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观看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小学教师观看永远在路上观后感就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教师对于永远在路上的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教师观看永远在路上观后感(一)
10月17日起,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反腐专题片《永远在路上》陆续开播,影片以反腐题材为主,共八集每晚播出一集,其以多个典型的落马陈腐官员真实案例,集中再现铁腕治腐“打老虎”和“苍蝇”一起打,展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成果,彰显了十八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心和反腐自信。
自第一集《人心向背》播出,该片就震撼人心,真正触及了灵魂深处!《人心向背》主要讲述了全国人大环资委原副主任、云南省委原书记恩培,河北省委原书记本顺和四川省委原副书记春城等三名落马的省部级官员,堕落陈腐的情况以及身陷囹圄后的自我剖析和忏悔。
影片播出,起到了积极的警示和教育作用,广大党员干部看后纷纷表示,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高度,深入推进正风反腐,一大批陈腐分子被绳之以党纪国法,说明正义之剑压倒一切,愈加坚定了反腐倡廉的`信心和勇气。
以此片为鉴,可以看成败,鉴得失。
为谋私利滥用权,践踏法律,看似短暂得意,但必将竹篮打水一场空,最终接受人民和法律制裁,人才两空,落到为人民所唾弃的下场!也警示我们日后工作要常思为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进一步增强了规矩意识和纪律意识,坚持底线不能破,敬畏红线不能碰。
坚持清廉用权务实为民,要向革命先烈先辈学习,既做清官还要敢做能官。
当前,脱贫攻坚战已经全面打响,不但要清廉干,更要认真干,敢于争朝夕,敢将贫穷换新颜,披荆斩棘开山拓路,搭好群众致富路,争做群众贴心人!
小学教师观看永远在路上观后感(二)
论语中“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道出了一个执政规律:一个政权的繁荣昌盛来自于执政者的清正廉明,清廉政治的最好榜样,来自于执政者的表率作用。
纵观历史和古今中外,领导干部带头都是最大的带动力、贯彻力、效仿力和执行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紧紧围绕全面从严治党,从加强作风建设着手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去抓落实,环环相扣、态度坚决、影响广泛、效果突显。
特别是领导带头,以身作则,以上率下抓落实。
带动党员干部坚持对照“八项规定”、“两学一做”相关精神,查找问题,真抓实干,让群众看到了实效,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
然而,如春立、庆良之类口口声声为了协调工作、沟通感情,暗地里却贪图享受,结交不洁干着钱权勾当,最终由不注重小节酿成大错,身陷牢狱。
笔者以为,要全面从严治党,正风反腐,必须坚持以上率下,树立标杆意识,并着重在“率”字上下功夫。
“圣贤由学而成,道德由学而进,才能由学而得。”各级领导干部要把学习作为精神需求、生活态度和工作需要,带头学习、先学一步、多学一点、学深一些,努力做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标杆。
在不断学习中陶冶情操、提升人格、增长才干,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本领和应对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更好地承担起党和人民赋予的重任。
“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不善禁者,先禁人而后身。”作为学校领导干部要严格要求自己,加强党性修养,既要守住理想信念宗旨这个“高线”,也要守住党的纪律规矩这条“底线”。
要不忘初心,时刻反思自己,坚持修身养德、砥砺信念,对于思想防线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要发挥标杆作用,以抵制“四风”为突破口,以“八项规定”为标杆率先垂范,时刻保持警惕,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严格要求自己,切实做到言行一致、干净正派。
“一把手”更要做好标杆示范,要率先垂范,切实负起责任,要履行好“一岗双责”的责任,要严格约束自己,还要让身边人员时时自重、自省、自警,处处慎欲、慎微。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实干意识,出发点在“实”,落脚点在“干”。
抓工作落实是领导干部的一项“基本功”,领导干部只有带头真抓实干,勇于迎难而上,敢于动真格,才能避免走过场、摆样子,才能把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坚持一切从服务教育教师、服务学生出发、真抓实干,不断增强标杆意识,改进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效率;坚持把家长满意、社会满意作为最高标准,以实际成效取信于社会。
“风成于上,俗形于下。”作为校长、支部书记,要当好标杆,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教”树立一个良好的“风向标”,使全体教师见贤思齐蔚然成风,争做教师的贴心人、教育的领路人,激发广大党员同志和教师投入教育事业的动力,凝聚起实现伟大“中国梦”的磅礴力量做出自己的贡献。
【小学教师观看永远在路上观后感】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