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时间:2024-04-30 08:18:16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教案(实用7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教案(实用7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欣赏彩虹七种色彩搭配的和谐美。

  2.了解彩虹的色彩,尝试按照彩虹的色彩排序绘制彩虹,并添加相关的背景。

  3.能大胆选择鲜艳的色彩表现绚丽的彩虹。

  4.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5.感受色彩对比。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欣赏过彩虹

  2.材料准备

  ①教师用材料:挂图"彩虹姑娘"

  ②幼儿用材料:《情景创意美术.绘画篇》第3~4页;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

  指导语:你喜欢彩虹吗?它是怎样的?

  2.引导幼儿欣赏儿歌《彩虹桥》(见活动资源)指导语:你们在哪里见过美丽的彩虹桥?你觉得彩虹桥美在什么地方?儿歌中的彩虹桥有几种颜色?

  二、探索发现

  1.引导幼儿欣赏挂图"彩虹姑娘"。

  指导要点:引导幼儿认识组成彩虹的七种颜色(红、橙、黄、绿、青、蓝、紫)。

  指导语:彩虹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它有哪些颜色?

  2.出示油画棒,引导幼儿交流讨论彩虹的绘画方法。

  指导要点:按照红、橙、黄、绿、青、蓝、紫的颜色顺序涂画,先画一种颜色接着画另一种颜色。注意每种颜色之间要靠近一些。

  指导语:这里有许多漂亮的颜色,让我们念念儿歌再画出美丽的彩虹吧!

  3.引导幼儿欣赏《情景创意美术.绘画篇》第3页"艺术角"中的'幼儿作品,感受不同的背景衬托。

  指导语:画中的彩虹都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你还希望彩虹出现在哪里?

  三、创作表现

  1.请幼儿翻开《情景创意美术.绘画篇》第4页,鼓励幼儿在"创意墙"中进行创作。

  指导语:我们来一起念念儿歌,画一画彩虹姑娘,并添画上你喜欢的背景。

  2.提醒幼儿换颜色的时候要将油画棒放回原位,使用时保持桌面和画面的整洁。

  3.幼儿自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提供帮助。

  四、欣赏评议

  1.请幼儿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的"彩虹姑娘"。

  2.教师从幼儿创作过程中的表现及完成的作品两方面作出评价,同时鼓励和表扬绘画常规好的幼儿。

  五、结束活动师幼一起收拾整理物品,结束活动。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幼儿尝试用各种办法取米,并能分析结果。

  2.在活动中幼儿能大胆地与同伴互相交流自己的操作过程,并能用合适的词语来描述。

  3.幼儿初步了解碾米工具的发展,体验科技进步对人们生活带来的好处。

  活动准备:1.各种工具:剪刀、石臼、石磨、石块等。

  2.一张大记录表。

  3.稻子若干。

  4.古代取米画面,碾米机碾米。

  活动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幼儿兴趣。

  看,老师带来了什么?把稻子外面的壳剥开,是什么呢?今天老师带来了很多的稻子,请小朋友动动脑筋,怎么样才能让这些稻子变成米呢,你有什么好办法?

  二、幼儿猜想,提出自己的办法。

  三、实验操作,尝试用各种工具取米。

  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几种工具,用它们能不能把米取出来呢?哪种工具取得又多又好?我们一起去试一试。(提醒幼儿不要浪费稻子)教师指导有些工具的使用。

  四、幼儿共同交流。

  1.刚才你是用了什么工具取米的?你发现了什么?这个办法取的米怎么样?

  2.引导幼儿对工具质疑。(如用石臼取的米不干净,不易把米和稻壳分开。)五、观看录像,引导幼儿感受取米方法从古至今越来越先进的变化。

  1.古代的取米方式。

  2.现代的碾米机。

  六、鼓励小朋友平时多观察,多动脑筋,长大后发明给人类带来方面的东西。

  教学反思:

  《纲要》中指出,科学并不遥远,就在我们的身边。本次活动取材孩子的日常生活,深受孩子的喜欢。首先通过自己猜一猜,说一说怎么把米取出来,激发了幼儿的探索愿望,他们说了很多的方法,对动词的掌握也很好,在操作验证的`过程中,孩子们对各种工具更是充满了兴趣,最后了解你碾米的机器也是孩子感兴趣的。总之孩子们在普通的生活事件中发现了科学,收获了经验。

  本次活动由于老师的观念、经验和准备的各种问题,在很多方面需要改进。第一,探索面太多,不利于孩子深入研究,可以把目标压缩,一次活动集中研究一个问题,比如这次就可以集中研究取米的方法,除了老师提供的工具之外,可以让幼儿观察身边的物体,探索可以利用的工具。第二,科学性不强,比如在探索不同工具的优劣的时候,太相信孩子的直觉,没有从科学的角度设计活动,不利于孩子严谨的科学态度的培养,可以让幼儿用不同的工具取同样量的米,从而得出结论。第三,教师对各环节活动实施太随意,比如多媒体的运用,对孩子的思维产生了干扰。

  希望下次改进!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的考虑与设计思路:

  由于活动所探索的内容并不是孩子们十分熟悉的内容,所以活动前期孩子知识经验的积累必不可少。教师可以根据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有孩子较为容易理解、也是比较感兴趣的通过颜色保护入手,用生动活泼、浅显易懂的形式是孩子们了解这一科学知识。随后通过鼓励孩子观看科普VCD、查找资料等方式了解其他本领。再配以相关的游戏、观察实验、分类活动等加以总结、提升经验。

  知识点:

  虫虫的防御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

  1、使自身颜色和周围环境颜色相似、或伪装成其他物体,起到保护作用。如竹节虫、蝴蝶。

  2、通过改变自身形态迷惑敌人,便于逃跑。如西瓜虫、叩头虫。

  3、用自身特有的“武器”攻击敌人。如蜜蜂、蜈蚣、椿象。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了解虫虫的几种常见的自我防御本领及代表虫虫,知道虫虫这种特性的用处。

  2、能通过查找资料的方法,搜集相关资料,完成探索活动。

  二、活动准备

  1、相关的书籍、音像资料,便于建立资料库

  2、多种虫虫的图片:如枯叶蝶、竹节虫、蜜蜂、蜈蚣、蚂蚁、西瓜虫等

  三、活动过程

  1、用颜色保护自己

  教师着重介绍一些通过颜色来达到伪装、保护自己的目的的'虫虫,作为探索活动的引子,要孩子进入探索主题。

  “这只虫虫像什么/是什么颜色的?”(出示在相似的自然环境中的图片)“你还能找到它吗?”“它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来保护自己的?”“这样做有什么用?”

  2、其他本领

  (1)教师通过对西瓜虫的实验引入主题:教师用手指碰一下西瓜虫,请幼儿看看它有怎样的变化。

  “西瓜虫刚才是怎样的?”(身体伸直地)“现在什么样子?”(蜷成一个小球)

  “为什么会这样?”“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总结:“一些虫虫在遭到敌人的袭击时,会改变自己的样子方便逃走。”

  “你知道还有哪些虫虫也有这样的本领?”

  (2)鼓励幼儿探索查找相关资料,获得更多内容

  “在遇到敌人时,你知道虫虫还会有什么本领?”

  (组织幼儿在家长的协同下,通过多种途径查找资料,获得有效信息。同时将这些资料带到幼儿园中,设立资料架,便于其他孩子了解、取用。)

  3、交流分享成果

  (教师事先应充分了解孩子的探究内容,活动时有针对性地请几个孩子做代表发言。)

  “虫虫用的是什么方法?”“还有哪些虫虫是用这种方法的?”

  (幼儿人手一张虫虫的图片,在介绍完三类主要的防御方法后,教师可以请幼儿将有同样本领的虫虫放在一起。)

  四、活动建议

  活动的重点在于孩子对相关内容的资料收集、分析、运用,教室在鼓励孩子自行探索的同时,可以适时地与家长联系,请家长配合孩子的活动,共同学习。

大班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视听结合,获得动植物所传递的关于季节气候变化的信息,能留意身边常见事物与现象,喜欢思考事物与现象之间的关系。

  2、在交流分享中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收获,愿意向同伴学习。

  教学准备:

  1、学具:大自然语言ppt、相关自然界照片,大黑板两块。

  2、经验准备:有四季典型(动植物,天气变化)特征以及常见天气典型特征的经验。

  教学过程:

  1、交流“语言”,引出话题。

  教师用动作示意幼儿起立,鞠躬问好,并用动作示意幼儿坐下。师:“刚才老师用嘴说了什么?我还用……”悬疑的语气停顿的同时动作表现起立坐下。

  (过渡:除了我们人会说话,大自然也会说话,信不信?

  2、交流课件,唤醒经验。

  (1)播放第一个视频:看到什么?听到什么?这是大自然在说什么?

  (2)播放第二个视频:蚂蚁在干什么?这是大自然在说……”。

  (3)播放第三个视频:这是什么花?这是大自然在说……”。

  (过渡:大自然的话很多很多,远不止这些,还会说什么呢?)

  3、看图说话,运用经验。

  (1)教师观察全体幼儿,再巡回观察指导个体。

  (2)组织幼儿交流分享,关注倾听。

  (3)选择2-3名读懂画面内容的幼儿分享交流。

  (4)利用差异,引导互学交流。“有没看懂得吗?谁能帮帮他?”

  (5)出示春夏秋冬,晴天、雨天六大类背景,幼儿自主摆放。

  (过渡:看,大自然的语言可真多,怎么读才能读的更多,我们边玩游戏边学习)。

  4、砸蛋游戏,巩固经验。

  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虚拟的`砸金蛋场景。

  (1)教师讲述要求:一个金蛋一个题目,三个金蛋三个题目。

  (2)教师组织游戏。

  1号题:这是什么季节?

  2号题:是晴天还是雨天?

  3号题:这是什么?这是大自然在说什么?

  (过渡:大自然的语言真的是奇妙的,读懂了大自然的语言有用吗?)

  (3)教师讲故事,帮助幼儿建立“读懂大自然语言很有用”。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会推赶球。

  2、要求幼儿掌握推赶球的动作要领。

  3、培养幼儿对玩球的兴趣。

  4、发展走、跑、跳等基本动作及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

  5、乐于参与体育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每人一个大皮球(检查皮球有没有充好气)、录音机、磁带等。

  2、布置好活动场地。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组织幼儿整理队形,听音乐跟老师一起做热身运动。

  2、每人从球筐里拿一个皮球。

  二、基本部分:

  1、幼儿自由的.玩皮球,自抛自接球,双人交替滚球,双手接球。

  2、教师讲解示范推赶球的方法及要领:将球放于场地上,用手或脚在地面上推动球,让球向前滚动。手或脚不能离开球使球停下来,赶着球向前滚动要有连贯性,眼与手要协调,尽量控制球速。让幼儿掌握动作要领。

  3、教师讲解玩球的注意事项。

  (1)幼儿推球时要排成队,向同一个方向滚动,不能互相干扰,以免球与球互相碰撞。

  (2)注意滚动的速度不能太快,以误伤其他小朋友。

  4、教师和幼儿一同练习推赶球,同时教师注意指导。

  小百科:球是以半圆的直径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半圆面旋转一周形成的旋转体,也叫做球体(solid sphere)。

大班教案 篇6

  一、设计意图

  兴国,是著名苏区模范县,将军县。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全县23万人口,参军参战的就达8万多人,占青壮年的80%,为国捐躯的烈士有5万多名,其中姓名可考的烈士达23179名,占全国烈士的六十分之一,全省烈士的十分之一。其中,仅牺牲在长征路上的烈士就达12038名,几乎每一公里就有一名兴国籍将士倒下。苏区时期,毛泽东同志称赞兴国人民创造了“第一等工作”,并亲笔书写了“模范兴国”的奖旗授予兴国。建国后,全县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的开国将军有54名。

  为了充分发挥兴国县革命老区的本土资源、特色资源的作用,结合新《纲要》精神,用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本土文化等知识。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热爱将军、尊敬将军的感情,让幼儿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做个热爱生活、懂得感恩的人而设计了这个《我喜欢的将军》大班社会领域教学活动。

  二、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兴国县是我们的家乡,向幼儿介绍将军县、模范兴国的基本知识,了解兴国的历史,学习将军们英勇作战,保家卫国的精神。

  2、通过活动使幼儿学会感激,学会爱,并感受到生活在和平年代中的安全、温暖和幸福,激发幼儿努力学习,将来建设家乡的愿望。

  三、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幼儿收集将军的图片、相片和一张幼儿自己的一寸相片;教师根据将军雕像位子绘制出一张写有54位将军姓名的地图,并拍摄好将军园实景,制作好多媒体课件,仿制或租借部分将军们穿过的破旧衣服,未织好的鞋垫、针线、扣子、部分稻草等;煮好红米饭、野菜、南瓜汤。

  经验准备:让幼儿收集一些关于将军、烈士的故事等。

  四、活动过程

  (一)谈一谈:师生谈话,交流有关 “将军县”、“模范兴国”名词的来源及意义。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们的家乡叫什么县吗(江西省兴国县)?兴国县也叫什么县?(将军县)

  2、你们知道中国有几个将军县吗?(三个)

  3、小朋友,你们想知道我们将军县有多少个将军吗?(老师带你们去参观将军园就知道了)。边放多媒体课件,边讲解给幼儿听。

  为弘扬革命先辈的革命精神,缅怀将军们的丰功伟绩,充分发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作用,我们县XX年兴建了这个将军园,借将军雕像、图片和实物,供后人瞻仰、学习。

  (二)看一看:观看将军园中54位将军的塑像及将军馆的录像,请幼儿观察将军雕像的外形特征,用过的刀枪、生活用具等。

  兴国县是全国三个将军县之一,我们县有54位指挥有方,作战勇猛的将军,你们瞧,雕像上系着红领巾的将军是现在还活着的将军爷爷,我们县还有23719名烈士在与敌人作战中英勇地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三)数一数:让幼儿边看课件边数一数将军园中的将军雕像有多少个?(教师一个一个说将军的姓名,幼儿一个一个数数。)

  (四)听一听:听讲解员阿姨(录音)讲将军的故事,边听边想,哪个是你最喜欢的将军?为什么喜欢他?(引导幼儿边听边看课件中的雕像和将军园地图中将军的姓名。)

  (五)找一找:把从家中带来的将军相片、图片拿出来,看看相片、图片上的这个将军在将军园什么位置;再让幼儿找找自己最喜欢的一位将军,找到后把自己的一寸相片贴在喜欢的这个将军名字旁边。

  (六)说一说:让幼儿简单地说说喜欢这个将军的理由。如:“我喜欢肖华将军,因为他写的《长征组歌》很好,大家都喜欢。”;“我喜欢陈奇涵将军,因为爸爸见过他,爸爸给我讲了很多有关他英勇作战的故事”;“我喜欢邱会作将军,因为他是我老家高兴镇的人”……(理由可以很多种,让幼儿充分想象,能说上一、两句就行,教师要随机应变,及时引导、纠正幼儿的不当语言)。

  (七)唱一唱:引导幼儿观察写有“模范兴国”四个大字的大型群雕(课件),告诉幼儿“模范兴国”是苏区时期毛主席表扬我们县工作做得好时,亲笔写下的四个大字。我们还有一首歌颂《苏区干部好作风》的山歌,想不想听一听?(幼儿轻轻跟唱)告诉幼儿兴国山歌是很名的山歌。

  (八)尝一尝:让幼儿尝尝红米饭、野菜、南瓜汤,介绍幼儿认识这些食物,给幼儿说说将军们以前生活艰苦,吃不上饭,多数时间吃野菜,有时还吃树皮的故事,教育幼儿爱惜粮食,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九)做一做:如果我们也生活在战争年代,我们小朋友能帮将军们做什么呢?(让幼儿自由发言:放哨、送信、补衣服、缝扣子、纳鞋底、做草鞋等等。)让我们为在前线打敌人的将军做件事好吗?(自选:或用稻草学编草鞋、或纳鞋底、缝扣子、补衣服等等)(老师指导)

  (十)议一议:我们现在生活幸福了,没有战争,和平了,我们怎样做才能让将军爷爷感到欣慰呢?(幼儿自由讨论,教师引导幼儿要学会感恩,热爱生活,热爱学习。)

  五、活动延伸

  把自己心中喜欢的将军回家告诉爸爸、妈妈,并把故事讲述给家人听,然后请爸爸、妈妈帮忙找找更多有关将军的图片、相片及资料带到幼儿园给大家一起欣赏、学习。

  指导幼儿观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永远的'丰碑》这个节目,告诉幼儿《永远的丰碑》这个节目说的是全国各地的英雄。

  六、活动反思

  新《纲要》指出: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尤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 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避免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为此,我设计了这个大班《我喜欢的将军》社会领域教学活动,让孩子们了解了家乡兴国是将军县、是“模范兴国”、有54位将军的基本知识。从而激发了幼儿热爱家乡、热爱将军、尊敬将军的感情。整个活动充分利用本土资源,以社会教学活动为主,各领域内容有机联系、相互渗透。通过“谈一谈、看一看、数一数、听一听、找一找、说一说、唱一唱、尝一尝、做一做、议一议”体现了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体验式学习方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了寓教育于游戏之中的目的。可令我困惑的是,全班只有3、4个幼儿家中有将军的图片等资料(有的还是临时借的),家长对此也很陌生,我想,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应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学习爬行动作,提高身体的协调能力。

  2、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3、培养幼儿爱劳动的.情感和克服困难、团结合作的精神。

  4、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的相互配合。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蚂蚁头饰若干、呼啦圈若干、垫子两个、大小沙包若干、纸箱两个。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小朋友们,天快要下雨了,我们快来搬家吧。”蚂蚁妈妈带着小蚂蚁一个跟着一个钻出洞口,爬过蚂蚁路(手、脚着地)。一个跟着一个钻进洞口。进入新家,来回进行几次。

  二、基本部分

  小蚂蚁们我们开始搬家了。

  让小朋友带上头饰扮成小蚂蚁把食物运回家。

  小朋友分成两路纵队,要爬过呼啦圈,越过布垫、把小沙包投进纸箱,然后返回,投沙包最多的队获胜。

  蚂蚁妈妈发现有一大块食物,可是一只蚂蚁搬不动,怎么办呢?

  启发小朋友说出两只小蚂蚁合作完成。

  游戏再次开始

  两只小蚂蚁合作爬过呼啦圈,越过布垫,把大沙包投进纸箱,投沙包最多的队获胜。

  在爬行的过程中,提醒幼儿如何进行自我保护。

  三、结束活动

  今天小蚂蚁都很累了,我们互相拍拍身体,放松一下吧。并表扬幼儿的勇敢精神,分享幼儿体验挑战带来的快乐。

  活动反思:

  户外活动很好的锻练了小朋友的身体素质,还锻练小朋友的语言发展能力、思维能力。组织该活动时应关注每个小朋友的表现,并及时地进行引导和激励,在此活动中忽略了能力弱幼儿的表现。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大班教案04-16

大班教案(经典)08-20

大班教案07-23

大班教案(优选)04-29

实用的大班教案07-20

大班美术教案01-24

大班教案【推荐】02-17

大班教案(集合)01-09

[优]大班教案02-29

大班火的教案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