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文网>实用文书>观后感>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时间:2017-02-22 16:47:22 观后感 我要投稿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南京是中国历史上悲伤的一段历史,下面是小编金陵十三钗观后感,欢迎阅读!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1】

  纪伯伦的《先知》里面有段话:“生活的确是黑暗的,除非有了渴望,所有渴望都是盲目的,除非有了知识,一切知识都是徒然的,除非有了工作,所有工作都是空虚的,除非有了爱;当你们带着爱工作时,你们就与自己、与他人、与上帝会为一体。”最近看了《金陵十三钗》,收获很大,我也慢慢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路,从中学习到一些东西。

  一部电影,一段时光,就是一段人生经历,里面有很多元素,战争,爱情,亲情,友情,仇恨,委屈等等,但这里面最重要、最感人的是有爱。

  先说电影里面的父亲,被女儿冤枉是汉奸,但是血缘关系的爱,就是这样,即使牺牲自己,也要让子女能活的更好,父爱,母爱,永远是最无私的。

  关于弹钢琴的日本军官,从他的眼神和音乐里面可以看到他有多么的厌倦战争,希望能回到自己的家乡,找到童年的那种幸福快乐。

  但是自己却又身不由己,因为每个人在这个社会中都扮演了很多个角色,他是一个军人,只能服从,即使是错误的,除非他能为了真理抛弃尊严甚至生命。

  但是有多少人能做到呢?我们有多少人被生活绑架了,有多少人能做你自己?

  关于陈乔治,我认为他是演的最好的,从他身上,我们能学习到的最多,可以说他是真正神父的化身。

  他没有逃离教堂,他一直在保护女学生,他一直在尽忠职守,他一直很听神父的话,他是为了信仰而活的。

  他用“you can!you can!”的期待,让一个贪财贪酒贪色的人,变成一个闪烁着人性光辉、智慧光芒的新人。

  如果我们在生活中,对我们的亲人,朋友,都是这样的期待,这样的无私,我想世界一定会变的更美好,我们的生活也会更精彩。

  关于李教官,我觉得他做了所有他能做到的事,保护自己的下属,保护女学生,他选择了后者,因为可能觉得后者更弱小,后者更有希望。

  战争的残酷在他身上也体现出来了,死也要一起死。

  关于玉墨,代表了很大一部分人,从小经历波折,职业被人看不起,但是往往这部分人在关键时候最能挺身而出,因为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价值得到体现,而价值只有在帮助别人的时候才能得到最大体现。

  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女性的妩媚、温柔、善良和勇敢。

  尊重你身边的每个人,即使他的职业你感觉很卑微,但是也许有一天,是他用牺牲来换取了你的性命。

  关于约翰,我想起了以前一个学哲学的领导说的,不是好人先装好人,装久了你就是好人了。

  不成功先装成功,装久了你就成功了。

  其实还有很多有爱的人,这些人让我们更加了解这个世界,更加努力的去爱这个世界,而我们应该抓紧现在,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从其中发现美,发现人性的优点,发现自己的意义。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2】

  看《金陵十三钗》时,不仅心情沉重,而神经高度紧张,为那些弱女子含恨毙命流泪之余,胸中充满了仇恨,咬牙切齿的恨!看到了尸横遍地,血流成河的南京;看到同胞们惨死在日寇屠刀下;看到无辜的妇女被糟蹋;看到无家可归的孤儿,心如刀绞。

  可想,那个年代惨遭不幸的又何止南京一座城市?影片中战争残酷镜头和鲜活的生命历历在目·······英勇无畏的李教官,用血肉之躯谱写着对祖国人民的大爱。

  抢救奄奄一息的蒲生,用智慧狙击日寇,给女学生逃生赢得了机会,战斗到最后,献出宝贵的生命。

  会英语的墨玉与十二个沦落风尘的秦淮河妓女,从人性缺失的见死不救,到毅然收养照顾蒲生,最后替代女学生赴庆功宴的几个情节,让人性光辉得以展现。

  以书娟为首,未经历过苦难的女学生,单纯可爱憎分明。

  当得知赴日军庆功宴的后果时,大家集体跳楼,这种不可辱的精神让人感动。

  业余神父约翰,原本是唯利是图的美国人,在日本鬼子的兽性面前唤起良知。

  为了爱,奋不顾身的去找香兰和豆蔻,途中遇友有机会逃离,但他选择留在教堂。

  为了解救女学生,千方百计的修卡车,把生死置之度外,让人性光辉得以升华。

  当汉奸的父亲,为了救出女儿和学生们,尽一份有人性的父爱之心,最后还是被自己主子枪毙了。

  告诫人们,这就是当汉奸卖国贼的应得下场。

  伤痕累累的小蒲生,激起豆蔻像亲弟弟一样的精心照顾,临死时还挂念着家里的麦子,被痛苦折磨的`情景令人心酸,看到豆蔻临死时流淌在发间不知是血是泪时,含泪的恨在心中燃烧。

  男扮女装的小男孩乔治,代替女学生赴会,深知此去无回,可毫不畏惧。

  可想结果,无辜的孩子成为战争的牺牲品。

  最后日寇的车开走了,带走的,不是一群沦落风尘的女子和一个女扮男装的男孩,而是人性升华的灵魂。

  看完后,心里想的最多的就是:要和平,不要战争!我们的祖国要强盛,我们的民族要团结!《金陵十三钗》是一部警醒民心,激励长志,不忘历史伤痛的好电影!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3】

  1937年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2月13日中国南京沦陷,战火中,六朝古都化为废墟。

  而此时,南京城内一座天主教堂暂时未被占领,教会学校女学生、秦淮河畔风尘女子、军人和伤兵,还有一个美国人约翰,都先后进了教堂,在这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他们共同面对一场生死浩劫,产生了各种各样奇妙的感情。

  然而,教堂也不是永远的净土,暂时的宁静很快被打破——日军冲进教堂并且发现了女学生,在日军准备强暴女学生的千钧一发之际,殊死抵抗的军人开枪救下女学生,英勇牺牲。

  后来,日军又强征女学生去庆功会为日军表演节目,谁都知道,这将是一条凶多吉少的不归路。

  女学生们不甘被日军凌辱,准备集体自杀,却被以玉墨为首的妓女们救下。

  这13个风尘女子,在日本侵略者丧失人性的屠刀前,展现了民族豪气,人间正义,她们身披唱诗袍,代替教堂里的女学生,去赴一场悲壮的死亡之约……《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看《金陵十三钗》时,不仅心情沉重,而神经高度紧张,为那些弱女子含恨毙命流泪之余,胸中充满了仇恨,咬牙切齿的恨!看到了尸横遍地,血流成河的南京;看到同胞们惨死在日寇屠刀下;看到无辜的妇女被糟蹋;看到无家可归的孤儿,心如刀绞。

  可想,那个年代惨遭不幸的又何止南京一座城市?影片中战争残酷镜头和鲜活的生命历历在目·······英勇无畏的李教官,用血肉之躯谱写着对祖国人民的大爱。

  抢救奄奄一息的蒲生,用智慧狙击日寇,给女学生逃生赢得了机会,战斗到最后,献出宝贵的生命。

  会英语的墨玉与十二个沦落风尘的秦淮河妓女,从人性缺失的见死不救,到毅然收养照顾蒲生,最后替代女学生赴庆功宴的几个情节,让人性光辉得以展现。

  以书娟为首,未经历过苦难的女学生,单纯可爱憎分明。

  当得知赴日军庆功宴的后果时,大家集体跳楼,这种不可辱的精神让人感动。

  业余神父约翰,原本是唯利是图的美国人,在日本鬼子的兽性面前唤起良知。

  为了爱,奋不顾身的去找香兰和豆蔻,途中遇友有机会逃离,但他选择留在教堂。

  为了解救女学生,千方百计的修卡车,把生死置之度外,让人性光辉得以升华。

  当汉奸的父亲,为了救出女儿和学生们,尽一份有人性的父爱之心,最后还是被自己主子枪毙了。

  告诫人们,这就是当汉奸卖国贼的应得下场。

  伤痕累累的小蒲生,激起豆蔻像亲弟弟一样的精心照顾,临死时还挂念着家里的麦子,被痛苦折磨的情景令人心酸,看到豆蔻临死时流淌在发间不知是血是泪时,含泪的恨在心中燃烧。

  男扮女装的小男孩乔治,代替女学生赴会,深知此去无回,可毫不畏惧。

  可想结果,无辜的孩子成为战争的牺牲品。

  最后日寇的车开走了,带走的,不是一群沦落风尘的女子和一个女扮男装的男孩,而是人性升华的灵魂。

  看完后,心里想的最多的就是:要和平,不要战争!我们的祖国要强盛,我们的民族要团结!《金陵十三钗》是一部警醒民心,激励长志,不忘历史伤痛的好电影!

  今天看了《金陵十三钗》,看之前已经听妈妈讲过大意和一些精彩片段了,但是当我真正看的时候却是另一种感受。

  这部影片讲述的是南京大屠杀的故事,故事里12名妓女与14名女学生是故事的主线。

  14名学洋文的学生逃难到名义上没有士兵和战争的教会躲避外面的日本人的屠杀,12名妓女随后也来了,她们与一个来自美国的殡葬师一起躲在教堂里,却没想到有一天,在女学生们和妓女发生争吵的时候,日本兵还是冲了进来,而唯一能够藏身的地窖也被妓女们占用,日本兵们见到女学生就像发了疯似的,看到女的就乱抓,直接在地上拖,揪着她们的头发拖,整个教堂传来一阵阵稚嫩的尖叫声,这时,原本贪生怕死的美国人约翰心中的正义终于发现了,他拿着教会旗大喊着“stop!”他企图着挡开那些罪恶的手,他企图想保护那些女学生免受侮辱,可是,他也无能无力,他没有一点点力量,没有一点点有用的作用,他只能白看着,白看着那些人和那些女学生们,没有一点点可以干的事。

  最后,只剩下一个中国士兵,为了保护女生学生,牺牲了自己。

  他无能为力,只有铁了心,抱着必死无疑的念头,希望别人来给希望。

  最后,日本兵把13冒充女学生的妓女和小男孩带走去庆功宴,让女学生们免遭一劫……而那些妓女们则是踏上一次去送死的路途……我不得不说,在那个年代,战火纷飞的年代,马路上遍地都是堆成山似的尸体,充满了子弹和炮火的大街,人似乎是没有人格的,那时候,你的身份并不是你自己说了算,而是当时的胜利者说了算,他们需要你什么,那么你对他们而言只有那一小部分躯干的用处,你不是一个完整的人,不是你想象着的那个人。

  14名女学生是这样,12名妓女是这样,玉墨是这样,约翰是这样,乔治也是这样。

  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着大大小小的挫折、打击,他们的痛苦感都是一样的,只是他们的面对的方式不一样。

  玉墨选择的是用微笑来面对,约翰选择的是坚持他的工作,那12名女学生选择的是准备自杀,12名妓女选择的东扯西拉、乱喊乱叫,而他们的结局有改变么,想一想最后他们走出教会,踏上日本兵为庆功宴而接送她们的车时,玉墨报以微笑,其他的妓女也都好淡然,可是呢,却有一个叫做“小蚊子”的妓女最后却叫了出来“我不是女学生,我不去!我不是女学生!我不去不去!”我在想,万一在场有一个日本人会中文,或者说那个汉奸不是那个女学生的爸爸的话,那怎么办?所有妓女都会死,所有女学生都会死,那个约翰也会死,所有人都会死,那有什么意义呢?到头来,还不是全死?我想,这个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发生在战争年代,发生在不是我们存在的这个年代,可是,有什么关系呢?也许社会变了,可是人和人之间,变了什么?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相关文章:

1.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2.《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3.十三个忠告

4.简历模板(十三)财务主管

5.面试问题的十三条忠告

6.明十三陵导游词

7.北京十三陵导游词

8.简历模板(十三)财务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