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文网>交际礼仪文书>感言>屠呦呦获奖感言原文

屠呦呦获奖感言原文

时间:2016-12-26 16:41:13 感言 我要投稿

屠呦呦获奖感言原文

  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屠呦呦获奖感言原文,欢迎阅读。更多资讯尽在感言栏目!

屠呦呦获奖感言原文

  屠呦呦获奖感言原文

  尊敬的主席先生,亲爱的使用过青蒿素的人们:

  今天我极为荣幸能在卡罗林斯卡学院讲演,我报告的题目是:感谢青蒿,感谢四个人。

  我不是中国本土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我只是中国科学家群体中第一个获奖的女性科学家。

  我相信未来中国将有许多的项呦呦、齐呦呦、柴呦呦、尚呦呦、魏呦呦能够获得这一殊荣。

  在此,我首先要感谢诺贝尔奖评委会、诺贝尔奖基金会授予我2015年生理学或医学奖。

  这不仅是授予我个人的荣誉,也是生长在中国大地上成片成片的青蒿的荣誉,更是中国中医的荣誉。

  可以这么说:我是一个为青蒿素或者说是为诺贝尔奖而生的人。

  1930年12月30日黎明时分,我出生于中国浙江宁波市开明街508号的一间小屋,听到我人生第一次“呦呦”的哭声后,父亲屠濂规激动地吟诵着《诗经》的著名诗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并给我取名呦呦。

  不知是天意,还是某种期许,父亲在吟完“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又对章了一句“蒿草青青,报之春晖”。

  也就是从出生那天开始,我的命运便与青蒿结下了不解之缘。

  只是当时,我还不认识什么是青蒿,也不知道什么是青蒿素,也不知什么是中医,更不知道什么是诺贝尔奖。

  感谢完父亲,我想感谢中国的一位伟人——毛泽东。

  这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诗人十分重视民族文化遗产,他把中医摆在中国对世界的“三大贡献”之首,并且强调“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1954年,毛泽东指示:“即时成立中医研究院。

  ”它就是我的工作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的前身,也是成就我一番事业的平台。

  我时常在想:假如没有成立中医研究院;假如把我分配到一个乡村医院,我顶多是一个平庸的中医,更别谈什么青蒿素,什么诺贝尔奖了。

  我还要感谢一个中国科学家——东晋时期有名的医生葛洪先生,他是世界预防医学的介导者。

  葛洪精晓医学和药物学,一生著作宏富,自谓有《内篇》二十卷,《外篇》五十卷,《碑颂诗赋》百卷,《军书檄移章表笺记》三十卷,《神仙传》十卷,《隐逸传》十卷;又抄五经七史百家之言、兵事方技短杂奇要三百一十卷。

  另有《金匮药方》百卷,《肘后备急方》四卷。

  当年,每每遇到研究困境时,我就一遍又一遍温习中医古籍,正是葛洪《肘后备急方》有关“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截疟记载,给了我灵感和启发,使我联想到提取过程可能需要避免高温,由此改用低沸点溶剂的提取方法,并最终突破了科研瓶颈。

  只叹生不逢时,如果东晋时期就有诺贝尔奖的话,我想,葛洪应该是中国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医者。

  我还想感谢一个人,准确地讲,应该是一群人,一群数以百万的非洲人。

  正是他们对中国中医、对青蒿素的信任,才换来生命的重生,见证了青蒿素的神奇。

  在感谢四个人的同时,我还要感谢当年从事523抗疟研究的中医科学院团队全体成员,感谢全国523项目单位的通力协作。

  我唯一不感谢的,就是我自己。

  因为痴迷青蒿素,我把大量的时间、精力和情感投入到科研当中,没有尽到为人妻、为人母的义务和责任。

  最后,我要万分感谢的,是一种生长在中国大地上的草本植物——青蒿。

  它星散生长于低海拔、湿润的河岸边砂地、山谷、林缘、路旁等,也见于滨海地区。

  在中国近二十个省、区都能见到它的身影。

  一岁一枯荣的青蒿,生,就生出希望;死,就死出价值。

  其茎,其叶,其花,浓香、淡苦,蕴含丰富的艾蒿碱、苦味素,是大自然送给人类的一种廉价的抗疟疾药。

  在我的科研生涯中,一代又一代,一茬又一茬的青蒿“前赴后继”,奉献了自己的身驱,成就了中国的中医事业。

  正是因为他们的牺牲,才铺就了我通往诺贝尔的坦途。

  青蒿呦呦。

  情感呦呦。

  生命呦呦。

  临来瑞典前,我曾经有一个想法,想带85株青蒿来到卡罗林斯卡学院,让它们和我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但我怕在机场、海关遇上安检、植检的麻烦,便打消了这个念头;我还想邀请85名参与过523项目的科学家来到瑞典,共同发布青蒿素的科研报告,但我怕诺贝尔奖基金会无法承担这笔庞大的开支,最终,我决定还是一个人来,代表中国,代表中国中医和中国科学家,领取诺贝尔奖。

  尊敬的主席先生,再过几天,我就要返回中国,临走前,我有一个小小的请求,希望您能告诉世界: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理由。

  作为一名中医工作者,我有幸参与了青蒿素的研发工作,但我不是以获得诺贝尔奖为终极目的。

  我唯一的追求是:抗疟、治病。

  因此,我不想对于自己已经没有多大价值的诺贝尔奖,给我的晚年生活带来巨大的困扰、烦恼和质疑。

  我喜欢宁静。

  蒿叶一样的宁静。

  我追求淡泊。

  蒿花一样的淡泊。

  我向往正直,蒿茎一样的正直。

  所以,我请求您能满足一个医者小小的心愿。

  终有一天,我将告别青蒿,告别亲人,如果那一天真的来到,我希望后人把自己的骨灰撒在一片青蒿之间,让我以另外一种方式,守望终生热爱的土地,守望青蒿的浓绿,守望蓬勃发展的中国中医事业。

  衷心感谢在青蒿素发现、研究、和应用中做出贡献的所有国内外同事们、同行们和朋友们!

  深深感谢家人的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衷心感谢各位前来参会!

  谢谢大家!

  相关阅读:

  屠呦呦致辞陷入罗生门!你读的、转的极可能是伪造

  12月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行的2015年诺贝尔奖颁奖仪式上,中国科学家屠呦呦领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当日,包括屠呦呦在内的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以及经济学奖得主共10人获颁各自奖项。

  新华社/法新

  ??? 12月12日晚,转发率最高的、最让大家感动的《感谢青蒿,感谢四个人》获奖致辞,假的!!

  1、最火的致辞

  时隔两个月,屠呦呦先生再次成为微信朋友圈、微信群刷屏热点。

  因为,现在她去瑞典领奖去了。

  关键的是,她还做了诺贝尔奖获奖致辞。

  更关键的是,很多人读了致辞后,大赞:真棒!讲得真好,很难不感动。

  最关键的是,网友们读的、转的,竟然不是同一篇致辞!!

  12月12日晚,转发率最高的,最让大家感动的是名字为《感谢青蒿,感谢四个人》的获奖致辞。

  演讲中,她重点感谢了四个人:给他起名字“呦呦”的父亲,重视中医的毛泽东,启发她思维的古人葛洪,身患疟疾使用青蒿素的非洲人。

  其他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则被一语带过:“我还要感谢当年从事523抗疟研究的中医科学院团队全体成员,感谢全国523项目单位的通力协作。”

  然后,她则用诗一般的语言,重点感谢了青蒿:

  一岁一枯荣的青蒿,生,就生出希望;死,就死出价值。

  其茎,其叶,其花,浓香、淡苦,蕴含丰富的艾蒿碱、苦味素,是大自然送给人类的一种廉价的抗疟疾药。

  在我的科研生涯中,一代又一代,一茬又一茬的青蒿“前赴后继”,奉献了自己的身驱,成就了中国的中医事业。

  正是因为他们的牺牲,才铺就了我通往诺贝尔的坦途。

  青蒿呦呦。

  情感呦呦。

  生命呦呦。

  ……

  我喜欢宁静。

  蒿叶一样的宁静。

  我追求淡泊。

  蒿花一样的淡泊。

  我向往正直,蒿茎一样的正直。

  2、最火的致辞,假的!

  说的很美,是吗?但是,它极可能不是真的。

  在第一遍读的时候,就感觉有些笔法,太做作,不像屠呦呦致辞,尤其看到称呼“中国科学家——东晋时期有名的医生葛洪”为 “葛洪先生”的时候,我忍不住笑了。

  看到屠呦呦提出要求:希望“尊敬的主席先生”“能告诉世界: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理由”,以避免对自己已经没有多大价值的诺贝尔奖,给晚年生活带来巨大的困扰、烦恼和质疑时,更感觉不像真的了。

  经过一番查证,何评时代已经可以100%断定,这是一篇伪作,不折不扣的伪作。

  首先,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等权威媒体报道屠呦呦在10 日领奖的时候,并没有致辞。

  并且,由于她身体不好,连吃饭都没有跟瑞典国王、其他诺奖得主一起在主桌,而是跟家人、负责照顾的人在一个别的桌子。

  其次,根据权威媒体报道,屠呦呦在瑞典期间倒是的确做过“获奖致辞”,但不是这一篇《感谢青蒿,感谢四个人》,而是《青蒿素——传统中医药献给世界的礼物》。

  致辞《感谢青蒿,感谢四个人》第一段说:“今天我极为荣幸能在卡罗林斯卡学院讲演,我报告的题目是:感谢青蒿,感谢四个人。”致辞《青蒿素——传统中医药献给世界的礼物》第一段说:“今天我极为荣幸能在卡罗林斯卡学院讲演,我报告的题目是:青蒿素——中医药给世界的一份礼物。”

  两个都说是在卡罗林斯卡学院的讲演,必然一真一假。

  《青蒿素——传统中医药献给世界的礼物》的演讲,详细回顾了青蒿素发明的过程,并点名感谢了协作单位:

  “感谢全国523项目单位的通力协作,包括山东省中药研究所、云南省药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所、广州中医药大学以及军事医学科学院等。”

  演讲最后以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做结,并“请各位有机会时更上一层楼,去领略中国文化的魅力,发现蕴涵于传统中医药中的宝藏!”

  这篇演讲的相关新闻,可以在各权威媒体、新闻网站查到。

  而我认为是假的致辞《感谢青蒿,感谢四个人》,行文看似充满美感,其实经不起推敲。

  并且,我看到的微信朋友圈里转发的'这篇致辞,不但不是出自媒体公号,连一般的自媒体公号也不是,而是来自云笔记、某某空间。

  3、另外一篇被广为传播的假获奖感言

  其实,伪造的屠呦呦获奖致辞、获奖感言,不仅仅这一篇。

  还有一篇看上去更美、更励志的赝品也广为传播,并被点赞。

  原文是:

  85岁的屠呦呦发表诺奖获奖感言时说:“不要去追一匹马,用追马的时间种草,待到春暖花开时,就会有一批骏马任你挑选;不要去刻意巴结一个人,用暂时没有朋友的时间,去提升自己的能力,待到时机成熟时,就会有一批的朋友与你同行。

  用人情做出来的朋友只是暂时的,用人格吸引来的朋友才是长久的。

  所以,丰富自己比取悦他人更有力量。”

  转发者赞叹:她真是把人、人生和人世看得太透彻了,值得我们这些后来者学习和景仰。

  这一篇,连举证据拆穿都用不着。

  何评时代猜测,这篇短的感言,应该是传播中的一个误会。

  首先是某位网友对屠呦呦获得诺奖的感言,传着传着,就变成了屠呦呦的感言了。

  为了让大家一辨真假,后面就依次贴上两篇“获奖致辞”。

  4、真实的致辞全文

  第一篇,真实版本——

  青蒿素——传统中医药献给世界的礼物

  尊敬的主席先生,尊敬的获奖者,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我极为荣幸能在卡罗林斯卡学院讲演,我报告的题目是:青蒿素——中医药给世界的一份礼物。

  在报告之前,我首先要感谢诺贝尔奖评委会,诺贝尔奖基金会授予我2015年生理学或医学奖。

  这不仅是授予我个人的荣誉,也是对全体中国科学家团队的嘉奖和鼓励。

  在短短的几天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瑞典人民的热情,在此我一并表示感谢。

  谢谢William C. Campbell(威廉姆.坎贝尔)和Satoshi ōmura(大村智)二位刚刚所做的精彩报告。

  我现在要说的是四十年前,在艰苦的环境下,中国科学家努力奋斗从中医药中寻找抗疟新药的故事。

  关于青蒿素的发现过程,大家可能已经在很多报道中看到过。

  在此,我只做一个概要的介绍。

  这是中医研究院抗疟药研究团队当年的简要工作总结,其中蓝底标示的是本院团队完成的工作,白底标示的是全国其他协作团队完成的工作。

  蓝底向白底过渡标示既有本院也有协作单位参加的工作。

  中药研究所团队于1969年开始抗疟中药研究。

  经过大量的反复筛选工作后,1971年起工作重点集中于中药青蒿。

  又经过很多次失败后,1971年9月,重新设计了提取方法,改用低温提取,用乙醚回流或冷浸,而后用碱溶液除掉酸性部位的方法制备样品。

  1971年10月4日,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即标号191#的样品,以1.0克/公斤体重的剂量,连续3天,口服给药,鼠疟药效评价显示抑制率达到100%。

  同年12月到次年1月的猴疟实验,也得到了抑制率100% 的结果。

  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抗疟药效的突破,是发现青蒿素的关键。

  1972年8至10月,我们开展了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的临床研究,30例恶性疟和间日疟病人全部显效。

  同年11月,从该部位中成功分离得到抗疟有效单体化合物的结晶,后命名为“青蒿素”。

  1972年12月开始对青蒿素的化学结构进行探索,通过元素分析、光谱测定、质谱及旋光分析等技术手段,确定化合物分子式为C15H22O5,分子量282。

  明确了青蒿素为不含氮的倍半萜类化合物。

  1973年4月27日,经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分析化学室进一步复核了分子式等有关数据。

  1974年起,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和生物物理所相继开展了青蒿素结构协作研究的工作。

  最终经X光衍射确定了青蒿素的结构。

  确认青蒿素是含有过氧基的新型倍半萜内酯。

  立体结构于1977年在中国的科学通报发表,并被化学文摘收录。

  1973年起,为研究青蒿素结构中的功能基团而制备衍生物。

  经硼氢化钠还原反应,证实青蒿素结构中羰基的存在,发明了双氢青蒿素。

  经构效关系研究:明确青蒿素结构中的过氧基团是抗疟活性基团,部分双氢青蒿素羟基衍生物的鼠疟效价也有所提高。

  这里展示了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双氢青蒿素、蒿甲醚、青蒿琥酯、蒿乙醚的分子结构。

  直到现在,除此类型之外,其他结构类型的青蒿素衍生物还没有用于临床的报道。

  1986年,青蒿素获得了卫生部新药证书。

  于1992年再获得双氢青蒿素新药证书。

  该药临床药效高于青蒿素10倍,进一步体现了青蒿素类药物“高效、速效、低毒”的特点。

  1981年,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联合国计划开发署在北京联合召开疟疾化疗科学工作组第四次会议,有关青蒿素及其临床应用的一系列报告在会上引发热烈反响。

  我的报告是“青蒿素的化学研究”。

  上世纪80年代,数千例中国的疟疾患者得到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有效治疗。

  听完这段介绍,大家可能会觉得这不过是一段普通的药物发现过程。

  但是,当年从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沿用历史的中药青蒿中发掘出青蒿素的历程却相当艰辛。

  目标明确、坚持信念是成功的前提。

  1969年,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参加全国“523”抗击疟疾研究项目。

  经院领导研究决定,我被指令负责並组建“523”項目课题组,承担抗疟中药的研发。

  这一项目在当时属于保密的重点军工项目。

  对于一个年轻科研人员,有机会接受如此重任,我体会到了国家对我的信任,深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

  我决心不辱使命,努力拼搏,尽全力完成任务!

  学科交叉为研究发现成功提供了准备。

  这是我刚到中药研究所的照片,左侧是著名生药学家楼之岑,他指导我鉴别药材。

  从1959年到1962年,我参加西医学习中医班,系统学习了中医药知识。

  化学家路易˙帕斯特说过“机会垂青有准备的人”。

  古语说:凡是过去,皆为序曲。

  然而,序曲就是一种准备。

  当抗疟项目给我机遇的时候,西学中的序曲为我从事青蒿素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准备。

  信息收集、准确解析是研究发现成功的基础。

  接受任务后,我收集整理历代中医药典籍,走访名老中医并收集他们用于防治疟疾的方剂和中药、同时调阅大量民间方药。

  在汇集了包括植物、动物、矿物等2000余内服、外用方药的基础上,编写了以640种中药为主的《疟疾单验方集》。

  正是这些信息的收集和解析铸就了青蒿素发现的基础,也是中药新药研究有别于一般植物药研发的地方。

  关键的文献启示。

  当年我面临研究困境时,又重新温习中医古籍,进一步思考东晋(公元3-4世纪)葛洪《肘后备急方》有关“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截疟记载。

  这使我联想到提取过程可能需要避免高温,由此改用低沸点溶剂的提取方法。

  关于青蒿入药,最早见于马王堆三号汉墓的帛书《五十二病方》,其后的《神农本草经》、《补遗雷公炮制便览》、《本草纲目》等典籍都有青蒿治病的记载。

  然而,古籍虽多,确都没有明确青蒿的植物分类品种。

  当年青蒿资源品种混乱,药典收载了2个品种,还有4个其他的混淆品种也在使用。

  后续深入研究发现:仅Artemisia annua L.一种含有青蒿素,抗疟有效。

  这样客观上就增加了发现青蒿素的难度。

  再加上青蒿素在原植物中含量并不高,还有药用部位、产地、采收季节、纯化工艺的影响,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的成功确实来之不易。

  中国传统中医药是一个丰富的宝藏,值得我们多加思考,发掘提高。

  在困境面前需要坚持不懈。

  七十年代中国的科研条件比较差,为供应足够的青蒿有效部位用于临床,我们曾用水缸作为提取容器。

  由于缺乏通风设备,又接触大量有机溶剂,导致一些科研人员的身体健康受到了影响。

  为了尽快上临床,在动物安全性评价的基础上,我和科研团队成员自身服用有效部位提取物,以确保临床病人的安全。

  当青蒿素片剂临床试用效果不理想时,经过努力坚持,深入探究原因,最终查明是崩解度的问题。

  改用青蒿素单体胶囊,从而及时证实了青蒿素的抗疟疗效。

  团队精神,无私合作加速科学发现转化成有效药物。

  1972年3月8日,全国523办公室在南京召开抗疟药物专业会议,我代表中药所在会上报告了青蒿No.191提取物对鼠疟、猴疟的结果,受到会议极大关注。

  同年11月17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会议上,我报告了30例临床全部显效的结果。

  从此,拉开了青蒿抗疟研究全国大协作的序幕。

  今天,我再次衷心感谢当年从事523抗疟研究的中医科学院团队全体成员,铭记他们在青蒿素研究、发现与应用中的积极投入与突出贡献。

  感谢全国523项目单位的通力协作,包括山东省中药研究所、云南省药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所、广州中医药大学以及军事医学科学院等,我衷心祝贺协作单位同行们所取得的多方面成果,以及对疟疾患者的热诚服务。

  对于全国523办公室在组织抗疟项目中的不懈努力,在此表示诚挚的敬意。

  没有大家无私合作的团队精神,我们不可能在短期内将青蒿素贡献给世界。

  疟疾对于世界公共卫生依然是个严重挑战。

  WHO总干事陈冯富珍在谈到控制疟疾时有过这样的评价,在减少疟疾病例与死亡方面,全球范围内正在取得的成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虽然如此,据统计,全球97个国家与地区的33亿人口仍在遭遇疟疾的威胁,其中12亿人生活在高危区域,这些区域的患病率有可能高于1/1000。

  统计数据表明,2013年全球疟疾患者约为1亿9千8百万,疟疾导致的死亡人数约为58万,其中78%是5岁以下的儿童。

  90%的疟疾死亡病例发生在重灾区非洲。

  70% 的非洲疟疾患者应用青蒿素复方药物治疗(Artemisinin-basedCombination Therapies, ACTs)。

  但是,得不到ACTs 治疗的疟疾患儿仍达5千6百万到6千9百万之多。

  疟原虫对于青蒿素和其他抗疟药的抗药性。

  在大湄公河地区,包括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和越南,恶性疟原虫已经出现对于青蒿素的抗药性。

  在柬埔寨-泰国边境的许多地区,恶性疟原虫已经对绝大多数抗疟药产生抗药性。

  请看今年报告的对于青蒿素抗药性的分布图,红色与黑色提示当地的恶性疟原虫出现抗药性。

  可见,不仅在大湄公河流域有抗药性,在非洲少数地区也出现了抗药性。

  这些情况都是严重的警示。

  世界卫生组织2011年遏制青蒿素抗药性的全球计划。

  这项计划出台的目的是保护ACTs对于恶性疟疾的有效性。

  鉴于青蒿素的抗药性已在大湄公河流域得到证实,扩散的潜在威胁也正在考察之中。

  参与该计划的100多位专家们认为,在青蒿素抗药性传播到高感染地区之前,遏制或消除抗药性的机会其实十分有限。

  遏制青蒿素抗药性的任务迫在眉睫。

  为保护ACTs对于恶性疟疾的有效性,我诚挚希望全球抗疟工作者认真执行WHO遏制青蒿素抗药性的全球计划。

  在结束之前,我想再谈一点中医药。

  “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青蒿素正是从这一宝库中发掘出来的。

  通过抗疟药青蒿素的研究经历,深感中西医药各有所长,二者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当具有更大的开发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大自然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植物资源,医药学研究者可以从中开发新药。

  中医药从神农尝百草开始,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对于自然资源的药用价值已经有所整理归纳。

  通过继承发扬,发掘提高,一定会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从而造福人类。

  最后,我想与各位分享一首我国唐代有名的诗篇,王之涣所写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请各位有机会时更上一层楼,去领略中国文化的魅力,发现蕴涵于传统中医药中的宝藏!

  衷心感谢在青蒿素发现、研究和应用中做出贡献的所有国内外同事们、同行们和朋友们!

  深深感谢家人的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衷心感谢各位前来参会!

  谢谢大家!

  5、伪造的致辞全文

  第二篇:伪造版本——

  感谢青蒿,感谢四个人

  今天我极为荣幸能在卡罗林斯卡学院讲演,我报告的题目是:感谢青蒿,感谢四个人。

  我不是中国本土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我只是中国科学家群体中第一个获奖的女性科学家。

  我相信未来中国将有许多的项呦呦、齐呦呦、柴呦呦、尚呦呦、魏呦呦能够获得这一殊荣。

  在此,我首先要感谢诺贝尔奖评委会、诺贝尔奖基金会授予我2015年生理学或医学奖。

  这不仅是授予我个人的荣誉,也是生长在中国大地上成片成片的青蒿的荣誉,更是中国中医的荣誉。

  可以这么说:我是一个为青蒿素或者说是为诺贝尔奖而生的人。

  1930年12月30日黎明时分,我出生于中国浙江宁波市开明街508号的一间小屋,听到我人生第一次“呦呦”的哭声后,父亲屠濂规激动地吟诵着《诗经》的著名诗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并给我取名呦呦。

  不知是天意,还是某种期许,父亲在吟完“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又对章了一句“蒿草青青,报之春晖”。

  也就是从出生那天开始,我的命运便与青蒿结下了不解之缘。

  只是当时,我还不认识什么是青蒿,也不知道什么是青蒿素,也不知什么是中医,更不知道什么是诺贝尔奖。

  感谢完父亲,我想感谢中国的一位伟人——毛泽东。

  这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诗人十分重视民族文化遗产,他把中医摆在中国对世界的“三大贡献”之首,并且强调“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1954年,毛泽东指示:“即时成立中医研究院。

  ”它就是我的工作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的前身,也是成就我一番事业的平台。

  我时常在想:假如没有成立中医研究院假如把我分配到一个乡村医院,我顶多是一个平庸的中医,更别谈什么青蒿素,什么诺贝尔奖了。

  我还要感谢一个中国科学家——东晋时期有名的医生葛洪先生,他是世界预防医学的介导者。

  葛洪精晓医学和药物学,一生著作宏富,自谓有《内篇》二十卷,《外篇》五十卷,《碑颂诗赋》百卷,《军书檄移章表笺记》三十卷,《神仙传》十卷,《隐逸传》十卷又抄五经七史百家之言、兵事方技短杂奇要三百一十卷。

  另有《金匮药方》百卷,《肘后备急方》四卷。

  当年,每每遇到研究困境时,我就一遍又一遍温习中医古籍,正是葛洪《肘后备急方》有关“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截疟记载,给了我灵感和启发,使我联想到提取过程可能需要避免高温,由此改用低沸点溶剂的提取方法,并最终突破了科研瓶颈。

  只叹生不逢时,如果东晋时期就有诺贝尔奖的话,我想,葛洪应该是中国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医者。

  我还想感谢一个人,准确地讲,应该是一群人,一群数以百万的非洲人。

  正是他们对中国中医、对青蒿素的信任,才换来生命的重生,见证了青蒿素的神奇。

  在感谢四个人的同时,我还要感谢当年从事523抗疟研究的中医科学院团队全体成员,感谢全国523项目单位的通力协作。

  我唯一不感谢的,就是我自己。

  因为痴迷青蒿素,我把大量的时间、精力和情感投入到科研当中,没有尽到为人妻、为人母的义务和责任。

  最后,我要万分感谢的,是一种生长在中国大地上的草本植物——青蒿。

  它星散生长于低海拔、湿润的河岸边砂地、山谷、林缘、路旁等,也见于滨海地区。

  在中国近二十个省、区都能见到它的身影。

  一岁一枯荣的青蒿,生,就生出希望死,就死出价值。

  其茎,其叶,其花,浓香、淡苦,蕴含丰富的艾蒿碱、苦味素,是大自然送给人类的一种廉价的抗疟疾药。

  在我的科研生涯中,一代又一代,一茬又一茬的青蒿“前赴后继”,奉献了自己的身驱,成就了中国的中医事业。

  正是因为他们的牺牲,才铺就了我通往诺贝尔的坦途。

  青蒿呦呦。

  情感呦呦。

  生命呦呦。

  临来瑞典前,我曾经有一个想法,想带85株青蒿来到卡罗林斯卡学院,让它们和我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但我怕在机场、海关遇上安检、植检的麻烦,便打消了这个念头我还想邀请85名参与过523项目的科学家来到瑞典,共同发布青蒿素的科研报告,但我怕诺贝尔奖基金会无法承担这笔庞大的开支,最终,我决定还是一个人来,代表中国,代表中国中医和中国科学家,领取诺贝尔奖。

  尊敬的主席先生,再过几天,我就要返回中国,临走前,我有一个小小的请求,希望您能告诉世界: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理由。

  作为一名中医工作者,我有幸参与了青蒿素的研发工作,但我不是以获得诺贝尔奖为终极目的。

  我唯一的追求是:抗疟、治病。

  因此,我不想对于自己已经没有多大价值的诺贝尔奖,给我的晚年生活带来巨大的困扰、烦恼和质疑。

  我喜欢宁静。

  蒿叶一样的宁静。

  我追求淡泊。

  蒿花一样的淡泊。

  我向往正直,蒿茎一样的正直。

  所以,我请求您能满足一个医者小小的心愿。

  终有一天,我将告别青蒿,告别亲人,如果那一天真的来到,我希望后人把自己的骨灰撒在一片青蒿之间,让我以另外一种方式,守望终生热爱的土地,守望青蒿的浓绿,守望蓬勃发展的中国中医事业。

  衷心感谢在青蒿素发现、研究、和应用中做出贡献的所有国内外同事们、同行们和朋友们!

  深深感谢家人的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衷心感谢各位前来参会!

  谢谢大家!

  屠呦呦相关介绍

  屠呦呦,女,1930年12月30日生,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

  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1971年首先从黄花蒿中发现抗疟有效提取物,1972年分离出新型结构的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1979年获国家发明奖二等奖。

  1980年聘为硕士生导师,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01年聘为博士生导师。

  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2011年9月,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

  2015年10月,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16年2月14日,荣膺201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2016年4月21日,入选《时代周刊》公布的2016年度“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中国女药学家、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屠呦呦与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这是中国科学家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

  理由为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

  2015年12月7日下午,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用中文发表《青蒿素的发现:传统中医献给世界的礼物》的主题演讲。

【屠呦呦获奖感言原文】相关文章:

1.屠呦呦获奖感言

2.屠呦呦发表获奖感言

3.屠呦呦获奖感言全文

4.屠呦呦获奖感言发表

5.屠呦呦获奖感言有感

6.2017屠呦呦获奖感言

7.屠呦呦获奖感言作文

8.屠呦呦发表获奖感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