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三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观察熊猫的外形特点,了解熊猫的生活习性。
2、了解动物、兽类、野兽、熊猫的关系,学习归类,并学习用比喻、形容词来描述熊猫的形态。
3、知道熊猫是我国独有的野生动物,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活动准备
1。课件:幻灯片—熊猫
活动过程
一、猜谜引出熊猫,引发幼儿对熊猫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猜一猜,这是什么动物?
谜语:像熊比熊小,像猫比猫大,竹笋当粮食,竹林里安家。
二、观看幻灯片,感知像猫的外形特征。
1。提问:你知道熊猫生活在什么地方?熊猫长的是什么样子?他们喜欢吃什么?
让幼儿和同伴自由交谈。
2。教师讲解熊猫生活的相应区域“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知道熊猫是杂食动物。
三、感知讲述熊猫的形态和生活习性。
1。讲述熊猫的外形特征。
2。提问:熊猫的头上有什么?身体是怎样的?身上有什么?熊猫的身上和身下有什么?
3。引导幼儿自然的.表述自己的观看感受,有序的梳理熊猫的形态。
表达自己对熊猫的喜爱,讲述熊猫性情温和、憨厚、胖嘟嘟的样子,十分逗人喜爱,
以及熊猫走路、爬树慢悠悠的姿态。
教师:你知道熊猫喜欢生活在哪些地方?它们是怎么生活的?
四、知道熊猫是我们珍爱的国宝。
1。教师:熊猫为什么是我们中国的动物宝贝?
(熊猫是我们中国独有的动物,熊猫的数量很少,熊猫生出来的宝宝很小,只有150克,
妈妈每次只生1—2只,两年后离开妈妈生活,寿命只有20—30年等。)
2。教师:熊猫被全世界人们喜爱,是我们国家珍贵的一级保护动物,
我国除了在各地的动物园有熊猫展览馆外,还把它作为珍贵的礼物送给一些有好国家,
你知道我们送给哪些国家的朋友观赏吗?
五、欣赏教师朗诵儿歌《大熊猫》,感知可爱的大熊猫形象。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萌发保护动物的意识。
2、了解动物鼻子的特殊功能。
3、知道动物与人类的特殊关系。
活动准备
1、猪、狗、马、牛、大象等动物的鼻子图片各一张。
2、课件《动物的鼻子》。
3、救灾犬搜救、鲨鱼捕食等短片视频。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师:在之前的活动中,小朋友们认识了很多动物的鼻子,请问小朋友们,还记得这些鼻子是什么动物的吗?
教师依次出示猪、狗、牛、大象的鼻子图片,请幼儿仔细观察说说这是谁的鼻子。
二、开拓视野。
有些动物的鼻子长得很奇怪,可是它的嗅觉却非常灵敏,我们一起来认识几种。
教师播放鲨鱼捕食短片,请幼儿观察,鲨鱼为什么能在很远的地方就开始追踪猎物?(鲨鱼的鼻子特别灵敏,能在很远的地方就闻到猎物的气味)
教师出示鼹鼠找吃的图片:鼹鼠要想在黑暗中找到吃的,靠的也是它的鼻子。
教师播放救灾犬搜救的视频,请幼儿观察,救灾犬为什么能找到被深埋的人或者物?(狗的鼻子比人的鼻子灵敏,它能分辨出超过200万种不同的气味)
三、快乐游戏。
请10个小朋友出来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再请8个幼儿当小鱼,在圆圈内外钻来钻去,一个幼儿当鲨鱼,只能在圆圈外面抓小鱼。
小鱼是在圆圈内游动的,当鲨鱼抓到小鱼时,换人游戏继续。
活动应变
在播放救灾犬搜救的视频时避免过于血腥的场面。
活动延伸
了解别的动物鼻子的特殊功能,如警犬帮助警察查毒等。
区角活动
益智区自制迷宫,帮助救灾犬找到被拯救目标。
环境创设
张贴动物帮助人类的图片。
家园同步
请家长协助在网上搜集一些有特殊功能鼻子的动物,并讲解给幼儿听。
随机教育
动物是我们的朋友,要爱护动物。
相关链接
和幼儿观看救灾犬救灾的视频。
附录:狗鼻子
狗鼻子能分辨大约200万种不同的`气味,而且,它还具有高度的“分析能力”,能够从许多混杂在一起的气味中,嗅出它所要寻找的那种气味。狗鼻子究竟有什么特殊之处呢?各种动物鼻子的构造大致相同,鼻腔上部有许多褶皱,褶皱上有一层粘液膜,粘膜里藏着许多嗅觉细胞,当粘膜上分泌出来的粘液经常润湿着这些嗅觉细胞时,就会使具有气味的物质分子溶解在粘液里,并刺激嗅觉细胞,嗅觉细胞马上向大脑嗅觉中枢发出信号,于是就有“味”的感觉了。狗鼻子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它的嗅觉细胞特别多,连鼻子那个光秃无毛的部分,上边也有许多突起,并有粘膜组织,能经常分泌粘液滋润着嗅觉细胞,使其保持高度灵敏。狗的嗅觉细胞的数量和质量都比其他动物胜过一筹,所以对各种气味辨别的本领也就比其他动物高强多了。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通过制作染料使幼儿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植物废弃物经过加工处理是可以再利用的,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及观察能力。
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适用对象:
4—5岁幼儿。
活动所需资源:
洋葱皮、咖啡渣、红茶渣、绿茶渣各若干,锅、网勺、橡胶手套、敞口盘、明矾水、白色小手绢(幼儿人手一块)、白色T恤衫(幼儿人手一件)。
活动内容及过程:
看一看:盘子里是什么东西?是从哪里来?
(1)是洋葱和茶叶渣。
(2)是咖啡渣、茶叶渣和洋葱皮。
(3)妈妈把这些东西都扔了。
做一做:制作染料。
自由选择实验物(咖啡渣、绿茶渣、红茶渣、洋葱皮),将其放人锅中煮沸。
说一说:我的发现。
(1)现在锅里的水比刚才更深了。
(2)洋葱皮水煮成咖啡色。
(3)红茶渣煮的水颜色变成了黄绿色。
(4)水的颜色变黑了。
试一试:给手绢染色。
介绍染色材料:除自制的染料外,还需要稀释过的明矾水。
(1)我们把锅里的染料水,过滤出来以后,再染手绢。
(2)先把手绢放进染料里浸湿,绞干水分后,浸入明矾水中。再从明矾水中捞出手绢绞干水分,泡人染料水中,反复三次。
说一说:我的发现。
(1)我的手绢变红了。
(2)我的手绢颜色一次比一次深。
(3)我的'手绢颜色变了一点点。
(4)我的手绢变成黄颜色了。
讨论分析。
在染手绢的过程中,哪种材料最容易着色?
(1)洋葱皮煮的染料,最容易着色。
(2)茶叶渣煮的染料,能让手绢变黄。
(3)咖啡渣煮的染料,几乎看不出来。
注意事项:
1.材料使用时需要煮沸,因此,适合小组进行,以保证活动安全进行。
2.教师在明矾水的配制时要注意,明矾重量约为织物重量的10%。
拓展性方案线索:
把植物性材料的收集记录填在表格里。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01-06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15篇02-23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三篇06-07
【精选】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4篇04-22
关于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4篇04-28
【精华】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四篇04-28
【必备】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4篇04-29
【热门】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3篇04-30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合集5篇05-01
【精华】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三篇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