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草原放牧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草原放牧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草原放牧教案1
教学内容:
1、欣赏乐曲《草原放牧》
2、歌表演《草原放牧》
3、即兴创编
4、选用内容:学习用竖笛演奏歌曲
教学目标:
一、引导学生聆听《草原放牧》,培养学生完整聆听音乐作品中独奏的民族乐器和西洋管弦乐队协同演奏所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还有着丰富的表现力引导学生动手主动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二、通过自编动作表演歌曲《草原放牧》,体验天真可爱、通过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引导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三、引导学生用竖笛演奏歌曲《草原放牧》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3:竖笛小练习。(结合学唱歌曲演奏“3 、5 、6”三音进行练习)
4:柯尔文手势复习唱 “3 、5 、6”三个音。
二、编创与活动ABA
1、复习《草原上》(要求:边唱边表演)
2、复习《我是草原小牧民》(要求:边唱边表演)
3、分组活动(把全班分成两大组,每组再分成三小组,让学生自报图示中的任何一部分。三小组的同学各自讨论如何表演好自己这组的一部分,教师适时指导,可加入打击乐器伴奏。)
4、分组排练。(分组按ABA的顺序表演)
第一大组表演完后,第二大组表演,相互交流,相互评价。
三、聆听《草原放牧》
1、导入:
师:小牧民们生活在草原上可真快乐……(讲解《草原小姐妹》的故事,介绍《草原小姐妹》音乐创作的背景)
1) 听音乐第一段,说说音乐情绪,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学生讨论回答(小姐妹俩欢快、活泼的放牧情景)
2) 听音乐第二段,说说音乐情绪,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学生讨论回答(小姐妹俩对美丽家乡和幸福生活发自内心的赞美)
3) 听全曲,启发学生根据乐曲标题名称及琵琶弹奏的.音色,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情景,并用图形来表示。
4) 再次复听全曲:要求学生即兴编舞进行表演。
四、编自己的歌
1、出示“3 5 6 ” 三个音符
2、以小组为单位,用已经掌握的3 5 6 三音即兴编自己的歌比一比,看哪一组编得多,编得好听。
3、 师把学生编的曲在黑板上记下来一一展示,将好听的曲子大家一起唱一唱或用竖笛吹一吹。
草原放牧教案2
课题名称
科目
音乐
年级
高一年级
教学时间
1课时
学习者分析
本课的学习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们了解到了中国的古典音乐,体味到了中国古典音乐的美。笛声的清脆,箫声的深沉,琵琶的铮铮之音,这些我们都从中感受到了华夏之音的美妙,体味到古典的魅力所在。学生在聆听音乐的同时,也对青年琵琶演奏家章红艳有了一定的了解,并踊跃发表了自己对中国古典音乐的独到见解。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音乐是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会欣赏音乐便走出了欣赏美的关键一部分;
2.使学生了解到中国古典音乐的美并学会鉴赏;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媒体传播、课件及小组讨论的学习活动,学生音乐会视频,从而学会对中国古典音乐的欣赏;了解中国古典音乐的名曲及常见乐器。
三、知识与技能
1.演奏的乐队是什么乐队;
2.主奏乐器是什么;
3.音乐演奏时的情绪是怎样;
4.乐曲能够分为几部分?乐曲的节奏有什么变化?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聆听《草原放牧》及《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感受体验两首乐曲的音乐感情。并说出有什么不同。
2.教学难点:针对音乐的艺术特征,你是怎样理解的呢?
教学资源
教师自备的多媒体课件
教师下载的关于本课程的视频与音频文件
《草原放牧》教学过程描述
教学活动1
师生互动,激趣导入
1.设计疑问,引发思考:音乐与人生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老师给与补充)
教师:凡是有人类足迹的地方,就有音乐。在各门艺术中,没有什么比音乐更能直接表达人们的内在情感,在人类生活中,也没有什么比音乐更能叩开人的心扉,音乐与绘画、诗歌、建筑等互相影响。音乐中有宇宙,宇宙中有音乐,音乐无所不在,音乐与人生紧密相连。
2.引入课题:草原放牧。“你们想知道音乐与人生里面的奥秘吗?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音乐乐园。”
教学活动2
问题启发,合作探究
1)学习导言、格言、散文
<1>集体读导言
<2>学生解释孔子格言
2)初步学习音乐要素及音乐语言
<1>学生阅读音乐的基本要素和形式要素
音乐的基本要素: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和音色。
音乐的.形式要素:节奏、旋律、和声、音色、力度、速度、调式、曲式和织体等。
<2>运用教授法着重讲解:节奏、速度、力度和旋律。
教学活动3
鉴赏作品,巩固提高
导入:首先老师想请大家看一段动画片(大家知道这个动画片的名称吗?)
对,大家都看过,讲了两个主人公在暴风雪中搏斗的情景。
今天,老师想请大家听一首琵琶协奏曲《草原放牧》也是讲龙梅和玉荣与暴风雪搏斗的故事。
1、第一次带问题聆听《草原放牧》(完整聆听)
1)引子部分的独奏乐器是什么?(圆号)为何要用这种乐器表现小姐妹的形象?(小姐妹上场了的主导动机,能很好的塑造英雄形象)
2)音乐情绪是怎样的?联想和想象到了什么?
3)对比聆听两个主题,有哪些音乐要素在发生作用?
4)鉴赏第二主题,讲长轮碎音和三度颤音特色,请大家用2-5分钟绘画草原的形象。
教师:这段是用琵琶来演奏的,旋律中不断展现三度颤音的特色技巧,形象模仿了蒙古族民歌手的歌唱方法和马头琴的演奏方法,鲜明的突出了内蒙民族音乐风格。
教学活动4
归纳总结,畅谈收获
今天我们学习了《草原放牧》的音乐作品,通过这部作品的两个主题对比,学习了音乐要素,并且体会了音乐要素在音乐作品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用一句话结束本课:“语言停止的时候就是音乐。”
教学活动5
课外研讨,迁移创新
这一环节主要是巩固课堂内容和下节课的新知识。
1、请一名学生谈谈本课主要收获。
2、预习《第六(悲怆)交响曲》《长江之歌》
草原放牧教案3
教学内容:
1、欣赏《草原放牧》
2、舞蹈练习
3、创作活动:蒙古旅游。
教材分析:《草原放牧》是选自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作者吴祖强、王燕樵、刘德海写于1973年。乐曲采用琵琶协奏曲的形式一方面充分发挥琵琶的丰富表现力,同时又运用管弦乐队交响乐的丰富表现手段,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是乐曲一段。由两个对比主题组成第一主题是主要主题,着力刻画“小姐妹”欢快、活泼的情景。E羽调,3/4拍子。第二主题是描写草原放牧的另一侧面,抒发内蒙人们对家乡草原的热爱,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
教学目标:
1、情感与价值目标:通过歌曲的学唱,使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通过欣赏歌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集体,勇于战胜困难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欢快活泼的音乐情景中,聆听和演唱《快乐的节日》,通过欣赏《草原放牧》,表现了祖国的新一代热爱社会主义,热爱集体,勇于战胜困难的动人形象。
重点难点:
欣赏《草原放牧》,体会乐曲意境。
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及课件、画画工具等。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体验教学法、律动教学法。
设计理念:
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学生通过学习中国民族音乐,将会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这就是新课标下音乐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之一。那么,如何在短短的40分钟时间,让学生热爱自己祖国的民族音乐,让学生通过欣赏增进感情?本课试图在欣赏过程中探索以感受、体验及教师的有效性提问为主的音乐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
1、谈话引导:你们喜欢蒙古吗?那就让我们一起去那些辽阔的大草原看看吧!(播放《蒙古人》音乐)
美的音乐,美的声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使学生身临其境。
2、引导学生自由发言,交流自己所听到所想到的。
3、猜谜:有一句诗叫“犹抱××半遮面”,你们能猜到是什么吗?(媒体出示谜面)
4、引导学生猜出谜底——琵琶,并进行评价。
在此我用谜语导入提问,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从感情上激起学生与教材的共鸣。
5、画草原放牧的场面。师:你能将刚才所想的画下来吗?背景音乐为《草原放牧》。
6、展示作品。
新课程中强调音乐要让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敢于当众表现自己。在此我创设情景,在教学中给孩子提供表演和表现的机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欣赏乐曲 深化主题
1、初听,教师提问:你觉得这首乐曲情绪怎样?
2、介绍弹拨乐器琵琶,提问:你知道中国民乐中弹拨乐器还有哪些吗?它们都有什么特征?实物出示琵琶,加深印象。学生观察,提问:你知道它有哪些特征吗?通过实物观看及课前搜集的有关弹拨乐器的介绍,引导学生说出它的特征。
3、复听乐曲,区分两个主题音乐的不同。
4、分段欣赏,思考两题,组织学生讨论。学生四人小组通过欣赏解决课后的两个问题
5、再听,教师介绍几个简单的舞蹈动作,师示范,生跟学,并跟着音乐进行简单的律动。
6、跟着旋律,哼唱两个主题。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歌曲内容,在本课教学中我安排了多次反复的欣赏,并在欣赏的过程中通过有效性的提问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在欣赏的过程中,加入舞蹈的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中能够动起来,同时也加深了对乐曲的喜爱。
三、拓展乐曲 想象创造
1、创设情境
师:昨天晚上,龙梅和玉荣给我捎了一封信,邀请我们班的同学去蒙古做客。你们想去吗?然后用“可怎么去呢?”引导学生积极讨论发言。同桌相互讨论,为“怎么去?”出谋划策。
2、师:我们坐火车去吧!她们为我们准备了好多节目,你们想看吗?
3、欣赏《蒙古人》《青藏高原》。生听,会唱得可以跟唱。
4、多层展示,尽情表现。学生采用唱、画、说的形式在《草原放牧》的音乐中结束上课。
新课标提出,应该尊重艺术作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欣赏艺术的习惯,感受不同风格的音乐。通过提供开放式和趣味性的音乐情景,引导学生进行以即兴式自由发挥为主要特点的创造活动,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获得审美愉悦,给学生创设即兴创造的平台,让学生大胆创造,尽情表现。
【草原放牧教案】相关文章:
《草原》教案11-13
《草原的早晨》教案09-09
实用的草原教案模板合集8篇08-14
实用的草原教案汇总十篇08-19
实用的草原教案模板集合8篇08-11
草原记叙文07-31
草原欢迎词06-25
内蒙古大草原导游词06-26
森林草原防火倡议书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