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文网>职场文书>实习报告>最新地质学实习报告

最新地质学实习报告

时间:2024-07-26 11:57:16 实习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最新地质学实习报告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不同种类的报告具有不同的用途。写起报告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最新地质学实习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新地质学实习报告

最新地质学实习报告1

  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与人类工程建筑等活动有关的地质问题的学科。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工程地质学的研究目的在于查明建设地区或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预测和评价可能存在和发生的工程地质问题及其对建筑物和地质环境的影响和危害,提出防治不良地质现象的措施,为保证工程建设的合理规划以及建筑物的正确设计、顺利施工和正常使用,提供可靠的地质科学依据。工程地质学主要研究建设地区和建筑场地中的岩体、土体的空间分布规律和工程地质性质,控制这些性质的岩石和土的成分和结构,以及在自然条件和工程作用下这些性质的变化趋向;制定岩石和土的工程地质分类。因此,熟悉一些矿物、岩石的基本特征并掌握鉴别这些矿物、岩石的方法在工程地质学的学习中十分重要。

  一、矿物的鉴定

  1、矿物的鉴定方法

  (1)矿物的形态。包括矿物单体和矿物集合体。

  (2)矿物的主要物理性质。

  a、颜色:矿物的颜色是矿物对不同波长可见光吸收程度不同的反应,是最明显、最直观的物理性质。

  b、光泽:是矿物表面的反射光感。有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金刚光泽、玻璃光泽等等

  (3)硬度。矿物抵抗刻划、研磨的能力称为硬度,一般用小刀或指甲刻划来大概了解矿物的硬度。小刀为6~6·5,指甲为2~2·5

  (4)解理和断口。矿物受外力打击后,严格按一定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质为解理。

  2、矿物的鉴定步骤

  (1)首先应先找到矿物的新鲜面,只有矿物的新鲜面才能真是的反映出矿物的化学成分和特征。

  (2)其次观察、鉴别矿物的形态和物理性质。

  (3)最后,根据观察到的矿物的物理性质,结合常见造岩矿物的`特征,对矿物进行命名。

  二、六种矿物的鉴定过程

  1、正长石

  首先找到正长石的新鲜面,然后观察他的形状,短柱状、板状,颜色是肉红色(可以确定为正长石),在日光灯下或阳光下,有微弱的反光成玻璃光泽,先用指甲刻划,刻划不动说明硬度比2大,再用小刀刻划,和小刀硬度差不多,所以为6,观察解理面有两向完全解理,近似正交,可确定为正长石。

  2、石英

  首先找到石英的新鲜面,然后观察他的形状,块状、六棱柱状,颜色是无色、乳白色,在日光灯下或再阳光下,有微弱的亮光反射成玻璃光泽,用指甲刻划,刻划不动说明硬度比2大,再用小刀刻划也刻划不动说明比6大(也就只有石英、橄榄石和石榴子石硬度比6大在实验室),在观察解理面为贝壳状断口,无解理面。可确定为石英。

  3、白云母

  首先找到白云母的新鲜面,然后观察他的形状,片状、板状,颜色为无色、灰白色,在日光灯下或在阳光下,有微弱的亮光反射为玻璃光泽,用小刀刻划,刻划的动说明比6小,用指甲刻划,和指甲硬度差不多,所以为2~3之间,在观察解理面只有一组即完全解理面。综上所述可确定为白云母。

  4、滑石

  首先找到滑石的新鲜面,然后观察他的形状,片状、块状,颜色白色、淡黄色、浅灰色,在日光灯下或在阳光下,反射光亮不明显,成蜡状光泽,用指甲刻划就能刻划的动,所以硬度比2要小,即为1(可确定为滑石),在观察解理面只有一组即完全解理面。可确定为滑石。还有就是在实验室中,用手摸滑石会感觉有点滑。

  5、石榴子石

  首先找到石榴子石的新鲜面,然后观察他的形状,粒状、菱形十二面体、二十四面体,颜色为棕、棕红色,在日光灯下或阳光下,有亮光反射,成玻璃光泽,用指甲刻划,刻划不动说明硬度比2大,再用小刀刻划,也刻划不动说明比6大(也就只有石英、橄榄石和石榴子石硬度比6大在实验室),最后观察解理面,发现无解理面、不规则断口。可确定为石榴子石。

  6、方解石

  首先找到方解石的新鲜面,然后观察他的形状,块状、粒状、菱面体,颜色为白色、灰白色,在日光灯下或在阳光下,有亮光反射,成玻璃光泽,用小刀刻划,能刻划的动,说明硬度比6小,再用指甲刻划,刻划不动,说明比2大,最后观察解理面有三组完全解理,斜交成菱面体(有方解石和白云石),综上所述可确定为方解石。

  三、三大类岩石的鉴定过程

  三大类岩石的总体的步骤是:先观察构造,再观察结构,最后观察成分。

  岩浆岩

  1、流纹岩先观察他的构造,岩石中不同颜色的条纹、拉长了的气孔,以及长方形矿物按一定方向排列所形成的流纹状构造,很明显发现他是最典型的流纹构造,可知道他是喷出岩。再观察他的结构,显而易见是斑状结构。颜色为肉红色(正长石)、灰白色(石英),可知其矿物成分为长石和石英组成。

  2、正长岩先观察他的构造,矿物在岩石中分布比较均匀,无定向排列,为块状结构,可知为深成岩。再观察他的结构,岩石全部由结晶矿物所组成,为全晶质结构。颜色多成肉红色、浅灰色,可知其主要矿物成分为正长石,其次为黑云母和角闪石。

  沉积岩

  1、碎屑岩鉴定碎屑岩时着重观察其岩石结构与主要矿物成分。首要的是看碎屑结构,抓住这一特征,就不会与其它岩石相混淆了。要仔细观察碎屑颗粒大小:粒径大于2毫米的砾岩,2~0·05毫米是砂岩,0·05~0·005毫米的是粉砂岩。粉砂岩颗粒肉眼难以分辨,用手指研磨有轻微砂感。对于砾岩,还应注意观察其颗粒形状,颗粒外形呈棱角状的是角砾岩,由磨圆较好的砾石胶结成的称为砾岩。其次,看碎屑岩的矿物成分。砾岩类的碎屑成分复杂,分选较差,颗粒较大,一般不参与命名;砂岩,主要成分有石英、长石和一些岩石碎屑火山碎屑岩的鉴别比较困难。因为,他在成因上具有火山喷发和沉积的双重性,是一种介于岩浆岩与沉积岩之间的过渡型岩石。常常是以其成因特点、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和胶结物的特征来区别于碎屑岩。

  2、化学岩及生物化学岩最常见的是由碳酸盐组成的岩石,以石灰岩和白云岩最为广泛。石灰岩颜色呈深灰色、浅灰色多成致密状,用指甲可以刻划动,所以硬度较小,解理面无解理,在常温下滴加稀盐酸剧烈起泡初步断定为石灰岩。白云岩颜色呈浅灰色、灰白色,呈隐晶质结构用指甲可以刻划动,硬度较小比灰岩略大,观察解理面为不完全解理,具有刀砍纹,即交叉成45度左右的普遍的裂纹,在常温下滴加稀盐酸不起泡,但加热或研磨成粉末后则起泡。

  变质岩

  1、片麻岩具有清楚的带状,片麻岩的颗粒较粗,有些含有大量石英和长石。片麻岩上的条状是由岩石中不同比例的矿物分布形成的,比如深色条带中含有镁铁质矿物,浅色条带中含有长石、石英物质多。另外,颗粒大小也可产生条带状。认为他们是变质沉积岩,根据是一些含石榴子石等富铝矿物的长英质片麻岩与比较均匀的、含黑云母和角闪石的灰色片麻岩,呈互层状共生。认为他的主要是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等深成侵入体经变质和变形作用形成。

  2、大理岩各种大理岩除纯白色外,有的还具有美丽的颜色和花纹,常见的颜色有浅灰、浅红、浅黄、绿色、褐色、黑色等,产生不同颜色和花纹的主要原因是大理岩中含有少量的有色矿物和杂质。大理石具有粒状变晶结构,粒度一般为中、细粒,有时为粗粒,岩石中的方解石和白云石颗粒之间成紧密镶嵌结构。大理石的构造多为块状构造,也有不少大理岩具有大小不等的条带、条纹、斑点或斑块等构造。

  总结

  工程地质学是一门与实际相结合的学科。学以致用是学习这门课程的最终目标。这次实习,使我观察到了各种各样的岩石标本,加深了对课本上内容的理解,通过实物学习了矿物、岩石的鉴别方法,明白了实践是工程地质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最新地质学实习报告2

  实习时间:20xx年8月30号—20xx年9月5号

  实习地:火炉山森林公园、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西江引水工程盾构基坑工地、土木与交通学院学术报告厅。

  指导老师

  实习目的:

  1、认识坡积土、残积土、花岗岩、剪节理、张节理、岩脉,风化地貌、球状风化等地质现象;

  2、通过观察岩石与矿物的颜色、条痕、光泽解理与端口等物理性质加深对岩石、矿物的认识与识别;

  3、了解与认识基坑工程的施工过程、原理和利用盾构设备施工地下隧道的施工过程、盾构设备的工作原理以及工程地质条件对基坑设计与施工的影响。

  实习内容:

  实习内容简介:

  1、前往火炉山实地学习认识坡积土、残积土、花岗岩、剪节理、张节理、岩脉,风化地貌、球状风化等地质现象。

  2、前往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参观矿物、岩石标本及同位素年代重点实验室。

  3、前往土木与交通学院学术报告厅关于“我国地质灾害发展现状及防控”学术讲座。

  具体内容和时间安排:

  星期一

  我们期待已久的《工程地质学》的实习今天正式开始了,大家的心情都无比的高兴和激动。一来学习了那么久的理论知识,我们终于有机会可以将之应用与实践,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锻炼的好机会,另外通过一个星期的实习我们可以慢慢进入学习的状态,不至于一开学不适应而找不到学习的状态陷入被动。

  今天早上我们去土木与交通学院报告厅集中,进行实习动员,并介绍阅读勘察报告的相关内容。首先宿老师向我们介绍了一下本次实习的具体内容和时间安排并向我们介绍了一些有关全国青少年地学夏令营的情况,让我们对本次的实习更加的有兴趣,充满了期待。最后老师还向我们讲解了阅读勘察报告的相关内容,并用广州大学城广东药学院教学区首期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为例,让我们真正了解了一份正式的勘察报告的格式和具体内容并

  了解和学习了有关钻探岩土试样的分析和计算。下午我们在网上和图书馆搜集有关我们将要进行的野外实习的有关资料,主要是关于我们明天将要去的火炉山的岩石和地形地貌的有关资料。今天虽然没有进行野外和课外的具体实习,但通过搜集资料和老师的有关勘察报告的讲解,我仍然感觉收获颇多。

  星期二

  今天我们去了位于广州天河区的火炉山森林公园进行野外的实习,主要是认识坡积土、残积土、花岗岩、剪节理、张节理、岩脉,风化地貌、球状风化等地质现象。

  火炉山风景秀丽,山上自然气息浓厚,除了爬山小路之外没多少人工痕迹,更能让人贴身的亲近大自然,另外山上空气非常好,林木繁盛,水源富饶,是一个休闲游玩的好地方。自然界存在各种各样的岩石,按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火炉山是典型的岩浆岩地貌,其上岩石以花岗岩为主。花岗岩从成岩到成山一般都要经历三个阶段:

  1、花岗岩的形成过程。在地球内力的作用下,地底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上升或喷出地表,在这个过程中岩浆会逐渐冷却,造岩矿物以次结晶最后凝固形成了岩石,即岩浆岩,花岗岩是深层侵入岩。

  2、花岗岩出露过程。主要是地壳抬升和外力剥蚀同时作用的结果,使覆盖在岩石上面的山体被剥去,岩石裸露出来。

  3、花岗岩山地与石块景观特征的形成过程。在山峰形成的同时,由于岩性结构在太阳暴晒和昼夜温差下产生层状物理风化作用,峰顶临空的棱角以及一些块体较小的山石的棱角逐渐消失,这叫球状风化。山上到处都是圆润光滑的岩石,老师说这些都是球状风化的结果。

  因为我们专业人数较多,老师让我们分批进山给我们讲解,早上九点多大家便在山脚下集合一起爬山,大家沿着小路一起爬山,有说有笑,路的下面涧水潺潺,鸟鸣林幽;沿途草木葱茏,翠匀浅黛。在山涧水边小憩片刻,聆听流水,情旷自来。大约爬了一个小时左右,我们到达了山顶,站在山顶上俯视下面的风景更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山顶上都是光滑的巨型岩石,还有传说中的“飞来石”,眨一看果然像是被人亲手放上去的那,真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宿老师和杨老师已经给前一批同学讲解完了,在山顶等候,休息了一会,老师便开始给我们讲解起来。首先是那些巨大光滑的岩石,当地人们对这些岩石的传说很多,特别是那块横卧在山顶的那块“飞来石”,说它是天外飞来的陨石。其实不然,那只是一块普通的岩石,只是体积较大,又处于暴露于山顶经阳光、雨水、温度、风力的侵蚀外表岩层龟裂并成层状剥落,这样一层一层的剥落,才使其没有棱角,质地光滑,这就是典型的球状风化,岩石下的巨大缝隙也是因为球状风化所形成。岩石的风化程度又分为微、中、强,三种,宿老师教我们在野外用感官识别岩石的风化程度,除了直接用眼睛观察外,最好的是用

  榔头敲击岩石,听其声音:如果是微状风化,岩石结晶致密,声音清脆;如果风化严重,岩石晶体松散,声音迟钝。我们亲自试验,果然是这样,而且如果用力过大还能看到风化严重的岩层成片状掉落。此外ia,宿老师还参照实例重点向我们讲解了有关节理的知识,节理分为张节里和剪节理,张节理一般发育较稀,节理间距较大:而剪节理发育较密集,节理间距较小,成“X”形。例如,岩石上的那种很大的裂缝,像被劈开一样,那种便是张节理发育所致;而岩石上那种密密麻麻的很小的裂缝像岩石被击碎一样的便是剪节理发育所致。但无论是张节理还是剪节理都是因为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才形成的。宿老师和陈老师带领我们一边下山一边向我们讲解一些有特点的地形地貌,一路上听老师参照实物认真详细的讲解,那些已经生疏甚至忘记的知识又被重新记忆,并且印象更加深刻了。例如,因植物根系和外力作用下形成的生物风化,还有如何辨节理两侧岩石移动方向等。与单纯的死记硬背学习书本上理论知识相比,这种参照实物的讲解更能让我们容易理解记忆,可谓事半功倍,终于理解什么叫“纸上寻来终觉浅,得知此事要躬行”了。到了山脚下,老师还向我们讲解了有关坡积土和残积土的有关知识,并教我们如何去辨别。随上下山来回,但同学们脸上丝毫不显倦意,仍是认真肯切的听老师讲解。这一路虽然时间并不长,但感觉收获很大,不仅将书本上的知识参照实物复习了一遍,并且理解的更加深刻,记的更加牢固,也学到了不少书本上没有的知识,长了些经验。今天的实习就这样结束了,大家各自离去,下午回到宿舍仍不敢懈怠,查找了一些关于矿物和生物化石的有关资料,因为明天我们要去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参观。

  星期三

  今天的实习内容是参观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的矿物岩石和生物化石标本。早上起的很早,因为没有老师的带领也没去过地化所,我们只能边走边打听。幸好地化所离我们学校不太远,几经打听终于找到了地方,老师和许多同学已经到了并开始讲解了。这里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了,各种各样的矿物岩石标本,还有古生物化石标本让人目不暇接。不仅我们书本上列出的矿物应有尽有,而且每一种矿物又有好几种不同的标本,颜色形态各不相同。比如,最常见的石英、石膏、云母,因为所含矿物元素的不同或量的多少油各自分为几种不同的种类,虽然它们有很多特征相同,但如果真的拿出来让我们这种毫无经验的学生来辨别的话,还真的很困难,因为书上所提供只是它们的最普遍的特征,真正对应具体事物还要具体的分析了。在地化所的展览馆里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要数那些古生物的化石标本了,像鹦鹉咀龙化石、硅化木化石、一场华夏鸟化石、早白垩世九佛堂钼、凌源潜龙化石和恐龙蛋化石,这些宝贵的资源遗迹无不显示出我华夏土地的历史悠久,是我们研究历史,揭示大

  自然奥秘的不可或缺的资料。每一种矿物标本和化石标本旁边都有一个白色的标签,上面注明标本的名称,出处,化学成分等内容,是我们了解学习的重要根据特。别是那些关于矿物的物理化学成分与书介绍的大致相同,着实让我们好好的复习了一下课本上的知识。宿老师还在一旁向我们讲解某些标本的来源和它们背后的故事,更是引起了大家的兴趣。在我看来,这间面积展览馆虽然不大,但却像一副巨大的历史画卷,向我们展示了地球生物和矿物的演变形成历程,揭示着无数的奥秘。从小到如尘沙般的稀有矿物,到巨大的晶莹剔透的萤石,无不是历经千年的演化成型,都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历史宝藏。

  星期四

  今天实习的内容是去听地质讲座,老师特意给我们请了地质专家贾教授给我们讲一下我国地质自然灾害的情况。

  众所周知,最近两年我国地质灾害频繁严重,西南大旱、汶川大地震、玉树大地震、南北方洪水、舟曲特大泥石流,这些自然灾害不仅给我国的经济造成严重的损失,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更是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防治这些自然灾害成了我国如今刻不容缓的任务。贾教授言简意赅,主要针对我如今的状况,谈论了关于地震灾害和泥石流灾害。我国处于欧亚板块、印度洋板块、东南亚板块,太平洋板块等四大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运动不稳定,又有专家提出现阶段乃是地壳运动的活跃阶段,因此我国最近几年特大地震灾害频繁。但遗憾的是据贾教授说,现阶段无论是是中国乃至全世界人没有有效预测地震灾害的方法与措施。据不完全统计从1900年到2008年100多年的时间内,全世界因地震灾害死亡的人数中,中国死亡人数614522人,居世界首位,占到总人数的33·20%!人本居次位,但死亡人数却只有166771人,与日本相比中国所经历的地震次数远远不及,但死亡人数却远超日本。归根到底,不是我国的地震预警措施不好,而是我们的抗震救灾措施还不够到位,虽然现阶段我国的抗震救灾措施已经趋于全面,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仍需继续努力。大量自然灾害齐发原因不至一处,既于地壳运动、气候变化有关,与我们人类的活动息息相关。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环境破坏尤为严重,在四川舟曲泥石流爆发后,专家考究灾害发生的原因,发现在最近10年内舟曲的植被覆盖率从67%下降到如今的20%,速度之快令人咋舌,试想没有了植被的覆盖,泥石流岂不横行无阻,才酿成今日惨剧。“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在任何灾害面前我们都是不会屈服的,更要想进一切办法阻止预防。预防,预测,救灾,重建,这就是贾教授同全国诸位知名专家共同提出的自然灾害四道防线,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完善救灾措施,尽量减少生命财产的损失。相信万众一心,定能战胜一切自然灾害。

  讲座一直持续到中午,大家对中国自然灾害现状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由于明天老师要带我们去工地参观基坑工程,下午我们便搜集有关基坑的资料,并通过老师给的有关基坑的资料熟悉一下实习的内容。

  星期五

  今天是我们实习的最后一天了,也是我们一直以来最为期待的,宿老师和陈老师带领我们去参观西江饮水工程的盾构始发井的基坑工程。虽然天下着雨,但丝毫没有影响到大家的兴致,坐车大约一个小时左右我们到达了工地,由工地的刘总工程师亲自为我们讲解始发井基坑施工的整个过程。

  始发井基坑外包尺寸(含围护结构)48·2m×17·2m,开挖深度约为15·62~16·12m。基坑围护结构采用地下连续墙+2道砼内支撑支护型式。由于基底位于砂层,地下水位较高,采用三重管旋喷桩用于基坑封底止水和连续墙接头止水。主体结构为1·5m厚钢砼底板和600mm厚钢筋混凝土内衬墙。盾构井端头地层采用三管旋喷桩结合水泥土搅拌桩进行加固。基坑采用1000mm厚连续墙,其顶部设置1600mm×1000mm的冠梁;采用2道砼内支撑系统,第一道支撑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撑,截面为800mm×1000mm,支撑在冠梁上;第二道为800mm×1000mm钢筋混凝土支撑,支撑在1600mm×1000mm砼腰梁上。由于我们目前所学到的专业知识有限,开始对以上的讲解介绍有很多地方不明白,但经刘总工程师图文并茂的讲解,又经工地资深技术人员的亲自实地参观讲解,我们对整个基坑的施工原理过程有了一个全面深刻的了解。最后刘总工程师还让我们看了了盾构机的工作原理和过程的视频,让大家一饱眼福,对神秘的盾构过程有了一些了解。

  时至中午,大家才意犹未尽的离开了工地,这次工地参观果然不虚此行,不仅让我们增长了知识阅历,还让我们对以后可能从事的工作有了些许的了解,我感觉非常的充实。实习收获:也许美好的时光总是让人觉得短暂,长达五天的地质实习就这样匆匆结束了,但总感觉自己的心还留在那火炉山上,那地化所展览馆,那壮观的基坑工程上,这次实习虽然时间短暂,但我们从中获取的收获却是极为丰富充实的。“纸上寻来终觉浅,得知此事要躬行”不要以为学好了理论知识就等于知晓了所有,要将理论应用于实际还有一定的距离。就像我们亲眼见了裂开的岩石却分不清是属于何种风化,是何节理;若不看矿物岩石标本的标签却空想着书上描述的特征叫不出它的名字。科技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再精妙的理论知识也只是前人留给我们的经验教训,若死守着它不放,终究会沦为井底之蛙,我们要从死板的教条主义中走出来,学会将所学应用于实践,我想这才使我们实习的真正目的吧。

最新地质学实习报告3

  实习目的与任务:

  按照学校的安排我们在本学期学习了《土木工程地质》,紧接着我们就进行了地质野外实习的过程。我们进行这次实习的目的在与:巩固和加深在课堂学的理论知识,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了解岩层产状及其形成过程和发展情况,分析沿途所见的岩石的性质以及该地区的地质发展演变简史;学会野外观察地质现象和分析评价工程地质问题的初步能力。通过实习,掌握工程地质的基本知识,了解常见的工程地质问题。为学习后续课程、从事专业工作、扩大知识面和进行科学研究打下必要的基础。

  实习时间:20xx年6月24日至6月26日

  实习地点:天津蓟县国家地质公园

  天津蓟县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天津市北部蓟县山区,属燕山山脉中段南翼,沿津(天)—围(场)公路东侧(蓟县段)呈南北走向,毗邻八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公园东面与河北省遵化市的清东陵隔山相望,黄崖关长城犹如一条巨龙横卧于剖面之上;南面是渔阳古城,县城东侧的翠屏湖是天津市最大的淡水湖和重要的水资源基地;北面是河北省兴隆县雾灵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面有京东第一山、全国十五大名山之一的盘山国家风景名胜区。居京(北)、津(天)、唐(山)三市腹心地带,素有京、津、唐“金三角”之称。

  古老的地质构造奠定了现代地貌发育的基本框架和发展方向。地势北高南低,地质公园北端与兴隆县交界处的九山顶,海拔1078.5米,是天津市的最高峰。而座落在地质公园南端的府君山,海拔只有350米,海拔高度相差728.5米。保护区的地貌类型主要有中山、低山、丘陵、宽谷、盆地和坎谷等构成。中、低山主要分布在长城沿线及其以北地区的石英岩分布区,山高、坡陡,气势磅礴。丘陵主要分布在县城以北的石灰岩、白云岩、砂页岩分布区,海拔一般在300、—500米。山体浑圆,坡度缓,土层较厚。是我国惟一记录有中上元古界地球演化地质历史的国家地质公园。其范围北起九山顶,南至府君山;东至八仙山,西至盘山,分为7个景区:

  1、中上元古界地质自然保护区;

  2、八仙山石英岩峰林峡谷景区;

  3、盘山花岗岩地貌景区;

  4、九龙山碳酸盐岩峰丛景区;

  5、黄崖关断崖地貌景区;

  6、九山顶石英砂岩峰林景区;

  7、府君山地质构造遗迹景区。

  总面积342.05平方公里,规划面积240.6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53.6平方公里,北纬40°00′~40°15′,东经117°15′~117°35′。处于京、津、唐交会地带,交通发达、地理位置优越。

  实习对象:河北工业大学交通工程专业07级全体学生

  实习活动:(如下)

  6月24日早上我们从西生活区坐大巴一路奔波来到蓟县国家地质公园,下车后,我们稍作整顿,然后老师开始介绍地质情况,我们的地址野外实习考察也就开始了。

  1、矿物、岩石的认识和地质构造的认识实习

  首先讲的是沉积岩。

  沉积岩是在地表环境中,先前存在的化石(岩浆岩、变质岩和早已形成的沉积岩)的物理、化学和生物风化的物质、有机物质和某些火山作用产生的物质经搬运、沉积和成岩等地址作用而形成的岩石。沉积岩是地壳表面分布最广的一种岩石,虽然它的体积只占地壳的5%,但是露出面积约占陆地表面积的75%。沉积岩主要由碎屑物质、粘土矿物、化学沉积物、有机质及生物残骸等一些物质组成。

  沉积岩的结构按其组成物质、颗粒大小及形状等方面的特点,一般分为碎屑结构、泥质结构、结晶结构及生物结构四种。

  1)碎屑结构碎屑结构是指岩石中由50%以上的碎屑颗粒被胶结物所胶结的结构,是沉积岩所特有的结构。按碎屑粒径的大小,碎屑结构可分为:

  a、砾状结构(碎屑粒径>2mm)

  b、竹叶状结构(碎屑形态多呈扁平状)

  c、砂质结构(碎屑粒径介于2~0.05mm之间)

  d、粉砂质结构(碎屑粒径为0.05~0.005mm)

  2)泥质结构该结构由粒径<0.005mm的粘土矿物颗粒组成,是泥岩、页岩等粘土岩的主要结构。

  3)结晶结构该结构是由溶液中沉淀或经重结晶所形成的结构。

  4)生物结构该结构是由生物遗体或碎片所组成,如贝壳结构、珊瑚结构等,都是生物化学岩所具有的结构。沉积岩的构造是指其组成部分的空间分布及其相互间的'排列关系。产检的沉积岩构造有层理构造、块状构造、鲕状构造及层面构造。

  沉积岩的构造按其各个组成部分的空间排列和组合方式等方面的特点,一般分为层理构造块状构造鲕状构造层面构造

  1)层理构造沉积岩在形成过程中由于沉积环境的改变,是先后沉积的物质在颗粒大小、形状、颜色和成分上发生变化,从会而显示出成层现象。由于形成层理的条件不同,层理有各种不同的形态,常见的类型有:水平层理、斜层理、交错层理和波状层理。

  2)块状构造岩石层理不清楚,矿物颗粒排列五一定规律。

  3)鲕状构造具有同心心圆状的圆形或椭圆形颗粒,形似鱼籽。鲕状构造直径一般在0.5~2mm之间,鲕粒的形成系胶体物质围绕沙粒、碎屑在浅海浅水环境中沉积而成。

  4)层面构造沉积岩岩层面上的特征如波痕、泥裂、雨痕等,这些特征同样反映了沉积岩生成条件和形成环境的特殊性,同时也是我们研究古地理古地貌的标志。其中的波痕特征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沉积岩的肉眼鉴定:在鉴定碎屑岩时,除观察颜色、碎屑成分及含量外,尚需特别注意观察碎屑的形状和大小,以及胶结物的成分。在鉴定泥质岩时,则需仔细观察他们的构造特征,即看有无页理等;在鉴定化学岩时,除观察其物质成分外,还需判别其结构、构造,并辅以简单的化学试验,如用冷稀盐酸滴试,检验其是否起泡。

  接着我们考察了岩浆岩。

  岩浆岩又叫火成岩,占地壳总质量的95%,在三大类岩石中,岩浆岩占有比较重要的位置。岩浆岩是由岩浆冷凝形成的岩石。岩浆岩上升侵入围岩,在地壳深处结晶形成的岩石,称为深成岩(形成深度大于3km)。在地面以下较浅处形成的岩石称为浅成岩(形成深度小雨3km)。两者统称为侵入岩。由喷出地面的岩浆凝固形成的岩石成为喷出岩,包括火山碎屑岩和熔岩。岩浆岩的矿物成分岩浆岩主要由SiO2、Al2O3、Fe2O3、MgO等氧化物组成。其中SiO2是最多也是最重要的,它是反应岩浆性质和直接影响岩浆岩矿物成分变化的主要因素。

  常依SiO2的含量,将岩浆岩划分为不同的类型:超基性岩(<45%);基性岩(=45%~52%);中性岩(=52%~65%);酸性岩(>65%)。岩浆岩的结构和构造岩浆岩由于形成的环境不同,产生了各种不同的结构和构造。岩浆岩的结构是指岩石中矿物的形态、大小和结晶程度,以及颗粒之间的关系。岩浆岩的构造是指岩石中矿物的空间排列及其填充的方式。

  了解结构和构造可以了解岩浆岩的形成环境。如喷出岩由于冷却快,来不及结晶,形成玻璃质,称为玻璃质结构。其中一些气体尚未逸散,形成气孔构造。岩浆一面流动一面凝固形成许多流纹,做流纹构造。深成岩在地下缓慢结晶,它的颗粒在空间分布比较均匀,形成块状构造;在深处,各种矿物结晶的大小相近,这样的结构叫做等粒结构。而浅成岩中由于矿物结晶时间不同,造成先结晶的晶体粗大,后结晶的晶体细小,从而形成斑状结构。岩浆岩的简易鉴定方法:

  首先,观察岩体的产状等,将定是不是岩浆岩及何种产状类型。然后观察岩石的颜色以初步判断岩石的类型。含深色矿物多、颜色较深的,一般为基性或超基性岩;含深色矿物少、颜色较浅的,一般为算子那个或中性岩。相同成分的岩石,隐晶质的教显晶质的颜色要深一些。应注意岩石总体的颜色,并应在岩石的新鲜面上观察。

  接着观察岩石中矿物的成分、组合及特征。并估计每种矿物的含量,即可初步确定岩石属何大类。进一步观察岩石的结构构造特征,区别是喷出岩还是浅成或深成岩。

  最后综合分析,据《土木工程地质学》“岩浆岩分类表”确定岩石的名称。

  最后,考察了变质岩。

  变质岩是指地壳中已存在的岩石,由于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等造成物理化学环境的改变,处在高温、高压及其他化学因素作用下,使原来岩石的成分、结构和构造发生一系列变化所形成的新的岩石。

  根据变质作用的地质成因和变质作用因素,将变质作用分为:接触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和动力变质作用。

  变质岩的结构可分为:变余结构(残余结构);变晶结构;碎裂结构。岩石经变质作用后常形成一些新的构造特征,这是区别于其他两类岩石的特有标志,是变质岩的作重要特征之一。原岩变质后仍残留有原岩的部分构造特征者叫变余构造。

  通过变质作用形成的新的构造叫变成构造:

  a)板状构造岩石具有平行、较密集而平坦的破裂面——劈埋面,沿此面岩石易于分裂成板体,原岩基本未重结晶,仅有少量绢云母或绿泥石。

  b)千枚状结构岩石常呈薄板状,其中各组分基本已重结晶并呈定向排列,但结晶程度较低而使得肉眼尚不能分辨矿物,仅在岩石的自然破裂面上见有强烈的丝绢光泽,系由绢云母、绿泥石小鳞片造成。常具挠具和小皱纹。

  c)片状构造在定向盈利的长期作用下,岩石中所含大量的片状、柱状矿物如云母、角闪石等,都呈平行定向排列,岩石中各组分全部重结晶,而且肉眼可以看出矿物颗粒。

  d)片麻状结构以石英、长石等矿物为主,期间夹以鳞片状、柱状变晶矿物,并呈大致平行的断续带状分布而成,他们的结晶程度都比较高。

  e)块状结构岩石中的矿物分布均匀,结构均一,无定向排列,这是大理石和石英岩常具有的构造。

  变质岩的简易鉴定方法:

  鉴别变质岩时,可先从观察岩石的构造开始,根据构造,将变质岩区分为片理构造和块状构造两类。然后可进一步根据片理特征和结构以及主要矿物成分,分析所属的亚类,确定岩石的名称。

  2、水流的地质作用认识实习

  河流普遍分布由于不同的自然地理带,是改造地表的主要营力之一。

  河流的地质作用主要有侵蚀作用和搬运作用。

  1河流的侵蚀作用

  河流在运动过程中对河谷岩石进行的破坏作用称为侵蚀作用。其主要通过冲蚀磨蚀和溶蚀三种形式对河底及两岸进行侵蚀

  1)下蚀作用

  下蚀作用的强度首先与流速和河水中的泥沙含量有关。此外,还与河床的岩石性质及地质构造有关。下蚀作用在加深河谷的同时又使河流向源头伸长。分水岭不断遭到切割剥蚀,河流的长度不断增加,以及河流的袭夺现象都是河流溯源侵蚀的结果。

  2)侧蚀作用

  河流一携带的泥沙为工具,并以自身的动能和溶解力对河床两岸的岩石进行侵蚀,使河谷加宽的作用称为侧蚀作用。河流的中下游以及平原区的河流,由于河床坡度较为平缓,侧蚀作用占主导地位。

  2河流的搬运作用

  河流主要通过对碎屑物的悬运跃运和推运三种方式来进行搬运。碎屑物以何种方式被搬运,主要取决于颗粒的沉降速度与上推力的对比情况。

  3河流的沉积作用

  河流搬运物从水中沉积下来的过程称为沉积作用。

  4河流冲积土

  1)河床沉积

  2)河漫滩沉积

  3)牛轭湖沉积

  4)三角洲沉积

  5)山区河流沉积土

  6)由冰川补给的河流冲积土

  3、风化作用认识实习

  影响风化作用速度的因素主要有气候、地形和地质因素。

  一、气候因素:

  影象风化作用的气候因素主要指降水量与温度。降水量丰富且水循环快的地区有利于化学风化的进行;而温度则影象化学反应的速度,水中游离氧的含量和水的离解度随温度增高而加大,水中CO2含量虽随温度增高而减少,但温度增高十度,反应速度却加快一倍,因此,氧化作用和水溶液的作用都随温度增高而加快,有利于化学风化作用的进行。而且,气候控制着数量和类型,它们对风化作用产生各不相同的影象。

  地球气候的分带性决定了风化作用速度及其产物类型的分带性。

  二、地形因素:

  在相对高程很大的中低纬度山区,可以看到不同高程上有不同的气候带因而有不同类型的风化作用。

  地形陡缓的不同,风化作用也不同。陡坡地下水位低,植被稀少,物理风化相对强烈,产物不易保留,未风化岩石不断暴露接收风化;缓坡平地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相对强烈,矿物分解彻底,风化产物残留原地,母岩被覆盖,不利于物理风化,最后形成大量粘土和残余矿床。

  坡向也有影象,中低纬度阳坡昼夜温差大,冰冻风化比阴坡强烈,以至阳坡比阴坡更凹凸不平。

  三、地质因素:

  主要有岩石的矿物成分、岩石结构构造和构造运动的影响。

  4、不良地质现象认识实习

  山区公路地质选线主要受到地形和不良地质现象的制约,主要的不良地质现象有滑坡、泥石流、岩崩、岩溶、岩堆(坡积层)、软弱土、膨胀土、湿陷性黄土、冻土、水害、采空区以及强震区(高地应力)等。

  因此在施工前优选出工程地质条件最好、地质灾害最少、工程建设对地质环境的不利影响最小的路线走廊带,真正贯彻地质选线的原则。对于滑坡、崩塌、岩堆、泥石流、岩溶、软土、泥沼等严重不良地质地段和沙漠、多年冻土等特殊地区,路线应设法绕避。

  其次,当工作中发现仍有重大的地质病害存在或有潜在的重大地质病害时,必须及时调整线位。对于重大的地质病害应尽量绕避,实在无法绕避的要考虑工程措施的可能性与可靠性,并且应减少对地质环境的破坏,提高工程措施的可靠性和安全度。对地质病害应以防为主,以治为辅,能避当避,即使增加工程造价也是值得的。

  实习总结:

  在3天的实地考察中,我们和老师走在一起,学在一起,老师给我们进行的详细举例说明,增强了我们的实践能力,并且这些都加深了我们对书本上老师所讲内容的认识,对三大类岩石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让我知道了书本上的东西都是死的,如果你不和实际联系起来的话它只能变成无用的东西,所以我觉得应该尽量多的去实践。这次实习也让我认识到团体协作的力量,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当中一定要注意团队合作,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在这次实习中我所收获的这些为我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基础,在我以后的工作中定会给予很大的帮助。

  在这期间,我们面对烈日当头曾汗如雨下,汗水浸透了我们的衣服,但是我们坚持了。在坚持一下,在挺一会儿,一切都会过去,等待我们的只有胜利。同时感谢李老师和郭老师不畏酷暑给我们进行的生动讲解,而两位老师的这种敬业精神也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和尊敬。

【最新地质学实习报告】相关文章:

酒店实习报告最新07-24

销售实习报告范文最新11-23

最新车工实习报告09-03

生产实习报告最新范文12-07

最新顶岗实习工作报告05-22

最新大学生毕业实习报告06-12

最新酒店顶岗实习总结报告03-31

美术教师实习报告最新01-22

最新土木工程测量实习报告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