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大班教案3篇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班教案 篇1
一、作品分析与设计思路
在开展的区域游戏“成都名片一一宽窄巷子”活动中,孩子们对惟妙惟肖、形象生动的剪纸游戏产生了很浓郁的兴趣。于是我们尝试与四川民间音乐相结合,根据幼儿已有经验,在合作游戏中大胆想
象、创编,体验本土民间音乐带来的快乐,尽情地表达自我,抒发情感。
二、游戏玩法建议
两两合作:尝试_人当剪刀一个当剪纸合作游戏,当剪刀动时纸不动,纸变成动物形象时剪刀不动。
三、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X X lXXX|的节奏及四川民间音乐欢快的旋律。
2、在情境中尝试用不同的肢体动作,有节奏的表现有趣的动物形象。
3、体验剪刀和纸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钥匙声、动物PPT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情景
贝贝有一把神奇的小剪刀,这把小剪刀拥有特别厉害的魔法咒语,你们仔细看一看“剪剪剪剪剪,剪刀看一看” (动作配语词节奏),有了这个魔法咒语就想要什么就能剪出什么。
提问:小剪刀的魔法本领是什么?做给我们看一看。(邀请1--2名幼儿)
师:刚才你们看的真仔细,记得很清楚。
我们一起来试试魔法咒语吧!(完整欣赏音乐,A段剪刀一一动作配语词节奏;B段固定节奏)
(二)根据情节,感受节奏
1、老虎馆
一天贝贝带着小剪刀去动物园玩,回家的时候粗心的贝贝把小剪刀忘在了动物园里。天黑了,小剪刀孤零零的一个人,可害怕了,突然…一”(老虎“吼”一声响起)
师:听这是什么声音?原来这里是老虎馆,小剪刀好害怕啊!
你们能不能帮小剪刀想想办法打败老虎呢?(幼儿互相讨论,引导小剪刃的本领)
第一遍音乐:老师当纸,幼儿当剪刀游戏。(—对许多)
配课老师:切!这只老虎一点也不厉害,我才不怕呢!
提问:为什么你们用了魔法咒语,剪出的老虎也不动?(突出剪刀的节奏)
第二遍再次重复游戏。(一对许多)当B段音乐出现,配课老师出来和剪出的老虎PK,最终打败老虎,师幼一起欢呼胜利!
2、猴山
师:小剪刀继续向前走来到了猴山,看到有好多顽皮的猴子在玩,我也想和小猴一起玩,小剪刀们帮帮我吧?(幼儿相互讨论)
第一遍:老师当纸,幼儿当剪刀。(老师清唱旋律)
提问:为什么只有我的身体在动,而头没有动呢?(引导剪刀从头到尾不同的顺序变化)
第二遍:两名教师示范
提问:剪头时剪刀在哪里?剪头身体时、剪爪子时、剪为本时剪刀在哪里?(重点突出剪刀方位变化)
第三遍:老师当纸,幼儿当剪刀(—对许多)
:我们按顺序剪出来的小猴子真是聪明又顽皮。
3、水族馆
师:剪出了这么多聪明的猴子,小剪刀又看到了一座大大的玻璃房子,这是什么地方啊?(水族馆)咦?挺着白肚皮摇摇摆摆走过来的是谁啊?原来是可爱的小企鹅!
师:小企鹅是怎样走路的呢?
教师示范
提问:我要剪一只大企鹅,请认真看看我们是怎么配合的.?
第一遍:师与个别幼儿示范(老师清唱旋律,强调剪刀动纸不动,纸动剪刀不动)
提问:谁来说说我们是怎么配合的?(强调剪刀动纸不动,纸动剪刀不动)
我想要剪许多可爱的小企鹅,你能做到剪刀动的时候纸不动吗?
第二遍:老师当剪刀,幼儿当纸(—对许多)
提问:哇!真的剪出许多可爱的小企鹅啦!你会剪小企鹅吗?
第三遍:一半幼儿当剪刀,一半幼儿当纸(一半对一半)
第四遍:互换角色,剪出水族馆里的各种动物。
4、动物园里酌各种动物
师:动物园里还有什么动物呢?你想剪什么动物呢?(幼儿自由想象,创编动作)
第一遍:教师邀请幼儿两两组合,进行讨论谁当纸,谁当剪刀,想剪什么动物。再进行游戏。(两两合作,重点提示动物的典型特点)
:动物园里真热闹啊,我看到了大象、熊猫、鲨鱼、海狮…一
提问:小剪刀剪出了不同动物的特点,那我们现在互换角色,看看会不会出现更多不同的有趣动物哦!
第二遍:互换角色(两两合作)
:请小剪刀介绍剪出的各种动物,突出动物不同的特点。
钥匙声响起,师:快听,是什么声音?糟了!保安叔叔来了,快点躲起来!
(引导幼儿回到位子上坐下)
(三)活动结束
师:好险啊,差点就被发现了,天快要亮了,小剪刀越来越想贝贝了,你们能不能帮它想想办法啊?(幼儿自由发挥想象,想出各种方法)
鼓励小剪刀用自己的好办法送小剪刀回家。(活动结束)
四、友情提示
1、活动中教师要关注幼儿在剪纸方面的已有经验,对于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2、将故事贯穿在整个活动中,并给予幼儿肢体动作探索表现的机会和开放空间,更多的发挥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幼儿在愉快的体验过程中,感受本土音乐本身所带来的审美感受,传递快乐的游戏。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设计背景
报纸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之一,本次活动利用旧报纸作为幼儿游戏的对象,通过幼儿自由的尝试,体验报纸的各种玩法,同时也让幼儿体会到:只要肯懂脑筋,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东西都可以作为我们的游戏材料,而且还能一物多用。
活动目标
1、巩固幼儿正确的跑步姿势,训练跑步的速度。
2、启发幼儿尝试用一张旧报纸在胸口上而不掉下来。
3、让幼儿体验游戏的快乐。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巩固幼儿正确的跑步姿势,训练跑步的速度
难点: 启发幼儿尝试用一张旧报纸在胸口上而不掉下来
活动准备
师幼每人各准备旧报纸一张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幼儿手拿卷好的报纸入场,在音乐声中做器械操,也就是本节体育活动的准备活动,同时器械就是报纸,对幼儿比较新鲜,引起幼儿兴趣。
(二)基本部分:
1、师设置悬念出示问题:报纸不仅可以做器械,它还可以变魔术,不用任何东西帮忙,它能贴在孩子们的胸口上而不掉下来,不信你们试试看。(在此给足幼儿时间,让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不断的尝试,以此完成目标2的'教学,如果实在不能“贴”在胸口的孩子,老师给与适当的引导。)
2、师示范跑步的正确姿势,师生一起将报纸“贴”在胸口上围操场热身一圈,让幼儿体会跑得越快报纸就越不会掉下来。
3、游戏比赛:胸口贴报纸接力赛。规则:报纸要贴在胸口上,不能用手帮忙,不能掉地上。游戏重复进行。
(三)、结束部分:师带领幼儿做各种放松肌体的整理活动,动静结合,让幼儿从先前紧张的情绪中平静下来,教师对活动进行小结,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本节活动幼儿通过自己的不断尝试,最后将报纸“贴”在了胸口上而不掉下来,让幼儿体会到了创新的乐趣;同时也让幼儿在跑步技能上得到了一定的提高,整个活动幼儿兴趣浓厚,积极性高,真正体现了幼儿的玩中学学中玩。效果很好!
大班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能连贯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初步学习辨证地看问题。
2、简单了解食物链的知识,初步感知动物与环境的密切关系。(重点)
教学准备
故事幻灯片,狼、羊、草的图片和道具,食物链图片和操作架。
教学难点
简单了解食物链的知识,初步学习辨证地看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故事梳理,对话中感知
1、讲故事并提出问题:谁会吃掉小草?谁会吃掉小羊?老狼要吃掉小羊,小羊是怎么说的'?老狼会怎么回答它?那你觉得狼该不该把羊吃掉?
2、继续故事展开讨论,如果你是法官你会怎么做?
教师:因为没了狼,羊才会变多,把草原吃光,草原变成了荒漠。
3、现在觉得该不该把狼全部关起来?为什么?
4、板书
草——羊——狼,揭示食物链的概念。
教师食物链中的生物是相互依存的,不因自己的意愿而干涉。
二、情境表演,游戏中感悟
1、幼儿自由选择角色进行游戏。
2、教师和幼儿共同梳理因角色得多少而造成的食物链断裂,幼儿进行表演。
三、合作拼摆,操作中体验
1、俩人一组合作拼摆食物链。
2、针对幼儿拼摆的食物链,教师与幼儿共同验证纠错。
四、活动,拓展延伸
自然界中有很多的食物链,从现在开始用心观察等你长大了你会了解更多更有趣的关于食物链的知识。
教师:
把枯燥的科学知识变得简单易懂富有趣味性,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注重各领域的整合,利用语言故事的形式把食物链知识潜移默化的传授给幼儿,通过游戏再次让幼儿感知,通过体验让有了初步理解食物链,目标达成好。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07-23
大班教案(经典)08-20
[经典]大班教案04-16
大班教案《月饼》06-12
大班鱼教案01-12
大班立春教案01-14
大班舞蹈教案02-21
大班儿歌教案01-18
《拜年》大班教案01-29
大班音乐教案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