守的光荣传统。

  我们的老校长严复先生曾说,大学要“保存一切高尚之学术,以崇国家之文化”;李大钊先生曾高呼,“只有学术上的发展,值得作大学的纪念。

  只有学术上的建树,值得‘北京大学万万岁’的欢呼!”对于本科生而言,我希望大家能从高中阶段的“学会”转变到大学阶段的“会学”,倍加珍惜学校为你们提供的优质资源,充分体悟北大的学术精神,养成善于观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学术品格,为将来的学术深造打好基础。

  研究生则更要义不容辞地担负起科学研究的重任。

  你们要努力锻造探究高深学问的知识基础和素质能力,要始终保有强烈的求知欲、敏锐的洞察力和宝贵的批判精神,不迷信书本、不盲从权威,以扎扎实实的“笨功夫”,不断积累、丰富和创新,在取得自己学业进步的同时,也为北京大学的学术繁荣和人类社会的学术发展作出贡献。

  关于如何在大学阶段做学问、做研究,我还想讲讲蔡元培校长的格言。

  蔡元培先生当年总结了古今中外许多学术大家的共同经历,提出了“闳约深美”的学术境界。

  1918年,蔡元培先生手书“闳约深美”四个字,送给了上海美术专门学校。

  时任上海美专校长的著名绘画大师刘海粟先生非常赞同其中所包含的学术精神,将其作为办学思想的核心,并对“闳约深美”作了一番解释:“‘闳’就是知识要广阔;‘约’就是在博采的基础上加以慎重的选择,吸收对自己有用的东西,人生有限、知识无穷,不能把摊子铺得太大,以便学有专长;‘深’就是钻研精神,要入虎穴,得虎子,百折不回;‘美’就是最后达到完美之境”。

  同学们,今天我借用蔡元培校长提出的这四个字,就是希望大家既要融会贯通各个知识领域的内容,又要选择自己最感兴趣也最为擅长的一两个方面进行探索;既要穷本及源地探求新知,又要充分享受学术的乐趣。

  只有这样,才能将兴趣转化为求学路上的不竭动力,激励我们不断创新。

  我还希望大家成长为先进文化的践行者和推动者。

  大家这几天可能都看到了,我们的校园目前有许多楼宇在建。

  硬件设施的不断完善,是北大建设发展的重要方面,也与同学们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但是,在物质条件不断改善的同时,我更希望我们北大的学生关心、关注精神文化层面的丰富与充实。

  我希望同学们首先成为校园文化的建设者。

  来到北大,你们就是校园的主人。

  北大的优秀传统和精神特质会影响着你,塑造着你,但同时也要在你们的身上继续发扬;北大的学术品格和学风校风,要在你们的身上得到最充分的展现;北大校园文化生活的舞台要由你们去无限的丰富;北大的对外交流和影响也离不开你们的贡献。

  你们就代表着北大,希望你们无愧于“北大”这个称号!我还希望同学们能够成为文明生活的践行者。

  东汉有一少年名叫陈蕃,独居一室而龌龊不堪。

  其父之友薛勤批评他。

  他回答说:“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薛勤当即反驳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我希望同学们有“扫天下”的气概和抱负,我同时也希望大家从一屋始,养成个人良好的生活习惯。

  《礼记?学记》中有一句话“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同学们之间要建立起良好的同学关系。

  要由己及人,仁爱待人。

  生活中“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同学们要注重思想的修养、道德的提升和法律的意识。

  我们看到学术不端、品性不良,看到社会的违法或是不道德行为,我们应通过自己的努力,如果不能作为一个改造者,至少不能成为一个参与者。

  当然,我更希望我们的同学还是要努力成为先进文化的引领者。

  希望大家用先进的思想文化武装自己,用全球开放的视野拓展自己,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塑造自己,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人类文明、社会进步做出北大人应有的贡献!

  最后,我要特别强调的是,希望大家成为心系祖国苍生的担当者。

  一百多来年,北大对民族解放、国家发展、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

  在北京大学110多年的发展历史上,涌现出大批卓越的思想家、理论家、科学家、教育家和革命家。

  这里有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工作过的足迹,曾是冯友兰、陈岱孙、翦伯赞、王力等著名人文学者和李四光、黄昆、王选等著名科学家多年工作的地方;这里有邓稼先、郭永怀、周光召、彭桓武、于敏、朱光亚等“两弹一星”元勋们奋斗过的身影,更有一大批正在为祖国的教育和科研事业不懈努力的优秀学者。

  这些先贤与师长以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只有将自己的才智、才情与才华,同祖国和人民的事业紧密结合起来,学术才有意义,人生才有意义,才能真正配得起“北大人”的光荣称号。

  我希望同学们都好好读读北大的校史,认真体悟北京大学“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传统,并将北大人长久以来对于使命的担当牢记心头,成为此后流淌于你们血脉之中永远不变的品格;当你们面临人生选择、经历困苦挫折之时,都始终铭记自己肩头的责任,书写一段无愧、无悔、无怨的人生。

  希望同学们始终抱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将追求科学真理与服务国家民族相结合,秉承中国知识分子“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崇高情怀,牢记xx“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的教诲,真正把自己锻造成为国家社会的栋梁之才。

  同学们,你们中的一些人,在过去的四年或更长的时间里就已经求学北大,早已熟悉这个园子里的一草一木;而更多的同学,则是经历了高考、考研和考博的艰辛历程,终于在今天成为了北大的新主人。

  无论是“初入燕园”还是“曾经北大”,看着你们意气风发的样子,我都能感受到一种强烈的青春气息。

  二十多天前,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全球各国大学生朝气蓬勃的面孔让我印象深刻;今天在这里,我更感受到与当时同样强烈的青春气息。

  我知道,这是属于青年人独有的精神气质,是一种充满朝气、充满希望、能够改变世界和创造历史的澎湃力量!

  “从这里开始,不一样的精彩。

  同学们,请珍惜你们这最美好的大学时光,尽最大努力,去创造你们下一个崭新的辉煌!

  祝福大家!

  谢谢大家!

  北大校长王恩哥在2015年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2】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是你们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之一。

  各位新同学从五洲四海汇聚到这里,与未名湖、博雅塔结缘,为古老的燕园注入了新的活力,这既是同学们人生新的起点,也是北大116年校史上崭新的一页。

  作为校长和老师,看到大家一张张鲜活的面孔,我由衷感受到“得天下英才而育之”的快乐。

  在此,我代表北京大学全体师生员工,祝贺同学们,欢迎同学们!

  各位新同学,我们身处的这个园子,被几代中国知识分子视为精神的家园,甚至被称为“圣地”。

  从今以后,你们将无数次地听到这些口号的召唤:“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勤奋、严谨、求实、创新”,“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它们绝不是一些空洞的口号,而是116年来一代又一代北大人实实在在的人生实践。

  北大是一部厚重的书。

  无论初入燕园还是已经在这里磨砺过几年,同学们都应该读一读我们的校史,了解自己所在院系和学科的历史,认真思考我们的前辈所走过的道路。

  所谓“守正”,就是要铭记历史、坚守传统,始终扞卫我们北大的精神。

  回顾历史,不仅仅是为了缅怀过往,更是为了开拓未来。

  从今天起,百年北大所形成的光荣传统和优良学风将在你们身上传承下去,并被赋予新的内涵。

  北大是各位同学曾经的梦想。

  来到这里,你们又站在了一个实现更大梦想的起点上。

  进入北大,意味着进入了一个更宽广的舞台,从这里眺望世界,会让你豁然开朗。

  这里的机会很多,资源也很多,再加上北大崇尚自由、张扬个性的传统是如此深厚,有时难免会让人目迷五色、眼花缭乱。

  这是北大的优势所在,也可能给你们带来许多“幸福的烦恼”,因为你将不得不面对各种各样的选择。

  比如,该选什么课?那么多的名师,谁的课都舍不得放弃,可时间又是有限的;该参加什么社团?“百团大战”真是让人兴奋,可哪个社团才是最适合自己的?晚上是到图书馆自习,还是去百年讲堂看精彩的演出?暑假是学外语、做科研还是出国交流?将来毕业的时候还必须考虑人生的大方向,是治学、从政还是经商?是留在让人又爱又累的北京,还是扎根基层、报效家乡?而在我们这个象牙塔之外的世界,变化就更快了,人们的价值取向越来越多元,各种思潮激荡碰撞,每个人都会遇到困惑、烦恼,会受到诱惑,也遭遇挫折。

  大家都在问,路在何方?

  当你四顾茫然时,请不要急躁,路永远都在自己的脚下。

  对于很多年轻的北大人来说,缺少的往往不是雄心壮志,而是“守正笃实,久久为功”的精神。

  在今天这堂开学第一课上,我想送给各位新同学的,也正是这八个字。

  守正,就要有主心骨。

  做人不能没有主心骨。

  没有挺拔的脊梁,再光鲜亮丽的外表也只是浮华,一个人没有精气神,没有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这个人是立不起来的。

  1919年7月,北大教授胡适在“少年中国学会”演讲时,提到三种人生观是“少年中国”的“仇敌”:“第一种是醉生梦死的无意识生活,第二种是退缩的人生观,第三种是野心的投机主义。

  虽然时代已经改变,但这三种错误的人生观并没有完全失去市场,仍然值得我们警惕。

  希望同学们把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扣好,传承和发扬北大精神,积攒和激发正能量,铸就守正、刚毅的主心骨,再来观察社会万象、制订人生规划,那时对一切疑惑和彷徨就会洞若观火、清澈明了,也自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笃实,就是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

  不同的人生阶段,有不同的主题。

  现在同学们来到北大,未来几年的主题毫无疑问应当是“求学”,研究学问最要紧的是踏实、勤奋,是老老实实、一丝不苟的态度和苦学、苦干、苦熬的工夫。

  蔡元培先生1917年就任北大校长时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他希望同学们“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

  今天的北大,学科齐全,大师云集,文理医工交融并蓄,学术资源得天独厚。

  大学阶段是学习的黄金时期,请同学们务必珍惜。

  北大提倡博雅教育,希望同学们不要囿于一隅,处理好“专”与“博”的关系,抓住可以利用的时间广泛涉猎,研习古今中外的经典。

  未来几年是大家打基础的阶段,既是打学问的基础,也是打人生的基础,这个基础要宽一点、厚一点、深一点才好。

  比如,近年来,学校专门开设了“才斋讲堂”,邀请各学科的名师大家举办讲座,就是希望帮助同学们打开视野,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

  有的同学说,北大重视基础学科,强调基本功的训练,这固然是好,可在将来就业的时候用处恐怕不大。

  其实,看似“没用”的知识可能是最“有用”的,基础扎实、博采众长的人才有无穷的后劲。

  前不久,有一篇文章在微信朋友圈里很火,题目叫《一只海绵的自我修养》。

  作者是我校数学学院的毕业生,经过十年数学竞赛训练和四年数院学习的'她,毕业之后直接选择了就业,她喜欢文化创意,所以到了一家著名的国际广告公司工作。

  不到一年,她成为同批入职的同事中第一个升职的。

  这个“跨界”的过程当然不是一帆风顺的,文章中说“我不是没有质疑过自己,但意志力无非就是两件事:别回头,别低头。

  应该做一只小海绵,别管自己有理没理,你就去吸收,吸进去,不好的吐出来,吸进去,再吐出来。

  在经常被问到“学数学对工作有什么用”时,作者以实际经历告诉师弟师妹——“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读到这名毕业生初入职场的心得感悟,我很感动,也很欣慰。

  北大培养人才,重在“道”而不在“术”,重在“打通”而不在“隔断”,这就是博雅教育的精髓。

  同时,这位校友的故事也说明,人生选择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只要坚信自己的选择,笃实、苦干,条条大路都能通向罗马。

  久久为功,就是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有持之以恒的毅力。

  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难免遇到荆棘坎坷。

  不能见风就是雨,不能当墙头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如果这样,就做不了大学问、大事业。

  各位要想获得成功,就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希望各位同学要有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不要目光短浅,为急功近利所驱动。

  这里,我还想跟同学们分享1958级校友、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的人生故事。

  1963年,作为一个柔弱的女生,樊锦诗从北大考古专业毕业,她放弃留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选择到千里之外的敦煌。

  她的父亲不同意这样的选择,还专门给学校写了一封信,但这封信最后还是被樊锦诗扣了下来。

  初到敦煌之时,她也有过犹豫动摇,因为“和北京相比,那里简直就不是同一个世界,到处是苍凉的黄沙。

  但她坚持了下来,在敦煌已经坚守了51年。

  她说,“当年决定来敦煌并没有想到过干一辈子,只是觉得要找到一样自己喜欢干的事儿。

  干着干着就爱上了,就离不开了。

  现在,别说离开哪怕出差时间长点,就会想敦煌,想尽快回到敦煌。

  像樊锦诗这样守正笃实、久久为功的北大人还有很多,比如坚守在人迹罕至的西北边陲十余年如一日的邓稼先校友,比如潜心数学研究最终赢得世界尊敬的张益唐校友,比如不久前因长期超负荷工作,劳累过度,牺牲在岗位上的甘肃临洮县长柴生芳校友,还有刚刚去世的汤一介先生,他们从不随波逐流,始终坚守自己的理想,“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宠辱不惊,处之泰然。

  他们的事业之所以成功,人生之所以有意义,还因为他们志存高远,将个人选择同国家需要、人民利益和人类文明进步结合在一起。

  我们北大人,与生俱来就被赋予了“吾曹不出如苍生何”的历史使命感和理想主义情怀。

  正如中文系谢冕教授在《永远的校园》中所写:“北大人具有一种外界人很难把握的共同气质,他们为一种深沉的使命感所笼罩。

  今日的精英与明日的栋梁,今日的思考与明日的奉献,被无形的力量维系在一起”。

  暑假期间,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受到观众追捧。

  看过这部戏的同学应该知道,剧中有许多以北大为背景的情节。

  其中有这样一个场景:文革结束恢复高考后,在北京大学经济系的开学典礼上,老校长马寅初勉励新生们说:“你们来到这里,不仅为自己开创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未来,同时还肩负着开创伟大祖国未来的使命。

  我衷心地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在你们当中看到共和国的部长、世界银行的行长、经济学的大师。

  ”这段剧情经过了艺术的加工,但反映的情感却是真挚的,讲的这番话,振聋发聩,令人心潮澎湃。

  我自己也是1977年高考的亲历者,当时我们这批学生都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上学机会,如饥似渴地学习。

  而事实上,许多77级、78级学生日后成为了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成为了国家改革发展的中流砥柱。

  当然,胸怀大志的同时,也要着眼于小事情,从“扫一屋”做起,方能“扫天下”。

  中秋节当天,我看到了学生会发起的倡议,号召大家把自己的自行车规范停放。

  这几天我在学校里看到,在图书馆前,在宿舍旁,自行车都摆放得整整齐齐。

  看到这样的场景我很有感触,这是一件小事,但大家都做到了,不仅收获了整洁、安全和便捷,更从中汲取了正能量。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注重细节、精益求精的北大人,才是永远立得住、打不败的北大人!

  同学们,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今天,也是在开学典礼上,我和所有的老师都对大家寄予厚望。

  希望你们珍惜韶华,发愤图强,希望你们守正笃实,久久为功,希望你们不仅努力做最好的自己,还要勇于担当,实现梦想,致力于造福他人、造福社会、造福世界。

  亲爱的同学们,北大欢迎你们!谢谢大家!


【北京大学开学典礼校长发言稿参考】相关文章:

1.北京大学开学典礼校长讲话

2.北京大学开学典礼校长讲话稿

3.高中春季开学典礼校长发言稿参考范文

4.北京大学开学典礼发言稿

5.北京大学校长开学典礼讲话

6.开学典礼发言稿校长

7.校长开学典礼发言稿

8.北京大学新生开学典礼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