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文网>实用文书>观后感>百团大战观后感2000

百团大战观后感2000

时间:2017-05-15 17:29:56 观后感 我要投稿

百团大战观后感2000

  故称“百团大战”。这是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为打破日军的“囚笼政策”做出了重大贡献,百团大战观后感2000更多内容请看下面文章!

百团大战观后感2000

  篇一:百团大战观后感2000

  我们在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一二九师和晋察军区等共一百零五个团二十余万兵力,对华北地区的日伪军发动了一次进攻战役。

  这次战役共进行大小战斗1800余次,攻克据点2900余个,歼灭日伪军45000余人,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鼓舞了中国军民抗战的斗志,增强了必胜的信心。

  自1939年冬以来,百团大战日军以铁路、公路为支柱,对抗日根据地进行频繁扫荡,并企图割断太行、晋察冀等战略区的联系,推行所谓“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

  八路军总部决定发动交通破击战,重点破袭正太铁路和同蒲路北段,给日本华北方面军以有力打击。

  在华北交通线中,正太铁路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横越太行山,是连接平汉、同蒲两条铁路的纽带,是日军在华北的重要战略运输线之一。

  八路军的进攻战役首先在正太铁路发起,因此开始称为正太路战役。

  7月22日,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副参谋长左权下达《战役预备命令》,规定以不少于22个团的兵力,大举破击正太铁路。

  同时要求对同蒲、平汉、津浦、北宁、德石等铁路以及华北一些主要公路线,也部署适当兵力展开广泛的破击,以配合正太铁路的破击战。

  8月8日,朱德、彭德怀、左权下达《战役行动命令》,规定:晋察冀军区破击正太铁路石家庄至阳泉(不含)段;第129师破击正太铁路阳泉(含)至榆次段;第120师破击忻县以北的同蒲铁路和汾(阳)离(石)公路,并以重兵置于阳曲南北地区,阻击日军向正太铁路增援。

  要求各部在破击交通线的同时,相继收复日军占领的一些据点。

  在这些地区和交通线上,驻有日军3个师团全部、2个师团的各2个联队、5个独立混成旅团全部、4个独立混成旅团的各2个大队、1个骑兵旅团的2个大队,共20余万人,另有飞机150架和伪军约15万人。

  在1940年下半年,百团大战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一二九师和晋察军区等共一百零五个团二十余万兵力,对华北地区的日伪军发动了一次进攻战役。

  这次战役共进行大小战斗1800余次,攻克据点2900余个,歼灭日伪军45000余人,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鼓舞了中国军民抗战的斗志,增强了必胜的信心。

  按八路军总部原来规定,参战兵力不少于22个团。

  但战役发起后,由于八路军广大指战员和抗日根据地民众痛恨日军的“囚笼政策”,参加破击战的积极性非常高,因此各部投入了大量兵力,计晋察冀军区39个团、第129师(含决死队第1、第3纵队等)46个团、第120师(含决死队第2、第4纵队等)20个团,共105个团20余万人,还有许多地方游击队和民兵参加作战。

  (全部加起来可能200个团都不止)

  当彭德怀、左权在八路军总部作战室听取战役情况汇报、得知实际参战兵力达到105个团时,左权兴奋地说:“好!这是百团大战。

  ”彭德怀说:“不管一百多少个团,干脆就把这次战役叫做百团大战好了!” 由此,正太战役就发展成为百团大战。

  1940年8月,八路军指挥部动员了一百多个团,在华北地区两千多千米的战线上,对日本侵略者发动了大规模攻击,拔掉了敌人靠近根据地的碉堡、据点,炸毁了铁路、桥梁、公路,使日军的交通线瘫痪.这就是著名的百团大战。

  篇二:百团大战观后感2000

  940年8月20日夜,晋察冀军区第129、第120师在八路军总部统一指挥下,发动了以破袭正太铁路(石家庄至太原)为重点的战役。

  战役发起第3天,参战部队已达105个团,故称“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

  自1939年冬以来,日军以铁路、公路为支柱,对抗日根据地进行频繁扫荡,并企图割断太行、晋察冀等战略区的联系,推行所谓“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

  八路军总部决定发动交通破击战,重点破袭正太铁路和同蒲路北段,给日本华北方面军以有力打击。

  在华北交通线中,正太铁路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横越太行山,是连接平汉、同蒲两铁路的纽带,是日军在华北的重要战略运输线之一。

  八路军的进攻战役首先在正太铁路发起,因此开始称为正太战役。

  7月22日,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副参谋长左权下达《战役预备命令》,规定以不少于22个团的兵力,大举破击正太铁路。

  同时要求对同蒲、平汉、津浦、北宁、德石等铁路以及华北一些主要公路线,也部署适当兵力展开广泛的破击,以配合正太铁路的破击战。

  8月8日,朱德、彭德怀、左权下达《战役行动命令》,规定:晋察冀军区破击正太铁路石家庄至阳泉(不含)段;第129师破击正太铁路阳泉(含)至榆次段;第120师破击忻县以北的同蒲铁路和汾(阳)离(石)公路,并以重兵置于阳曲南北地区,阻击日军向正太铁路增援。

  要求各部在破击交通线的同时,相机收复日军占领的一些据点。

  在这些地区和交通线上,驻有日军3个师团全部、2个师团的各2个联队、5个独立混成旅团全部、4个独立混成旅团的各2个大队、1个骑兵旅团的2个大队,共20余万人,另有飞机150架和伪军约15万人。

  按八路军总部原来规定,参战兵力不少于22个团。

  但战役发起后,由于八路军广大指战员和抗日根据地民众痛恨日军的“囚笼政策”,参加破击战的积极性非常高,因此各部投入了大量兵力,计晋察冀军区39个团、第129师(含决死队第1、第3纵队等)46个团、第120师(含决死队第2、第4纵队等)20个团,共105个团20余万人,还有许多地方游击队和民兵参加作战。

  当彭德怀、左权在八路军总部作战室听取战役情况汇报、得知实际参战兵力达到105个团时,左权兴奋地说:“好!这是百团大战。

  ”彭德怀说:“不管一百多少个团,干脆就把这次战役叫做百团大战好了!”

  由此,正太战役就发展成为百团大战。

  这次战役经历了两个主动进攻阶段和一个反“扫荡”阶段。

  第一阶段(8月20日至9月10日)。

  八路军在正太、同蒲、平汉、津浦等主要交通线发动总攻击,重点破坏了正太铁路。

  经过20天的战斗,预定计划全部完成。

  正太铁路线的路轨、桥梁、隧道、水塔、车站等均被破坏;平汉、同蒲(北段)、石德、北宁铁路以及主要公路也被切断;华北各交通线陷于瘫痪。

  第二阶段(9月22日至10月上旬)。

  任务是继续扩大战果,摧毁交通线两侧和深入各抗日根据地的敌伪据点。

  在这段时间里,我晋察冀军区主要进行了涞灵战役,第129师主要进行了榆辽战役,第120师主要破袭了同蒲路。

  在这些战斗中,八路军给敌人以沉重打击;但是,我军计划要拔除的敌据点未能全部拔除。

  第三阶段(10月6日至翌年1月24日),主要任务是反击日伪军的报复扫荡。

  在这段时间里,八路军先后粉碎了日伪军对太行、太岳、平西、北岳、晋西北等抗日根据地的大规模扫荡。

  百团大战历时5个多月。

  从8月20日至12月5日的3个半月中,八路军共进行大小战斗1824次,共计毙、伤、俘和投诚日伪军达46480人。

  其中包括:毙、伤日军20645人,伪军5155人;俘虏日军281人,伪军18407人;日军自动携械投诚者47人,伪军反正者1845人。

  同时,缴获各种枪5942支(挺),各种炮53门;破坏铁路474公里,公路1502公里,桥梁213座,火车站37个,隧道11个;破坏煤矿5个,仓库11所。

  此外,还缴获和破坏了其他大量军用物资。

  百团大战粉碎了日军的“囚笼政策”,推迟了日军的南进步伐,增强了全国军民取得抗战胜利的信心,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望。

  篇三:百团大战观后感2000

  今日有幸观看了影片《百团大战》。

  影片耗资巨大,战争场面气势磅礴,真实震撼。

  全片爱国主义精神贯穿始终,令观众热血沸腾。

  此片拍摄耗资巨大,动员的人力堪称八一厂出品影片之最。

  此片的幕后工作人员多达860人,群众演员参演人次更是多达9万8千人次。

  此片全部实景拍摄,场面极为浩大,战争场面大视角空前展现,演员们也都凭着一腔热血冒着生命危险在漫天炮火中拍摄出精彩的影像,无怨无悔。

  爱国主义精神与敬业之心支撑着全体工作人员艰苦拍摄、再现了先烈之路,把这场轰轰烈烈的战争如此恢弘壮烈的全景展现。

  说起来,百团大战是1940年8月20日打响的,正好是75周年前打响的。

  此次正值抗日战争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此片的献礼意味很强,也正当其时。

  年轻人应当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抗日英雄不朽,爱国精神长在!

  此片最值得称道的绝对是全篇不断的大场面,这部电影的战争体量应当说是国内战争片之最,从头到尾都充满了各种大场面,全景战场激战画面,日寇三光运动的惨烈特写,日机轰炸阵地的狠毒与毁灭性,短兵相接的激烈交锋,高地攻坚战的残酷惨烈,都淋漓尽致地全景展现。

  许多视角也是比较独特的,比如战场的广角度俯拍,比如从日机飞行员的视角观察投弹前的战场,与冯小刚《1942》的空中轰炸桥段有类似之处。

  《百团大战》用了大篇幅的战火笔墨刻画了战争之残酷,战场之惨烈。

  战争之伤害,对于交战双方来说,实际上都是巨大的。

  杀人一万,自损八千。

  百团大战我军投入兵力高达105个团,40多万人,毙伤日伪军两万多人,但我们自己的伤亡也高达将近两万人。

  伤亡实际上是对等的,代价不可谓不惨烈。

  不得不承认,日军当时的战斗力之强和武器之先进是一穷二白的`八路军无法相提并论的。

  但,为了民族的荣誉,为了人性的尊严,我们也必须硬顶上。

  片中对于战争对于人命的摧毁全方位真实展现,还是很靠谱的,不像许多抗日雷剧演得那样胡扯,展现了一部历史正剧的凛然气象。

  我们看腻了手撕鬼子的闹剧,我们鄙视裤裆藏雷的龌龊,我们拒绝虚伪的阿Q精神,我们厌烦了无尽吹嘘的自嗨,我们需要的是真正展现战场之真实状况的影视作品,还原历史的冰冷与残酷。

  主要人物陶泽如饰演的彭德怀和刘之冰饰演的左权还是演得不错的。

  彭德怀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副总司令、前敌总指挥,左权任八路军副总参谋长,两位英雄人物演绎各有千秋。

  彭德怀指挥作战的大气沉稳、敢打敢拼、爱兵如子、重情重义,都刻画得入木三分。

  左权是黄埔一期生,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毕业,儒将风貌展现得淋漓尽致。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对于战场的把控,对于军人的原则,和彭德怀的深厚战友情感,都有不俗的展现。

  片尾左权在日寇大扫荡中不幸牺牲,画面令人伤感。

  左权倘若活着,一定能进入十大元帅的行列。

  片中加入了几个虚构的人物,即印小天和吴越饰演的抗日青年。

  因为是史诗性的战争大戏,留给他们的空间有限。

  若有若无的感情,在历史的大背景下含蓄隐藏,无法倾诉,但也炽热的爆发。

  悲剧结局,更增抗日悲歌之惨烈。

  片中对于国军正面战场还是有所触及。

  比如片头枣宜会战中阵亡的国军爱国将领张自忠将军,由邓超客串。

  片中百团大战消息传到蒋某人耳中时,林森劝蒋身为三军统帅应当通令肯定嘉奖。

  片中对于国军同时期的抗战介绍得还是有些少,也不愿多触及,略显狭隘的历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