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个人总结

时间:2021-01-30 12:34:12 个人总结 我要投稿

有关教师的个人总结集合7篇

  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做出带有规律性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有寻找学习和工作中的规律,为此我们要做好回顾,写好总结。但是总结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师的个人总结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关教师的个人总结集合7篇

教师的个人总结 篇1

  在施老师的指导下,我一路走来。近两年的身传言教的帮助中,我终于慢慢的走完了高二,其实自己又何尝不和自己的学生一样,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新生,在渐渐地长大中熟悉着自己的工作,熟悉着周围的人事,开始熟悉了这份拥有。施老师的为人处事,经验心得,他的热情与真诚,常常让我在感动之余,获得了更多的学习、工作动力,使自己能更好的投入到这份事业中。

  施老师有着年轻的朝气、亲切的笑容、和蔼的语气、丰富的教学经验,这一切都让我感觉特别踏实,他手把手的指导我备课、备学生、准备公开课,作为徒弟,我成为了师徒结队活动的一名受益者。

  师徒结队的一种基本活动形式就是互相听课评课。

  1.就我个人而言,有人听课比没人听课时的兴奋程度要高很多,讲课也就更加有激情,对学生的感染力就更大。

  2.因为要向师傅阐述备课的构思,所以备课时会特别注意以终为始,就是特别注意围绕授课目标安排教学活动,而不是为了讲内容而讲课。从而使自己的备课水平有了提高。

  3.师傅给我评课时,会反馈很多我没有意识到的优点和缺点。比如对某个教学资源的使用,我可能从教师的角度觉得该用,但并不知效果会怎样,但师傅可以听课是可以从听讲人的角度体会到,评课时就会反馈给我,从而起到了肯定或否定的效果,让我以后可以有意识地进行调整。

  4.我听师傅的课也会有很大收获。施老师的课最大的特点就是教学流程板块设计清晰,教学语言有感染力。他的课还有三点特色:第一点就是一堂课需要解决的核心内容非常明确;第二点就是预设生成的资源都能很好地利用;第三点就是施老师的课给人的感觉从容不迫,而且特别容易理解!课堂气氛也很好!真正的做到了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乐学、爱学、会学,真正从课文中去体会,去感悟语言文字的美。

  大家都有体会,认真准备一节公开课和大家听课评课的过程会给讲课人带来很大收获,那么师徒之间的听评课就好比堂堂都是公开课,必定会带来更大收获。我感到师徒结对象一条无形的纽带联结在师徒之间,使他们在有意无意之中增加了交流和相互学习的机会,从而得到提高。四月份我参加了学校的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施老师为了让我有信心上好这节公开课,把这节课上成功,他先是和我一起钻研教材,理清教学思路,明确教学目标;再是一遍又一遍地听我的试教课,教案是改了上,上了改,每一个环节都不放过,都进行了精心设计,付出总有汇报,在这次竞赛中我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总之,我深深体会到我是师徒结对活动中的受益者,我感谢学校为我提供了这样的机会。我们正赶上新课改,对于一名年轻教师来说,既是一种机遇又是一种挑战,要让学生有一碗水,教师就一定要成为一条奔流不止的小溪,因而,只有虚心向师傅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从师素质,才能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教师的个人总结 篇2

  新课程下的教育评价观对学生的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它不再是只关注学生的分数,更关注的是学生对自己的发展是否树立起足够的自信心;不再是以淘汰一大批“差生”为手段而是择出另一批“精英”;不再是着力于学生的眼前状况,而是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其实,这一评价教育观早在50多年前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早就提出并进行实践了。了解苏霍姆林斯基的学生评价观,对于指导目前我们的课堂教学与学生评价,具有针对性很强的借鉴意义。本文试对苏霍姆林斯基的学生评价观作一简单的分析。

  1.要十分重视教育评价的作用。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定期使用教育评价这一工具。但如何发挥教育评价工具的作用,不同的教师却不同的观点。有的教师把评价当作惩罚学生的工具,如果学生成绩低了,就要对其进行惩罚。而有的教师却把评价当作激起学生学习愿望的工具。苏霍姆林斯基就是赞同后一观点的教育家。他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的一些问题》中曾说过:

  “教师的工作有这样一个特点,就是他要经常地评价自己学生的工作。在衡量知识质量(也就是劳动质量时),教师的评价带有明显的道德含义。评价里包含着刺激,应当使儿童在这种刺激的影响下确立一种要学好而不要学坏的意向。通过这种评价,不应当使儿童对于人们怎样看待他(是爱劳动还是懒散的)抱无所谓的态度。评价所起的这种微妙的影响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成为一种教育力量,就是它一定要跟儿童的内在的精神力量结合起来。评价是教师手里的一种教育工具,它应当激发儿童学习的愿望,帮助形成这种愿望,而不是对于不愿学习的一种惩罚。”(374页)

  2.要慎重对待学生的评分

  在前苏联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成绩评价也用划分数来体现,它在每节课中都以“五分制”的形式来进行。苏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视成绩评价的作用,并提出“评分是一种最微妙的教育工具”,一定要慎重对待对学生的评分(2-591)。他说:“不要把对知识评分当做一项独立的事情从教学过程中划出来。只有当师生关系建立在彼此信任和关怀的基础上,评分才能成为促使脑力劳动积极起来的推动力。”为了慎重地使用好这一工具,他并不像其他老师那样,每节课都对学生进行评分。他说:“宁愿评分的次数少些,但要使每次都评得更有分量、更有意义。”因此,评分不可滥用和多用,一定要在关键时刻使用,才能真正发挥其评价和激励的作用。

  对不理解分数作用的小学生,先不要使用分数。苏霍姆林斯基指出,“7岁的小孩还不能理解评分是取决于自己的劳动,取决于个人的努力的,这时他暂时还做不到的。……而是要等到孩子已经懂得了自己的智力劳动质量要取决于自己在学习上所付出的努力这个道理的时候,才在他身上使用分数。”(3-103)只有这样去做,才能真正发挥分数对学生课堂学习的评价和激励作用。

  3.不应把学习成绩当成评价的唯一工具

  苏霍姆林斯基在看待学生发展的问题上,提出不应当把学习成绩看作是评价的惟一工具,要注重学生人格的培养。他说:“不能,也不应当使集体中的任何一个人成为‘没有任何才能的人’。不应当把学习成绩,形象地说,看做是惟一的土壤,即培育了人品的土壤。在那没有任何别的土壤的地方,个别的学生永远会感到自己是学习差的、落后的学生。”(2-383下)单凭学生成绩的评价来看待学生,会使有些成绩低的学生丧失学习信心,不利于他们健全人格的`培养。

  4.学生没有完成学习任务就不要打分数

  在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中,谈到学生成绩评价时,他再三强调,如果学生没有完成某项任务的学习,就先不要打分数;“如果一个学生还不能完成某项学习,我们什么分数都不打。分数只能表示学习的肯定结果;没有分数,就是还没学好。这样做,可以避免负责日志的学生与班集体在相互关系方面出现不正常现象。”(2-808上)他进一步分析,这样做,防止学生把成绩记在日志里或让家长看到后认为孩子没有学好。他再三提醒教师们:“如果你发现学生的知识含糊不清,发现他们对正在学习的事物和现象的观念有点不明确,就根本不要作任何评分。”(2-592)

  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智慧在于教师从来不给学生打‘2’分,而是经常激发他要做一个好学生的愿望。有经验的教师就是这样做的:当一个学生还做不好作业时,教师就不给他打任何分数,永远不堵塞他争取好成绩的道路。”(4-658上)因为,他们深刻地认识到,划一个低分,对孩子的学习是非常有害的:“2分和1分,这是十分锐利和精细的工具,聪明而又经验的低年级教师问题备而不用的。……只有当教师掌握了人学的最高智谋会尊重孩子的无知的时候,2分才能成为那种最锐利、最精细但在小学从不运用的工具。”(3-103下)

  只有等到孩子们全部掌握了所学知识后,老师们才给他打分数;要等到孩子们懂得自己的智力劳动质量取决于努力时,才给他打分数。

  5.评分的项目要多样化

  在课堂评价过程中,苏霍姆林斯基总是尽量避免教师通过学生的课堂回答划一个简单的分数,而是要采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和全方面的评价,评价的项目要多样化:“我总是对学生在某一的学习给予评分,这种评分包括好几个项目在内,如回答问题(可能是对几个问题的回答)补充同学的回答、书面作业(少量的)课外阅读、实践性作业长远等。我定期研究学生的知识状况,学生也感到了这一点。”(2-591)

  对学生成绩进行综合性的多项评价,既避免了孩子们因一项作业没有完成而得一个低分数,从而丧失了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又可避免学生对知识掌握得不全面、不牢固。

  6.不要考察学生已经背熟了的东西

  关于对课堂学生作业与问题的检查和考试的命题,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应当避免提出这样一类问题,即要求的答案只是十分准确在重复教师讲解过的东西或从书本上背熟了的东西。……知识的转化应作为复习的基础。”(2-593)因此,教师检查的命题要重点考察学生对知识的转化和运用情况。如果只检查教师讲过的或学生背熟的知识,就可造成学生在课堂不不动脑思考和出现死记硬背的现象。

  7.要慎重对待学生的综合评定

  在一个学期或学段学习任务结束之后,就要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在帕夫雷什中学,在学季和学年结束之前,对学生划定操行分数。同评价学生的成绩一样,苏霍姆林斯基也非常慎重地对待学生操行的评定。他们的评定标准是:“我们评定操行的依据是这样一些要求:能进行自我教育,能认真劳动(包括学习劳动的公益劳动),爱护并人民财产,诚实,尊敬劳动人民,尊敬父母,尊敬老人,尊重妇女,不容忍坏事,积极参与对低年级同学和学前儿童的教育活动,能为别人做好事。”(4-314页)他们还认真组织好评定的过程。“这个对学生非常重要的问题,要在教师(班主任)和学生有同样表决权的会议上作出决定。学校里还有一条规则:如果班集体在评定操行分数和问题上意见不一致,就把问题交给校务会议作最后决定。但我们学校还从来未发生过必须把问题提交到校务会议解决的情况。”(2-808)

  正是这样非常慎重而灵活地运用了学生成绩评价的杠杆作用,在苏霍姆林斯基领导下的帕夫雷什中学校园里,每一个学生都充满了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即使是个别头脑迟钝或发展不全面的学生,也会在教师和同学们的热心帮助下取得最大的进步。愿我们的学校和教师们,也能从苏霍姆林斯基评价学生的理论和实践中得到启迪,以更好地改进我们的学生成绩评价工作。

教师的个人总结 篇3

  将自己这些年从教的经历回顾了一遍,根据我对教师职业的理解将其划分成五个不同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教知识我初上讲台时,教初中数学。我满脑子想的都是教材教法,想着怎么样把每节课的知识点落实。教学目标是什么?教学重点、难点是什么?如何引入?如何设计变式训练?单元测试结果出来后,学生成绩在年级里名列前茅我就欢欣鼓舞,平均分不佳就急火攻心,然后花更多的时间去练习、讲解。那时候,年级里教我班的平行班的是另一位老教师,也是学校安排给我的带教教师。我使出浑身解数,所教班级的平均分居然与她的班级不相上下,算是初步站稳脚跟。

  第二个阶段:教方法教了几年之后,我逐渐把关注点从教转移到学生的学。同样在一个课堂里听课,每个学生的学习结果却迥异。于是我开始尝试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把自己放到学生的位置上,想象他们在学习时会遇到什么问题。我领悟到数学与数学教育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领域,自己在大学里学到的那些数学知识并不能保证我成为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

  在这个阶段,我逐渐减少自己讲课的比重,而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预习、探究、试错乃至请学生上台讲题。总之,一切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方法我都愿意去尝试。这一阶段的成果是,我教得不累,基本上不需要再占用数学课之外的时间,学生成绩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第三个阶段:教状态再后来,我注意到一个现象,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哪怕数学学习能力并不突出,但通常都态度端正、学习认真;而那些看起来很聪明的学生,如果学习马虎,成绩就很可能不理想。有时候,你准备了一节课,设计很精彩,课上得也很顺利,为学生铺设的路径很巧妙,可有些学生根本就没听,对他来说效果等于零。

  于是,我开始用更多的时间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判断哪些学生是真心喜爱学习,哪些是在被动应付,哪些学生悟性强,哪些学生虽然勤奋却学得吃力。在课上,我发现学生听课状态不理想时甚至会停下来给学生讲一个小故事以集中他们的注意力。课后也更加频繁地与学生谈心、沟通,对学生取得的点滴进步及时进行鼓励。

  在我发现学生的学习成绩基本上与其学习状态成正比后,我便更执着于发掘学生的内驱力,而慢慢放弃外在的推、拉乃至拖、拽,也变得更加有耐心。

  第四个阶段:教人生在前面三个阶段奋斗了十多年后,我的教育视野有一天突然打开。回顾自己以往的努力,总还是离不开分数二字。无论是关注知识、方法还是状态,最终的目标还是指向学生的学习成绩。要完成这样一种顿悟并不容易,我经历了漫长的渐悟过程。我带过的第一届学生在工作之后回学校看望我,聊到他们当年的学习点滴,还聊到现在工作了才发现在学校里学到的哪些东西是有用的、哪些是没有用的,在那一刻我豁然开朗。

  我作为老师,看到那些曾经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长大之后很平庸而调皮的孩子却大有作为的时候,不由自主地去反思教育的价值到底是什么,辛辛苦苦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付出了那么多努力到底有什么意义。当我将视野从学生的学习扩大到他们的兴趣、气质、品性之后,教育的世界就更加宽广了。这个时候,我不再只是一名学科教师,而成为了一名真正的教育工作者。

  第五个阶段:教自己学生在学校里除了要学会学习,还要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教师的职责不仅是教书,还要育人。而我,也的确朝着育人的目标努力了好几年。然而,在做人这件事上,我慢慢意识到教师相对于学生,没有任何优势可言。甚至,学生的心灵更为单纯,品格更为高尚,在学生面前教师有时甚至会自惭形秽。有时候,我不禁问自己,我有什么资格去教学生做人?与其教学生,还不如教自己。所有那些对学生提出的要求,都首先是对自己的要求。自己做到了,才有可能要求学生去做。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育不是说教,而是影响,是感染,是熏陶。教师这个职业不是教,而是学,教师自己首先要成为终身学习者。

教师的个人总结 篇4

  我从四个方面谈一谈我肤浅的体会。

  一、信念是师德之首要。

  我认为,教师的信念是毕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只有在这个大前提下,教师才会有巨大的动力,才会有力量的源泉,教师才能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求真务实,才能努力使自己逐步成为一名合格的好教师。

  二、爱心是师德之灵魂。

  爱是阳光,可以把坚冰融化,爱是春雨,可以让枯萎的小草发芽,爱是神奇,可以点石成金。师爱是只讲付出不讲回报的爱,只要我们用执着的心去关爱孩子,就会发现所有的孩子都很可爱。于世良老师护送学生看病,嘘寒问暖,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胡老师几天如一日为学生煎药,日复一日转化问题学生,这比山还高的情谊,学生又怎能忘怀?两位老师将师爱演绎到了极致。

  三、责任是师德之核心。

  师者,之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我认为教师最大的责任是教书育人。只有高度的责任感,强烈责任心的教师,才能教好书,育好人。我认为教师应当义不容辞地替学校负责,替工作负责,替学生和家长负责,替国家和社会负责。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已任。

  四、反思是师德之延伸。

  面对个性迥异的学生,面对日新月异的新课标及教育问题,面对繁杂琐碎的班主任工作等各种现实,我们要不断反思自我,不断超越自我,让反思使我们的教育逐渐完美。这方便于世良老师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因为我们选择了教书育人,所以要爱岗敬业。让我们用爱心和责任给孩子们营造自由,快乐的成长空间,让我们带着阳光般灿烂的心情走进课堂,走过学生,不懈地播种灵感,播种希望,在平凡的教育生活中闪耀出璀璨的光辉,让我们的教育生活变得厚重起来吧!

教师的个人总结 篇5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一年又快过去了,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本着认真工作,踏实做人的态度,保质保量地完成学校里布置的各项任务,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小结如下:

  一、思想上

  我时时处处不忘加强思想政治学习,严格要求自己。一年来,我从不因故请假,迟到,旷工。不怕苦,不怕累,总是以百倍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之中。

  二、工作上

  一年来,我服从学校领导的分配,认真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在教学中,我虚心向老教师请教,认真钻研新课程、吃透教材,积极开拓教学思路,把一些先进的教学理论、科学的教学方法及先进现代教学手段灵活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勇于创新等能力。另外,本人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还很注重教学经验的积累,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和撰写论文。有两篇论文和一篇案例在市级获奖。我还十分注重学生们个性特长的培养,指导学生参加市级比赛有3人次获奖。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在工作中我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理论知识的学习还是欠缺;二是工作虽然很努力,可是个人能力还有待提高。成绩属于过去,未来需要我们去开拓,今后我一定加强各方面的学习,提高工作能力和教学能力,使自己的思想和工作都能更上一层楼,争当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教师的个人总结 篇6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十月份又过去了。本以为放一个长假,孩子们入园是会哭闹,但是没想到的是,看到的是一张张可爱的笑脸。会主动向我问好,他们的进步让我感到无比的高兴。为了更好的开展下个月的工作,现将本月工作做一总结,如下:

  一、常规

  孩子们基本都步入正轨,在常规方面也有了一定的进步。现在大部分孩子能够自己独立完成吃饭、洗手、午睡、入厕。只有个别的孩子能力比较弱,还需要老师的帮助。在午睡时,孩子们基本可以自己脱鞋袜,有的还能脱衣裤,基本能独立入睡。在吃饭时,桌面保持清洁这一块还保持的不够,需要加强。下一个月我们还要着重训练他们的学习常规和游戏常规。

  二、教育教学

  由于小班的年龄太小,所以教材选用的红缨特色课程《红缨涂鸦册》。课余时,我们会学习一些唐诗、歌曲、舞蹈等。在教学方面,我们需要选一些让孩子们感兴趣的课程,提前做好课前准备。多学一些贴近生活的课程。让孩子们在学中玩,玩中学。另外,在上课时,有个别幼儿注意力不集中,个别幼儿不爱回答问题。但是在上课常规方面,孩子们表现得都还不错。为了孩子们更好的学习,我会通过以上问题在进行课程方面的改进。

  三、安全

  每周我们都会开设安全课,让幼儿学习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让幼儿要学会如何保护自己。平时在班上也会教育幼儿走路时不跑跳,上下楼梯靠右行,一个人不能乱跑等。时时刻刻我们都会提醒幼儿,要注意安全。

  四、保育

  保育老师每天都会对班级里的一切物品进行消毒。细心关心每一名幼儿,照顾他们的生活,为他们提供干净舒适的生活学习环境。时刻提醒幼儿饭前便后要洗手。另外,我们特别关注手足口病,每天早晨和中午都会对幼儿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

  五、家园共育

  平时我们都通过上学和放学时间与家长沟通,每天都会将今日情况发在班级群里。有什么问题在群里也会与家长及时的进行沟通。交换我们的意见,取得一致的教育方法。在后期的工作中,我们还要更多的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的情况来进行调整教育方法。

  以上是我对本月的工作总结,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不断的改进和完善自己。让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教师的个人总结 篇7

  今天看了《春田狐的爱》这节课外导读课视频,自己深深地被这个悲情故事所打动。狐狸妈妈最后的举动无疑是震撼了我们每一个人,她毒死了自己的孩子,为了换回孩子的自由和自尊。一直以为,付出是一种爱、原来伤害也是一种爱,只是这是一种难以承受的爱。

  听完这节课,我有几点感受。

  一、教者的课型选择有创新。

  课外导读课,对于我来说第一次听说,很有前瞻性。导读课怎么上,为什么上,上到什么程度。我觉得教者把全过程呈现给我们。首先教给学生阅读动物小说的方法,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猜测故事。透过文字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图片想象故事情节。整节课教者就是按照这个设计思路引导学生学习,学生的情感也随着故事的情节起伏深受感染。让学生明白怎样读动物小说,从而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喜欢阅读,读整本书。最后介绍西顿的《动物小说》,通过猜测故事结局激发学阅读兴趣,关注儿童阅读这是上这节课的真正目的。课的把握也恰到好处,重在“导”字,落脚点在“趣”上。以课文为例,实现“例”的增值。

  二、教学凸显新课标理念。

  上无人敢上的课,这需要的是一种胆量,也是一个智者的聪明之处。新课标中提到,“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教科书编者的对话过程”,整节课很好地诠释了这个理念。如“假如你就是作者,你能让疤脸实现梦想吗?”让学生与作者对话。第二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两次质疑,“你有什么问题要问我吗?”“读完你有什么疑问?”学生与文本、教师真情对话,引发思考。如教师推荐西顿的三本《动物小说》,教师说你觉得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局?把阅读引向深入,进行深度阅读。

  关注语言文字训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者多次让学生透过语言文字进行猜测故事情节,利用图片进行课文内容的补白,让学生想象故事情节,把语言进行重组,再造,想象,从而发展学生的语言。如从“惊魂未定”中你能猜测到什么?它会遇到什么事?出示图片想象故事情节等。既训练学生的语言,也发散了学生思维。可谓一举多得。

  重在阅读方法的呈现。整节课始终贯穿在在经验——文字——图片——文字这条线上,教给学生读动物小说的方法,实现方法的迁移。

【有关教师的个人总结集合7篇】相关文章:

1.有关教师个人师德总结集合6篇

2.有关先进教师个人总结范本

3.有关教师的个人工作总结

4.有关教师个人年终总结

5.有关教师年度个人工作总结

6.有关幼儿教师个人总结三篇

7.有关幼儿教师个人总结四篇

8.有关教师个人师德总结三篇

9.幼儿教师个人总结集合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