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校感言

时间:2023-12-07 12:31:24 感言 我要投稿

关于母校感言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收获不一样的感想和体会,这时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感言。那么感言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母校感言,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母校感言

关于母校感言1

  每个人心中,都有个属于自己的母校、那个度过他人生最宝贵年华的地方。

  ——题记

  "时光如水",一转眼要离开长春了,献给母校的感言。

  八年前,也是夏天,火车载着我,来到这座陌生的“森林城市”、这所偌大的校园。当时的我没有想到,这一来,注定跟这里结下八年的缘分。现在一转眼,要离开了。

  这些天,骑着自行车,慢慢地在南区穿行:两年没去过的逸夫楼,那里的阶梯教室,是否还有观众爆满的讲座?翠文楼——初来吉大时唯一的教学楼,里面褐色的木桌椅,不知陪我渡过多少读书的夜晚?旧篮球场,大二时打过生平唯一一次比赛,第一次听到众人为自己呐喊助威,激动的感觉至今难忘;a食堂,还记得吗,七八年前,几乎是清一色的女生吃饭的地方,因为那里有最便宜的菜;月坛广场,每到暖和而清朗的周末,就会点起五色灯光,不知名的乐队,在那里弹着吉他歌唱,范文《献给母校的感言》。。。 太多的回忆,若想仔细回想,每个角落,甚至都有难忘的情景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

  在这个初夏的夜晚,我走在通往南五的路上,听着远处飘来的歌声,看着昏黄的路灯,来往的行人,竟有种莫名的感动。

  几日前,同本科的一个同学(也即将去外地求学的),一起在校园里走着,说:离开这里,我们将彻底地告别一个时代——“学生时代”。以后,虽然也是在异地的校园里读书,但是,那时的我们,将与周围无关。以后,再也不会有这样一种心境,一种单纯的、理想的,不为柴米思考的日子了。

  太多的日子,来不及回味,太多的人,来不及道别。吉大,也许,我在这里已经停留太久。那个中原的有沙尘暴的`城市,不知是否是我长期驻足的地方?或许命运让我必须去履行那个最初的誓言:赴京求学。三年的读,或者我可能如不停的钟,上紧发条。但是,在寂静的夜晚,我一定会遥望北方的星空,回想起你,开阔的校园,伫立的高楼,回想起那些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关于母校感言2

  清晨,一缕阳光斜入窗户,紧接着一道刺眼的强光射入我那惺忪的眼眸。我有点气恼地下了床,原来阳光刚好照在了书桌上的照片上,那是我高中毕业前拍的毕业照。拿起照片,看着那一张张熟悉又遥远的脸庞,我的思绪不禁飘回到了从前......

  那是一个细雨绵绵的清晨,我踏进了这个将陪伴我走过三年时光的高中----波宁四中。一进校门,我便被校园一角的`一颗杨柳树吸引了过去,那应该是棵很老很老的柳树,树冠如盖,躯干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古柳轻轻拂动着修长的枝条,似乎在欢迎我的到来。我静静地坐在树下的石凳上,心中那份因与初中校友分别的惆怅和对高中生活向往的兴奋很快被抚平了。那真是个奇妙的地方,与围墙外的喧嚣判若两个世界。从此以后,那儿成了学校中我最喜爱、最常去的地方。

  老柳树那儿几乎没什么人去,因此那算得上是我的秘密基地了,我在那儿看书、睡午觉、解数学题、练我那蹩脚的English......更多时候,我在那儿什么都不做,只是想着心事:数学老师太狠了,又布置这么多作业、我的英语什么时候才有起色啊、今天作业又没交,老师不会发火吧、体育课是打羽毛球还是篮球呢、她今天对我笑了、原来她也喜欢我啊、我们终于在一起啦、难道她不开心么、我是不是耽误她了、我们分手了、高考来了,我得加油了......每回柳树都会摆动她的柳丝回应我,我相信她能听懂。

  就这样,岁岁年年,三载不过在弹指之间。在一个细雨濛濛的傍晚,我又来到古柳的身边,周围的一切似乎从未改变,恍如昨天,只不过这一次,我是来说再见。古柳与我相对无言,我轻轻折下一段思念,种在了心田......

  如今,我离开四中快两个月了,与同学、老师的联系越来越少,但我知道在我心中种着一颗柳树,她会与日俱增,在那上面挂满了我在四中三年来点点滴滴的回忆.........

关于母校感言3

  母校兴永中学对于我和我们一家人而言是有着特殊意义的,因为我们一家兄弟姐妹四个都毕业于兴永中学,也因为我的父亲退休前曾长期在兴永中学工作。

  母校的意义对我们每个人都很重要却又不尽相同。对于祝校长和我的父亲等老一辈校领导而言,母校兴永中学就是他们的创业史。那时候的他们一边在学校教书,一边在地里务农。一边是求知若渴的学生,一边是春耕秋收的大地。被忙碌的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的他们可以选择平庸,循规蹈矩,默默接受一切。但是他们为了这片土地上的孩子们能有比他们更好的未来,决定奋力一搏,尽他们的努力来改变这一切。他们既是同事,又是好友,几乎天天聚在一起一边激烈争论一边互相依靠扶植。对内,他们狠抓教学质量,鼓励新老教师热情投入教学,大胆创新;对外,他们教育家长摒弃读书无用论,重视教育,为孩子在家里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对上,他们向教育机构争取各种资源,满足学校快速发展的需求;对下,他们鼓励学生好好学习,让每个人都能看到未来的希望。

  很快,兴永中学的教学质量声名鹊起,享誉整个瓯海地区。于是外地的许多学生家长克服种种困难纷纷慕名而来。到了我入学的1992年,因为外地来求学的学生实在太多,我们班最后有93位同学,成了兴永中学历史上的“第一班”。到我们这届毕业的时候,我们也没有辜负老校长们的期望,在瓯海中学两百多人的入学名单上就占了六十多个,从此瓯海中学有了永强班的说法。二十年后,母校五十周年校庆,退休了的老校长和我的父亲他们再一次快乐地为母校忙碌奔波,看着他们过去的事业如今结出了累累硕果,这对他们是莫大的欣慰。

  对于我和我的小伙伴们而言,母校就是我们的成长史。入学的第一天,我第一次骑着自己的新单车沿着再熟悉不过的家乡河边小道骑向了人生的下个篇章。从此这里就是我们接下来三年生活的全部。课堂上,我们肆意翱翔在知识的天空,我们开始知道什么是物理化学,什么是天文历史,什么是人文地理。二十年后,我们仍然记得当年老师们幽默而潇洒的讲解和课堂上发生的各种趣事。课堂外,我们追逐在学校的每个角落,开始接触各式各样的体育运动,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学校旁边的沿河田间小道记录着我们很多人人生的第一次长跑。在这里,我们开始成群结队,呼朋唤友,其中的一些人成了我们一生的好友知己。在这里,我们开始在心中默默关注异性同学,欣赏她们(他们)我们从未欣赏过的一面。

  那时候的母校除了我父亲一辈的老教师外,也有很多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教师。我想对他们而言母校就是他们的工作史。我们“第一班”的班主任周长涛老师就是这么一位。他是我们真正接触的第一个大学生,而且也是母校兴永中学的`毕业生。现在想来那时的他刚刚结束自己的学生时代应该是带着一点彷徨和紧张走上讲台的,但对于当时的我们而言,他就是知识的权威,为人的榜样。年轻的周老师除了课堂上教我们语文以外,课余时间更像我们的大哥哥,古今中外,名人历史,神话体育,还有我们向往的大学生活,无不和我们一一分享。

  这一切对于当时的我们都是无比新鲜和激动的。周老师这些年轻教师还会组织篮球比赛,大大活跃了我们当时稍为贫瘠的校园文化。我想我们“第一班”许多同学后来在不同的人生道路上各自小有成就,和周老师们当时积极引导我们各方面的兴趣是很有关系的。等到了初三的时候,我的班主任是当时在语文教学方面已小有名气的李新平老师。相比于年轻周老师的热情奔放,李老师却是干练沉稳的典范。于是到了初三的我们,在经历初一初二的快乐和放纵后有了恰到好处的管束,让我们真正静下心来准备中考。李老师深厚的语文功底来自于他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这不仅帮助我们在中考语文中取得了好成绩,也让我们中的很多人从此喜欢上了文学。

  二十年前,我们三代人在母校相聚,共度了美好的三年,二十年后我们中的许多人已经离开母校,或者说母校已远离我们而去。可是,我们每个人心中都装着一个母校,那里有着我们各自的回忆和感激。

关于母校感言4

  20xx的高考已经渐行渐远,在四中的校园里,已经有这么一群人在为的高考做准备了,四中总是那么努力前进着。

  离开四中也有两个月了,对于这篇文章迟迟没有下笔,并不是没有话对四中说,也不是没有对四中感情,只是千言万语堆在心中,不知道讲什么好。有些情愫只能意会不能言表。

  回想当初第一次看到四中,是在体育中考上,从来没有见到过这么大的校园,当时对四中就肃然起敬了,心想着要是我能到四中来读书,那该有多好啊!几个月以后,我果真来到了四中,在新生名单中搜寻我的名字,偶然间发现了以前许久未见的小学同学,忽然间发现缘分是件多么奇妙的事情,在四中我遇见了史基尔老师,留着和我一样的头发,咋一眼一看,还以为是高中生的她竟成了我的班主任。

  高一时的我并没有意识到我离高考仅剩一千多个日夜,只是开心的学习,开心的生活,因为任课老师的风格不同,我们班的作业不是很多,都能按时完成,但是在高中刚开始的时候,对高中生活一点也不适应,学的很累,学的晚,精神就不好,就更学不好,陷入一个恶性循环,但是久了就好了,渐渐地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法,成绩也渐渐地提高了。

  高一的班级还未弥漫着高考的硝烟,同学们都很好,很友善,生活在104班里,都是慢慢的幸福,沐浴着灿烂的阳光,分班时的不舍和留恋还历历在目。

  转眼到了高二,文理分班后,大家对自己目标有了一个清晰却也模糊的概念。遇见了新的老师,开始了行的征程与适应。高中3年见过很多老师,或严或松,或犀利或幽默,但都能在他们的身上找到闪光点,心生敬意。高中的老师和初中的老师比起来更像是一位朋友,你可以和他交谈,不论是学习上的问题,还是生活中的麻烦。真的'很感激他们一路上的帮助。我们没有效实镇海学生的聪明才智,但在高考上,我们是平等的竞争对手,想要成功,不仅要学生的努力,更倾注了老师的无数心力。他们宁可自己辛苦,也不希望自己的学生课时落下。

  接触四中最深的时候应数高三,学校的任务是教育人,而高考并非唯一但也是一个重要的标准,高三时我人生中最拼的一年,也是最充实的一年,进入高三,大家都为了同一个目标在奋斗,并肩作战,从早自修开始到晚自修结束,我们几乎都在班级里面学习,教室里很安静,偶尔能听到小声的讨论的声音,一切都是那么和谐而美好,让我深刻地感受到,“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在回忆里,我笑出了声,因为在四中有这么多美好的回忆,军训,社会实践,盘山劳动,运动会,艺术节,春游,浙大之行……苦涩的学习并不一定无味,在四中学习,有这么多生活的调味品,锻炼了我们的意志,也坚定了我们学习的信心。

  在四中,我们苦并乐着。以前从没有发现,总是抱怨这不好那不好的,可是现在的我是多么羡慕我的学弟学妹们,多么想再在四中上一天课,再在操场上奔跑,再在我们的“斐迪大酒店”吃上一顿,再在寝室里睡上一觉……

  离开了,才知道,四中已经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中,离开了,才知道,在四中的日子是多么快乐,离开了,才知道,我又多怀恋你,四中。

  我爱你,四中!

【母校感言】相关文章:

给母校的贺信11-11

母校记叙文07-29

给母校感谢信08-17

对母校的倡议书06-09

重返母校小学作文12-20

感谢母校话题作文12-17

高中感恩母校作文12-17

给母校的建议书12-22

对母校感谢信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