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时间:2022-10-07 10:01:53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科学教案模板6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科学教案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用】科学教案模板6篇

科学教案 篇1

  课 题

  科学:有趣的弹弓

  设计者

  执教者

  日期

  班 级

  大三班

  修改者

  教材

  与

  幼儿发展分析

  教材分析:

  这是一节探索类的科学活动。弹弓是我们一种传统的游戏玩具,主要由皮筋和把手组成,而把手一般呈“丫“字形,威力视乎皮筋的拉力,皮筋拉力越大,弹弓的威力也越大,而且拉弹弓的角度不同,物体运动的结果也不同。

  幼儿基础分析:

  现在的孩子们离弹弓这样的传统玩具已经很远了,孩子们大多都是在电脑上玩过弹弓游戏,但是鲜少有小朋友在实际生活中玩过这样的玩具,也不知道弹弓会有这么多可以探究的小秘密。

  教学目标

  1.在弹射游戏中感受弹力的大小、角度和物体运动的关系。

  2.能勇于尝试弹射的方法,积极探索弹射角度,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

  重 点

  难 点

  重难点:在弹射游戏中感受弹力的大小、角度和物体运动的关系。

  活动准备

  人手一个自制弹弓,一个绒布小玩具

  地上贴有不同距离的线条,有高度的架子1个,PPT

  教学过程

  活动版块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预设与生成

  设计意图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PPT1:这是谁呀?上面还有什么?你玩过这个游戏吗?

  过渡:这个游戏好多小朋友都是在电脑里玩的,可是多玩电子游戏会影响我们的健康,我们要多玩真实的游戏。

  预设:愤怒的小鸟

  是弹弓。

  二、探索实践,

  1.出示弹弓:弹弓上的什么能把东西弹出去呢?

  为什么橡皮筋能把东西弹出去?

  小结:橡皮筋有弹性,拉紧橡皮筋就能产生弹力,可以把东西弹出去。

  2.第一次操作:探索把玩具弹射出去的方法。

  (1)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把绒布玩具弹出去的?

  (2)纠错:谁有问题?(请错误的幼儿示范)他的问题出在哪里?

  小结:我们要用皮筋把绒布玩具包住,一手扶好小椅子,一手捏住玩具往后一拉,一松,玩具就弹出去了。

  3.第二次操作:探索尝试让玩具弹得远一些。

  提问:刚才你的玩具弹得有多远?

  请两名幼儿对比试验:谁弹得远?为什么?

  小结:当我们把橡皮筋拉得越长,产生的弹力越大,玩具就会弹得越远。

  4.第三次操作:探索将玩具弹得又高又远的方法与角度。

  小结:橡皮筋不仅要拉长,而且还要往下斜一点的角度,我们的玩具会弹得又远又高。

  预设:橡皮筋

  因为橡皮筋可以变得长长的。

  回应:把橡皮筋拉住,橡皮筋会变得长长的,手一缩呢?

  请一名幼儿边说边操作。

  预设:到红线、蓝线

  预设:他的皮筋拉得长,所以弹得远。

  三、与生活相联系,感知其原理与用途:

  人们充分利用这个原理,并在生活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加以运用,边打开PPT边讲述:运动员射箭、蹦床、弹力球、儿童蹦床、淘气包等。

  四、留下悬念,延伸兴趣:

  如果给你更多的橡皮筋会怎样呢?为什么?

  活动反思

科学教案 篇2

  目标:

  1、幼儿探索防暑降温的各种办法。

  2、了解在夏天带草帽的好处引发幼儿用各种方法制作大草帽。

  3、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准备:收集各种防暑用品

  过程:

  一、幼儿互相观察谈谈有哪些防暑用品。你们这几天带来了很多防暑用品,看看都有些什么?这些用品有几种?

  二、说说用用他们怎样使人们感到凉快。

  你用过那些?感觉怎样?有没有让你感觉到凉快?

  重点介绍遮阳帽:夏天太阳很大,我出门时会戴一顶遮阳帽。你们戴过吗?有什么感觉?在夏天戴遮阳帽可使人们避免阳光的直射,感觉不那么热,脸上的皮肤不容易晒伤。

  说说你们带来的各种遮阳帽都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幼儿介绍)如果让你来做一顶遮阳帽你会怎么做?选用什么材料?样式等我们下次到区角去做做看好吗?

  三、幼儿谈论还有哪些防暑降温的方法。

  那么除了我们今天带来的还有什么在夏天防暑降温的好方法?我们还可以回去问问爸爸妈妈看他们有什么好办法。

  教学反思:

  利用多种感观让幼儿去认知事物是我们常用的教学方法。在活动中,我发现幼儿们的态度积极,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创造力也得到发挥。

科学教案 篇3

  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编应用题。

  教学难点:在教幼儿编应用题时,开始由教师示范编题然后引导幼儿边观察边思考,启发幼儿从多角度思考编题,促进幼儿观察,分析。

  一、活动目标:

  1、尝试实物的内容编出相应的应用题。

  2、学习列出相应算式,计算出未知数的答案。

  3、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二、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一幅,数字卡片,动物图片。

  三、活动过程:

  1、导入:师:你们看看老师的卡片上分别有数字几呢?

  (3、4)我们要把这两个数字合起来变成一个大数,小朋友想一想,这个大数是几呢?(7)。对了,我们把这样的式子叫做分合式,我们一起把这个分和式念一遍。

  小结:这个分合式的两个小数加起来就成为一个大数。

  师出示一张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上的数字有一个大的,有一个是小的,怎样算出另一个小数?

  小结:把大的数字减去一个小的数字,就得出另一个小数字。

  2.尝试编8以内的加减应用题

  (1)师:刚才我们复习了7以内的组成,小朋友表现得都很棒,现在老师要教小朋友一个新本领〈〈看实物编应用题〉〉

  (2)师:你们看,小鸟飞来了,请你们仔细听,老师先给小朋友来编一题加法应用题吧!

  天空中飞来了2只小鸟,又飞来了3只小鸟,天空中一共有几只小鸟呢?我们可以怎么列这道题呢?(3+2=5)

  小结:加法编题中,要用到又、一共。

  (3)小朋友们你们会编吗?你们看现在小鸟有几只?又飞来了几只?请你们一起来编一道应用题,记得编加法应用题一定要用上:又、一共,好接下来请大家一起来编应用题吧!

  天空中有3只小鸟,又飞来了2只,天空中一共有几只小鸟呢?说得真不错,我们也给这道题列一道算式吧!(3+2=5)

  (4)现在老师又要把小鸟给变走了,现在是1,4请你们来编一编。

  请你们来列一道算式吧!(小朋友真棒)

  3小朋友的加法应用题编的真好现在我们来编减法应用题,

  (天空中原来有5只小鸟,飞走了2只,还剩几只小鸟?我们一起来列一道算式吧!(5-2=3)对了,飞走了可以用减法来算就可以知道还剩只小鸟)

  (1)现在请小朋友你们自己来编一道减法应用题(真棒小朋友编的真好。

  (2)现在请小朋友轻轻拿出椅子下的卡片,请你们根据卡片上的数字来编应用题,编好的小朋友就告诉你旁边的小朋友,看下谁编的最好。

  活动反思: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应用题”相对于幼儿来说,是一个较为难理解又难掌握的领域,如何让幼儿们在提倡的“玩中学”这一模式中掌握知识点呢?我将此作为本次课堂设计的一个难点。以动画人物的形象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随着喜爱的.动画人物进入我所创设的环境中,让幼儿们在与动画人物相互交流的基础上,进行知识性的学习。在编应用题时,小朋友基本能大声的来编,可能是父母在场的关系,小朋友积极举手,认真的投入到活动中。在数学练习时,父母们都走去看自己的宝宝做练习,这个环节有点乱,可是家长们的心情可以理解,所以这个环节在父母们的一起参与下结束了。

科学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四个基本生长过程和外形特征;

  2、启发幼儿对小动物的探索欲望和兴趣;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操作能力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1、盛有小蝌蚪的鱼缸

  2、故事《小蝌蚪找妈妈》;

  3、PPT

  三)活动过程:

  一、老师带领幼儿观察小蝌蚪引入活动主题

  1、老师讲故事《小蝌蚪找妈妈》,提醒幼儿边听故事边观察"小蝌蚪长得是什么样子的,象什么?"

  2、引导幼儿观察鱼缸中的小蝌蚪,讨论并讲述"小蝌蚪的外形特征(大大的头、有眼睛、没腿、象鱼等)。

  二、逐步出示小蝌蚪的变化过程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它的四个不同的过程,并在活动中适当穿插各种提问。

  参考资料:

  1、卵子:一个青蛙妈妈在春天时会在池塘或小河里产下许多的卵子。每个卵子都是圆圆的,软软的,许多许多连在一起,在水中慢慢地蠕动着。

  2、刚出生的小蝌蚪:过2--3天以后,小蝌蚪便从卵子里钻出来,大大的头,长长的尾巴,特别象鱼,并用头上的鳃从水中吸进空气,开始生活。

  3、长大的小蝌蚪:大约需要50天的时间。慢慢地先长出两条后腿,再长出两条前腿,变成了小青蛙的样子,嘴巴变大了,头上的鳃没有了,但尾巴还没有脱落。

  4、小青蛙:70多天以后,它的尾巴完全脱落。这时,它可以在水中生活,也可以到陆地上去生活,自己找食物,变成了一个能干的小青蛙。

  三、师生共同小结,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小蝌蚪生长变化过程的认识和理解。

  1、小结:以上是小蝌蚪变成青蛙的四个基本过程,从卵子到变成小青蛙大约需要70多天,可也有些小蝌蚪要花将近3年的时间才能变成它爸爸和妈妈的样子,世界上还有些小蝌蚪它不是在水里进行变化的,而是在它爸爸的嘴巴里进行变化,直到长成小青蛙才跳出来。

  2、提问:

  (1)为什么把小青蛙叫两栖动物?(可以生活在水里,也可以生活在陆地上)

  (2)青蛙吃什么呢?(昆虫、蚯蚓、蜘蛛、蜗牛……)老师提示:青蛙不停地脱皮,旧皮对它们来说也是最好的食物。

  (3)为什么要爱护小青蛙?(它是捉害虫的能手,庄稼的好朋友,对我们人类来说是有益的,所以要爱护它、保护它)

  附件(儿歌):小蝌蚪找妈妈

  1、一个卵子圆又圆,动一动,动一动,真好玩;(动作缓慢)

  2、一只蝌蚪一条尾游来游去找妈妈;(动作轻快)

  3、两条后腿长出来,妈妈妈妈在哪里?(欢快)

  4、四条腿呀长出来,妈妈妈妈在这里。妈妈……扑向妈妈的怀抱(老师头演青蛙妈妈去迎接"小蝌蚪")。

  堂课的话,我会在这方便多加以引导,让幼儿更具想象力。

科学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菠萝学名凤梨,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的菠萝树上。是我们生活中比较熟悉和爱吃的一种水果。在孩子们的眼里,菠萝是一种特殊的水果――它的果实总和密密的叶子连在一起、它的表皮特别的粗糙、吃到它的果实有点困难……为了和孩子们一起全面的了解菠萝,我们通过对已有经验的回忆、依靠感官的观察、了解正确的削菠萝方法等活动过程,幼儿在猜猜、玩玩、看看、吃吃中充分感知菠萝的特性,培养幼儿在科学活动中观察探究能力,提高幼儿了的感知能力。

  【活动目标】

  1、通过运用各种感官,感知认识菠萝的特性。

  2、在观察、交流中,了解削菠萝的正确方法。

  3、幼儿在活中能仔细观察、主动探索。

  【活动准备】

  1、人手一个菠萝,一份削好的菠萝。

  2、菠萝拼图四张,观察图片一张。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回忆感知菠萝的特征。

  1、猜谜语

  师:“今天我们小六班来了一位水果客人,想知道它是谁?”

  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进行猜谜,发现这种水果是菠萝。

  2、交流

  师:你们是怎样猜出它是菠萝的?幼儿自由回答。

  二、玩菠萝,感知菠萝外部特征。

  1、玩菠萝

  幼儿用眼看、用手摸、用鼻闻,充分探索菠萝的特征。

  2、讲菠萝

  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和感受,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字卡。

  (菠萝的皮很粗糙,摸上去有刺,叶子上有刺,叶边有锯齿,硬等)

  3、削菠萝

  菠萝为什么又重又硬?它里面到底藏着什么?(幼儿根据已有经验猜测。)

  请出水果超市的叔叔,当场示范削菠萝――观察第一步:去表皮,第二步:去疙瘩。

  在看削菠萝时,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因为菠萝表皮又厚又硬,凹凸不平,所以要用特殊的工具来削。

  三、吃菠萝,品尝菠萝果实的味道。

  1、泡菠萝

  师问:菠萝削好了,我们可以吃了吗?

  为什么切好后菠萝必须经盐水浸泡才能吃?

  2、吃菠萝

  幼儿品尝,讲出味道酸酸的,甜甜的。

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乐于探索科学现象,体验与同伴交流、合作的乐趣。

  2、在实验中发现盐溶于水后会增加水的浮力,盐越多浮力越大。

  3、能实验操作,并能运用相应的词汇表达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大小土豆块、碗、勺子若干;盐、味精、糖。

  2、记录纸、笔。

  3、有关死海PPT。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出活动内容。

  1、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教师出示一块土豆块,这是一块土豆,如果我把它放到水里,会沉下去还是浮起来?(沉)那你们有没有什么办法,让它不沉下去,浮在上面呢?

  2、教师演示。出示两只注满水的杯中(一杯是自来水,一杯是盐水)师先故意将土豆放在自来水中,土豆沉于杯底,再将土豆放于另一杯盐水中,土豆浮于水面。

  二、小组合作,操作探索—实验:盐能使土豆块浮起来。

  1、说明实验规则:出示盐、糖、味精。

  逐一介绍:红—盐,黄-糖,绿-味精。在这三种东西里有一种可以使土豆块浮起来,请你们来做小科学家,分组合作进行实验。先把碗里的盐、糖、味精分别舀进和它们相同标记的三个杯子中,用筷子搅拌到它们完全溶解后,再放入土豆片。看看有什么有趣的现象?然后把你观察到的现象用喜欢的图画或符号记录在这张记录表上。比如沉下去可以用(X)浮起来用(√)。

  2、幼儿进行实验,师巡视,发现问题。

  3、汇总幼儿实验情况,请幼儿说说在实验中发现了什么?

  实验结果:从刚才的实验来看,可以看出放了一样多的糖、味精和盐,但糖和味精都没能使土豆块浮起来;只有盐溶解在水中让土豆块浮起来。

  那为什么盐能让土豆浮起来呢?

  师生小结:只有当盐达到一定浓度后土豆才能浮起来,说明盐越多水的浮力越大。

  三、扩展经验:死海

  看一段有关“死海”的介绍。师边给幼儿看边进行解释。

  幼儿边看课件边听老师介绍:刚才我们从实验中知道:盐溶解在水中后能增加水的浮力,盐越多,水的浮力越大。

  下面请大家一起来看一段影片:这是大海,我们都知道海水里有盐,如果人躺在海面上一动不动会怎么样?可是有一种神奇的海叫死海,听说过没有?人在死海中躺着一动不动,它也能让你漂浮在海面上,看还能浮在海面上看书看报呢,真神奇。为什么死海能让人漂浮在海面上呢?

  教师小结:死海里有非常非常多的盐,它的含盐量是普通海水的十倍,死海里的水浮力非常大,所以人能漂浮在海面上。

  【活动延伸】

  让幼儿在科学区继续探索盐的奇妙之处。在我们的科学区域里,有土豆、盐、玻璃球等材料,游戏的时候你们可以去试一试:让整个的土豆浮起来需要加几勺盐?有什么办法让浮起来的土豆再沉下去?玻璃球、鸡蛋也能浮起来吗?

【【实用】科学教案模板6篇】相关文章:

【实用】科学教案3篇08-17

实用的科学教案三篇08-14

实用的科学教案4篇07-15

实用的科学教案3篇07-10

科学教案模板汇编九篇10-04

科学教案模板合集8篇09-27

科学教案3篇09-25

【精选】科学教案5篇06-30

【精品】科学教案4篇07-15

大班科学教案3篇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