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文网>实用文书>观后感>张思德观后感

张思德观后感

时间:2017-07-06 15:47:29 观后感 我要投稿

张思德观后感

  张思德同志是毛主席的勤务兵。他为人憨厚朴实,工作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一心一意默默地奉献。影片记录在抗日战争后期,延安正处在热火朝天的大生产运动中。下面小编整理了张思德观后感,希望对你们有用!

张思德观后感

  张思德观后感(一)

  春草,没有流的窈窕风姿,没有柏的参天伟岸,没有花的娇媚可人,却和千千万万的同胞一起点亮春天的主题。

  张思德,就是一个和草一样平凡的人,正如毛主席说的那样:“他走在延安的大街上,你们或许不会注意他,注意他或许不会记住它。”

  他就是一个像草一样平凡的人,一个拥有着心地善良的好人,一个品德高尚的好同志。

  影片《张思德》,是一部电影文学作品,再则,是一篇党性教育宣传片,所以,我想从两个方面谈一下我对这部影片的感想。

  首先,从文学方面来评价张思德其人。

  电影一开始,便是慢慢黄土坡的写景镜头,随后,是两条腿在黄土坡上奔跑,在用一组长镜头,展现出一个在黄土坡上奔跑的小个子青年人,身后是一溜尘土。

  影片以这样的情景开头,似乎就在暗示张思德在风中雨中不断奔跑的一生。

  影片情节并不复杂,但围绕张思德同志塑造了一系列典型人物,与之形成对比,虽台词不多,但将张思德塑造地饱满传神。

  他总是说的很少,做的很多。

  他是出了名的嘴笨,主席说他,话都让别的同志说了。

  他悉心照顾父母双亡,因心理障碍失语的孩子,没结婚的他却成了孩子的爹;他帮老炊事员磨豆腐,认这位无依无靠的老战士当爹,他帮战斗英雄完成见主席的遗愿,他帮大娘追惊跑的猪仔毫不犹豫纵身水中。

  相信足以见得张思德同志的善良淳朴。

  当然,我们今天不是要探寻张思德形象的文学性,关键在于张思德同志的本性。

  相信他的善良淳朴不是部队赋予的,而是与生俱来的。

  在看时下,人们不敢向歪倒的老人施以援手,冷眼看着街上乞讨的人的用心。

  还有现在一些找工作的年轻人,有三分说十分,有十分说百分,社会的虚假和浮夸已经到了一种无可遏止的`地步,社会正亟待张思德精神的补救。

  张思德,是党的好战士,是人民的好公仆。

  他三三年进队伍,过草地坚持了下来,开荒也不落人后,班长一档就是七年,一整编,又成了战士。

  人家说他像马掌,他却笑笑,“硬不成一块铁,还当不成马掌哩”。

  他是一个铁一样硬铮铮的汉子,名利面前,他从不争抢,党的打气挥向哪里,他就跟到哪里,党的命令指向哪里,他就打向哪里。

  毛主席的车坏在路上,需要回去抗新轮胎,他二话不说,拔腿已经奔在路上了。

  他的儿子问他,为什么要烧炭,给谁烧炭,他说:“给天下千千万万觉得冷的人烧。他是一个真正为人民服务的人,一个真正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的人。

  他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我们也许只能以这样的话来告慰亡灵,但是,在一个伟大的灵魂面前,所有的修辞,所有的赞美,都会显得苍白无力。

  相比当下,千军万马争过公务员考试的人数以百万计,全国的优秀青年都削尖了脑袋想混上人民公仆的“铁饭碗”,然而真正为人民出力的人却少之又少,不断爆出的公仆丑闻却屡见不鲜,真是极大地讽刺。

  张思德以他29岁的短暂人生做出了“为人民服务”五个鎏金大字的完美注解,也希望随着这部影片的播出,能引发更多人的反思,把挂在嘴上的东西刻进心里。

  最后,让我们向张思德纯粹的人性致敬,向张思德高尚的党性致敬!

  张思德观后感(二)

  最近我们观看了电影《张思德》,看后感受颇深。

  1915年,张思德出生于贫农之家。

  1933年参加红军。

  1937年10月,张思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他在红军长征中曾三过草地,到达陕北后,调至军委警卫营通讯班任班长,在工作中,一丝不苟,吃苦耐劳,任务均准确无误地完成。

  1940年夏,他带领一班人到延安以南的土黄沟的深山老林中烧木炭,为中央机关冬季采暖作准备工作。

  经三个月苦战,经过数道繁重的工序,终于把八万斤烧炭运到了延安。

  1941年,抗日战争进入了最艰苦的时期,他响应毛主席“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随警卫营来到南泥湾开荒。

  张思德不仅要带领全班战士完成上级交给的生产任务,还要担负起通讯工作,白天劳动,夜里长距离送信,积极完成了通讯任务。

  1943年初夏,张思德被调到枣园内卫班,在毛主席身边当警卫战士。

  1944年,组织再次派他到安塞县烧木炭。

  9月5日,张思德在炭窑内工作时,炭窑突然崩塌,不幸牺牲。

  1944年9月8日下午,党中央直属机关举行了“追悼张思德同志大会”。

  主席参加了张思德同志的追悼大会。

  在这个追悼大会上,主席做了著名的《为人民服务》的演讲,给予张思德同志很高的评价。

  电影《张思德》通过张思德同志在工作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向我们展示了他平凡人生的不平凡事迹,充分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动人画面。

  对领袖,他无限忠诚。

  毛主席在延安外出时乘坐的汽车在车尾有专供警卫员站立的踏板,这个位置通常都是张思德的。

  一次为了换坏的轮胎张思德跑了很长的路,一脸尘土,毛主席很过意不去,拍着他的肩膀,让他到车里挤一挤,张思德却笑笑不说话,依旧站在那里。

  因为他深知,做好主席的警卫员,就是对革命的最大贡献。

  对孤儿,他非常关爱。

  他的无私的爱和憨厚的笑,终于使得受到惊吓不愿说话的福利院的孤儿开口动情地叫他爸爸。

  对战友,他关心体贴。

  在去延安北部的安塞石峡峪村烧炭时,对于闹情绪消极怠工的战友小白,他从不另眼相待,而是用他的憨厚和生活上的照顾感动了小白,从此小白努力工作。

  对工作,他认真负责。

  抗战期间的延安,冬天要靠烧炭来取暖。

  张思德所在的中央警卫团,一到夏秋季就要烧木炭以备过冬。

  这个活又苦又累,张思德干了多次却毫无怨言,他带着一种自豪的精神接受任务,并干得非常出色。

  张思德同志总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好了平凡的事情,成就了不平凡的业绩。

  张思德这种“为人民服务”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激励了几代人。

  在新的历史时期,宣传和发扬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我要发扬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勤奋学习,努力工作,无私奉献,完成好自己的学业,永远学习张思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张思德观后感(三)

  我是噙着热泪看完《张思德》这部影片的。

  张思德,憨厚纯朴,呐呐无言,用朴实和纯粹折服了周围的人,也让61年后银幕下的我肃然起敬,久久回味。

  张思德是一个平凡的人。

  他1933年参军入伍,当过勤务员、通信兵、警卫员,最高职务是个班长。

  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搞过生产,烧过木炭。

  生命历程中,他没有惊人的事迹,也没有动听的话语,“普通、平常,像清凉山上的草一样,我们不注意到他们,往往也听不到他们的声音”。

  张思德是不平凡的。

  毛泽东评价他“有思想,有道德,就是缺张嘴。

  ” 他纯净而不肤浅,憨厚连着忠诚。

  寡言的他一旦开口,让人再难忘记:“不管干啥子工作,都想着前线就在脚底下。

  ”“硬不成一块铁,想当马掌还当不上哩!”“走进革命队伍是为了吃饱肚子,吃饱肚子长了觉悟,就该让更多的人吃饱肚子……”。

  别人不愿干的活,他干得有滋有味;最不起眼的工作,他也求尽善尽美。

  艰苦的日子,平凡的岗位,出头露面时他那么笨拙,功名职位前却那样淡泊。

  别人看不到的角落,被他收入眼底;最普通的人和事,悄悄装在心中。

  从不声不响的举止和点点滴滴的真情中,我们看到了一颗高尚的灵魂。

  张思德的可贵之处就是在平凡的生活工作中做着不平凡的贡献,在他牺牲后回想起来才能用“伟大”来形容他的一生。

  银幕上的他,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动人心魄的震撼力,是不计个人得失,乐于造福他人的奉献精神,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牺牲精神,这种震撼力来自心灵深处的向往和追求。

  张思德,以他的行动诠释了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用他的生命谱写了一曲为人民服务的诗歌。

  伟大生于平凡,平凡成就伟大,而将两者紧紧相连、融为一体的,正是那五个字——为人民服务。

  张思德29岁的短暂人生,13年艰苦卓绝的延安岁月,正是对这五个字的生动诠释。

  他朴实得像延河边的一粒砂,千万粒细砂聚在一起,就是砥柱中流的礁石。

  他微小如清凉山上一株草,千万棵小草共同摇曳,也能伸展勃勃生机。

  于是,窑洞里出了马列主义,黄土地哺育着一个政党,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里,指挥着世界上最大的人民战争……。

  张思德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在他身上聚集了许多普通中国人身上的美德——朴实、善良、助人为乐,他就是这样一个既平凡又伟大的英雄。

  从他身上可以看到很多东西:集体主义者的道德感,儒家传统的光芒,信徒的献身精神……。

  当年延安物质并不富裕,但人们精神世界是充实的,张思德就是那个年代的代表,民族的生命力也恰恰就在这个地方。

  但张思德不过是这伟大队伍中的一名代表,他的身前身后,一串长长的名字:雷锋、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从打江山到掌政权,从改革攻坚到加快发展,一个个平凡的生命延长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光华,我们的事业也由此一天天壮大。

  今天,时代发生了很大变化。

  然而,无论形势和任务有多么不同,都不能忘记这个本,丢了这个根。

  求真务实,艰苦奋斗。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曾经成就我们事业的精神动力,还将辉映着我们漫长而辉煌的征程。

【张思德观后感】相关文章:

1.《张思德》观后感

2.张思德电影观后感

3.华尔街观后感-电影观后感

4.《大鱼海棠》观后感-观后感

5.屈原观后感-电影观后感

6.1942观后感-电影观后感

7.钱学森观后感-电影观后感

8.歌剧魅影观后感-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