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小班教案集锦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 在开汽车的游戏情景中,初步感受邀请舞的邀请方法。
2、 喜欢和伙伴一起参与音乐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教学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经熟悉歌曲。
物质准备:歌曲及伴奏。
活动重点:
学会邀请别人游戏的方式
活动难点:
了解三个“笛笛笛”的不同含义,并愿意用动作表现。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两声部唱:摘苹果
鼓励第二声部的孩子念准儿歌节奏
二、小汽车开来了
1、 跟音乐做开车游戏
——今天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去开汽车吧。(抬头挺胸)
(第一遍用声音告诉我你在开汽车,第二遍边唱边开车)
——这么多汽车在马路上形式真热闹,我也把自己家里的车开出来玩一玩。
小结:每一辆小汽车都有喇叭,司机在开车的时候会遇到很多种不同的情况。比如说:遇到好朋友打个招呼:你好呀。提醒大家我的小汽车要开来了:请当心。
2、 教师示范表演,幼儿进一步理解歌词
——今天我也带来了我的小汽车,仔细听听我的小汽车按了几次喇叭?
小结:第一次第二次按喇叭可能是在和好朋友说你好呀,我的小汽车要开啦请当心,第三次按喇叭是邀请小客人上车。
——谁听见我唱到哪里时接小客人上车的?做了个什么动作?(邀请)(伸出双手、弯下腰,表示对小客人的欢迎。)*幼儿学做邀请的'动作。
——当小客人上车后我又做了什么动作?(巴方向盘交给了小客人)真棒呀,我的车上多了一个新司机。*幼儿学做交换的动作。
3、 幼儿动作表现(小碎步开汽车)
——我们也来试一试吧,注意哦,小汽车要加满油哦!(抬头、挺胸)
三、小司机我来当
我们一起去开汽车吧。抬头挺胸 第一遍用声音告诉我你在开汽车,第二遍边唱边开车 ——这么多汽车在马路上形式真热闹,我也把自己家里的车开出来玩一玩。
小结:每一辆小汽车都有喇叭,司机在开车的时候...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感知童话故事中主要角色形象的特点和故事情节,学说故事中的对话。
2.借助人物形象出场的大小和高矮顺序,进一步感知情节发展的线索,记忆故事中的对话。
3. 积极参加讲述活动,初步体验与同伴共同讲述、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 小动物图片:小老鼠、小青蛙、小兔子、小狐狸、大灰狼。
2、 小老鼠、小青蛙、小兔子、小狐狸、大灰狼头饰各6~7个。
3、 对“田野”有初步的认识。
4、 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5、 故事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 教师通过语言引出主题。
◎ 教师:小朋友,你的家住在哪里?你见过田野里的`房子吗?下面,我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小房子》,听听,田野里的小房子里面住着谁?会发生什么事呢?
二、 教师讲故事幼儿看书,初步感知故事内容。建议教师提问:
◎ 童话故事里有谁?谁第一个发现田野里的小房子,他说些什么?
◎ 后来有谁住进小房子的?他们说些什么呢?……引导幼儿回忆童话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并出示相应的图片,排列在黑板上,帮助幼儿记忆角色出场的顺序。
◎ 教师:有几个动物住进了小房子,它们说了些什么?
教师边指图片边带领幼儿一起讲述故事,在对话的地方等待并暗示幼儿大声地讲述。
三、 启发幼儿根据动物从小到大的顺序,创编越来越大的动物形象,续编故事结尾。
◎ 教师:看图说说,从小老鼠到大灰狼,这些动物有什么变化?你们猜又会有谁看见小房子呢……◎ 让幼儿大胆地创编比大灰狼形象更大的动物(河马、大象、恐龙等)住进小房子里。
四、 幼儿大胆地讲述并表演对话。
◎ 师生阅读幼儿用书,讲述故事内容。
◎ 以小组的形式,给幼儿戴上动物头饰,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尝试表演故事,讲述故事中的对话。(也可以播放故事磁带,让幼儿随着录音一起表演)◎ 在幼儿表演过程中,教师巡回观察,并给予适当的指导。
小班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一到雨天,望着窗外的雨,孩子们多想去接接雨滴、在小雨中奔跑、踩踩地上积的雨水呀!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让孩子们在看雨、听雨、接雨、踩雨中,充分地去感受、去观察、去发现雨的秘密,培养他们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事物,体验发现的快乐。
活动目标:
1、通过看、听、接、踩等多种形式,初步感知小雨的特征。
2、体验和感受雨中游戏的乐趣,萌发亲近自然、热爱自然地情感。
活动准备:
1、教师事先了解天气情况,选择一个小雨天进行活动。
2、幼儿自带雨伞、雨衣、雨鞋等雨具,并学会使用这些雨具。
3、废旧的盒子、杯子、瓶、罐等盛雨水的容器,一次性桌布。
活动过程:
一、看雨、听雨、说雨
教师带幼儿到走廊,一起观察雨的形态。
教师:今天的天气怎样?
(1)雨点是从哪里落下来的'呢?是怎么落下来的呢?落下来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呢? (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可以用“雨点象什么”来表达。)
(2)我们一起闭上眼睛,听听看,你听到的雨声是怎么样的?
引导幼儿用各种象声词来表达。(“哗啦啦”、“淅沥沥”、“沙沙沙”“哗啦哗啦”“滴答滴答”等)
(3)雨点落在地上像什么?地上会有什么?
引导幼儿发现雨点落在地上会溅起泡泡样的水花,积水中会有水纹等现象。
(4)看看小草、小花、小树在雨里是什么样子的? 知道这些植物喝足了水会长得更好。
教师:你喜欢下雨天么?为什么?
幼儿自由说说。
集体讨论:雨天里能做哪些好玩、有趣的事情?
教师:小朋友,你能想出既淋不到雨,又能和雨一起玩的办法吗?
二、在雨中玩
1、幼儿在雨中和雨一起玩。
幼儿自己穿上雨鞋、雨衣、打开雨伞,到雨中自由玩耍。
在幼儿充分感受、自由玩耍、观察发现的同时,教师给予恰当的引导。
(1)我们用小手接住雨看看,雨是什么颜色的?雨点落在手上有什么感觉?手会怎么样?
(2)用小脚踩踩地上积的雨水。
(3)将雨伞转圈,伞面上的雨水会怎么样?
2、让幼儿讲讲自己是怎样和小雨一起玩的,以及在雨中有哪些发现?
3、让幼儿将带来的容器倒扣到地上,聆听雨点落在不同容器上,打在地面上、树叶上、伞面的声音,并模仿听到的各种雨声。
4、幼儿用手、一次性桌布、杯子、盆等容器接雨水,观察雨水滴入容器,将容器渐渐盛满的过程。
三、幼儿将接到的雨水聚集到一起,把“雨朋友”带回教室。
活动延伸:
把雨水放到科学角,进一步观察雨水和其他水的不同,加深对雨的了解。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豆芽的外型特征及生长过程,知道豆芽是蔬菜,有营养。
2、学习给两种豆芽进行分类并品尝豆芽,养成爱吃蔬菜的好习惯。
3、通过幼儿自己亲自种植豆芽,掌握一些基本的种植方法,培养幼儿参与种植活动的兴趣。
4、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5、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活动重难点:
了解豆芽的外型特征及生长过程。
活动准备:
1、黄豆芽,绿豆芽若干,小脸盆,每人一个,人手一把小铲子,黄豆种,绿豆种若干。
2、多媒体课件。
3、烧熟的豆芽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导入激趣:
演示画面“豆芽宝宝在跳舞”,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了解豆芽的特征。
1、洗豆芽。
请小朋友帮豆芽宝宝洗澡,提醒幼儿一边洗一边仔细观察豆芽宝宝是什么样子的?
提问:“你洗的`豆芽宝宝是什么样子的?”幼儿自由讲述,老师出示电脑画面,帮助幼儿了解黄豆芽和绿豆芽的特征。
2、分豆芽。
请幼儿把脸盆里的黄豆芽和绿豆芽分在两个点心盆里,然后送它们回家,边送边说:“黄(绿)豆芽,我送你回家。”
(三)了解豆芽的生长过程。
提问:“你知道豆芽宝宝是怎样长出来的吗?“幼儿自由回答
演示电脑画面,让幼儿了解豆芽的生长过程
(四)了解豆芽的作用。
“你们知道豆芽有什么作用?”
出示烧好的豆芽,让幼儿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让幼儿知道豆芽是有营养的,要多吃豆芽。
(五)师幼合作种豆芽。
教师带领幼儿到自然角种豆芽。
小百科:豆芽,也称芽苗菜,又名巧芽、豆芽菜、如意菜、掐菜、银芽、银针、银苗、芽心、大豆芽、清水豆芽,是各种谷类、豆类、树类的种子培育出可以食用的“芽菜”,也称“活体蔬菜”。品种丰富,营养全面,是常见的蔬菜。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能用自己的方法给树叶分类。
2、能大胆地进行实践活动,并能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
活动准备:
1、各种各样树叶数份。
2、每人两个篓子。
3、集体记录表一张。
活动过程:
出示树叶,引导幼儿观察
1、这是什么?
2、枯叶、绿叶数份
3、积木、白纸等操作材料。
4、记录表、记录笔等。
活动过程:
一、提出问题:
1、这是什么?
2、他们有什么不一样?(学习词:枯叶、绿叶)
3、猜一猜,叶子里面有什么?有没有水?
(1)介绍记录表,教师交待如何记录。
(2)幼儿把自己的'猜测记录下来。
二、幼儿进行实验,探索绿叶里的水。
1、教师介绍操作材料及操作方法。
2、幼儿实验操作并进行记录
三、幼儿交流:
1、你发现了什么?
2、为什么绿叶里有水,枯叶里没有水?
3、师生共同总结。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经典)01-30
(经典)小班教案02-12
小班教案07-28
[经典]小班教案10-21
(精选)小班教案09-19
[精选]小班教案12-13
小班体育教案01-11
小班活动教案02-03
小班安全教案03-14
[合集]小班教案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