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文网>职场文书>实习报告>土木类实习报告

土木类实习报告

时间:2021-02-20 00:25:00 实习报告 我要投稿

【必备】土木类实习报告四篇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一起来参考报告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土木类实习报告4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必备】土木类实习报告四篇

土木类实习报告 篇1

  通过本学期对土木工程施工的学习,我初步掌握了关于施工方面的知识,但是由于书本上的知识和实际运用上的差距,有写内容并不是理解的很透彻。同时,由于技术的快速发展,有些书本上的知识已经落后于生产实际,甚至已经被淘汰,因此,此次关于土木工程施工的实习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这次实习,可以用实践检验、巩固所学知识,并能将各个方面的内容融会贯通。

  一、实习目的:

  1. 通过参观增强对建筑结构的理解,使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2. 理论联系实际,用实践验证巩固所学知识,并增加感性认识。

  3. 通过亲身参与,培养自主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4. 通过观察和亲自操作,更好的印证所学知识,并且了解设计过程中和施工过程中应该注意的细节问题。

  5. 解我国目前施工的工艺和水平,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6. 与工人和基层生产干部密切接触,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和先进事迹。

  二、实习要求

  熟悉工程施工管理、技术管理由于实习时间较短,仅参与了施工过程的具体操作

  实习期间要求做到:

  1、认真按时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任务,仔细听老师的讲解;

  2、仔细观察体会,虚心向施工监理人员请教,认真记录实习报告、心得、体会等;

  3、在实习结束后认真整理所得,提炼出对今后学习工作有益的精华;

  4、实习结束前写好实习报告,对政治思想和业务收获进行全面实习;

  5、对实习指导人员和指导教师布置的“专题作业”要及时完成并写出报告;

  6、利用业余时间,结合本工地或本地区自选专题进行社会调查,写出报告。

  三、实习内容:

  在施工现场,已经有部分楼主体已经完工,另外一部分仍在建设。两座楼中间有一个基坑,部分在已进行完防水处理,另一部分在绑扎钢筋。借此,张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在基础防水工程和钢筋工程中的知识点以及注意点。

  (一)基槽开挖施工工艺:开挖桩承台基坑土方 → 灌桩芯混凝土 → 混凝土垫层 → 砌砖胎模、抹水泥砂浆 → 钢筋绑扎 → 安装模板 → 墙、柱插筋 → 浇筑混凝土

  (二)防水卷材施工注意事项:1、基层处理:涂刷防水层施工前,先将基层表面的杂物、砂浆硬块等清扫干净,并用干净的湿布擦一次,经检查基层无不平、空裂,起砂等缺陷,方可进行下道工序。2、如果是SBS或APP可以用水泥砂浆做一层保护层。3、如果有下水管最好用水不漏堵或涂一下效果更好。4,打结处水泥砂浆必须要足,打结(接缝)十厘米。5,转角不能做成圆的,以免无法镶贴瓷砖。

  (三)基础底板及基础梁钢筋工程的施工工艺:1. 按弹出的钢筋位置线,先铺底板下层钢筋。根据底板受力情况,决定下层钢筋哪个方向钢筋在下面,一般情况下先铺短向钢筋,再铺长向钢筋。2. 摆放底板混凝土保护层用砂浆垫块,垫块厚度等于保护层厚度,按每1m左右距离可缩小,甚至砂浆垫块可改用铁块代替。3. 底板如有基础梁,可分段绑扎成型,然后安装就位,或根据梁位置线就地绑扎成型。4. 底板钢筋如有绑扎接头时,钢筋搭接长度及搭接位置应符合施工规范要求,钢筋搭接处应用铁丝在中心及两端扎牢。如采用焊接接头,除应按焊接规程规定抽取试样外,接头位置也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5. 根据弹好的墙、柱位置线,将墙、柱伸入基础的插筋绑扎牢固,插入基础深度要符合设计要求,甩出长度不宜过长,其上端应采取措施保证甩筋垂直,不歪斜、倾倒、变位。

  在一栋已经完工但还未验收的楼上,墙上有模板拆除的痕迹。我们又结合了课上学习的模板工程的知识,更进一步的了解了模板工程的施工工艺以及注意事项。

  (一)模板的安装工艺:

  1. 墙、柱模板安装:在基层上弹出墙、柱模板的边线和控制线,然后将模板就位。先将模板临时固定,按模板控制线调整模板下口,并做临时固定。模板加固后用支撑吊线调整模板的垂直度,然后对模板进行最后加固。加固后再对其位置、垂直度进行二次检查,确保尺寸准确无误。

  2. 梁、板模板安装:(1)在墙、柱上弹出标高控制线(50线),根据标高控制线,在墙、柱上弹出梁、板模板的下口标高控制线。(2)安放梁板模板立柱:梁、板模板的立柱,严格按设计的间距、位置安装,与下层的立柱要在同一位置上,立柱下垫50厚木板。(3)梁、板起拱:先在梁两端和板四周,根据设计标高调整好支撑高度,然后拉一条水平线;根据起拱的高度(梁、板跨度的1‰~3‰)和每个中间支撑的位置,计算出每根支撑的起拱高,最后调整每根支撑高度后,铺设梁底模或板主龙骨。

  3. 预埋件、预留洞:在已完成的梁、板模板上,根据图纸要求确定预埋件、预留洞的准确位置,并弹线标识清楚,然后将预埋件和预留洞的模板用钉子等固定在梁、板模板上。

  4. 梁板后浇带模板处理:支顶板后浇带处模板时,与整个梁板模板断开,拆除模板时,保留后浇带处的模板不拆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从上部加盖竹编板对钢筋进行保护。

  5. 顶板后浇带模板安装:涂刷隔离剂:(1)隔离剂全部采用水质类隔离剂,主要有:海藻酸钢类、石花菜类等。(2)墙,柱,梁侧模:加工好或拆模理干净后,涂刷隔离剂一层待用。顶板:模板安装完成后,用滚刷涂刷一层,如遇雨淋,要重新涂刷。

  (二)模板拆除时注意事项:

  1、不承重的侧面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板而受损坏,方可拆模板;

  2、承重的模板应在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以后才能拆模板;

  3、混凝土拆模前要求填写拆模申请单同意后方可拆模。

  4、墙、柱及梁侧模拆除: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一般强度达到1.0Mpa左右方可拆除。墙、柱模板拆除后,及时用木板条,将楼梯踏步、通道处阳角保护起来。

  5、拆模时间应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环境温度或通过同条件养护试块进行控制。

  6、梁、板底模拆除:梁、板跨度在2m以内时,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2-8米范围内时,其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大于8m的混凝土必须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时方可拆除。梁底模、板模拆模前由工长填拆模申请单,依据试验员提供的同条件混凝土试块的强度报告,经项目主任工程师审批后方可拆除。

  7、悬挑构件的模板拆除:无论其跨度长短,均要求必须在混凝土达到其设计强度的100%时方可拆除。

  8、拆除阴阳角部位的模板时,禁止使用撬棍硬撬,以免损坏模板和混凝土表面,影响混凝土的观感质量。

  9、后浇带的梁、板模板与其它梁、板模板,在安装时断开,此处的模板待二次混凝土浇筑后,方可拆除。

  10、拆模时拆除高处钢管,二人配合作业,严防钢管等对楼面形成冲击荷载;拆除的模板、支撑均开码放,并及时运出。

  四、结束语

  通过这次实习,我开阔了视野,增强了施工技术的理性认识。我又一次认识到,课本知识和生产实际还是有一定距离的,光靠学习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更要经常接触施工现场,学会解决一些突发事件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以后会多接触与土木工程相关的书籍,多去施工现场学习,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工程技术人员。

  最后感谢老师的辛勤指导,也感谢学校给我这次实习机会。希望自己以后再接再厉,表现的更好。

土木类实习报告 篇2

  20xx年暑假,我同土木xx级路桥方向另5名同学获得了前往xx实习机会。自到达xx工地起实习40余日,所学所得颇多,应要求攒此实习报告。

  实习项目:xx市xx立交桥。

  一、实习工地概况及工程进度

  1、工程设计资料

  xx立交桥修建于xx市南环路(柳邕路:城市快速路)及G209国道(柳石路)交会处。采用完全苜蓿叶式立体交叉。立交桥主跨线桥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跨线桥全长180m(共两跨四联),立交桥匝道共有8条机动车道及4非机动车道,另沿柳石路两侧有两非机动车道的地下通道(此通道经当地交通部门研究有临时修改,实习结束地仅有听闻,未见修改图纸)。

  2、工程实地情况

  xx立交桥位于城郊结合部,又是两城市主干道交会,再加上周边的阳合大桥、长途客运站、公交车站、机场及旧机场开发区等,施工场地交通量极大。建桥处为峡长山谷,交通组织难度很大,仅实习其间周边就发和车祸十余起。场地内高压线、通信电缆、给排水管道繁多,并有房屋拆迁滞后等问题。

  3、工程进度

  由于工程经过转包等,各类内业资类缺失很多,加上上述交通、拆迁等特殊情况,工程进度十分缓慢。炎炎七月,民工数量不足,又由于匝道换填用素土取料因难也使得工程进度远远跟不上所谓的项目部制定的施工计划。

  二、实习期间主要负责:测量内外业

  实习期间,熟练掌握了水准测量及全站仪测量,能准确完成水准测量任务,能较好完成全站仪的放样及测设任务,对施工测量过程也有较全面的认识。

  实习其间的主要测量项目:

  1、路基铺筑的高程、横纵坡的控制

  立交桥匝道标准设计路段(新建)为70cm换填素土,80cm级配碎石土,路面结构层分别为25cm级配碎石、30cm水稳碎石及7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SBS改性)、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测量主要为路基施工放出道路边桩及坡脚桩并测量出桩的高程,为施工提供高程数据支持并控制道路的横纵坡。

  2、关于桥梁的放样及桥支架、模板的高程测量

  主体跨线桥,实习时桥墩己养护完毕,测量组对其标高进行了附合,放出支座位置并通气孔位置。主要施测的是梁桥支架,通过坐标地面高程及桥底设计标高反算出支架高度,并与支架搭设后测得的数据进行验证,精确控制箱梁底、翼板模线形。

  3、顶管作业,通信、排水等检查井放样

  顶管——应当是实习中遇到的书本上没有,也从没有听说过的课题,不过为顶管作业进行测量却也只是简单的放样,这算是实习过程中的一个见识吧。另外通信、给排水检查井的放样,匝道护栏灯架等的放样也是实习中的主要工作。

  4、内业

  主要是进行测量的内业工作,将以上三种测量所得的水准高程,坐标等等数据进行整理并归档。并通过部分测得数据与设计计算所得数据进行比较,从而指导施工员进行路基、支架、钢筋、模板、支座等等的施工。

  三、测量具体内容及相关的资料

  1、跨线桥

  xx立交桥跨线桥位于R=20xx圆曲线上,局部有加宽,跨径布置采用墩台平行布置,各分孔线与道路设计中心线法线斜交角度均不相同。因此关于跨线桥测量的计算与放样进行得十分仔细。

  a、地基处理

  b、支架搭设

  c、支架预压

  支架预压材料为袋装中沙,根据梁施工顺序的方向逐步进行,便于流水作业。然后根据预压测试结果,确定支架的施工预抛高值,以消除施工中因支架变形而造成的箱梁线形和标高误差。

  卸载:沉降量稳定后,即可测出所有点的高程,然后分层卸载。全部卸载完成后,测量各点的高程,支架的非弹性变形己经消除,计算出支架和地基的弹性变形量,据此确定模板准确的立模高度和预拱度。

  d、模板和钢筋

  箱梁外侧模采用整体式定型钢模,端头采用拼装钢模,底模、内模采用18cm竹胶板。

  钢筋绑扎主要放出横隔梁、腹板梁边缘线。钢筋都由钢筋工按尺寸做出,各种钢筋骨架做完后测量组只需进行一次高程复测。

  e、预应力管道

  按《xx立交桥现浇箱梁施工方案》:预应力管道在充分熟悉图纸预应力钢束坐标的基础上,严格按坐标用架立钢筋对预应力管道定位,特别是拐弯点处一定要准确,形状圆滑,线形顺畅。

  只是建筑行业的所谓“分包”让这一次实习与预应力的安装失之交臂,预应力安装这一倒工序被分包了出去,没有亲见预应力管道、预应力钢束的安装过程,也没有要我们进行测量。甚是遗憾!

  f、混凝土浇筑

  xx立交桥工程箱梁混凝土采用商品砼,用汽车泵打入箱梁模板内,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0。箱梁混凝土的浇筑采取两次浇筑成型,第一层至顶板下缘线——即箱室上倒角下边缘,悬臂一次浇筑成型。

  实习结束时,刚刚浇完第一层混凝土,没能看到第二次浇筑、养护、拆内外模等工艺。

  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也看到了一些反面的教材,一向不怎么说话的监理对项目部的施工组织很是不满,说“振捣不够及时”,这部分细节,将在后面说明。

  2、路基

  路基的测量主要为路基施工提供高程数据,由测量数据与设计数据的差值及松铺系数(松铺系数教课书中没有)通过放样出来的边桩、中桩、坡脚桩为路基施工指示出相对应的相铺高度,并拉线以控制路基的纵、横坡。

  路基测量的难点主要在于边坡及坡脚桩坐标的现场计算。不得不说,此次xx立交桥实习之行,又一次见识到了高科技的强大,看上去颇为麻烦的坐标计算,原来在测量专用计算器下是那么简单。

  边桩及坡脚桩放样过程:a、选择适当的位置架设全站仪并整平;b、选择水准点,利用后方交会得到测站坐标及高程数据;c、使用计算器,跟据桩号及距中桩的偏距(路面宽度——为定值),得到边桩的坐标;d、放样出边桩并测得此桩的标高;e、由(设计标高-实测高程)*边坡坡度i+路面宽度=当前高程坡脚桩偏距,得到偏距,使用此偏距得到坡脚桩坐标,放样出坡脚桩。边桩数据可以指导路基填土的高度,坡脚桩可以指示出填土范围。

  路基测量是一项超累计的工作,测量及计算单调且工作量较大,xx的太阳只用了三天时间就把我们几个实习生晒得黑不溜秋。由于原料的问题,有时一段匝道辗压后与辗压前的高差只有三四公分,但也不得不对辗压后的路基进行测量。路基最高处填土达五米高,只得反反复复对路基进行测量及放样,昨天NW匝道,今天WN匝道,翻来覆去——闲时在项目部看《施工员一本通》,上面有一句话:作为施工员,必须有具有一定的身体素质。这次实习,我觉得这上面还得加上一句:还必须有一定的心理素质,因为工程施工实在是太单调了。

  四、实习中的反面教材

  其次实习工地上施工员们都有着丰富的施工经验,无论是测量还是钢筋的绑扎,与那些老师傅们在一起,确实很学到许多的施工知识。便是最为简单的棱镜的扶直,老师傅们所教的方法也能让人耳目一新。

  不过,实习中遇到的一些反面教材也不得不让人深以为戒,无论将来有用与否,这些都将是人生中的一笔材富。

  反面教材1:总工闭门造车

  项目部对xx立交桥项目有一个详细的项目施工计划,但是每周的例会上,施工员们总结当周的施工进度时,总是会置疑项目总工程师所制定的“施工计划”。举例:xx立交桥的的WS及NE匝道临近一加油站,在施工计划中,这两条匝道本是己进入路面铺筑沥青,但是此地的交通量大,加油站迟迟不能拆迁,再加上附近有金库等报密级别很高的特殊部门,地下有特殊的军用电缆无法动土,两条匝道自征地后一直处于荒废状态,连清表的工作都没有完成。像这样的无视特殊情况但己制定了所谓的计划的地方还有数处,每月的施工进度还不能完成计划的40%(施工员的原话),为此施工员们意见很大,觉得所谓的计划完全是闭门造车,根本行不通。

  反面教材2:施工组织不利

  浇筑混凝土箱梁结构是环节最多、最不易控制的一道工序,在施工中必须解决好施工组织、浇筑顺序、强度、坍落度控制、振捣及孔道保护等一系列问题才能保证浇筑质量以及下上工序的顺利完成。

  然而,箱梁的第一次浇筑便出现了较大的问题,现场的监理负责人大发雷霆。由于翼板梁浇筑时,正值最热的中午,混凝土初凝时间缩短,现场指挥的项目经理等调配人力不及时,部分翼板及预应力的齿块振捣不及时,混凝土初凝后没法用插入式振动器进行振捣,而项目部也没有准备平板式振动器。用那位监理负责人的话说:“这翼板中间肯定会气泡,到时如果拆模的时候翼板出现裂缝,那么我们一个也跑不了。而且这些齿块肯定要不得,一定得凿掉!”。

  可惜,浇完混凝土后实习结束,这些问题到底是怎么个除理法,不得而知。不过因施工组织不利,没能及时发现问题,更没能及时的做出反应,从而引发大问题这件事,值得我们深思。

  五、实习总结

  这次实习,虽只四十余日,也算不得完美,但实习所得却是实实在在。实习与在学校中学得,并与书本相验证,得以下几点实习总结。

  1、书本中的重点(考验重点)可能在施工中毫无用武之地

  在实习前,虽然有听闻过书中知识于施工作用不大这种说法,但自己真实感受了一次现场施工后才深深体会到书本知识与施工应用的出入。一座主跨线桥仅180米,工程主线全长仅3公里的立交桥,其各类设计图纸有数尺之厚。在设计图纸中,无论是道路中线控制点的坐标还是排水管道井口的坐标,凡是要精确得到的,设计图纸上都标出得清清楚楚。书本中关于竖曲线、横曲线的计算,在施工过程中压根就用不到。

  2、书本中没有加以强调的部分不能忽视

  由于这次实习本要的工作是测量,翻看测量的教科书发现,三百页的书本提到“后方交会”的仅仅四页。而在实习的测量中使用最多的却反而是“后方交会”。当然这部分理论性并不多,主要是动手能力,但这也从侧面反应了,书本中无有什么非重点,凡是施工中能够用到的,它们都将发挥作用。

  像这样的例子有很多,《路基路面工程》中“沥青路面的设计”绝对是重点,但施工所要用到的,不是设计,而是不怎么受到重视的“用60KN~80KN压路机”部分。

  3、一定要学会使用常见的办公软件

  土木工程行业的CAD固然不必说,这是必需学会的。但以前一直认为只有房建才要用到的“天正”居然也能在内业时起到一定的作用。平时在学校,只需要用Word打打字,但工作中用得最多的还是Excel,这次实习发现关于excel的使用,自己完全只是刚入门级的。

  另外还有像博奥软件、PS等等。

  如果说实习仅仅是为了得到施工经验,那是远远不足的。这次xx之行,不止是给了一次与书本、课堂知识相验证的机会,我觉得更主要的是暴露了我们学识的不足。施工经验可以慢慢学,但知识却很有可能在以后的生活中将再没有像学校这么好的地方来让我们予以掌握。

土木类实习报告 篇3

  经过这些天的实习,通过实践,使我学到了很多实践知识。通过亲身的接触,使我近距离的观察了整个房屋的建造过程,学到了很多很适用的具体的施工知识,这些知识往往是我在学校很少接触,很少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基础的知识。

  一 、刚到工地,产生困惑

  (1)在去工地实习之前,已经对工地有一个宏观的认识,但对一些具体环节很困惑,如箍筋的制作,钢筋的绑扎,混凝土试块的预制、基础承台的制作等等只有在现场才能看到。(2)房屋梁、板、柱的混凝土怎么浇筑的。也都需要在现场才能了解。(3)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的形式和内容是什么样的。(4)C1和B4幢楼的楼板裂纹是什么形状,有没有超过限定的宽度以及对结构会不会产生影响,产生哪种影响。都亟待了解。(5)监理单位通过何种形式来管理施工单位以及怎样去协调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之间的关系。也是我的困惑之一。并寄希望于这次实习会让我茅塞顿开。

  二、实习收获,心得体会

  首先本次实习最大的收获之一就是学会了适应环境。通过这次实习我适应了工地生活。有了这段时间的锻炼,不问以后做什 么工作都有了一种吃苦耐劳的毅力。还有就是懂得了在工地上一名监理人员应该如何去和建设方、施工方交流等。

  其次,通过这次实习使我在工程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应该说在学校学习的专业知识都是理论上的,与实际还是有点差别的。在建材大市场二期审图的过程中,结合着图集以及以前听过讲座的经验,反复的研究,使自己的识图能力有很大提高;还有就是在与费老一起统计一期工程的剩余工程量的时候。让我对房屋的细部构造有了新的了解,知道了房屋的工程量是如何组成的,加深了对书本上概念的理解;在二期工程快开工时,有机会和陶工一起监督施工方复核标高,使我接触了水准仪、全站仪,并温习了一些它们的使用方法;在参与实习工作的过程中,懂得了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管理。其中信息管理是管理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往的收发文件都是有效管理施工方一种形式。也提高了自己文件管理能力。

  最后,因此次实习的一个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写一篇关于混凝土裂缝的小论文,工地正好给我提供了这个机会,因C1和B4幢楼楼板开裂,所以有检测单位提供的材料和数据。经过观察(开裂的楼板和拍摄的照片)、研读检测单位提供的材料、分析三个过程,使其成为小论文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与此同时也发现了很多现场的东西与书本上讲的并不太一致。

  (1)工地在合同以及现场管理方面较为混乱。(2)个别项目在未招标的情况下,建设单位就组织施工单位开始施工,施工单位的施工力量较薄弱、施工队伍繁杂。例如:一期的门窗工程在开工前未报送任何资料(企业资质文件,主材的合格证及检测报告,门窗合格证,施工方案等),甲方单独分包的施工队伍就有很多家,交叉作业复杂,缺乏统一的管理,导致了现场管理较为混乱的局面,且因人员和设备均不能满足施工要求而导致进度缓慢。

  三、在实习过程中加深的几点认识

  1、对楼板开裂的认识

  首先,楼板裂缝的成因。产生裂缝的因素很多,而且裂缝在混凝土结构中也是无处不在的,每幢建筑都会有裂缝,只不过有的裂缝很微小,不易观察。裂缝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由于材料、气候等造成的一般塑性收缩裂缝、干缩裂缝等。这类裂缝一般对承载力影响较小,可作一般处理或不处理;另一类裂缝明显影响了梁的承载能力,随着裂缝的扩展和延伸,钢筋达到屈服强度,受压区砼应变量增大,梁刚度大大降低,构件趋向破坏。此类裂缝必须及早采取加固补强,以满足结构安全需要。

  其次,楼板裂缝处理。(1)对于温度和湿度引起裂缝的'处理方式有:①表面处理法:包括表面涂抹和表面贴补法,表面涂抹适用范围是浆材难以灌入的细而浅的裂缝,深度未达到钢筋表面的发丝裂缝,不漏水的缝,不伸缩的裂缝以及不再活动的裂缝。表面贴补(土工膜或其它防水片)法适用于大面积漏水(蜂窝麻 4面等或不易确定具体漏水位置、变形缝)的防渗堵漏;②填充法。用修补材料直接填充裂缝,作业简单,费用低。③灌浆法。宽度小于0.3mm,深度较浅的裂缝、或是裂缝中有充填物,用灌浆法很难达到效果的裂缝、以及小规模裂缝的简易处理可采取开V型槽,然后作填充处理。此法应用范围广,从细微裂缝到大裂缝均可适用,处理效果好。

  (2)宽度>0.3mm的非贯穿裂缝会引起钢筋锈蚀,影响结构持久承载力,影响到裂缝结构安全,可采取围套加固法、钢箍加固法、粘贴加固法、碳纤维加固法等结构加固法。此方法属结构加固,须经设计验算同意后方可进行。

  ①围套加固法。在周围尺寸允许的情况下,在结构外部一侧或数侧外包钢筋砼围套,以增加钢筋和截面,提高其承载力;对构件裂缝严重,尚未破碎裂透或一侧破裂的,将裂缝部位钢筋保护层凿去,外包钢丝网一层;大型设备基础一般采取增设钢板箍带,增加环向抗拉强度的方法处理。

  ②钢箍加固法。在结构裂缝部位四周加U型螺栓或型钢套箍将构件箍紧,以防止裂缝扩大和提高结构的刚度及承载力。加固时,应使钢套箍与混凝土表面紧密接触,以保证共同工作。

  ③粘贴加固法。将钢板或型钢用改性环氧树脂和粘结剂,粘结到构件砼裂缝部位表面,使钢板或型钢与混凝土连成整体共同工作。粘结前,钢材表面进行喷砂除锈混凝土刷净干燥,粘结层厚度为1~4毫米。

土木类实习报告 篇4

  实习的目的

  1. 通过认识实习增强对建筑结构的理解,使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2. 理论联系实际,用实践验证巩固所学知识,并增加对这一行业的感性认识。

  3. 通过亲身参与,培养自主发现问题的能力、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4. 通过观察和亲自操作,更好的印证所学知识,并且了解设计过程中和施工过程中应该注意的细节问题。

  5. 了解我国目前施工的工艺和水平,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

  6. 与工人和基层生产干部密切接触,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和先进事迹。

  实习的要求

  熟悉工程施工管理、技术管理由于实习时间较短,仅参与了施工过程的具体操作。

  实习期间要求做到:

  1、认真按时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任务,仔细听老师的讲解;

  2、仔细观察体会,虚心向施工监理人员请教,认真记录实习报告、心得、体会等;

  3、在实习结束后认真整理所得,提炼出对今后学习工作有益的精华;

  4、实习结束前写好实习报告。

  20xx年3月,我在*****建筑有限责任公司****新校区项目部实习,主要承担施工工作。这是我第一次正式与社会接轨踏上工作岗位,开始与以往完全不一样的生活。每天在规定的时间上下班,上班期间要认真准时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绝不草率敷衍了事。对自己,对工作,对学校的声誉负责。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实习,使我近距离的观察了整个房屋的建造过程,学到了很多很适用的具体的施工知识,这些知识往往是我在学校很少接触,很少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十分基础的知识。让我更深一步的了解理论与实际的差别。

  经过这次实习活动,让我从实践中对这门自己即将从事的专业获得一个感性认识,为今后专业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它不仅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还使我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更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生产实习使我更深入地接触专业知识,进一步了解合理控制建筑工程成本重要性,了解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理论和实际相冲突的难点问题,并通过撰写实习报告,使我学会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提高了分析和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通过这次实习使我学到了很多知识:

  (一)、基础底板及基础梁钢筋的绑扎

  1. 按弹出的钢筋位置线,先铺底板下层钢筋。根据底板受力情况,决定下层钢筋哪个方向钢筋在下面,一般情况下先铺短向钢筋,再铺长向钢筋。

  2. 摆放底板混凝土保护层用砂浆垫块,垫块厚度等于保护层厚度,按每1m左右距离可缩小,甚至砂浆垫块可改用铁块代替。

  3. 底板如有基础梁,可分段绑扎成型,然后安装就位,或根据梁位置线就地绑扎成型。

  4. 底板钢筋如有绑扎接头时,钢筋搭接长度及搭接位置应符合施工规范要求,钢筋搭接处应用铁丝在中心及两端扎牢。如采用焊接接头,除应按焊接规程规定抽取试样外,接头位置也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5. 根据弹好的墙、柱位置线,将墙、柱伸入基础的插筋绑扎牢固,插入基础深度要符合设计要求,甩出长度不宜过长,其上端应采取措施保证甩筋垂直,不歪斜、倾倒、变位。

  (二)梁钢筋的绑扎

  1. 在梁侧模板上画出箍筋间距,摆放箍筋。

  2. 先穿主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将箍筋按已画好的间距逐个分开;穿次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并套好箍筋;放主次梁的架立筋;隔一定间距将架立筋与箍筋绑扎牢固;调整箍筋间距使间距符合设计要求,绑架立筋,再绑主筋,主次梁同时配合进行。

  3. 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节点,梁下部纵向钢筋伸入中间节点锚固长度及伸过中心线的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

  4. 箍筋在叠合处的弯钩,在梁中应交错绑扎,箍筋弯钩为135°,平直部分长度为10 d,如做成封闭箍时,单面焊缝长度为5d。

  5. 梁端第一个箍筋应设置在距离柱节点边缘50㎜处。梁端与柱交接处箍筋应加密符合设计要求。

  6. 梁筋的搭接:梁的受力钢筋直径等于或大于22㎜时,宜采用焊接接头,小于22㎜时,可采用绑扎接头,搭接长度要符合规范的规定。搭接长度末端与钢筋弯折处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受拉区域内Ⅰ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Ⅱ级钢筋可不做弯钩),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扎牢。

  (三)、板钢筋绑扎

  1. 清理模板上面的杂物,用粉笔在模板上划好主筋,分布筋间距。

  2. 按划好的间距,先摆放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预埋件、电线管、预留孔等及时配合安装。双向受力板,短方向钢筋在下,长方向钢筋在上。

  3. 在现浇板中有板带梁时,应先绑板带梁钢筋,再摆放板钢筋。

  4. 在钢筋的下面垫好砂浆垫块,间距1.5m。垫块的厚度等于保护层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时,板的保护层厚度应为15㎜,钢筋搭接长度与搭接位置的要求与前面所述梁相同。

【【必备】土木类实习报告四篇】相关文章:

1.【必备】土木类实习报告4篇

2.土木类实习报告4篇

3.土木类实习报告六篇

4.土木工程类实习报告

5.【实用】土木类实习报告四篇

6.关于土木类实习报告三篇

7.【精华】土木类实习报告三篇

8.【精华】土木类实习报告四篇

上一篇:顶岗实习报告 下一篇:大学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