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刻纸》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刻纸》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刻纸》教案1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刻纸画的制作方法,能独立制成有立体效果的游鱼图。(了解)
(二)能巧妙地利用对称图形的特点,设计成具有重复美的立体构成图形刻纸画。(练习)
二、课时安排:一课时刻纸画
三、课前准备:垫板、刻刀、单面蓝色彩纸,示范作品。
四、教学步骤
小结前课的绳子粘贴画的学习情况,表扬展示优秀作品,引入课题。
(一)出示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二)讲授刻纸画的制作步骤:
1、取两面颜色不同的彩纸;
2、画出半条鱼的形状;
3、放在垫板上沿所画边线刻,将纸刻裂;
教学目标:
1、了解刻纸是祖国剪纸艺术的一种形式,初步体会剪纸的阴刻与阳刻的特点;
2、尝试着运用阴刻与阳刻的方法创作一件刻纸作品;
3、通过刻纸艺术实践,体验祖国民间艺术的美感,培养学生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
课业类别:造型?表现
教学重点:学习刻纸的基本方法,运用阴刻与阳刻的方法临摹或创作一幅刻纸作品。
教学难点:阴刻与阳刻方法的运用,以及刻纸中的连接方法。
教学用具的准备:教学课件、剪纸画册等相关资料。
教学参考资料:
剪纸是我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传统的剪纸不是用机器,而是用手工完成的,常用的方法有两种,剪刀剪和刀刻。
剪刀剪就是借助剪刀,剪完后再把几张(一般不超过8张)粘贴起来,最后再用锋利的剪刀对图案进行加工。刀刻就是先把纸张纸折成数叠,放在由灰和动物脂肪和成的松软的混和体上,然后用小刀慢慢刻划。
剪纸艺人一般是用竖直握刀,根据一定的模型将纸加工成所要的图案,与剪刀剪相比,刀刻的一个优势就是一次可以加工成多个剪纸图案。
河北省蔚县剪纸非常著名,已经被列入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它采用“熏样”的方法制作纸样模型,教材中的窦尔敦就是用手工刻制,在点染以明快的色彩而成。
阴刻、阳刻是民间简直的主要形式。阴刻以挖空的线条纹样表现形象,主要特点是画面 坚实稳重。阳刻是先把纹样勾画在纸上,刻去线条以外的部分,主要特点是画面纤细秀美。很多兼职采用阴刻、阳刻兼用的方法。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通过接触刻纸剪纸艺术渗透民族民间艺术传统,刻纸的.作品为下面一节的《点彩》服务。就知识点而言,阴刻与阳刻,剪纸常用的花纹,再有就是技法,是基本技能比较强的一个内容,学生年龄比较小,使用剪刀刻刀要注意安全,在教学上教师要采用低中高不同的难度来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
教学过程
重点:认识刻纸的艺术语言,学习刻纸的基本方法,设计制作剪纸作品。
小结
教师布置学生搜集部分剪纸作品;收集剪纸文字资料。
按常规要求进行,将剪刀、彩色纸有序的摆放。
由创意课京剧连环套中窦尔敦脸谱引出剪纸作品,设问:这件作品是用什么艺术形式表现的?
教师简要介绍河北蔚县剪纸、刻纸。
从印章篆刻中引出阴刻和阳刻。
小组研究:作品中阴刻与阳刻的运用。
结合不同地域的剪刻纸作品以及学生搜集的剪纸作品进行交流分析花纹的运用。
明确制作步骤:
1、画稿子;2、标化出阴影;3、刻掉阴影部分的形象的外轮廓线;4反转粘贴衬纸。
教师提示使用剪、刀的方法,提示注意安全。
简要回顾知识要点,评价学生刻纸稿子设计情况。
按课堂常规要求进行。
在观察比较中初步体会剪纸的艺术特点。
学生结合教师出示的作品进行小组研究。
学生进行操作练习,以临摹或简单的人物为主进行练习。
学生参与评价,主要针对完整性,装饰性。
在比较中体会剪纸平面装饰的特点。
由于汉字的阴刻阳刻便于识别,从这里引申到剪纸图案中。
4、将刻裂的“鱼”向下翻折;
5、贴在不同颜色的底板纸上。
(三)几点注意处:
1、鱼儿有大有小,游动时应朝一个方向;
2、在画面上众多的游鱼除大小有异外,还应有疏、密的变化;
3、翻折时应细心,防止断裂,保持折痕清晰;
4、粘贴时少抹胶水,使纸面保持平整;
d)指导学生按此方法进行创作:刻纸画(浙教版美术教案)
i.选对称图形,如树叶、金鱼、火箭……..
ii.要有量的重复,制造调和的秩序美;
iii.注意彩色的对比。
e)注意安全及爱护公物教育。刻纸画(浙教版美术教案)
因刻刀、刀片容易割破手指事先一定做好安全教育工作,以防作业时伤手。
学生有贪图方便的不良习惯,作业时易发生不用垫板,直接在课桌上刻纸,这样的作品成功时也是桌面破损时。要进行保护公共财物的教育,提出“必须放在垫板上刻”的要求,使每个学生都要做到,这是应该遵守的公德。
《刻纸》教案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剪纸阴刻、阳刻的特点及其不同,掌握阴刻、阳刻的制作方法并尝试制作一幅生动的剪纸作品。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剪纸作品的观察、分析,了解阴刻、阳刻的特点,动手尝试运用阴刻、阳刻的方法剪刻作品,提高设计意识和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传统剪纸的艺术魅力,激发对剪纸的热爱之情,传承并弘扬剪纸艺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阴刻、阳刻的`特点以及剪刻技法。
难点:刻纸的连接方法。
三、教学过程
活动一:激趣导入
播放动画片《葫芦兄弟》,引导学生边看边思考:这部动画片与现在我们看到的动画有什么不同?葫芦兄弟的形象与哪种艺术形式类似?
学生积极的回答,教师总结:这部动画之所以能成为中国动画的经典,不仅因为生动有趣,更重要的是结合了中国传统的剪纸艺术,可如今,很多剪纸艺术包括剪纸动画正在濒临消亡,需要有人能继承并发扬它们。从而引出课题《刻纸》。
活动二:描述分析
1、刻纸
多媒体展示《划龙灯》,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并思考:
(1)画面描绘了怎样的场景?他们在做什么?(兴高采烈地舞着巨龙;两边还有人敲锣打鼓,非常热闹)
(2)画面中的人物众多,你认为艺术家是剪出来的吗?
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总结:《划龙灯》是手工刻制的,刻纸是剪纸的一种制作方法,其技艺独树一帜,在我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的民间美术之一。
2、《划龙灯》的艺术特色
继续引导学生欣赏《划龙灯》,提出问题:
(1)作品中一共有多少个人物?他们的动作有什么特点?
(2)艺术家是如何安排人物来突出热闹场景的?(人物依次排开,疏密有致)
学生回答,教师在总结:《划龙灯》构图朴实饱满,人物造型生动。
3、阴刻、阳刻的特点
(1)引导学生欣赏《划龙灯》的局部(灯笼、中间右侧舞龙的人物),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并讨论:灯笼和人物的线条有什么不同?(灯笼的轮廓线突出,线条细密,而人物线条少,无轮廓线)
学生交流探讨,教师总结得出作品运用了阴刻、阳刻的手法,并讲授阴刻是以挖空的线条纹样表现形象,阳刻是先把纹样勾画在纸上,刻去线条纹样以外的部分。
(2)引导学生找一找作品中哪些地方运用了阴刻,哪些地方运用了阳刻?阴刻、阳刻的线条给你什么不同的感受?(阴刻—粗重;阳刻—细腻)
学生认真观察并思考,教师总结:阴刻线条坚实稳重;阳刻线条纤细秀丽。
(3)设置尝试的小活动:以灯笼为例,学生前后四人为一小组尝试运用阴刻与阳刻的方法剪刻,并思考阴刻、阳刻线与线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大胆尝试并探究线条特点,教师总结:阴刻线条线线相断、阳刻线条线线相连。
活动三:示范讲解
教师示范阴刻、阳刻的技法,并讲解步骤:
1、设计稿子;
2、确定刻制方式,并将需要刻掉的部位画上阴影;
3、刻掉阴影部分;
4、粘贴在底板上。
活动四:实践展评
1、选择自己喜欢的题材,尝试用阴刻、阳刻的方法剪刻。
2、教师巡视指导。提示学生注意阴刻、阳刻的不同连接方法。
3、完成作品后举办“非遗文化交流展”,学生选出最喜爱的作品。
4、从造型、线条、刻制方法等方面进行自评、互评、师评。
(如《灌篮高手》:内容:一个小男孩在投篮球;造型:生动、简洁;线条:细腻,规整;技法:以阳刻为主)
【《刻纸》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美术教案石头教案06-09
大班语言教案梦教案06-10
安塞腰鼓教案《安塞腰鼓》教案11-16
大班安全教案五一安全教案06-23
大班安全教案旅游路上教案06-23
《恐龙》教案04-08
[经典]大班教案04-16
(经典)小班教案02-12
小班教案(经典)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