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领导讲话稿
导语:九月金秋,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是一个感恩的季节,更是一个属于教师的季节。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师节讲话稿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县领导在庆祝教师节上的讲话【1】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在全县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硕果累累的美好季节里,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迎来了第21个“教师节”。
今天,县委、县政府在这里隆重举行庆祝“教师节”座谈会,回顾二十年来我县教育工作取得的可喜成绩,共话教育发展的美好未来,表彰奖励20XX年各项工作成绩突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充分体现了县委、县政府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重视。
首先,我代表教育局及全县20XX多名教职员工向县委、县政府及关心我县教育事业的各级领导、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受到表彰奖励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表示衷心地祝贺,并通过你们向辛勤耕耘在教学第一线的20XX多名教职工表示节日的祝福和深深的敬意!
教师节是1985年建立的,到今年整整20年。
20年来,不仅教师队伍发展壮大,教师职业成了全社会人人羡慕的职业,而且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1985年的第一个教师节,我们是在庆祝84年实现“一无两有”的欢乐中度过的;1986年的教师节,我们又沉浸在全县实现普及初等教育的幸福中;1995年的教师节,我们通过三年攻坚,在陇东率先实现了“两基”达标,是在完成一件历史重任的艰苦努力中度过的。
近十年的教师节,我们过的更有意义,97年的素质教育,98年的义教工程,20XX年的高中扩招,20XX年的危改工程,20XX年以后的高考连续上台阶,所有这些,都使我们感到充实自豪。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瞩,确立了教育超前发展的战略思想,不断强化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科教兴县”战略地位不动摇,树立大教育思想,构建大教育体系,以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积极推进教育改革与创新,回报全县人民对教育的关爱,回报计划生育对经济发展的支持,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不断深化教育改革,积极推行素质教育,努力加强队伍建设,彻底改善办学条件,促进普教、职教、成教、幼教协调、可持续发展,通过全县广大教职工的共同努力,教育事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两基”成果不断巩固,高中教育发展势头强劲。
小学“四率”、初中“五率”连续11年控制在国家规定的验收标准之上。
全县普通高中在校人数达到2500人,比2001年增加2.1倍。
排危建校成绩突出,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实现了小学整县无危房目标。
教育信息化建设形势喜人,信息化教育成果显著。
近年来,累计投资958万元,购置微机1026台、投影仪53台、建成高标准微机教室18个、电子备课室5个、多功能厅8个、多媒体教室45个、卫星地面接收小站62个、校园网3个、为高中教师配备笔记本电脑152台。
教师队伍建设步伐不断加快,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近三年来,共引进高中教师70名。
壮大了教师队伍,解决了扩招后教师短缺问题。
今年,在东华小学、安口小学、民族小学、华亭三中顺利完成了第二轮教师续聘工作,形成了教师“能出能进,能上能下”的管理新机制。
目前,全县教师学历合格率小学、初中、高中分别为98%、89%、67.15%。
职成幼教协调发展,教育发展空间不断延伸。
着眼于大教育、大发展,在抓好基础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职教中心认真贯彻落实《职业教育法》,在确立“大人才”观念,构建“大教育”体系的同时,按照“面向社会、适应市场、服务经济、注重效益”的办学思路,不断拓宽办学领域,继续扩大办学规模,努力提高办学质量。
20**利通过省“a”验收,改办为职业中专。
大办成人教育,在职教中心设立电大工作站,开设开放教育、注册视听生、成人大专等类别教育,法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农科园艺等本科及专科专业相继开班,在册学员上千名。
教育管理日趋科学、规范,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以办一流的学校,创一流的管理,出一流的质量,育一流的人才为目标,积极实施“管理工程、质量工程”,狠抓学校管理和教学工作,全县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小学毕业会考双科合格率88.74%,初中毕业会考六科合格率50.03%,高考上线661人,其中本科上线186人,上线率78.69%,居全市第二。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也凝聚着全县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辛勤汗水,更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在此,我代表教育局向关心我县教育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社会各界人士和广大教职员工表示真诚地感谢!
认真审视我们的工作,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县教育的整体发展还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还存在两个不适应,一是教育的发展与我县提前建成小康社会的人才需要不相适应;二是教育质量的提高速度与全县人民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的需求不相适应,高中阶段教育仍是制约发展的“瓶颈”,考入清华、北大的学生仍没实现零的突破。
今后及一段时间内,我们必须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进一步巩固提高“两基”水平。
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石,是现代化建设的奠基工程,对于提高全县各民族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
我们虽然在1995年率先在陇东地区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两基”指标连续11年保持在国家规定的验收标准之上。
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由于我县县域地理特点,控制中小学生辍学、保证贫困学生接受义务教育形势仍然严峻。
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要进一步扎实工作,坚持“两基”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高度重视控辍工作,提高学生的入学率、普及率和巩固率,依法保证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
同时,要积极努力,逐步普及高中教育和幼儿教育,提高人民群众接受教育的年限,从而提高全县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建设提供人才保证。
二是大力发展高中教育。
发展高中教育要做到量的扩张与质的提高并举,互相促进。
首先是量的扩张,要保证60%以上的初中毕业生能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根据目前初中在校学生,今后十年,每年高中招生都要在1500到20XX人之内,高中在校学生将达到5000人,比现在翻一番。
其次是质的提高,一中、二中、职中要同步发展,同时提高,要把提高教学质量特别是高考质量作为发展高中教育的永恒主题,采取多种方式教育和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将培养“名学生”列入学校工作的重点,向名牌大学、重点大学输送更多的学生,争取明年实现考入清华、北大零的突破。
三是加快职业教育的发展步伐。
职教中心要在扩大规模,办好职业教育的同时,也应以培养优秀毕业生为己任,尤其是要抓好“双学籍”学生的教学管理工作,力争为我县高考质量的全面上升贡献力量。
同时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华亭经济建设为目标,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实行多样、灵活、开放的办学模式,联合办学,形成大职教体系,坚持为“三农”服务的方向,积极走上挂横联下辐射的职教发展路子,把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结合起来,促进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三教统筹”,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四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积极实施人才强县战略,牢固树立教师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努力建设结构合理、作风优良、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考、竞争上岗、择优聘任办法,解决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
完善教师奖惩制度,激励教师更好履行岗位职责。
严格执行教师资格准入制度,把好教师入口关,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继续通过多种渠道培训教师,提高教师素质。
坚持把教育质量作为教育工作的生命线,加强教学管理,努力把素质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五是要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
目前,改善办学条件已不是“一无两有”所能代替,而是不仅要有教室,课桌椅,而且还要改善师生的吃住、办公、学习条件,更要抢占优质教育资源,实现跨越式、可持续发展。
同志们,回顾过去,我们成绩可喜;展望未来,任重道远,我们要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县教育工作全局,齐心协力,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不断推进全县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华亭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最后,祝全县教育工作者节日快乐、身体健康!
谢谢大家!
乡镇领导在教师节会议上的讲话[2]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庆祝第21个教师节,并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和优秀教师进行表彰。
在此,我谨代表镇党委、政府向全镇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向受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优秀教师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县教体局领导XXX表示热烈的欢迎!
刚才,新来同志对上学年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对新学年的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会上对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
下面,结合我镇实际,我讲四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战略地位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全镇上下一定要充分认识到教育事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战略地位,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一是要充分认识教育的决定性作用。
当前,国际国内竞争日益激烈。
决定这种竞争结果的最根本因素不是物质财富和自然资源,说到底,是科技的进步和人才的培养。
教育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
从长远看,一个地方人民素质的高低、掌握知识的程度、拥有人才的数量,决定着一个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发展质量、发展后劲。
发展教育、振兴教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二是要充分认识教育的基础性作用。
教育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人类社会的每一次产业革命和技术进步,都得益于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都得益于有一大批高素质人才作为支撑。
我们古槐镇地处平舆县城,人力资源虽然丰富,但存在农业人口众多、劳动力素质偏低、人才总量不足和结构矛盾突出等问题。
三是要充分认识教育的全局性作用。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振兴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和科技竞争力的重要前提,尤其是形成国际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实践证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科技进步都离不开教育事业的发展。
教育兴,则百业兴。
教育事业作为科教兴镇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下一代的成长,事关我镇人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使命,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二、提高质量,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教育大计,质量为本。
做好下一步的教育工作,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努力打造县城教育中心。
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广大教育工作者要紧密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不断地深入实践和探索,坚持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总纲,坚持以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三教统筹”,坚持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借今年“普九”复验的东风,实现我镇教育事业在规模、质量、效益等方面的全面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