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文网>实用文书>观后感>千秋红岩观后感

千秋红岩观后感

时间:2016-09-20 20:23:54 观后感 我要投稿

千秋红岩观后感

  千秋红岩观后感,千秋红岩是一部记录共产党史的电影,值得我们去观看!如何写千秋红岩观后感,请大家参考电影观后感格式怎么写!

千秋红岩观后感

  千秋红岩观后感

  《千秋红岩》有感:心中灯塔明 纵死侠骨香

  《红岩春秋》作为以宣传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以及中共中央南方局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光辉业绩为重点的党史刊物,坚持“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宗旨,积极宣传南方局的历史功勋和革命传统,弘扬伟大的红岩精神,歌颂祖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伟大成就,深受广大干部群众的好评。2009年恰逢中共中央南方局成立70周年,《红岩春秋》创刊20周年,为重温南方局这段重要而辉煌的历史记忆,缅怀南方局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创立的丰功伟绩,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的优良传统,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和红岩春秋杂志社特从其100多期文章中精选编辑《千秋红岩》一书,以资纪念。

  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南方局作为党中央设于重庆的秘密机关,在极其险恶的政治环境中,坚定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维护国共合作抗战大局,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创造性地开展以统战为中心的各方面工作,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这段历史,是党的伟大历史画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用信念与生命谱写的红色篇章,也是红岩精神薪火相传的源流。

  为此,《千秋红岩》以生动翔实的革命故事、人物经历作为这段历史的缩影和印记,以“人民领袖”、“雾都明灯”、“红岩往事”、“哲人风采”、“一代风流”、“巴渝先烈”和“峥嵘岁月”7个部分,漫卷丹心,重温和折射着那风雨飘摇的年代,共产党人在中共中央南方局的领导下大智大勇,为理想为信念而战的革命豪情。《千秋红岩》中的许多故事都是当事人或者相关人士的深情回忆,是历史的真实记录,史料价值极高,使我们知微见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拓宽历史视域,启发更为深层的思考。尤其书中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披露,更是扣人心弦,十分精彩。

  比如这样一群人,他们隐姓埋名、甚至背负叛徒骂名而忍辱负重地战斗于隐蔽战线。忠诚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能力。共产党人历来把忠诚与党性紧密联系在一起,不断地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忠诚的深刻内涵。因为特殊的工作性质和使命要求,他们默默无声,带着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无限忠诚,以难以想象的艰难在敌人的营垒里斗心斗智,进行着没有硝烟的生死搏杀。《千秋红岩》中讲述的传奇英雄华克之、两袖清风的“红色”老板肖林便是这样的代表性人物。

  共产党员华克之由潘汉年直接领导,曾与打入汪伪国民政府要员周佛海内部的张子羽联手救出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主人公李侠的原型李白,并通过张子羽获取大量有价值的重要情报,是潘汉年的得力助手,为人十分机智。在1945年日本投降后的“真空期”,上海尚未被国民党全面接收,日本人惶惶不可终日,投机分子大肆活动起来。趁着这样的`混乱局面,经过华克之的巧妙游说,驻上海的日本陆战队一厌战少将冈田,“主动”将其守护的武器库中威力劲猛的540箱TNT炸药和自己私藏的194挺机枪都交与了华克之,以解新四军装备老化、兵器匮乏之需。在这批军备装运时,尽管华克之采取了周密的防范措施,文章还是特别描写了这样惊险的一幕:

  搬运过程中,炸药库两旁楼房的窗口上国民党空军临时办事处和中央通讯社的人不时朝这边探望。

  一个军官模样的人忍不住问:“你们是哪一部分的,装什么东西?”

  我方一假扮的军官穿着一深色西服,下着黄呢裤子--这是当时重庆来的国民政府官员典型装扮--神气活现地走过来,冲上面说:

  “我们部里来电,要用这个仓库,让日本人搬家。至于里面是什么东西,你们最好问日本人。”

  楼上再也没有了声音。

  险情化解后,整整装满了5辆卡车的TNT炸药以及后来的194挺机枪便很快顺利地转运到了新四军手里,成为我军打击敌人的有力武器。新四军军部还特别转交华克之一封信,“致以革命的敬礼”。

  后来华克之又扮作茶商,利用外国大使的外交免检邮袋,为解放区送去他费尽周折所窃取的国民党国防部严密保管的军用地图,同样颇具传奇色彩。在那样危机四伏的境况里,华克之出生入死,巧妙周旋,搜集了许多有价值的情报,在隐蔽战线上出色地完成了一项项艰巨的任务,履立功绩。书中细腻的笔触生动再现了当时惊心动魄的情景和胆识过人的斗争艺术,更展示了英雄们为信仰为誓言而战斗不息的赤子情怀,令读者感慨动容。

  与传奇人物华克之不同,世人眼里的肖林不过是一个谙熟经商之道的生意老板,却不知他是受南方局直接领导的共产党员。为了党的事业,解决组织经费短缺的困难,根据周恩来的指示,肖林用很少的资金起手创业,不断拓展经营,在上海开办了华益公司,进行日用品的营销以及黄金、美钞、法币和股票的买卖等多项业务。经过他艰辛开拓、苦心经营,华益公司为党筹措到了一笔笔巨额经费,成为党在上海的“地下金库”。1949年5月,上海解放,“华益”完成使命宣告结束时,肖林一次性上交党组织的资金可是约合12万两黄金和折价达1000万美元的固定资产!而他自己却只留下3块银元作为开展此项工作的纪念。如此巨大的财富,是要经过多少殚精竭虑的操劳,多少不眠之夜的算计才能够积累起来的呀!而这位战斗在经济战线的老共产党员,始终铭记党的重托,自觉坚持共产党员的操守,过着“两袖清风”、艰苦清廉的生活,把每分每厘都看作是党的财产,坚决不乱花不挪用。这样的高尚品质和革命风范,在今天看来,特别对于当前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和思想作风建设都有着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值得深思。

  《千秋红岩》中还记录着许多这样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尽心竭力、生死度外的优秀共产党人,有我们耳熟能详的周恩来、王若飞、吴克坚、杨闇公,也有不太为人熟知的傅烈、刘愿庵、万涛。但他们都同样拥怀着坚如磐石的信仰,秉持着崇高的理想--这理想熠熠闪光,如同明亮的灯塔,使他们在黑暗与泥泞中心向明媚的彼岸,在磨难与困苦中坚守不渝的信念,在刀刃血泊中从容笑对,在利诱威迫下巍然不动。“纵死侠骨香”(唐代诗人李白《侠客行》中的诗句),《千秋红岩》中革命先辈的音容笑貌浮沉隐现,他们的品格芳泽后人,成为涌动在我们内心深处的温暖记忆和热血激情,唤起我们传承红岩精神、奔赴时代使命的深深向往。

  千秋红岩,红岩千秋!

【千秋红岩观后感】相关文章:

1.红岩观后感

2.红岩观后感范文

3.红岩精神观后感

4.红岩电影观后感

5.红岩魂观后感

6.读红岩观后感

7.红岩观后感600字

8.红岩魂广场观后感

上一篇:红岩村观后感 下一篇:红岩魂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