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文网>实用文书>观后感>《永远在路上》第五集《把纪律挺在前面》观后感

《永远在路上》第五集《把纪律挺在前面》观后感

时间:2016-10-21 10:03:38 观后感 我要投稿

《永远在路上》第五集《把纪律挺在前面》观后感

  《把纪律挺在前面》,这是《永远在路上》的第五集。欢迎大家阅读这篇《永远在路上》第五集《把纪律挺在前面》观后感,希望大家更了解《永远在路上》这套节目!

《永远在路上》第五集《把纪律挺在前面》观后感

  《永远在路上》第五集《把纪律挺在前面》观后感【1】

  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将于10月17日到25日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每晚8点首播。

  昨晚,继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又一部从严治党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已于全国观众见面播出第一集,从严治党将再度成为观众特别是党员干部热议的话题,从《人心向背》、《踏石留印》到《利剑出鞘》、再到《拍蝇惩贪》,《标本兼治》,从受访专家学者、纪检干部到落马的官员的典型案例剖析,将为观众全景式呈现"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这四年来不平凡的历程。

  相信接下来的七集和第一集一样每集都是“镜”,每案更是“鉴”。

  变化是最扎实的答卷,事实是最有力的证明。

  “十八大”四年多来,从严治党“收获”颇丰:一竿子插到底”的向基层延伸,全面“体检”基层政治生态的“拉网式全覆盖”,查处群众身边腐朽问题“拍苍蝇零容忍”,“扎篱笆谋长远”的健全防治基层贪腐长效机制。

  那些从严治党之下的一桩桩、一件件,新旧对比“两重天”,都是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得到的实惠。

  从严治党纯洁了党的干部队伍,顺应了民意,赢得了民心。

  “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

  全国民众将通过专题片《永远在路上》领悟“支点”:党中央坚定不移反对腐朽的决心没有变,坚决遏制腐朽现象蔓延势头的目标没有变,全面从严治党更是任重道远。

  如果把全面从严治党比喻成“千斤重担”,最给力的就是落实主体责任这个“支点”。

  只有将“支点”立起来、实起来、硬起来,才能真正把这个“千斤重担”扛起来,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和期望。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

  只要我们管党治党不放松,切实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就一定能赢得这场输不起也决不能输的斗争。

  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

  广大观众将从专题片中感悟之深:遏制腐朽蔓延,用好巡视监督利器,形成高压威慑的“利剑出鞘”;“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应成为腐朽分子和腐朽资金的‘避风港’,不应成为他们的‘避罪天堂’”再现反腐国际合作“永远在路上”的“天网追逃”;可见从作风建设到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惟有把“纪律挺在前面”,才会不断形成清风正气的大势,只有“踏石留印”抓常、抓细、抓长,才能持续努力、久久为功,不断压缩歪风邪气的空间。

  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

  从严治党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永远在路上》专题片以多个领导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为“镜”,以XXX等案件当事人现身说法为“鉴”,通过“标本兼治”警示教育党员领导干部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筑牢理想信念的根基。

  在即将召开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播放此部专题片,表明了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决心,释放出进一步加强党的制度建设的明确信号,将为推动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注入强大动力。

  《永远在路上》第五集《把纪律挺在前面》观后感【2】

  10月17日,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在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播出,贵阳市各级纪检监察干部认真观看学习。

  专题片分八集讲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高度,正风肃纪,锲而不舍纠“四风”,从而赢得党心民心。

  在第一集《人心向背》中,XXX等案件当事人现身说法,办案人员、专家学者讲述和分析,受到广泛关注,引起强烈反响。

  市纪委网络室的魏永堃第一时间把专题片播放信息发到朋友圈;市纪委宣传部的甘丽说,片中提到的“对于党员干部,廉洁才是立身之本,才是最大的平安”“理想和信念的坚守,时刻都不能放松”等精练的话语值得每个党员干部学习和深思。

  云岩区城管局纪委书记吴永军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如果失去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与拥护,后果不可想象。

  党的作风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事业的成败甚至党的生死存亡。

  南明区纪委常委周进文说:“专题片让腐朽分子现身说法、表达深切的忏悔,让广大老百姓看到我们党反腐的坚定决心。

  息烽县流长乡纪委书记王济芳说:“专题片使我深受教育。

  作为一名普通纪检监察干部,我深感工作平凡但是责任重大。

  开阳县监察局副局长廖国英说:“纪检监察干部肩负着维护党纪政纪、推进反腐斗争的重要职责,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看齐意识和核心意识,做为民、务实、清廉的表率。

  大家纷纷表示,一定要振奋精神、凝心聚力,以永远在路上的精神,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朽问题,努力做到忠诚干净担当,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

  《永远在路上》第五集《把纪律挺在前面》观后感【3】

  在大众媒体上展示巨贪们的丑事恶行,这是一种痛,也是一种自信。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反腐是一场必须赢不能输的斗争。

  所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从这个角度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是一份反腐斗争的成绩单,是一份阶段性的答卷。

  由中央纪委宣传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17日晚开播。

  当晚播出第一集《人心向背》,其中有XXXX等几名落马省部级高官出镜,现身说法,片中透露出不少贪腐细节,发人深省。

  这部大型专题片才刚刚开播,已引起公众高度关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敢于揭丑,勇于披露此前公众所不知的高官贪腐细节。

  在已播出的第一集中,曝光的若干细节就足以令人瞠目:曾任河北省委书记的周X顺独占一座面积800多平方米的军区招待所,重新装修供自己居住,“豪宅”里有两个保姆、两个厨师,其中一个保姆专门负责养宠物。

  另一个贪官白X培,曾任云南省委书记等职,在办案中,从白家查获的贵重物品多得让办案人员震惊,其中不乏价值千万的翡翠手镯,仅清理这些东西就用了十几天时间。

  有句颇富哲理的俗语“细节决定成败”,足见细节的重要性。

  但是,在以往惩治贪腐的过程中,公众往往是只见森林、不见树木,只见罪罚、不见细节,这种现象存在的原因,是在反腐斗争中存在“讳疾忌医”的心理。

  十八大以来,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高度,在反腐中见真章、动真格,在一些部门及官员中曾经比较广泛存在的“讳疾忌医”心病也大为好转。

  记得几年前,在这场反腐风暴刚拉开帷幕之际,很多人不相信会有省部级官员成批落马,更不信周X康这样高级别的官员真的会被查办。

  之所以不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些人认为“封疆大吏”或正国级官员理应是普通党员的榜样,法办这些腐朽高官有可能“破坏”党的形象。

  几年来,中央坚定不移地推进反腐工作,反腐的`高压态势持续推进,反腐斗争的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

  中央反腐敢于揭丑,“铁帽子王”之类的各种神话不断被打破,反腐得民心顺民意,得到群众高度认可,一些人“讳疾忌医”的心病自然也逐步痊愈。

  此次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大量披露高官的贪腐细节,将遮丑心理彻底打碎。

  如果说,中央严惩周X康、白X培、周X顺等贪官,起到了正本清源、匡扶正义的效果,那么,全面披露这些贪官的腐朽细节,则是彰显了直面病灶并刮骨疗毒的勇气。

  在大众媒体上展示巨贪们的丑事恶行,这是一种痛,也是一种自信。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反腐是一场必须赢不能输的斗争。

  十八大以来,中央作出“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庄严承诺,以“八项规定改变中国”,反腐“老虎”“苍蝇”一起打。

  四年来,中央以实际行动,让人民群众看见并享受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成果。

  所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从这个角度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是一份反腐斗争的成绩单,是一份阶段性的答卷。

  同时,《永远在路上》更是一部以案为鉴、以案明纪,振聋发聩的反腐教材。

  包括白X培、周X顺在内,许多落马的贪官都是贫苦家庭的孩子,通过组织的培养、出色的工作逐渐步入高位。

  电视片中披露的细节,向观众更向官员们展示了这些高官是如何从痛恨贪官,到最后变成贪官并身陷囹圄的过程。

  这种非常规的教育方式,将让很多“边缘人”身临其境般地看清罪与罚的边界,帮助更多官员完成不敢腐、不想腐的自我教育。

  反腐斗争关乎人心向背,“有腐必反”、“有贪必惩”已成为社会共识,警钟长鸣,反腐斗争必须“永远在路上”。

【《永远在路上》第五集《把纪律挺在前面》观后感】相关文章:

1.《永远在路上》《把纪律挺在前面》观后感

2.永远在路上第五集《把纪律挺在前面》观后感

3.永远在路第五集观后感《把纪律挺在前面》

4.《永远在路上》第五集《把纪律挺在前面》心得体会

5.永远在路上第五集《把纪律挺在前面》心得体会

6.永远在路上第五集把纪律挺在前面心得体会

7.永远在路上5观后感-永远在路上第五集

8.永远在路上第五集视频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