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实践总结

时间:2014-01-23 10:25:15 实习报告 我要投稿

支教实践总结

  这一段支教一共18天,9天在何屋村,9天在爱心之家,支教的圆满结束给予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一段实践经历,更是一份内心清明的独特感受。

支教实践总结

  初见。在何屋村初见孩子们,从那一声声“老师”开始,我们那时的角色就已经不再是优越的大学生,而是期望能给孩子们带去更好成长的老师们。从一年级到初二,在何屋村来报名的孩子们有120多人,第一天比上课时间早1个小时就已经在上课的祠堂门口围了一大群孩子。他们说“起得早,今天要上课所以就早点来”。孩子们的质朴和天真,没有多么华丽的衣服,甚至会有些污垢,但是总是喜欢带着笑容喜欢亲近老师,喜欢绕着你跟你说话。他们这里没有太多攀比,相反的可能由于家庭原因可以感受到更会尊重人照顾人,会很听老师的话可有时也有小孩子脾气。第一次见面我们是陌生的哥哥姐姐,我们开始把孩子们摆在心里面,当成自己的可爱弟弟妹妹,希望更他们带去快乐的成长。

  责任。自此次支教实践,我们所感受到的作为一名老师的责任。在何屋村和爱心之家,我们全天的重心都在孩子们身上,如何能让孩子们学到真正有用的东西,如何给予他们良好的积极的改变,授予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生活态度。无论是课堂上的集体授课还是课后生活中的单独引导,每一个孩子在我们眼里都是一样的需要被关爱,或者说在他们这样并不优越的条件下,如何带给他们最适合的教育,给他们的生命力增添真正受益的东西,是我们的责任。无论是每晚的总结分析,熬夜备课甚至于出现的分歧,我们在摸索中深深体会到一名教师的辛苦与骄傲。这一段支教经历,教授学生拥有责任感的同时,也是给予我们支教老师对责任更深的理解,更是让我们对教师这一职业深深崇敬。

  独立。在何屋村的支教,感受到的是我们老师的独立。自己走20多分钟到集市买菜,一天8个人一共10块钱的伙食费,去找柴火生火做饭,打地铺睡地板,洗清凉的井水,到河里洗衣服,布置祠堂改造的教室,完成新生登记和安全教育,和家长们交流,处理各种紧急状况。在何屋村这边,因为偏远和师资缺乏,所以一切都是我们自己安排,几乎没有外来帮助,所有问题自己解决。

  在爱心之家的支教,感受到的是孩子们的独立。在爱心之家,50多名学生,分为孝、恭、礼、悌、勇、义、忠、智、仁、信十个小队伍,每队由一名支教老师带领。每天的值日分为卫生、洗碗、厨房、食堂、热水、洁卫、宿舍7组。各项事务主要都是分小组完成,看着小学年级的孩子们5、6个人洗50多个碗,用柴火烧50多个人的热水,挑粪水去倒打扫卫生间……看着他们平时从起床的叠被子,卫生的打扫,内务整理,洗衣服等等每一天每一件事情都是自己独立完成,这也是我们对这些家境和心里特殊的孩子们的培养目的,至少让他们尽早的学会独立能照顾好自己和身边人,学会真正依靠自己去解决问题,他们的未来可能会比其他人更加艰辛,所以他们必须从小就比他人锻炼出更强的能力和意志。

  团队。老师们的团队。我们立信一行4个人,在支教过程中认识了南康义工联合会的会长、监事,认识了全国优秀志愿者候选人何叔,认识了很多默默奉献的义工叔叔阿姨。认识陆续而来的志愿者们,美国的沛,海大的许杨,诺丁汉的小白,赣师的晶晶,天津警官的笑笑,认识了华侨大学一行9人,南京财经一行9人。在整个支教过程中,我们的队伍不只4个人,我们这里所有人都是一个团队的,一个为孩子们的未来而组成的团队。We are a team,那种在朝夕相处而培养的友谊也是珍贵的礼物。

  孩子们的团队,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候,我们更需要教授“团队”这一现代社会非常重要的概念。即使他们还小,但是这是对于他们来讲未来成长非常有作用的一项能力。我们的课程里有团建课,平时分成小组小队进行,给他们授予主动贡献、协作互助、团结共赢的思想,引导他们在遇到自身无法完成的任务或者在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通过团队与合作去使力量最大化,实现目标。在一个团队里,是具有一定引导性的,更容易让孩子们提高自身与身边人的交流能力,提高孩子们理解自身力量的局限和主动合作实现共赢的能力。对于可能家庭具有相似环境或者相同遭遇的孩子们,让他们也在这样一段时间的生活中交到真心的朋友,感受到同龄孩子的友谊和关爱。

  尊重。尊重是相互的。从何屋村孩子们见到我们第一面起喊的“老师”开始,从我们前期关于支教老师形象的界定与调整开始,相互的尊重开始。从教师而言,作为在校大学生前往比较落后的村子支教,对于一名教师的形象尤为重要。首先我们不能对孩子们造成负面的影响,我们不能常使用电子设备,不能言语随意,不能在生活上邋遢不检点等,我们需要以身作则,需要保持微笑和亲近的语气,需要常和孩子近距离沟通玩成一片,需要在点点滴滴的事情中抓住重点给孩子们正确的习惯的引导。这些都是对孩子们的尊重,对支教这一事业的尊重。

  从学生而言,尊重老师并且尊重同学。我们第一天到爱心之家,那天的晚饭前,当所有孩子整齐列队,双手抱拳,闭眼低头齐声念感恩词时“感恩天地滋润万物,感恩祖国培养护佑,感恩……请老师用餐,请大家用餐。”深深被打动。这么一群各色的孩子,在同一片蓝天下,用同样的虔诚感恩。这是我们需要学生们掌握的必要素质,就像我离开的时候说的“无论如何,一定要坚持做一个好人。”这是我对孩子们的期望,最低也是最高的期望。我们都知道短短的十几天时间并不能给与他们多少知识技能的教育,更多的是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对于孩子的品质有好的引导,就像我们每天6:30起床必须所有孩子一起念“弟子规”里的内容那样,我们要授予的是对于他们个人而言为人处事上的正确价值观。虽然这些孩子们身上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家庭异常贫困,双亲残疾或者去世,父母打工孩子留守,先天的身体或智力上的缺陷,但是孩子们需要学会尊重,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平等,在别人需要的时候,我们更多地是应该给予帮助。在支教过程中,我们看到的年龄大的孩子照顾年龄小的孩子,孩子们的相互鼓励,生活上毫无芥蒂快乐游戏,深感欣慰。

  成长与快乐。在之前,我们没都并没有支教经验,可以说我们在陪伴孩子们成长的同时,我们本身也在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