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文网>实用文书>观后感>超强台风观后感

超强台风观后感

时间:2017-07-11 16:31:55 观后感 我要投稿

超强台风观后感

  超强台风是一部经典的电影,通过描写市长在台风中的抗灾,表达出我国政府的信心和能力,以及宣传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下有三篇关于超强台风观后感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超强台风观后感

  超强台风观后感(一):

  《超强台风》这部电影讲述的是高达十八级的特大台风,袭击了福建临海的老镇,市长舍命挽救一百二十万人口的事。

  该影片确实给了我极大的震撼,十八级台风的强大实力,确实惊心动魄,强烈的台风掀起了浑浊的巨浪,将临海的船只、汽车、房屋都推向内陆,顿时,天地一片昏暗,云也变成了乌黑色,几个细节衬托了画面:台风所及之处的一名临产的孕妇、几个舍命不舍渔船的渔夫以及冒险拍台风眼的摄影家……突显出一名伟大的人物:市长。

  他为保证一百二十万人民的生命安全,在没有明显征兆的状况下,冒着损失经济额达天文数字的危险,毅然决定全镇撤离;台风还是来了,风级逐步上升,直达十八级,防护大坝在抵御了一次台风袭击之后,不能保证能否抵御第二次袭击时,他果断决定:放洪,这就意味着他上任十多年来的心血毁于一旦,但是,他没有皱一下眉头……

  影片除了塑造一个伟大的任务外,还说明了一个事实:如果人类再破坏环境,温室效应会加剧,这样的台风会越来越多,要想避免,保护环境是我们唯一能做到的。

  超强台风观后感(二):

  这个星期五,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作业,就是写一篇《超强台风》的观后感。

  这天,我看了这部电影,这是一部十分感人的电影。

  主要讲的是沿海地区的人民应对18级的`强大台风,表现出的团结一致的精神。

  体现了这位市长在灾难面前临危不惧、坚决果断的精神。

  这部电影是着名导演冯小宁创作的,影片以2006年8月10日的17级超级台风“桑美”在浙江温州登陆的真实事件为素材,拍摄的一部大型灾难片。

  一位机智、果断的市长,一个追求拍到台风眼的老外,一群团结的渔民,一个冲动的丈夫,一个等待救援的孕妇……

  在这个平静的城市,没有任何人想到会有一场超强的18级台风光临此地。

  但国家发出的黄色预警使这个平静的城市不再平静。

  台风“蓝鲸”与这个城市擦肩而过,转向南下。

  可气象台发出警告:“蓝鲸”折回沿海和离开沿海的比例是50比50。

  照这么说,“蓝鲸”折回的可能性也是有的。

  虽然这次的撤离是十防九空,但这位果断的市长应对几百万人的生命和38亿财产,做出了一个最理智的决定:发出红色警报,要求市民全体撤离,一个死角也不放过!我不得不说:这是一位好市长!

  应对固执的渔民不肯撤离安全地带时,是他——许市长,他在这些渔民面前跪下,恳求他们撤到安全的地方。

  当孕妇难产大出血被困在只有一个卫生站的孤岛上时,是他——许市长,他派了直升机去把孕妇送到附近的医院。

  当小偷被卡在即将爆炸的汽车里时,是他——许市长,他不顾生命危险的去救那个小偷。

  当鲨鱼冲进避难所时,是他——许市长,他不顾旁人阻止,奋不顾身的冲下去赶鲨鱼……这位市长已经是我敬佩的一位大英雄了!还有许多令人感动的,比如:那个和小金鱼弃而不舍的小男孩,渔民与失散的小狗相拥,冲动的丈夫为了妻子义无反顾的冲进惊涛骇浪之中……市长说的几句话让我永远忘不了:“人的生命是第一位的,永远是第一位的。”“钱没了,还能够再挣,可命没了,一切就都没了。”“在生命上,人人平等!”

  只要我们保护环境,灾难就会少一点。

  我相信,只要我们保护好我们的家园,地球就会越来越完美!

  超强台风观后感(三):

  电影场面宏大,主要描述了某市市长带领当地党委、政府抗击超强台风,应对十防九空和遭遇天文数字的经济损失几番动摇,仍决定不惜一切代价,坚持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最后全民撤退躲过台风的故事。

  在问责制越来越硬的这天,对官员来讲,还是很有教育好处和提醒好处的。

  如果它是灾难片,我的观后感如下:

  一台风的成因。

  据说至今仍无法十分确定,但已知它是由热带大气内的扰动发展而来的。

  在热带海洋上,海面因受太阳直射而使海水温度升高,海水容易蒸发成水汽散布在空中,故热带海洋上的空气温度高、湿度大,这种空气因温度高而膨胀,致使密度减小,质量减轻,而赤道附近风力微弱,所以很容易上升,发生对流作用,同时周围之较冷空气流入补充,然后再上升,如此循环不已,终必使整个气柱皆为温度较高、重量较轻、密度较小之空气,这就构成了所谓的「热带低压」。

  然而空气之流动是自高气压流向低气压,就好像是水从高处流向低处一样,四周气压较高处的空气必向气压较低处流动,而构成「风」。

  在夏季,因为太阳直射区域由赤道向北移,致使南半球之东南信风越过赤道转向成西南季风侵入北半球,和原先北半球的东北信风相遇,更迫挤此空气上升,增加对流作用,再因西南季风和东北信风方向不同,相遇时常造成波动和旋涡。

  这种西南季风和东北信风相遇所造成的辐合作用,和原先的对流作用继续不断,使已构成为低气压的旋涡继续加深,也就是使四周空气加快向旋涡中心流,流入愈快时,其风速就愈大;当近地面最大风速到达或超过每秒17.2公尺时,称之为台风。

  二温室效应。

  是由于大气里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等)含量增大而构成的。

  空气中内含二氧化碳,而且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中,含量基本上持续恒定。

  这是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始终处于“边增长、边消耗”的动态平衡状态。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80%来自人和动、植物的呼吸,20%来自燃料的燃烧。

  散布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75%被海洋、湖泊、河流等地面的水及空中降水吸收溶解于水中。

  还有5%的二氧化碳透过植物光合作用,转化为有机物质贮藏起来。

  这就是多年来二氧化碳占空气成分0.03%(体积分数)始终持续不变的原因。

  但是近几十年来,由于人口急剧增加,工业迅猛发展,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及煤炭、石油、天然气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远远超过了过去的水平。

  而另一方面,由于对森林乱砍乱伐,超多农田建成城市和工厂,破坏了植被,减少了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的条件。

  ()再加上地表水域逐渐缩小,降水量大大降低,减少了吸收溶解二氧化碳的条件,破坏了二氧化碳生成与转化的动态平衡,就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增加。

  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长,就使地球气温发生了改变。

  二氧化碳能够防止地表热量辐射到太空中,具有调节地球气温的功能。

  如果没有二氧化碳,地球的年平均气温会比目前降低20℃。

  但是,二氧化碳含量过高,就会使地球仿佛捂在一口锅里,温度逐渐升高,就构成“温室效应”。

  构成温室效应的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有其他气体。

  其中二氧化碳约占75%、氯氟代烷约占15%——20%,此外还有甲烷、一氧化氮等30多种。

  温室效应就是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含量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的现象。

  如果二氧化碳含量比此刻增加一倍,全球气温将升高3℃——5℃,两极地区可能升高10℃,气候将明显变暖。

  气温升高,将导致某些地区雨量增加,某些地区出现干旱,飓风力量增强,出现频率也将提高,自然灾害加剧。

  更令人担忧的是,由于气温升高,将使两极地区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许多沿海城市、岛屿或低洼地区将面临海水上涨的威胁,甚至被海水吞没。

  20世纪60年代末,非洲下撒哈拉牧区曾发生持续6年的干旱。

  由于缺少粮食和牧草,牲畜被宰杀,饥饿致死者超过150万人。

  这是“温室效应”给人类带来灾害的典型事例。

  因此,务必有效地控制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控制人口增长,科学使用燃料,加强植树造林,绿化大地,防止温室效应给全球带来的巨大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