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文网>实用文书>观后感>青岛老舍故居观后感

青岛老舍故居观后感

时间:2017-12-22 07:47:30 观后感 我要投稿

青岛老舍故居观后感

  老舍,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下面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了青岛老舍故居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青岛老舍故居观后感1

  周末去了老舍故居——隐藏在东城胡同里的丹柿小院。院子的门脸极为普通,很容易被当做普通民居而错过,正房门前的两株柿子树为老舍和夫人亲手所植,这个季节正结满了果子,为幽静的小院平添了许多生气。旧时知识分子那种朴素、平和而又不失情趣的生活趣味在这个小院里可见一斑。

  参观完介绍老舍生平的展览,再看院子里硕果压满枝头的柿子树,不禁想起《项脊轩志》里的名句: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世易时移,物是人非,小院给老舍营造了静心写作和生活的港湾,却没能在暴风雨中给他提供庇护。

  老舍笔下的人物多结局惨淡,他们越是反抗命运,就在命运设置的罗网中陷的越深,最终走向自己的毁灭。老舍这样处置他们的命运,是不是冥冥中预示了自己的结局呢?然而与小说人物自暴自弃、甘于堕落的消极处世方式相比,老舍选择了不与泥淖同流合污,而是有尊严的离去,虽令人扼腕,却也勇气可嘉。

  青岛老舍故居观后感2

  太阳公公露出了笑脸,鸟儿们唱着歌,花儿随风跳着欢快的舞蹈,多么愉快的一天又到了。今天,我们六一中队来到了北碚,去参观卢作孚旧居,老舍旧居,梁实秋旧居。然而,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老舍旧居。

  来到了老舍旧居,四周施工机器轰鸣着,一楼一底的老舍旧居对面,立着高大结实的施工塔架。背后,则是一栋高高的居民楼。而老舍纪念馆丝毫没受这些影响。进入老舍纪念馆,映入眼帘的是老舍铜像,屋外种满了竹子、芭蕉,时不时传来布谷鸟的叫声。

  走进屋子,一种严肃感油然而生。在这间几平方米的小屋中,老舍却创作了经典名著{{四世同堂}}等许多着名作品。他一生笔耕不缀,有着“人民艺术家”的称号。然而,让我最感兴趣的还是{{四世同堂}}的漫画。

  来到了漫画区,你瞧,他们逼真的动作表情,让我回到了那个时候。

  这时,我仿佛回到了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被日军践踏的北京城。身为四世之尊的祁老太爷,他是最懂得是与非、爱和憎的人。儿子祁天佑是一个正派的生意人,结果反受日本人敲诈勒索,游街示众,被逼投河自尽。次孙祁瑞丰贪图安逸享受当了汉奸。祁老人曾孙小妞妞被活活饿死。小羊圈胡同的其他人或抗争,被出卖,弄得家破人亡;或苟且偷生,认贼做父;有人被屠杀,有人被逼疯……唉!倭焰嚣张,国土沦丧,生灵涂炭,家庭离散,这是中国人想要的吗?何不推翻日本侵略者呢?

  老舍曾经说:“我只有一只笔,这支笔是我的本钱,也是我的抗敌武器……我由青岛跑到济南,由济南跑到武汉,而后跑到重庆,这是流亡,是酸楚,是贫寒,是兴奋,是抗敌,也就是八方风雨。”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时候,老舍一直用他的笔战斗着,他很少像鲁迅一般战斗得铿锵亢奋,他总是用一种平淡不失讽刺的语言匍匐着,前进着。温柔的笔触显然比尖利的'刀子更有威力,那文字正一点一点侵蚀着敌人的领地,告诉我们阳光就在坚持的后面。

  “千里刀光影,仇恨燃九城,月圆之夜人不归,花香之地无和平,一腔无声血,万缕慈母情,为雪国耻身先去,重整河山待后生。”中华人民们,你们何时才能挣脱日本侵略者的魔爪,重见自由,一起去“重整河山待后生”?

  青岛老舍故居观后感3

  20xx年12月5日,我和妈妈来到了老舍故居。老舍故居在东城区丰富故同19号,进了大门,是一个四合院。我首先进到右边的房子,里面摆满了一本本老舍先生生前写的书籍。我原来只知道老舍写过《茶馆》、《骆驼祥子》,今天才知道,老舍先生写过这么多的书,怪不得那么有名!北房摆了老舍先生生前的生活用品。听妈妈说,老舍先生因为在文革时受到殴打,人格受到污辱,在太平湖跳水自尽,终年67岁。真没想到,老舍那么有名的作家竟然死的这么惨。

  院里摆着老舍先生的雕像,还有一个鱼缸,两棵柿子树,小院名叫“丹柿小院”,据看院子的爷爷说,秋天树上结满了红红的柿子,不过现在是秋天,树上什么也没有。

  我们买了两本关于老舍先生的书,就回家了。

【青岛老舍故居观后感】相关文章:

1.北京老舍故居观后感

2.鲁迅故居导游词

3.蒲松龄故居导游词

4.胡雪岩故居导游词

5.鲁迅故居导游词

6.老舍经典语录

7.鲁迅故居导游词范文

8.胡雪岩故居导游词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