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文网>实用文书>观后感>《第三个人》观后感

《第三个人》观后感

时间:2017-02-22 17:24:26 观后感 我要投稿

《第三个人》观后感

  《第三个人》观后感,,第三个人是什么?也许是别人,也许是自己,下面是小编带来的《第三个人》观后感,欢迎阅读!

《第三个人》观后感

  《第三个人》观后感【1】

  影片《第三个人》所指的并不是具体的人,而是人们现实面貌之外、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繁忙的都市生活使得人们的内心世界由于受到不同程度的压抑而变得“扭曲”,导演程耳似乎试图通过本片将这种都市人内心的压抑、冷静表现出来,还原一个看似平凡、实则惊悚的生活。

  《第三个人》侧重于揭示都市人心理的压抑和多面,所以本片并没有像一般悬疑片一样靠设置层层问号、用音乐渲染气氛来达到目的,而是通过剧情的发展和演员的表演来产生惊悚效果。

  本片布景相对简单,许多场戏更是在没有背景音乐的情况下进行的,可正是这样的设置,才使得观众有了自己是独立于影片之外的“第三个人”的感觉。

  作为导演的第一部长片,本片充满了他所擅长的写意镜头和长镜头。

  客观地说,长镜头的运用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导演把握不住节奏就出问题了。

  因为在大段的空档下,观众会有很大的思考空间,剧本的故事结构一旦有问题就会很容易被观众发现。

  《第三个人》的剧本可以说比较薄弱,还来不及铺垫,就急切的开始揭露真相,并企图把前史藏于真相中,形成拼贴效果。

  可是前面交待的太少了,连揭露真相都成了问题,于是只好用大段大段的类似独白的对白台词填补空白。

  导演在结构上做出了调整,但刻意交叉的时间和颠倒顺序的叙事手法都只能沦为形式上的解构。

  而且,观影中觉得《第三个人》的情节发展和人物设置都有《寄生人》的影子。

  但片中演员的表现还都是非常出色的。

  从《青红》中的有些手足无措,到《宝贝计划》中的纯粹花瓶,高圆圆在《第三个人》中演技逐步渐入佳境,尤其在影片后三分之一的“审判”戏中,高圆圆将一个濒临崩溃的女人内心的仇恨、绝望、困惑和偏执展现的淋漓尽致。

  而徐峥也在善良、可爱的戏路中杀出重围,他和高圆圆在封闭的公寓里四目相对、不断考验对方承受极限的部分可说是相当精彩。

  《第三个人》观后感【2】

  我是个摄影爱好者。

  看完《第三个人》,叹箱柜摄影书籍大可以弃之如敝帚,这部电影分明就是一本用悬念故事形式宣教的摄影教科书嘛!构图严谨,用光精准,特写传神,专业的个性模特,充满质感的暗调,眼花缭乱的景别变换,摄影的方方面面,无一不涵盖使用。

  《第三个人》大量使用了倾斜构图。

  无论是角色对话的房间,演讲的会场,还是街道、建筑,观众都能明显感受到空间的歪斜,有些画面的歪斜程度甚至使人眩晕。

  (1)水平线平稳的原则被打破。

  直线构图一般给人以安静和安全的感觉,而不稳定的斜线则凝聚充满动势,常与运动、活泼和内心的不安定感相联系。

  影片开头画外音说:“维也纳看上去并不比欧洲的其它城市更糟,只不过多了一些废墟。”就是这些废墟,以及废墟带来的四国分管、黑市猖獗的历史事实,加在每个人生活天平上的砝码越来越沉重。

  生活动荡不安,生存充满了不确定性。

  维也纳失去的不仅有古老的建筑,辽阔的风景,美妙的音乐,还有所有这一切的水平线,生活的水平线。

  导演用可见的空间倾斜,反映着生活状态的失衡,以及每个人内在的不安定感。

  另外,倾斜构图也预示着悬疑倾向。

  战争的后遗症之一,就是把“欧洲的心脏”变成了悬疑之都。

  哈里有见不得人的勾当,英国与俄国,或者美国与英国,也有着见不得人的勾当。

  那些由歪斜的废墟和楼房参差组合的暗影底下,藏匿着间谍、杀人犯和逃亡者。

  只有猫清楚那些悬念的答案,就像挠着哈里皮鞋的那只猫。

  哈里的出场,不是被霍利发现后悻悻然地走向明处,而是巧妙地借用对面楼上唠叨不满的住户点亮的灯光,就在一刹那间,哈里的整张脸被射出的一束硬光打亮,高对比度的影调之下,帅气的脸庞和嘴角扬起的浅笑,震惊了观众,也迷住了观众的心。

  它就像一个炫亮的感叹号,宣告了悬念的破解和剧情的转折。

  (2)光影破解悬念,也制造悬念。

  霍利和卡罗威上校等人诱捕哈里,久等不见人影,忽然在街道拐角楼墙,投现一个巨大且移动的人影,大衣绅帽,颇似哈里。

  气氛顿时紧张起来,大家探头凝视拐角,来的却是一个卖气球的老人

  (3)不同的光线,被用来塑造不同个性和不同职业的人物。

  垂泪的美人,用明亮而柔和的漫射光

  (4);逆光把警察寒冷的鼻息照得透亮

  (5);近似底光角度的照明,烘托出一张战士机警的脸

  (6);很少有影片用这么多的特写手段和光影效果来塑造普通角色。

  就算随便撷取一张,列于世界摄影大师作品之林,也毫不逊色。

  片尾的构图也堪称经典

  (7)秋叶飘零的林道,远高近低,延伸至尽头;霍利待之于前景左侧货车旁,安娜从远景纵轴走来,强化了画面的立体透视感。

  一直走到前景,然后从右侧离开。

  男人掏出火柴,点燃了一支孤独的烟。

  烟味可能有些苦涩,不如平时。

  这是个无言的结局,除了齐特拉琴奏着淡淡感伤的曲子。

  《第三个人》观后感【3】

  近段赋闲,着实看了不少片子,整体感觉有些消化不良。

  不过看得多的重要好处就是有利于质量的甄别,几十部片子卷过,闭上眼睛想想哪部还记得便胜负立判。

  以这种感觉来论,我发现《第三人》还是经典的可以,我居然还清楚地记得大部情节,和一些我想称之为完美的镜头。

  也许这根本是废话,卡罗尔?里德的这部片子在影史上已经 快被说滥了,但是也只有亲眼看过才能感受到这种力量,而且一遍不够,我连接看了两遍。

  黑白电影有一种独特的光影魅力,我甚至觉得Filmnoir 是因此得名,灰黑阴暗的街道, 在煤气灯下映照出苍白,拉长摇曳的黑影飘过镜头,人物突出的眼神,这才是最纯正的黑色 魅力。

  黑白的景象很纯粹,不会迷乱,处处设置都紧贴剧情的发展,单看每一帧甚至都有老 照片般的慑人魄力。

  在这时,光的作用才最突出,看Orson Welles 出现的那个不能再经典的 镜头,人物隐藏在黑色的门廊内,只露出脚部,接着突然的灯光亮起,人物的脸部才完全可 以辨识,真相大白,完美的影像把悬疑气氛刹那间拉伸到顶点。

  接着 Joseph Cotten 追去, 被汽车挡住,Orson Welles 的身影随着汽车的'略去而消失,镜头再转向一边的深巷,微微倾 斜,高大的反差打光投射在墙壁上的是长长的慌张逃离的身影,Joseph Cotten 追上去,他的 影子替代了Orson Welles 的影子,Orson Welles 则重新消失在广场的夜幕中,悬疑再次被提 升。

  这段镜头也只能说是完美二字,展现了黑白电影的全部魅力,也是黑色电影的经典极致。

  况且还有最后那段下水道追逐戏,墓园的树林的固定镜头,无话可说。

  英国本来就是侦探故事的老祖宗,美国是黑色电影的老家,那么这种“中大西洋电影”(Mid-Atlantic Film)就结合了两者的精华,成为悬疑作品的典范。

  Joseph Cotten 事业失败,投靠朋友却落得一场空,发挥爱好充当起了侦探角色,爱上了朋友的女友,在事 实被揭发后又陷入朋友道义与社会道德的痛苦挣扎中,主线设置便足够曲折。

  既有英雄又有 反英雄,Orson Welles 的反面角色魅力十足,乖张的表演十分抢眼。

  Alida Valli 面容姣好, 所作所为让人又爱又怜,所有角色都性格突出。

  而整个故事的大背景,战后共管的维也纳, 更是具备剧情发展所需的一切要素,对这个混乱场景的描写则充满表现主义的手法。

  整个舞 台表面混乱实则秩序井然,所有情节都在随着创作的意志逐层展现,完美的控制着整步电影 的节奏。

  谈到线索释放的技巧和结构,简直无可指摘。

  其中的人物关系,看了一位台湾影评 人转述的《电影与历史》中的内容,分析出了一种关系意识形态的微妙处理。

  我自己当然是 玩味不出这种深意,但仅论可以感知的电影元素,《第三人》就是一部教科书式的示范。

  看 过两遍,在仔细玩味里面的小细节,和一些无关主体的笑料,像用猫的喜好来引出Harry 出场,文化重建委员会邀请Martins做的报告反映的美国通俗文化和欧洲文化的冲突关系等 等,也都巧妙异常。

  娱乐性,现实性,观赏性都在里面得到了体现和融合。

  一部优美的犯罪电影,完美的技巧和手法,难以形容。

  看那么多的电影,也无非是为了寻找像这样的自己深爱的片子,值得在日后不断的回映。

  有这种快感的时候,才会感觉到 付出时间财力淘碟的回报,享受电影的乐趣,才有力量继续从浩大的碟堆中泛出一部又一部 塞进碟机。

【《第三个人》观后感】相关文章:

1.朗读者第三期观后感

2.朗读者观后感第三期

3.大宋提刑官第三部观后感

4.第三小学戏曲进校园观后感

5.欢乐颂第三季结局观后感

6.郑义门第三集观后感

7.大宋提刑官第三部49观后感

8.永远在路上观后感第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