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文网>实用文书>观后感>看英文电影写观后感

看英文电影写观后感

时间:2016-08-13 16:37:47 观后感 我要投稿

看英文电影写观后感

  看英文电影写观后感

看英文电影写观后感

  It's about assimilation into American culture, and not assimilation in an”International” city, like SF or NY or LA or Chicago, but St. Louis, MO (actually shot there). Really great acting, interesting story

  Gua Sha is a treatment in traditional oriental medicine in which a wooden board repeatedly slides across the patient's acupuncture acupressure massage points. It works in similar principles like that of acupuncture acupressure massage. This method would inevitably leave bruise on the skin, and the story

  begins here, when the visiting grandpa who does not speak any English used this traditional practice to treat the grandson when both son and daughter-in-law were at work.

  Sadly, in US, this is a story that repeats itself many times in the area where many oriental immigrants lives and all of these are due to simple misunderstanding between cultures.Gua Sha: Step-by-Step, by Arya Nielsen.If an acupuncturist is trained in Classical Chinese medicine, they will do this technique in their practice for pain, and for acute or chronic illness.

  最近看了不少电影,包括一贯喜欢的欧美片和一些颇得好评的国产片和亚洲其他国家的电影,有经典老片也有言情搞笑的商业片也有文艺片等等等等。

  比较喜欢的有法国片天使爱美丽,印度片地球上的星星,德国片甜蜜幼儿园和呆呆精灵等。还载了十几个G的Verliebt in Berlin存在本来就不大的D盘里,虽然没有字幕,却是打算什么时候把它们给看一遍。

  这篇观后感写于11月14日,那天看了印度片,地球上的星星(Taare Zameen Par),很想写点什么,于是一口气就有了下面的这长长一段。

  已经忘了是什么时候下载的这部电影,它和很多很多经典的流行的文艺的和庸俗的rmvb,avi,rm等各种格式的电影一起,被我闲置在D盘的下载文件夹里。今天,在一阵混乱的忙碌之后,我在这个文件夹里一番选择,开始用暴风播放这部由两个一个多小时的rmvb文件组成的印度片。

  影片有很多感人的和让人留下印象的部分,比如兄弟情深,比如伊桑被送到寄宿学校后的孤独与对家人的思念,比如母亲的无奈和痛苦,比如老师库尼巴与伊桑之间的真情流露。

  但是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却是在伊桑逃学之后回家前,他满足地坐在校车上,这个时候电影的配乐,感谢字幕制作者,把背景音乐的歌词也翻译成了字幕,那首歌里唱:

  “……我们的`童年那么短暂,就算赊账,也要狂欢……”

  人生苦短,为欢几何!不是放纵自己去挥霍时间,而是抓紧我们的大好年华去感受世间的美好,去体验人间的冷暖。

  于是很喜欢。

  接着讲讲电影本身。

  主人公伊桑是一个有着阅读障碍的儿童,可是这种缺陷没有得到家人和周围人的认识,他们认为他态度不认真,学习不刻苦,在他们眼中,他是一个成绩垫底、调皮捣蛋并且态度恶劣的孩子,和他门门功课都优秀的哥哥截然不同。

  因为成绩太差,他在读第二遍三年级的中途转学到了一所寄宿学校,那是一所以纪律和严谨著称的学校。

  他想家,学习依然困难,还要面对无法打领带这些问题——这些能力也是阅读障碍患者同时缺乏的,他对周围充满了排斥。

  直到一个美术课的代课老师库尼巴来到了他们的课堂,才出现了转机。那个老师也是一名阅读障碍者,所以是他第一个察觉伊桑的问题所在,而且他也发现了伊桑在美术方面非凡的天赋。他去伊桑家里家访,与他父母沟通,他自己抽出很多时间花很多精力去给伊桑做有针对性的训练,最终感化了伊桑的父母、改变了周围人对伊桑的态度、还成功地让伊桑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每一个孩子都是特别的,而关怀可以让孩子健康成长。这是影片的立意,而另外一方面也批判了当今社会充斥着竞争,人人沦为时间的奴隶。

  影片开头的动画和字母的游离组合显然是一个有新意的开头,既契合了影片中伊桑的两个特点,又吸引了观众的好奇心。从情节设置来看,这部片子很失败,让人看到开头就猜到了结局。但是毕竟励志片都逃不出这个模式。

  所以无论如何还是可以原谅。配乐的选择很不错,既有印度风强烈的曲子,也有欧美的说唱风的歌曲,虽然都听不懂,但是都还挺好听。

  影片的语言很奇怪,也许是因为英语和印地语都是官方语言,所以片中学校场景的对白都是英语的,而这些有着浓重印度口音的英语对白我也是在听了好一会才听明白,而在家中的一些对白,听起来似乎是印地语夹杂着英语。

  关于语言,有趣的还有两个细节。一个是在美术老师库尼巴和他女友的挎包上,都印着“为人民服务”字样,是中文,而且是我们绝对熟悉的毛主席的那个版本的字体。

  不知道是影片想暗示他们信仰毛共呢还是只是像我们穿有印英文字母的衣服一样只是流行。顺带一提的是,印度也有共产党,而且有两派,成员共计一百多万。而另一个细节是,有一幕库尼巴老师拿了一个似乎是赛车或者是什么玩具的盒子,让伊桑的爸爸念盒子上的字,那个盒子上是一些日文,而伊桑的爸爸却说,这个是中文,我怎么念得出来。

  不知道是台词出错了还是我载的字幕有问题。

  对于印度这个邻国,我们其实了解得很少。也可以说中印之间的沟通太少。记得在前几年一期环球时报上看到一篇关于印度人看中国的文章,调查显示有很大一部分人认为中国贫困落后,大部分家庭都买不起彩色电视机。但是我按照这个内容问了周围的同学,问他们印象中印度的经济水平,而大部分人第一反应也是一样,认为印度人穷得看不起彩电。

  我们视野不够宽广是一个原因,而另一个原因也很重要,我们与印度这个邻居联系实在太少。而电影中呈现的景象,如果忽略那些有着强烈印度风格的建筑和那些比中国人精致的脸以及印度妇女披着的纱丽,那些街道和我们身边的街道是那么想象,甚至在一闪而过的镜头里看到了一辆奥拓车,我家的第一辆车就是奥拓。

  关于演员,我看了一半告诉小尹倩说,为什么印度人都长得像菩萨呢。尹倩说,是菩萨都长得像印度人。好吧,是先有印度人才有菩萨的。

  不对,菩萨们似乎都是印度人……演伊桑的小男孩不好看但是很可爱,小爆牙。另一个饰演伊桑在寄宿学校的同桌的那个男孩子的脸更阳光。片中的小孩子都长得不像菩萨,成年人才像。演伊桑母亲的女演员很端庄美丽,鼻梁的曲线简直太完美了。

  而印度女人在眉心的红点也显得很有味道。

  最后,再讲讲阅读障碍。它是先天性的,主要表现在患者无法辨识文字符号,比如无法区分b和d,而且无法感知物体的速度、距离和方向,并且在系鞋带等动作上也有困难。年幼的伊桑独自承受的就是这些痛苦,却被认为是态度不好,不认真。

  影片中借老师库尼巴之口,说出了一大串曾经有过阅读障碍的名人:爱因斯坦、达芬奇、贝尔……甚至还有以几分古怪的扮相出现在德语写作教程配图里的阿加莎·克里斯蒂,而她甚至是一个作家呢!

  高一时候给我上口语课的外教英国人Nicolas也曾是一个阅读障碍症患者,这是我们的另一个老师告诉我们的,而他一点也没有显示出障碍,课也讲得不错。

  他们也许一开始是一个残缺的苹果,可是却有可能走得最远。每个孩子都是地球上的星星,需要我们的关爱。在码完这么多字之后,回头想想这部片子确实感人。

【看英文电影写观后感】相关文章:

1.看英语电影写观后感

2.用英文写电影观后感

3.看一部电影写观后感

4.看爱国电影观后感

5.看钱学森电影观后感

6.电影观后感英文

7.英文电影观后感英文

8.英文电影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