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中班科学教案汇总五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科学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幼儿天生就具有主动探索的精神,科学对幼儿来讲是他们为之感兴趣的东西。各种各样的气球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东西,也是他们最喜欢的玩具。在这节活动中,我利用幼儿自由玩气球,让幼儿从中发现气球的各种秘密,比如“气球的特性,气球里面有什么?为什么有的.气球能飞上天?普通气球和氢气球有什么不同?”等等,我引导幼儿一步步去发现气球的秘密,让幼儿在玩中学。我还利用幼儿喜欢动手操作的特点,将本节活动与快乐诗画巧妙结合,让幼儿在有趣的活动中,解开身边科学的秘密,让探索的乐趣存在于他们的生活中。
【活动目标】
1.喜欢玩气球,了解并说出气球的用途与主要特性。
2.探索发现使氢气球留在身边的方法。
【活动准备】
1.气球若干。
2.氢气球或氢气玩具。
3.素描纸、彩笔、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猜谜引出主题,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圆圆的身体皮儿薄,有红有绿颜色好。
栓在线上随风舞,撒手高飞天上飘。
二、组织幼儿了解气球的用处。
1.引导幼儿回忆说出,你在哪里见过气球?气球都能用来干什么?
2.引导幼儿说出气球的用途:装饰作用、烘托作用、娱乐作用、热气球、气球广告等。
小结:生活中有很多地方用到气球,气球是我们的好朋友。
三、引导幼儿发现气球的特性。
1.幼儿自由玩气球,探索发现气球与其它的球有什么不同,它的特征是什么?
2.请幼儿观察:用气球撒的气能吹起小朋友的头发,发现里面有空气。
3.请幼儿玩踩气球的游戏,感受气球易破的特点。
四、引导幼儿认识氢气球,探索如何让氢气球留在身边。
1.出示氢气球,提问:这个气球与刚才的气球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它会飘起来?
2.请幼儿来拉一拉氢气球,松开手,发现气球飘到屋顶够不到了。引导幼儿思考:怎样让气球留在我们身边,还不妨碍我们的手做事情?
五、诗画《气球》。
气球好玩不好玩?请每个小朋友画一个气球送给我们的爸爸妈妈。
大大的圆,
三角连,
一根线儿牵,
气球飞上天。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教材简解:
《我和镜子一起玩》这一活动是根据主题“我们都是好朋友”延伸出来的科学活动。在本次活动前幼儿就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认识了平面镜、凹凸透镜和放大镜,在我们的科学区角内也备有各种各样的镜子。本次活动收集了一些生活常用的镜子,做成幻灯片播放给幼儿观看,让幼儿进一步了解各种镜子的用途,丰富幼儿生活经验,并激发幼儿探索镜子的反光现象,体验科学游戏带来的乐趣。
目标预设:
1.认识并了解镜子的基本特征及用途。
2.积极探索镜子反光的现象,乐意与同伴交流探索的过程。、
3.玩各类镜子游戏,体验发现的乐趣。
重点:了解镜子的基本特征及用途。
难点:玩找光斑的游戏,探究镜子的反光现象。
设计理念:
镜子是孩子们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品,让他们运用自己的感官了解其特征和用途,进而引发他们的探究兴趣,通过自己动手操作、亲身实践,了解“光斑”现象产生的`原因,激发对科学现象探究的热情。
设计思路:
我主要是借助课件让幼儿直观地了解镜子的用途,并创设一种自然生动的游戏环境,让孩子们在实际操作中解决认知的难点。
活动准备:
1.科发室场地布置《海底世界》
2.幼儿人手一枚平面镜,各中凹凸透镜,放大镜,三棱镜和万花筒若干。
3.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认识平面镜。
1. 游戏:神奇的口袋。
师:神奇的口袋东西多,我请谁来摸一摸?
提问:摸上去感觉怎么样?它可能是什么?
2.自由探索。
师:它是什么材料做的?摸起来怎么样?看看镜子里面有什么?
小结:镜子是用玻璃做的,反面涂了层金属漆就能照出人和物了,摸起来很平滑、凉凉的,它是平面镜。
二、观看多媒体课件,了解镜子在生活中的广泛用途。
1.回忆已有生活经验。
师:你在哪儿见到过镜子?它可以用来干什么?
2.观看PPT,了解各类镜子的用途。
师:谁来说说汽车上的后视镜有什么用?
商场里的镜子呢?
你还见过什么样的镜子?
(依次点出凹透镜、凸透镜、望远镜和放大镜等图片。)
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镜子帮了大忙呢,平面镜可以让我们整理仪容,后视镜让交通更方便,放大镜让爷爷奶奶看东西更加清楚,镜子真是我们身边的好朋友。
三、玩镜子游戏,探索镜子的反光现象。
1.在阳光下玩找光斑的游戏。
师:你在阳光下玩过镜子吗?
为什么墙上会有光斑?怎样可以让墙上的光斑动起来?
小结:阳光照射在镜子上,通过折射就会在墙上产生光斑,我们只要改变镜子对着阳光的角度就能让墙上的光斑移动起来。
2.游戏《海底寻宝》。
师:现在请小朋友玩找宝藏的游戏,试一试,你怎样把光斑移动到海底世界里的宝藏上?找一找,海底世界里有哪些宝藏?
四、活动延伸。
师: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哪些东西像镜子一样能照出影像来?回去找一找、看一看,把你的新发现告诉好伙伴。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了解海豚的本领,并能进行相关的讨论,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根据指示做相应的动作,发展身体的协调运动能力。
活动准备
海豚布偶。
视频短片“海豚”(《动物真有趣》电子书第 2 - 3 页),以及有关海豚帮助人类的录像等。
铃鼓。
活动过程
学习领域:
形式 :集体/小组
1. 出示海豚布偶,老师与布偶进行对话:
老师:海豚,请问你住在哪里?
海豚:我原本住在海洋里,后来人们把我和我的同伴带到海洋公园来,为小朋友们表演节目。
老师:你们会表演什么呢?
海豚:我们会表演很多节目,跳高、顶球都难不住我们。
2. 老师引发幼儿对海豚的好奇心,鼓励他们提出问题。
3. 播放电子书第 2 - 3 页的视频短片,让幼儿观看海豚表演的`片段。播放海豚为人类服务,救助人类的录像。
4. 与幼儿讨论海豚的本领,例如会跳出水面用嘴巴顶球,会用鳍做出挥手的动作,会发出类似唱歌的声音、能帮人做事情等。
5. 引导幼儿想象自己是一只海豚,模仿海豚在水中游泳。当老师用力拍打铃鼓一下时,幼儿便模仿海豚向上跳一次;老师用力拍打铃鼓两下时,幼儿便跳两次。
活动评价
能较清楚地说出海豚的本领。
能根据铃鼓声的指示模仿海豚跳跃。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观察认识各种树叶,了解其名称、形状。
2、培养幼儿的观察兴趣
活动准备
叶子拼成的图案若干幅,带小朋友去捡来各种树叶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树叶拼成的图案若干幅。
提问:小朋友,知道这漂亮的图案是用什么拼成的吗?(树叶)
引导幼儿观察图案是用什么样的树叶拼成,观察其形状介绍其名称。
二、请小朋友展示你带来的树叶,介绍树叶的名称和形状,说一说你想用它来做什么图案?
三、请你用收集来的'树叶来拼成漂亮的图案。师巡视指导幼儿用胶水和双面胶粘到白纸上。
四、展示幼儿作品,并介绍一下你的作品内容是什么。
中班科学教案 篇5
设计背景
班上放着一把纸做的小伞,几个好奇的孩子站在桌子旁看桌上的那把小伞,就伞的作用和材质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看孩子对伞兴趣这么高,我班进行了一节与伞的材质有关的课程。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记录的方法。
2、了解伞的质地与防水性。
3、了解伞的不同作用及其生活中对人类的作用。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重点难点
1、伞在遇到水的时候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2、能够清楚不同的伞有不同的作用。
3、学会填写记录表。
活动准备
1、各种材质的伞(布,塑料,纸,油纸)
2、制作伞面的材料(普通纸,玻璃纸,塑料布,蜡纸)
3、伞的记录观察表,一盆水。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观察一个实验:“伞面会不会湿?”
——出示塑料伞,纸伞,布伞,油纸伞。教师引导幼儿认识不同材质的伞并且用手去感觉不同材质的'伞面布。
——在记录表上找出相对名称的伞栏,并且能够在怕水的伞栏打钩。
——请幼儿猜猜:将水直接洒在伞面上,伞面会不会湿?水到伞面之后不同材质的伞会有伞面样的反应?
——鼓励幼儿在观察表上记录下自己的猜测。
二、请幼儿自己动手尝试做做这个实验,并且说说自己的观察结果。幼儿分成四组进行试验。
——请幼儿将水直接淋到塑料伞,纸伞,布伞,油纸伞的伞面上,甩一甩伞,摸摸看伞面有没有湿。
——实验后,和幼儿共同讨论哪些伞会渗水,哪些伞不会渗水。水洒到不同材质的伞面上的时候,伞面都有什么不同的变化。——把伞撑在教师的一个角落,观察哪把伞容易干,哪把伞不会干,需要多久才会干?要求幼儿学会等待并且认真观察记录。
——在观察记录表上记下实验结果。
三、让幼儿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得出怕水的伞分类结果。
——与实验前的记录进行比较,说说到底哪些伞会渗水,哪些伞布会渗水。
——请幼儿想一想,为什么有些伞会渗水,而有些伞不会。
——通过比较使幼儿更加明确不同的伞有不同的用途。
——教师带领幼儿对试验进行分析,从而得出不用的伞可以有不同的用途。
——幼儿自由讨论哪些伞怕水,哪些伞不怕水,仔细观察。
教学反思
1、幼儿通过实验和观察,感知到不同的伞对吸水性的不同。
2、幼儿在实验中,体会到伞是用不同的材质制作成的。
3、在活动中应该多准备幼儿可以实验的材料,使每个幼儿在课程中都能参与,从而更好的了解结果。
4、记录表应该用不同材质的伞面为标头。
5、幼儿在记录的时候,应该注重孩子记录的及时性与准确性。
【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8-12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7-26
中班科学教案11-02
中班科学教案【推荐】04-02
【荐】中班科学教案04-02
【精】中班科学教案04-03
【热门】中班科学教案04-03
【热】中班科学教案04-03
中班科学教案【精】04-02
中班优秀科学教案及反思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