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幼儿园大班教案范文集锦7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尝试用夸张的肢体动作进行模仿来表现煮面条的情景。
2、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3、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4、熟悉、感受歌曲旋律和内容,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视频 围裙 白纸 图片 磁铁 记号笔 勺子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二、观看视频,掌握煮面条时面条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形态。
1、提问引出课题。
——小朋友们,你们见过爸爸妈妈煮面条吗?谁能告诉我煮面条时需要做些什么事情?
2、幼儿观看视频,说一说面条的变化。
——老师这里有一段关于煮面条的小短片,我们一起来看看,边看边请小朋友思考一个问题:面条在煮的时候发生了什么变化?(没有煮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放到锅里后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3、教师总结面条的变化。
三、感受乐曲段落,区分面条的三个不同时期。
1、幼儿倾听音乐,初步感受乐曲段落。
——小面条在锅里扭动,翻滚,就像是在跳舞,为了让小面条舞动地更加优美,老师给它配上了一段好听的音乐,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音乐一共分了几段?
2、幼儿再次感受音乐,教师用线条画出音乐段落。
3、教师出示三张图片,请幼儿将图片与音乐一一对应。
——老师这里有三碗面条,分别对应上面的三段音乐,谁能帮我把图片贴到相对应的音乐下边去?
四、尝试创编夸张的肢体动作表现面条的变化。
1、请个别幼儿创编面条煮之前直直的硬硬的动作。
——现在我们把自己都变成一根根面条,我们要来煮面条了,谁能用动作表示直直的硬硬的'面条是怎样的呢?
2、请个别幼儿创编面条煮软时的动作。
3、幼儿听音乐表现面条煮好时的动作。
4、请幼儿跟音乐完整表演。
五、游戏:我是快乐的小面条。
1、教师扮演厨师,幼儿扮演小面条,教师介绍游戏规则。
——小朋友们看,我们的教室中间有一个大圆,就是一口大锅,旁边有两个小圆,是盘子,现在我来扮演厨师,你们就是小面条,第一段音乐面条没有下锅的时候,小面条都在锅边站着;第二段音乐响起的时候,小面条都要跳进锅里跳舞;当我关火拍手说“面条煮好了”的时候,小面条们就要像木头人一样摆个造型一动也不能动了。我看哪根小面条的造型漂亮,我就用勺子点他一下,这根小面条就要跳到旁边的盘子里去,好不好?
2、师生共同游戏。
3、请一名幼儿扮演厨师,重新游戏。
4、教师小结。
——小朋友们真棒,这么普通的面条被你们表演的这么好,看来人类的想象力是无穷无尽的,现在请小面条们排好队,我们要去其他班的小伙伴们煮面条吃喽!
【活动反思】
音乐活动中,经常看倒的音乐游戏教育模式是:教师放音乐请幼儿欣赏,然后教动作并告诉游戏规则,孩子根据教师所说的游戏规则进行游戏,一遍又一遍的玩,直到孩子“学会”为止,既枯燥又没兴趣,而且完全没有创新意识,如何改变传统的“要我学”为幼儿积极主动参与式的“我要学”,从而使幼儿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的体现呢?
由此,我选择了一节音乐欣赏活动《面条舞》,想通过这个活动给幼儿一个舞台,让她们将生活中的体验进行有创意的表达。
陈鹤琴先生说过:"大凡健康的儿童无论是游戏、散步或工作,他们本能的都爱唱歌,表现出音乐的律动。"是的,幼儿从小就具备了学习音乐的潜力,而游戏是孩子表现生活、表现学习的重要方式,是孩子们喜爱的一种活动。如何将音乐与游戏有机地整合,让幼儿在游戏中更好地掌握音乐的性质、领略音乐的神奇,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
在选择本次活动的时候,我还注重了活动内容的选择要是幼儿熟悉的并且是与幼儿生活经验相关的。并充分抓住孩子爱游戏的天性,以最自然的方式抒发情感、表现自我。让幼儿将生活经验迁移到音乐中,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领略到音乐的三段体结构(中速,慢板和快板),并理解音乐的性质,用夸张的肢体动作进行模仿和创造性的表现。
在活动一开始我先引导孩子一起回忆面条下水、面条煮沸后的变化,接着我和孩子一起分段欣赏、熟悉音乐,在幼儿掌握了节奏后,我开始和他们一起创编动作。孩子们一边听着音乐,一边欢快地做着各种有力的、柔软的和快速缠绕的动作。有的微微张开双手放在身体两侧,头、肩、腰都在轻轻的扭动,动作很优美;有的双手抱肩转起了圈;有的双手放在身后,慢慢地转了起来……孩子们的创意令我吃惊和欣喜,韵律活动达到了高潮!那一刻,他们仿佛真的变成了一根根小面条,那么投入,那样充满激情地舞蹈着。
活动中的每一环节似乎都是在"玩",然而在置身于"玩"的过程中,孩子们感知到了音乐的内涵,在"玩"中增强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只有这种身心完全释放的活动,才是幼儿需要的,也只有在这里,孩子才是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爱护小手,不玩尖利的东西。
2.知道手划破后简单的处理和保护方法。
活动准备:
手受伤的小熊玩具。
重点难点:
知道哪些东西尖利不能玩。
活动地点:
娃娃家
活动形式:
小组活动
活动过程:
1.出示小熊玩具,通过故事导入:“今天小熊在玩的时候可不小心了,弄伤了自己的手,它自己很疼,都快哭了!”
讨论:
(1)这个小熊的手怎么啦?(出血了)
(2)好好的小手怎么会出血呢?(被东西划破了)
(3)什么东西会把手划破?为什么?(玻璃片、针、铁钉、铁丝、剪刀等。因为这些东西很尖,很锋利。)
(4)启发幼儿回忆:自己的手有没有被划破过,手划破了有哪些不方便。
2.讨论怎样才能使我们的小手不受伤。(平时不玩剪刀、小刀、针、玻璃片、铁片等尖利的东西。)
小结:我们周围有很多东西,有的是很尖的,有的是很锋利的`,如果我们去玩这些东西,就会把手划破,给自己带来危险和许多不方便。所以小朋友们不要去玩这些东西,以免我们的手受伤,影响我们的活动和生活。
3.讨论怎样保护、处理小熊(或自己)受了伤的手。
(1)如果手不小心被划破了,能不能用没有洗过的手去捂伤口?为什么?(不能,因为没有洗过的手有细菌,会使伤口感染、化脓。)
(2)手受伤了怎么办?(如果擦伤了皮,要先清洗伤口,然后涂上红药水或紫药水;严重的要找医生处理。)
(3)手包扎后还要注意哪些事项?(不能把伤手浸在水里,不能随便揭掉包布,要按时找老师、医生换药等。)
小结:如果我们的小手已经受了伤,就更要好好保护,这样才能使它快快恢复健康,为我们服务。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培养小朋友的观察能力和造型能力。
2、说说画画,表达对妈妈的爱。
【活动准备】
记号笔、油画棒、妈妈的一张照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活动,引导幼儿观察照片。
小朋友,你喜欢自己的妈妈吗?(喜欢)你的妈妈长的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围绕面部特征回答)刚才小朋友说的很好!今天,你们还带了妈妈的照片,我们看看照片上的.妈妈是什么样的?(主要观察头发、衣着,加深印象。)
二、教师示范写生难点。
我们要给妈妈画长相,看着照片画也可以叫人物写生,人物写生分为头像胸像及全身三种写生。这次我们来画头像写生。就是主要画妈妈的头部。脸的外轮廓要大一点,鼻子也要大一点。(注意鼻子有鼻梁、鼻孔,不是一条线。)眼睛、耳朵、眉毛等是左右对称的。
三、交代要求、幼儿作画。
今天我们给妈妈画张相,送给妈妈。画的时候慢慢来,仔细观察,看一眼画一笔,把你看到的全画出来。完成后,边线用轻涂手抹法涂油画棒。(指导幼儿抓住脸的特征。并且要画得大,画得仔细。)
【活动结束】
小朋友把画好的图片带回家送给妈妈。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以弹性玩具为代表,探索玩具的不同玩法,获得有关弹性物体的科学经验。
2、发现弹性玩具的特点:物体受力时,它的形状就会发生变化;不受力时,它又能回到原来的样子。
3、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表达自己的发现。
4、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1、各类弹性玩具若干(拉力器、弹力球、松紧带、蹦蹦球等);
2、各类非弹性玩具若干;
3、观察记录表人手一份;
4、布置玩具王国场景。
5、设计好的ppt课件
活动过程:
1、出示玩具国的来信,邀请幼儿玩玩具,引起幼儿的兴趣。
2、请小朋友自由玩玩具,感知弹性玩具的特点,教师注意适时引导,提醒幼儿观察玩具的变化。
3、组织幼儿进行讨论,探索弹性玩具的特点。
(1)提问:你刚才玩的是什么?怎么玩的?玩时你的玩具发生了什么变化?(幼儿自由讨论,如:拉力器拉它会变长,松开又恢复到原来的样子;皮球拍它会弹起来……)
(2)请小朋友试一试:压压皮球、丝棉玩具、弹簧等,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想想为什么?
(3)教师小结:当物品受力时,它的形状会发生变化;不受力时,它又能恢复到原来的样子,这种特性我们叫它弹性,而有弹性的玩具我们叫它弹性玩具。
提问:我们刚才玩的这些玩具是什么样的玩具?除了这些弹性玩具外,你还玩过什么弹性玩具?
4、在原有玩具的基础上投放一部分非弹性玩具,供幼儿自由玩耍,巩固对弹性玩具的认识。
(1)幼儿自由玩玩具,并进行记录。
玩前对幼儿提出要求:请小朋友想一想、试一试那种玩具有弹性,那种玩具没有弹性?并做好观察记录
(2)展示记录表,请幼儿自由讨论,找个别幼儿在全体幼儿面前进行演示、讲述,并说出分类的理由。
5、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弹性的认识,探讨弹性物品的作用。
游戏:找一找,想一想。
(1)找一找,看谁身上有弹性的东西最多。
(2)找一找,活动室里哪些东西有弹性,看谁最先找到。
(3)想一想:幼儿园、家里及其他地方,还有哪些东西有弹性。
请小朋友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东西是有弹性的?(如:小朋友的身上、家里、日常工具等等)那么,这些东西为什么要有弹性?弹性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方便?
6、教师小结,启发幼儿继续寻找生活中的`弹性用品并把记录下来。
7、让幼儿观看录像,进一步了解弹性在日常生活中以及工业、建筑等方面的用途。
然后,引导幼儿一起小结:“弹性的用处很多,生活上、学习上需要有弹性的物体,工业、建筑等行业也需要弹性的物体。”
延伸活动:
带幼儿利用弹性原理,动手制作各种好玩的弹性玩具。
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体现了“玩中学”的思想,幼儿在自由玩耍的活动中,充分地引导幼儿玩各种弹性玩具,幼儿在探索各种玩法的过程中,不断感受、体验弹性玩具的一些特点,而且幼儿在玩中所获得的经验是深刻的;同时,幼儿在弹性玩具和非弹性玩具的玩中进行对比、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形式进行记录,既发展了幼儿的比较归类能力,又使幼儿发现日常生活中处处有科学,激发幼儿关注周围事物的兴趣。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根据故事提供的线索大胆想象、推测,学会清楚表达。
2、感受故事,体验大小老鼠之问其乐融融的快乐情感。
活动准备
故事画面、一顶用废旧材料制成的帽子、各种装饰材料及一些厨房日用品等。
活动过程
一、交代故事名称,引起幼儿的兴趣
有只可爱的小老鼠,它想讲讲自己忙碌的一天,什么叫“忙碌”?猜猜小老鼠在“忙碌的一天”里到底在忙些什么?瞧!这只小老鼠头上戴着什么呀?
二、分段观察画面,理解故事情节
1、故事开头至小老鼠说“我已经找到梦想了……”猜猜小老鼠的梦想可能是什么?
2、至“这小老鼠到底在于什么呀”。
(1)小老鼠究竟在忙些什么?
(2)小老鼠收集了哪些东西?
(3)它收集这些东西可能要做什么呢?
3、至“原来,你的梦想就是做一顶特别的太阳帽啊”。
(1)小老鼠用这些东西究竟做了什么?
(2)小老鼠为什么要给大老鼠做一顶帽子呢?
(3)这是一顶怎样的帽子?哪些地方很特别?
(4)大老鼠收到帽子以后开心吗?为什么会特别开心?
4、最后的画面,讲述故事结尾部分。
(1)为了给妈妈一个惊喜,他搜集了哪些东西,做了哪些事情?
(2)猜猜大老鼠和小老鼠还有什么重要的任务?
三、欣赏“特别”的'帽子,激发幼儿动手制作的愿望。
1、欣赏小老鼠的特别帽子,观察帽子所用的材料。
2、讨论:我们能不能也为妈妈做一件礼物,可以利用些什么材料。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用水墨画的方法表现瓜菜的外形特征。
2、培养幼儿学习在运用浓墨淡墨的基础上,初步体验通过笔划粗细,墨的干湿变化,表现出水墨的效果。
3、培养幼儿大胆下笔,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表现能力。
4、通过倾听教师对图书书面语言的朗读,提升依据画面展开想象并用较丰富的语汇进行表述的能力。
5、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重点:用水墨画的方法表现瓜菜的外形特征。
难点:运用浓墨淡墨。
活动准备:
黄瓜、西瓜实物,水墨画范画,宣纸,毛笔,墨汁,水彩颜料,洗笔盘,调色盘,报纸。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小朋友来猜一个谜语:一只圆圆的.大皮球,几条"蚯蚓"上面游,身上穿着绿衣衫,一刀切开见红瓤。
出示图片。
今天我们就用水墨画的方法画西瓜和黄瓜。
2、引导幼儿学习水墨画的操作方法。
运用浓墨、淡墨进行绘画示范。
3、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小朋友自己想一想,你得画面上西瓜、黄瓜怎样安排?
可以画圆圆的西瓜和切开的西瓜,涂上颜色,再把黄瓜画的大一些,画时要仔细,不能画错。
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注意幼儿运笔和用墨的技巧,鼓励幼儿大胆下笔,不能用笔在纸上涂擦,以免宣纸擦毛或破损。
4、评价作品,结束活动。
鼓励幼儿与邻座的小朋友相互欣赏并讲述故事内容,选出画的最好的作品进行表扬并让幼儿介绍作画经过。
活动反思:
这一绘本美术活动最成功之处就是利用幼儿的动作来做范例。蚂蚁用小铲子铲西瓜、爬梯子运西瓜等各种各样拟人化的动态憨态可掬,深深地吸引着幼儿。而表现出蚂蚁的不同动态是活动重难点所在。因此,教师剪辑了绘本中拖、背、抬等几个典型的蚂蚁动态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模仿。让幼儿从模仿绘本中蚂蚁的动作慢慢过渡到自己想象蚂蚁吃西瓜的动作,让幼儿在动作模仿中就习得多种多样的蚂蚁的动态造型。在添画想象的过程中,教师还借助自编儿歌“小手小脚弯一弯,眼睛嘴巴动一动,触角触角翘一翘,可爱的小蚂蚁就动起来”来提示幼儿掌握蚂蚁五官和四肢的画法,增加了作画的趣味性。这一示范环节借助动作模仿、儿歌语言的提示,为幼儿精彩的创作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体验是最好的老师,生动的动作模仿不仅活跃了教学氛围,也巧妙地解决了活动的重难点。在美术创作过程中,小蚂蚁就是孩子们的代言,他们笔下的小蚂蚁,实际上就是孩子自己运西瓜情境的再现。游戏情景和创意想象相互依托,游戏情境成为创意想象的源泉,使幼儿的美术创作更精彩。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使幼儿感受优美和脏乱环境的不同,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及主要原因,并设计环保标志。
2、能用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的见解,愿意与同伴和老师进行积极交流。
3、教育幼儿从我做起,注意保护环境,增强幼儿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幼儿对周围环境情况有大致了解,有设计标志的经验。
2、大图片两幅,小图片若干。
3、勾线笔、红蜡笔、白纸每人一份。
4、展示板两块。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由小猫的家园引出课题。
1、师:前段时间小猫请我去它家做客,它怕我不认识,还寄来一张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猫的家是怎样的?(出示美丽家园图)。引导幼儿讲述。
2、师:啊!原来它的家这么漂亮啊!可惜前段时间因为我太忙了,没去成,那今天我们一起去它家做客,好吗?
3、带领幼儿去小猫家做客。(出示被污染的家园图)引导幼儿讲述所看到的景象。
二、利用我们周围的环境图片,组织幼儿进行讨论、分类,感受优美与脏乱环境的不同。
1、师:环境污染给小猫带来了很大痛苦,在我们生活中,也出现了许多这样的情况,今天老师也准备了许多图片,请你
们看一看说一说图片上有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2、引导幼儿观察图片,相互讨论并请幼儿讲述。
老师巡回指导,鼓励能力强的幼儿能主动、积极地与同伴交流图片
内容及自己的见解,能力弱的.幼儿也能积极参与,在老师的提示、引导下发表自己的想法。
3、请个别幼儿到集体中讲述,与大家一起分享。
重点要求幼儿能用完整的语言,清楚地讲述图片上的内容,并能与大家一起分享、了解环境的危害和原因。
4、请幼儿将优美和脏乱的环境图片进行分类。
5、师:你们喜欢怎样的环境呢?为什么?鼓励幼儿大胆发表想法。
三、鼓励幼儿从自己的行为做起,提出改善环境和保护环境的方法,并设计环保标志。
1、组织幼儿讨论:
(1)怎样才能使我们的环境变漂亮呢?我们该怎么样做呢?
(2)怎样使更多人知道要保护环境呢?
2、老师小结。
3、幼儿设计标志、相互交流。老师巡回观察,倾听、指导。
4、结束:将幼儿设计的标志,布置到我们的幼儿园中。
【幼儿园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教案01-25
幼儿园大班教案《种花》09-29
幼儿园大班交通教案09-30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01-15
幼儿园大班手工教案01-02
幼儿园大班舞蹈教案12-30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01-01
【必备】幼儿园大班教案09-16
幼儿园大班教案[精品]07-22
实用的幼儿园大班教案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