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永远在路上观后感-永远在路上观后感知乎
以下小编为大家整理好的看永远在路上观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看永远在路上观后感1
由中纪委宣传部与央视联合摄制的专题片《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在央视黄金时段强档推出。
12-15 播出第一集。
笔者看后感悟颇多。
一、大量再现了毛主席伟大的建党思想和实践。
特别是如何加强党和军队的作风建设。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六项规定的诞生和实践史实。
革命圣地西柏坡,是新中国成立前夕进京“赶考”党规党纪诞生地。
二、再现了总书记没有公开过的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讲话。
为啥讲话当时不发表?耐人寻味、发人深省。
三、剖析了不少典型案例,展现了官员从‘馋、贪、腐、变’的脱变过程,让人明白是怎样从“一针不补”发展到“十针难缝”的。
四、总书记严正指出,党内“形式主义、权要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和腐化,已经到了令人发指、不可容忍的地步。
不狠刹四风、不坚决反腐,就将灭亡。
事实正是这样。
五、从十八大以来的刹四风、反腐化实际情况看,我党政官员的“腐化”问题确实触目惊心、危在旦夕。
其面广量大、性质严重程度,正是史无前例、空前绝后。
六、可惜的是:
(1)没有深挖造成如此腐化的“本质根源”。
(2)没有指出造成如此“危机”后果的.主要责任人。
笔者鉴于上述六条,得出结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为什么?原因只有一条即“擒贼不擒王;斩草不除根”——永远在路上。
看永远在路上观后感2
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上,总书记强调,全党同志在思想上一定要搞清楚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要坚定不移反对腐化?人民把权力交给我们,我们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化分子,就要得罪13亿人民,这是一笔人心向背的账。
总书记用“人心向背”四个字,明确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坚定不移反对腐化”这个大问题。
《永远在路上》为我们总结了这些大老虎们的共性:思想容易松懈,诱惑难以抵抗。
似乎他们无法在“众人皆贪我独清”的境界中实现自我价值,于是选择一头扎进大泥潭,再也不管入党的初衷、“为人民服务”的承诺和精忠报国的一腔热血。
专题片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高度,正风肃纪,锲而不舍纠“四风”,赢得党心民心;反腐惩恶,整治群众身边的腐化问题,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使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得到发挥,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步显现,反腐化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
专题片既列举了多个领导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案件当事人现身说法,进行深刻剖析和忏悔,又针对这些案例进行深入点评和分析,警示教育党员领导干部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筑牢理想信念的根基,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坚定对党的信心和信任,为全面从严治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专题片共分八集:第一集《人心向背》,第二集《以上率下》,第三集《踏石留印》,第四集《利剑出鞘》,第五集《把纪律挺在前面》,第六集《拍蝇惩贪》,第七集《天网追逃》,第八集《标本兼治》。
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化斗争,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的承诺,对世界的宣示。
因为,这是民意所致、民心所向。
每个人都期望生活在一个风清气正的社会里,这关乎每个人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化斗争的效果怎么样,人民的心中自有一杆秤。
人心向背是最公正的砝码,也是唯一的砝码。
如今,我们处在他们当年最初的阶段,但我们要始终跟随党的脚步,养成按时反省的好习惯,不允许思想上出漏洞或走偏路的情况。
《永远在路上》其实也在警醒世人,贪腐就像毒药,一旦沾染,便无法回头。
大学生党员若能将洁身自好变成一种习惯,时刻划清楚那条警戒线,党未来的发展之路将会平坦不少。
【看永远在路上观后感-永远在路上观后感知乎】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