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古代的求职信
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眼见着,找工作的时间马上到来,是时候静下心来写一封求职信了哦。你知道求职信要如何写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古代的求职信 ,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代的求职信 1
一、言简意赅,数字说话,东方朔一举成功
公元前140年,16岁的刘彻当上了皇帝,想到老祖宗“安得猛士镇四方”的诗句被人讥为缺少文化,决心提高自己刘家的形象,于是下诏招聘天下方正贤良文学材力之士,以充实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招聘消息一见报,天下读书人蜂拥而至,一时竟达数千人之多,几乎挤爆了长安街。刘彻令应聘者一律自写求职书,题目内容自定,由丞相担任主考,报皇帝最后决定取舍。一次自由命题作文考试?精英们那个高兴啊。年轻的皇帝啊,知道同样年轻人的心理啊,这样简单的考试题谁做不出啊,这明明是要赶走那些老家伙,让咱年轻人干一番事业啊。于是精英们各显神通,下笔狂书——有大书古今治道之术,炫耀自己才学的;有大肆指责中央现行施政布政之缺失,以示自己目光不凡的;更有自吹自擂,自比伊尹周公,将辅助小皇帝建立不世奇功,重塑尧舜禹汤盛世的。
考试既罢,精英们想到自己即将青云直上,功名富贵已在囊中,个个把杯相贺,狂欢达旦,几乎把长安城里美酒沽空,美女搂遍。谁知榜发下来,竟然除了一人,其余全部零分!原来试卷上去,丞相赵绾看了,气不打一处来:天下哪有如此狂妄的小子,把俺们老家伙全当行尸走肉啊!你们以为世事那么简单啊,真正是不知天有多高地有多厚啊!于是汇集其他考官,统一意见,上报皇帝,说这批年轻人全都是学的商鞅、韩非、苏秦、张仪那些惟恐天下不乱的一套,如今乃是盛世,怎能任用此等人。应该全部打发回去,一个都不能录取!刘彻听了,还不相信,把全部试卷拿来一看,还真是那么回事。这批自命学富五车的人,真是浮躁浅薄啊。刘彻皱起了眉头——怎么办?招聘之诏是自己下的,如果真的一个不取,岂不失信于天下!想了半天,觉得其中有一个,写得还不那么糊涂,至少录取他一个吧。于是发榜。这唯一录取的一个,就是史上大名鼎鼎的东方朔。
请看东方朔同学的求职书:
“臣朔少失父母,长养兄嫂。年十三学书,三冬文史足用。十五学击剑。十六学《诗》、《书》,诵二十二万言。吴兵法,战阵之具,钲鼓之教,亦诵二十二万言。凡臣朔固已诵四十四万言。又常服子路之言。臣朔年二十二,长九尺三寸,目若悬珠,齿若编贝,勇若孟贲,捷若庆忌,廉若鲍叔,信若尾生。若此,可以为天子大臣矣。臣朔昧死再拜以闻。”在这短短一百多字的求职书里,东方朔讲了自己的身世、年龄、形貌,讲了自己的学识和能力,又讲了求职的目标。细致诚实,言简意赅,尽管有点自吹,并无多余废话。靠的就是这区区一百多字,东方朔成为唯一的幸运儿,从此开始汗青留名的生涯。
文言文最多也是四百来字的,东方朔一简短的文字就概括了全部内容。它给了我们很重要的提示呢:求职书就要写得言简意赅,除了确实有宋玉之才和韩非之思辩才能的.人,千万不要肆意铺陈——看你求职信的人主要看的是你有什么知识和能力,哪有那么多闲工夫看你的长篇大论啊。何况看的人还不一定看得懂深刻的学问呢。看看人家东方先生:20xx多年前就懂得用数字说话,多具体多实在啊!而且千万不要对你想要去的地方指手画脚,东贬西抑——你尚未入门就如此趾高气扬,进去之后还不搞得鸡飞狗跳,踩人于脚下,谁敢取你啊。看看人家东东方朔:“若此,可以为天子大臣矣。”学会文武艺,卖与帝王家。除了来为皇帝老儿服务之外,没有其他想法,多高尚多无私啊!写好求职信,不是叫你写高自己而贬低别人,这么会让人觉得你自大,目中无人。
行非常之事方能立非常之功,所以要敢于自吹,当然要吹得有内涵,不能天花乱坠、漫无边际。本人出生于xxx,就读于xxx,大学x年,xx专业,成绩……多寡淡无味多没有创意啊!敢于自吹才是自信的表现:“目若悬珠,齿若编贝,勇若孟贲,捷若庆忌,廉若鲍叔,信若尾生”,多佼佼不群,多出类拔萃啊。而且其中内涵丰富,形象生动,谁看了不留下深刻印象啊!
二、胡乱吹捧,大言不当,李白再次铩羽“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
李白的“与韩荆州书”千古传诵,经《古文观止》一编,更是成了读书人的必修科目。相信同学们早已熟读,至少一半人会背诵,东南一箫就不再原文录出了。但李白的这封求职书是一个失败之作——韩朝宗看了后,根本没有理睬他,李白只得铩羽而去,到徂徕山做他的机械猫去了。为什么李白如此才高之人,写出的又是如此传诵千古之名作,却得不到他希望被赏识的人的赏识呢?当然是这封求职书惹的祸。且让我们看看,能给我们点什么启示的:
1、胡言乱语,惹人害怕咱们老祖宗所辛苦经营几千年的社会,是一个除了君主不允许别人吹捧或者互相吹捧的社会。当年孔融和弥衡不过互相稍微吹捧了一下,很快双双招来杀身之祸。还不止此也!历来封建君主是“防民之口胜于防川”,不允许老百姓有共聚一起,互相讨论,取得共识的权力和自由,连老百姓都不允许,何况有点文化的知识分子。当年孔夫子诛少正卯,正因此也。还不止此也!最怕的是人们特别是知识分子会聚起来,结党集社,并且其中有人出类拔萃,成为中心或领袖。当年王莽的教训深刻啊。这些封建社会的明规则和潜规则,是每一个想混下去的官员都烂熟于心不敢越雷池半步的。可是你李白究竟是白痴还是阴险啊,你把这几条全往俺韩朝宗身上栽啊——“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这开篇第一句,就教人颤抖啊!天下的愤怒青年都聚在一起,谈论俺韩某人,这还得了啊。还有什么:“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这是什么话嘛!海内豪杰全部聚我旗下?——这不是俺韩某人在收买人心,笼络精英么?当年宰相张亮仅仅因为收了五百个小年轻做干儿子,就被太宗皇帝以“欲反”而斩。俺竟然召集满天下的愤怒青年和豪杰之士?这不是笔杆子、枪杆子都齐了?这还得了,谁不知道夺取政权靠这两杆子啊!俺韩朝宗有几颗脑壳啊,明天就该缇骑临门啊!还有什么: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俺韩某人不过小小刺史,一个中层干部而已,连万户的汗毛都够不着啊,你却把俺抬得半天高,这让宰相和三公九卿知道了该如何想——连门下人都敢不把万户放在眼里,你韩朝宗野心参天啊!你等着吧,明天到夜郎国去做清秋大梦吧!天啊,不管李白是胡言乱语还是用心险恶,谁敢用他啊!
2、胡乱吹捧,令人鄙薄俺韩朝宗虽然识拔过几个才俊之士,推荐过几个英俊少年,不过是因缘际会,又经老夫多年考察,他们确有才干,这才尽老夫之责,向朝廷推荐的。也全亏中央组织部慧眼,总算都人尽其用了。哪象你李白说的那样:“一登龙门,则身价十倍”,你以为俺个人真有虾米大力量啊,你以为俺在在培养私人势力啊?至于什么“制作侔神明、德行动天地、笔参造化、学究天人”,又是什么“文章之司命、人物之权衡”。俺要真象你说的这般伟大,早该当上宰相了,早成一代宗师了,早去保傅太子了,还会在这荆州鬼地方混?你李白要吹捧人,也该着点边际吧,也该看看对象啊。你不知道当年曹参任人只喜木讷,李勣选将唯重丰厚么.你这种言论,活脱个花言巧语之徒,掇臀捧屁之客,俺韩某鄙薄不及,还会给你推荐?真正找错对象了也!求职信的写作要点要求我们的终于事实,乱吹是很严重的。
3、大言不当,教人好笑你自称“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心雄万夫”;又自称“日试万言,倚马可待”、“三千之中有毛遂”。俺知道你有点诗名,又是前宰相的外孙女婿,俺也听闻你找过苏长史,找过马某人,找过裴长史,找过谁谁谁……然则为何你有如此背景又如许多才,这许多人里竟无一人理睬你,你又至今一事无成呢!假如不是你自吹过了头,就一定是你干过什么,使得大家虽然表面上敷衍称许你,骨子里却在警惕鄙视你啊。再说了,兜售过那么多诸侯卿相,无人买你,你还好意思到俺小小四品官这儿来大言不惭,让俺替你“长价”,替你“扬眉吐气、激昂青云”?你以为俺这儿是垃圾——明星转换工厂,专收无人要的孤魂野鬼,经过一翻包装,立刻闪闪发亮啊!呼呼,李白,李白,你不感到好笑,俺都替你不好意思啊!广大求职者写求职信之前,务必再看三遍李白的“与韩荆州书”,千万回避那些敏感、招忌和会贬损自己的东西。同时,吹牛看清对象,拍马摸清底细,免得末了象李白同学那样哀叹:夜泣寒灯连晓月,行行泪尽楚关西啊!求职信大忌告诉我们,去写求职信不是写社论,不需要那么激动的。去求职而不是评论社会问题。除非不想工作的。
三、出语不凡,文体典瞻,名士一书取高位
公元926年,神州大地上,正经历一次分裂的痛苦。大唐朝灭亡后,北方梁、唐相继而立,南方则吴、蜀、吴越等数国并立。当此乱世,一个在北方小有名气的青年,因家庭突遭大难,匆匆孤身逃往江南的吴国。这青年之前定对吴国政局有过研究,故一抵吴都,立即给实际掌握吴国大权的人物写了一封求职书。有的放矢,一发即中。那大人物正在求才之际,看了他的书,十分欣赏,立即录用,且马上将他安排为第二梯队人才,下放基层锻炼,以备将来大用(后来他也果然得到大用,这才成为史上名人)。这封求职书,史上虽然有名,书中却是难见。有心人若能细细品味,耐心推敲,必能从其中领略到成功求职书的精髓。同学们若能从以上三则求职书中金盘挹露,花界摭珍,有所得益,则亦不负在下一番腕指劳顿之苦矣!
古代的求职信 2
古人的求职信都长什么样子?他们会如何向别人推荐自己?
1.东方朔的求职信
东方朔,是汉武帝时期的一位辞赋家,虽然比较有名,但是当时汉武帝却只把他当做“俳优”,也就是以乐舞谐戏为业的艺人看待,但是这也挡不住东方朔溢出来的才华。他的求职信,原文我们就不列出来了,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自行搜索,这封信的大致意思就是,卖惨以及好文采。
怎么惨的?自幼父母双亡,靠着哥哥嫂嫂抚养长大,但是这也不足以挡住我求学进取之心,读书识字,《诗》、《书》、兵法等等都不在话下。另外,高富帅我就占了高和帅两个,人品更是没的说,恳请大大垂青。通篇只有一百多个字,还是直接写给汉武帝的,这份自信靠的是什么?那必须是他无双的才华啊。
2.的.求职信
李白的求职信,写得比东方朔要多很多,但是也能用三个字来总结:拍马屁。想不到吧,李白大大也会有这样一天。当时的李白,因为父亲是商人,所以这条路就被封死了,他只能靠获得别人的赏识来提升自己的身价,提高知名度,提高眼界,提高交往圈子的水平……总之,有什么好话全部招呼上来就对了,准没错。
“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这实在是最厉害的一句话了,一下子就把韩朝宗这个人提升到了很高的档次。说实话,很多不了解的人一定以为韩荆州是,实际上是另外一个人,名叫韩朝宗。他也不是什么特别厉害的人物,至少肯定没有韩愈的名气大,但是就是因为李白的这篇《与韩荆州书》,他就被人记住了。
李白是怎么写的呢?韩荆州大大,我超级崇拜您,一直都听说您的大名,如果能够得到您的举荐,这一定是我走向人生巅峰的转折点。之后,李白简单介绍了一下自己,剩下的通篇都是在夸赞韩朝宗,告诉他,您看看,某某举荐了某某,在历史上也留下了美名,那些被举荐的都是高尚之人,我总是被他们感染,也特别希望能为您效劳,只是又担心自己的雕虫小技您不屑,所以如果您有兴趣,请容我回去好好收拾一下自己的作品,誊抄好了再给您呈上,毕竟像我这样的小人物,只有您才能让我出道了。
3.的求职信
白居易同样也经历过求职,他刚来京城的时候可能太高估自己了,等到钱用的差不多的时候不由得焦虑起来,反思自己之后又变得沮丧,人为什么要这么自大呢?做一条咸鱼不好吗?不,白居易不要做咸鱼,于是他强撑着翻了个身,找到文坛老前辈顾况,请他指点自己的作品。指点只是其次,如果能被看中,前途无量。
顾况刚开始还嘲笑白居易的名字,在长安,白居不易,但是不得不说白居易还是运气爆破,那天顾况心情不错,面对白居易的稿子,没有直接丢掉,因为他这个人很高傲,总之就是拿过来翻看了,这一看不要紧,一首《赋得古原草送别》就把他老人家震惊到了,一边表扬白居易,一边说自己刚才那是开玩笑呢。就这样,有了顾况的赏识,白居易的人生就走上了上坡路。
这样看来,求职信还真的不是一个简单的“简历”,虽然很多人可能已经没有兴趣去看求职信,不过从古人的这些求职信当中,你又是否能够读懂一些求职时候的智慧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
古代的求职信 3
xxx:
炎炎夏日,全国各地的大学学子们陆陆续续毕业、就业,毕业生们都在忙着撰写“求职信”、“推荐书”、“个人简历”这些就业资料,毛遂自荐、极力表现,伯乐希望发现千里马、美玉渴求有慧眼识出,贵人相助、恩师露面,得以斩获一个满意的单位、职位和学位,从而事业和前程能够再次飞跃发展。
其实,从古到今、国内国外,找工作、找“伯乐”、找“贵人”、找“恩师”,都是要写自我介绍和推荐的“求职信”的。本质、内容都基本一样,只不过,在方式方法、手段渠道、过程途径等方面,大同小异或者大相径庭而已。
那么,中国古代或者说中国历史上最成功、最著名的一份“求职信”,究竟是哪位“牛人”写的呢?他又是写给哪位“达人”的呢?在我看来,莫过于唐朝的白居易和顾况了。
想当年,一代才俊、文学青年白乐天16岁那年,已经在父母教诲、私塾培养之下,十年寒窗、学业有成,“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基本上算是名牌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了,不免志大眼高、自命不凡,气势昂昂、跃跃欲试,从家乡新郑长途跋涉西行入关,飘飘然、贸贸然闯进首都长安,准备寻到一个不错的'“铁晚饭”及参加研究生考试(科举京试),以谋求更高的成就和功名。他还给自己取了一个很是有些狂妄自大的名字“居易”。
白居易初来乍到京城,谁也不认识,求职、拜师毫无门路,在朱雀大街、大明宫广场上盲目逡巡了多日,手头父母给的那点盘缠差不多用光了,吃饭、住店、找小姐快要闹危机了,这才发现自己太轻狂、内心太自信,而人生太艰难、前途不乐观。他变得有些沮丧、卑弱起来。
可当他偶尔听说有个叫顾况的老翁(比他大45岁左右,此时已是60余岁的花甲老人了),大家都称其是文坛及政坛知名前辈,德高望重、乐于助人,于是又不死心了,心中升起一股希望,仍是冒冒失失的做派,很快就拿了自己的“处女作”——刚刚整理好的一部诗歌集子,去拜见顾况。从某个意义上说,他这部“处女作”其实就是他的“求职信”和“推荐书”——但不能说是“敲门砖”,那就是贬义词了。
顾况倒也真是有老前辈的大架子,性格高傲、目光睥睨,起初很瞧不起这个初出茅庐、名不见经传的乡下少年。当他看到诗卷上的名字“白居易”时(虽然上面还有“请顾大师赐教”之类字样),就先是哂笑了几下,接着讥讽地说:“长安居,大不易!”意思是说:长安米贵,物价很高,房租很贵,生活艰难;天子脚下,藏龙卧虎,人才济济,高手如云。想居住下来,想生存下来,想取得成功,很不容易呢!更何况还是“白居”!这小子真是不知天高地厚!见的世面太少了!
xxx
xxxx年xx月xx日
【古代的求职信 】相关文章:
毕业求职信求职信02-17
求职信06-07
求职信范文大全 采购求职信范文04-01
教育求职信 教育求职信怎么写11-19
审计求职信12-18
护理求职信12-23
文职求职信01-03
工资求职信11-20
兼职求职信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