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文网>教学文书>教案>“我喜欢昆虫”教案

“我喜欢昆虫”教案

时间:2024-04-30 16:31:26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我喜欢昆虫”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我喜欢昆虫”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喜欢昆虫”教案

“我喜欢昆虫”教案1

  活动一:《我喜欢的昆虫》

  教学目的:

  1认识常见的昆虫,尝试对昆虫进行分类活动。

  2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最喜欢的昆虫。

  3使用鲜艳的色彩画出喜欢的昆虫。

  教学准备:

  有关昆虫的'VCD片、昆虫标本、图片等资料

  教学过程:

  1播放有关昆虫的VCD,出示昆虫标本、图片

  幼儿观看VCD,昆虫标本、图片了解有关昆虫的知识。

  2幼儿讨论

  幼儿自由讨论,说一说自己见到过的昆虫,比一比谁知道的昆虫多。

  3对常见昆虫分类

  幼儿尝试进行分类活动,按会飞的、会爬的、泥土中的昆虫进行分类

  4画昆虫

  引导幼儿把自己喜欢的昆虫画出来。重点指导幼儿在涂色时,使用鲜艳的色彩。

  5欣赏绘画作品

  幼儿之间相互欣赏自己的画。

  活动二:《昆虫

  教学目的:

  1 知道昆虫的本领,增强幼儿保护益虫、消灭害虫的意识

  2 知道昆虫的生活习性,以及昆虫与植物、人的关系。

  3 运用各种美工材料制作昆虫、体验创作的乐趣。

  教学准备:

  1 各种昆虫小卡片

  2 笔、纱布、剪刀、胶水、枯树叶、竹枝、布等材料

  教学过程:

  1 幼儿自由讨论昆虫都有哪些本领。

  2教师向幼儿介绍昆虫的生活习性,昆虫与植物和人之间的关系

  3向幼儿介绍:哪些虫子是害虫?人们为什么不喜欢它们?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益虫和消灭害虫?

  4教师出示各种昆虫的小卡片,请幼儿按益虫、害虫进行分类活动,比一比哪一组分得又快又对。

  5讨论消灭害虫的方法

  如打扫班级卫生,冲洗水沟,打苍蝇,拍蚊子等。

  6幼儿自己动手运用各种材料制作各种昆虫作品。

  教学总结:

  通过活动,幼儿感受到了大自然中昆虫的美,认识了生活中常见的昆虫,知道了昆虫的本领,昆虫的生长环境,增强他们保护益虫、消灭害虫的意识,孩子们在活动中不仅体验到了活动的乐趣,而且增长了知识。

“我喜欢昆虫”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安妮对昆虫的喜爱,渗透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思想。

  3、仿写句子,学习将一件事情写具体。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学习安妮真的很喜欢昆虫。

  安妮喜欢昆虫,她是怎样做的。从中感受安妮对昆虫的喜爱。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启发学生感受和体验安妮对昆虫真挚的感情,引起共鸣,激发学生爱护动植物的感情。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从整体上了解了安妮她是一个非常喜欢昆虫的孩子。来,一起读课题“我 喜 欢 昆 虫”。

  师:我们还找出了概括描写安妮喜欢昆虫的句子,(手指屏幕)来,一起读一读,要读出安妮对昆虫的喜爱。

  (磁条出示这几句话:)

  安妮真的很喜欢昆虫。

  安妮喜欢收集昆虫。

  安妮非常爱护昆虫。

  安妮真是昆虫的好朋友。

  师:通过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看到小孩把昆虫放进玻璃瓶里,只要有机会,安妮就会把这些受难的小生命放走。

  因为她(停顿),再次读课题:“我 喜 欢 昆 虫”。

  2、师:同学们,从哪些具体的语句让我们感受到安妮对昆虫的喜欢呢。(停顿)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走进课文的2——7自然段,去细细的品读、感悟。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82页。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师:首先,我们来学习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出安妮真的很喜欢昆虫的词句。请用铅笔划上“~~~~~”。

  PPT(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

  安妮真的很喜欢昆虫。

  不管是大的、小的,长的、短的,圆的、扁的,有毛的、没毛的,爬的、钻的、跳的、飞的……只要是昆虫,她都喜欢。

  师:好,谁愿意说说哪些词句表现了安妮真的很喜欢昆虫。

  生1:我找到的句子是:安妮真的很喜欢昆虫。

  师:请你带着安妮对昆虫的喜爱再读一遍这个句子,好吗。

  生1再读

  生2:不管是大的、小的,长的、短的,圆的、扁的,有毛的、没毛的,爬的、钻的、跳的、飞的……只要是昆虫,她都喜欢。

  师:你找的真不错,还有哪些同学找到这个句子。

  大家都是找的这一句呀。很好。

  来,同学们,你们再读读这句话,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了一个顿号,一个逗号,一个顿号,又一个逗号。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发现了标点的'变化。

  (点击PPT 顿号、逗号的变化)

  师:接着说,你还发现了。你想说,请你也说说吧。

  生:我还发现了这大的小的是反义词。

  师:你说的真不错。

  师: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大的、小的,一个顿号,一个逗号,这是有关大小一类,长的、短的,又一个顿号,一个逗号,这是有关长短一类,圆的、扁的这是有关形状的一类,有毛的、没毛的这是有关表皮的一类,(爬的、钻的、跳的、飞的)这是有关不同动作的又是一类。

  看来,安妮喜欢的昆虫真多呀。

  师:谁来读出这样的感受。(2人读)

  生读

  师评价:1我听出来了,安妮喜欢的昆虫真的很多。2,听了你的读,老师眼前仿佛出现了很多可爱的小昆虫。

  2、师:安妮喜欢的昆虫只有这些种类吗。(不是)你是从哪发现的。

  生:我还从“……”发现的。

  师:你真会读书,能关注文中的标点来体会。

  师:来,展开你们丰富的想象,像作者这样说一说省略的内容。

  生:有毒的、没毒的,美的、丑的……

  师:你们真厉害。一下子说了这么多种类。看来安妮真的很喜昆虫。

  3,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一段(手指屏幕)是围绕哪句话写的吗。

  师:好,你说。

  预设:

  生1:安妮真的很喜欢昆虫。(PPT漂红)

  师:对。这段话就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这一段中,还有一个句子也表达了这个意思。

  生2:只要是昆虫,她都喜欢。(PPT漂红)

  师:安妮这么喜欢昆虫,现在请同学们一起把安妮对昆虫的喜爱读出来吧。

  4,师:同学们,安妮很喜欢昆虫,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你能像文章这样把自己的爱好写一写,说一说吗。

  PPT:我真的是喜欢-------。

  不管是------、------、-------、-------、…… 只要是--------,我都---------。

  1、先写写自己的兴趣爱好。

  2、写完之后全班交流。

  师:谁来与我们分享自己的爱好。

  生:我真的是喜欢-------。

  不管是------、------、-------、-------、…… 只要是--------,我都---------。

  师:你一下就能学以致用。

  生; 我真的是喜欢-------。不管是------、------、-------、-------、…… 只要是--------,我都---------。

  师:我发现你会和课文写得一样好。

  (三)继续学习3——7自然段。

  师:安妮真的很喜欢昆虫,她是怎么做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3——7自然段。默读课文3----7自然段。安妮很喜欢昆虫,她是怎么做的。找到相关句子用铅笔划上“~~~~~~”。

  (汇报交流):

  师:刚才,同学们都在那读着、找着,划着,现在我们来说一说,交流交流吧。

  (一定要引导学生将问题说清楚)

  预设:

  A:安妮喜欢收集昆虫,当然她收集的昆虫都是死了的。她还喜欢收集昆虫蜕下来的皮,像蚱蜢的外皮,知了的硬壳。

  生1:安妮是这样做的:她还喜欢收集昆虫蜕下来的皮,像蚱蜢的外皮,知了的硬壳。

  师:他还喜欢收集昆虫蜕下来的皮,连这都收集。

  请你来读一读吧。

  师:我听出来了安妮是多么的喜欢昆虫啊。

  师:这个自然段还有谁来补充。

  生2:安妮是这样做的:安妮喜欢收集昆虫,当然她收集的昆虫都是死了的。

  (师相机板书:收集)

  师:(哎呀。)她收集的昆虫都是“死了的”

  (谁能读好这个句子吗。)

  师:你为什把“死了的”读的这样重啊。从这你感受到什么。

  生:因为从“死了的”感受到安妮很不忍心伤害活的昆虫。

  师接:是啊。

  她是多么的喜欢昆虫啊。

  师:让我们一起带着自己的体会读读这个自然段。(齐读)

  师:安妮收集的昆虫都是“死了的”,而且收集昆虫蜕下来的皮,她是多么的喜欢昆虫啊。

  ※师:(安妮很喜欢昆虫,她还做了些什么呢。

  咱们接着往下交流。)

  预设:

  PPT(出示第四段):

  B:安妮非常爱护昆虫,她常常给蚂蚁让路。就连在梦中,她也忘不了昆虫。她常梦见自己像甲壳虫一样,倒挂在天花板上行走,还学蜜蜂跳“8”字舞。

  生1:安妮很喜欢昆虫,她是这样做的:安妮非常爱护昆虫,她常常给蚂蚁让路。

  师:那安妮走路时一定是小心翼翼的。

  生2:安妮很喜欢昆虫,她是这样做的:安妮非常爱护昆虫,她常常给蚂蚁让路。就连在梦中,她也忘不了昆虫。她常梦见自己像甲壳虫一样,倒挂在天花板上行走,还学蜜蜂跳“8”字舞。(相机板书:爱护)

  师:这可真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啊。

  (创设情境)

  2、师:同学们,现在,你们就是喜欢昆虫的安妮,你还会梦见什么呢。

  让我们闭上眼晴,做做白日梦吧

  师:安妮,安妮,你能告诉我,你梦见了什么吗。

  (生:我梦见......)

  师:这个梦真有意思。

  师:安妮,安妮,你能告诉我,你梦见了什么。

  (生:我梦见......)

  师:这真是一个有趣的梦啊。

  师: 安妮,安妮,你能告诉我,你梦见了什么。

  (生:我梦见。)

  师:这可真是一个奇妙的梦啊。

  3、师:来,谁愿意再读一读这一段。

  (1生读)

  师评:(从你的读中,我感受到安妮正陶醉在她的昆虫世界里,她是那么的喜欢昆虫啊。)

  师:还有谁想读。请你也读读吧。

  (2再次指名读)

  师:我听出了,昆虫给安妮的生活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师:安妮很喜欢昆虫,她还做了些什么呢。咱们接着往下交流。

  PPT出示(出示第五段):

  C:安妮真是昆虫的好朋友。晚上,她会点亮所有的灯,把整个房间照得亮亮的,再把窗子打开,让夜游的虫子进来。

  有一天晚上,飞进来两只白网灯蛾,两只黑点白灯蛾,她简直乐坏了。可是,妈妈不喜欢。

  生:安妮是这样做的:晚上,她会点亮所有的灯,把整个房间照得亮亮的,再把窗子打开,让夜游的虫子进来。

  有一天晚上,飞进来两只白网灯蛾,两只黑点白灯蛾,她简直乐坏了。

  师:哦,她对待昆虫真的像对待(手指向屏幕好朋友),好朋友一样。

  (师随机 板书 好朋友)

  师:请你读一读。

  师:从你的读中,我仿佛看到了安妮正打开窗迎接那夜游的虫子呢。

  师:还有谁愿意读。

  师:你特别强调了“乐坏了”,安妮真的是很喜欢昆虫呢。

  师:还有谁想读。

  师:我听出来了。安妮见到这些夜游的虫子,就像见到自己的好朋友一样开心。

  师小结(手指屏幕):

  当妈妈反对安妮这样做的时候,安妮又是怎么说的呢。

  请看

  6、7自然段,这是安妮与妈妈的一段对话,让我们分角色读一读吧。

  师:我来读妈妈的话,请一个同学来读安妮的话。

  (读完)

  师:听完这段对话,你体会到什么。

  生:安妮还想长大了做昆虫专家,培养昆虫,爱它们一辈子。

  (相机板书:做昆虫学家)

  师:是啊。安妮不仅喜欢昆虫,还将对昆虫的爱延续到自己将来事业当中,安妮还想长大了做昆虫学家,培养昆虫,爱它们一辈子。(相机板书:爱一辈子)

  2、师:同学们,此时你特别想对安妮说些什么呢。(如爱护生命,爱护动物,为了自己的梦想,执着的努力等等)

  PPT: 安妮,我想对你说: 你。

  ......

  师:你说出了你的心里话

  师:这也是你读了这篇课文之后的收获呀。

  师:是啊。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幼年时就被乡间的蝴蝶和蝈蝈所吸引;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从小就对自然历史感兴趣,并且不顾家人反对,坚持进行研究;发明大王爱迪生在双儿失聪的状态下依然努力学习,他们之所以获得成功,原因就在于他们从小就培养自己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并且为之奋斗终身。

  (四)、课后拓展:

  师:同学们,这堂课接近尾声,请大家下课之后用心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小昆虫,写一篇观察日记。

  (手指屏幕)大家一起再读课题:“我 喜 欢 昆 虫”。

“我喜欢昆虫”教案3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字,认识4个字。理解“受难、收集、招待”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安妮对昆虫的喜爱,渗透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思想。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安妮是怎样喜欢昆虫的。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启发学生感受和体验安妮对昆虫真挚的感情,引起共鸣,激发学生爱护动植物的感情。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是啊!当繁花似锦的春天到来时,就会有很多可爱的小精灵活跃在大自然中!到底是谁呢?瞧!它们来了!快来跟它们打打招呼吧。(出示课件——各种昆虫的图片,如蝴蝶、蜻蜓、蜜蜂等)

  2.师:它们都是昆虫。你喜欢昆虫吗?为什么呢?快举手说一说吧。比一比,看谁的话说得最通顺,用的词语最美。

  (出示“我喜欢……因为……”句式练习说话。)

  3.师:有一个叫安妮的小姑娘,她和大家一样,特别喜欢昆虫,让我们一起走进16课——“我喜欢昆虫”

  师:再读课题,仔细观察,与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的课题相比,这一课的课题有什么不同?

  师:为什么有一个引号呢?因为这里直接引用了文中的主人公安妮的一句话作为课题,所以要用引号。这也是课题出现的另一种形式。那么,为什么这一课要用安妮的这句话作为课题呢?这个问题留到我们学习完课文再来回答吧。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2、检查自读情况:

  ①师:现在老师将文中的生字藏在生词里,你们还认识吗?来试一试吧!

  出示课件,读词语。(指名读,师生纠错,分组读,齐读。)

  安妮蜕皮简直扁的白网灯蛾短的

  一辈子爱护培养梦见招待客厅

  ②师:现在老师要检查你们读课文的情况,看看句子是否读得通顺。

  (指名分段读课文)

  读后评一评。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师:课文中安妮说道:“我喜欢昆虫。”那么她是怎样做的呢?现在请你们默读课文,勾画出重点词句。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指名说,师引导学生用简短的词语概括她的做法,并相机板书:

  拯救喜欢各种昆虫收集爱护招待

  四、学习1、2自然段。

  (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句子来感受安妮是怎样喜欢昆虫的,相机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1、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先来看看课文的一、二两自然段,说说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安妮特别喜欢昆虫?

  2、交流,读悟第一段。

  ①、出示课件:“如果是你,你愿意被关在小小的玻璃瓶里吗?”

  同学们,现在大家闭上眼想象一下,假如你是一只小昆虫,被关在一个小小的玻璃瓶里,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师:总之,这种被关在瓶子里的感觉很难受。那么,如果是你,你愿意被关在小小的'玻璃瓶里吗?(不愿意。)

  师:这些感觉我们体会到了,安妮也体会到了。因此,每次看到小孩把小昆虫抓走,她都会这样问。

  我们也来问问那个关昆虫的小孩!(请多名学生读,师相机评价:如能换位思考、质问、或劝告劝说)

  师:安妮与昆虫感同身受,所以只要有机会,她就会把这些受难的小生命放走。(板书:只要---就---)

  ②出示课件:“只要有机会,她就会把这些受难的小生命放走。”

  师:同学们,在这里安妮把什么看作是昆虫在“受难”?

  (被关在小小的玻璃瓶里。)

  师:受难是什么意思呢?换个词试试看。

  (受苦、受折磨)

  师:在字典里,“受苦”的意思是“受到痛苦”,而“受难”的意思是“受到灾难”,你们觉得哪一个词程度更深?你从这里体会到了什么?

  师:安妮这样喜欢昆虫,爱护昆虫,是因为在她眼里,这些不是一个小玩意儿,小东西,小虫子,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它们应该有生存和自由的权利。从这里你们体会到了什么呢?

  (安妮很尊重这些小昆虫,把它们当作自己的朋友。)

  师:谁来读一读?

  (指名读,再指名读,齐读。)

  ③齐读第一节,小结学法:

  师:同学们,刚才大家通过抓住关键词、重点句的方法自己学懂了第一节,你们真了不起!下面大家接着汇报,还是采用这样的方法来学习,好吗?

  3、交流,读悟第二自然段。

  指名读有关语句。

  师:安妮“真的很喜欢昆虫”吗?你从哪里看出来?

  (板书:不管……只要……都……)

  指名读,说说自己的体会。

  再指名读,注意后面的省略号,说说她还会喜欢什么样的昆虫?

  师:为什么这么多的昆虫她都喜欢?

  师:因为安妮喜欢它们,不是因为它漂亮,不是因为它勤劳,也不是因为它轻盈,而是因为———它们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小生命!

  师生合作读。

  4、比较两种写法,体会如何将文章写具体:

  “安妮真的很喜欢昆虫。只要是昆虫,她都喜欢。”

  “安妮真的很喜欢昆虫。不管是大的、小的,长的、短的,圆的、扁的,有毛的、没毛的,爬的、钻的、跳的、飞的……只要是昆虫,她都喜欢。”

  学生发言后,教师总结: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是不是也可以像这样尝试将文章写具体呢?只有写具体了,才可能生动,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5、师:现在我们来仿照第二自然段说上这样一段话,把一个人的一种爱好说清楚,说具体。

  ①小红真的很喜欢读书。不管是童话、寓言、诗歌、小说、散文……只要是_______,她都____________。

  ②我真的很喜欢体育运动。不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要是_______,我都____________。

  ③我真的很喜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喜欢昆虫”教案4

  主题由来

  我们五月的主题是《蚂蚁是昆虫吗?》,幼儿非常喜欢捕捉小蚂蚁,通过对蚂蚁的研究,我们清楚的了解了什么是昆虫。在活动中,幼儿对其他种类的昆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针对自己感兴趣的昆虫,小朋友们自己分头寻找资料,准备开个《昆虫博览会》,所以,我们班就继续展开了这个“我最喜欢的昆虫”的主题活动。

  主题总教育目标

  幼儿已有经验分析

  幼儿提出的问题

  主题墙壁设计

  区域配合

  可利用的资源

  家长配合

  1、引导幼儿喜欢探索周围事物、现象的特点和变化规律,养成爱思考、爱提问、积极回答问题的习惯,在观察与比较的过程中细心专心,并敢于发表自己的.真实看法。

  2、引导

  幼儿能从不同角度对物体进行分类,有初步的概括能力。

  3、鼓励有而已不同方式纪录信息,发表自己的结论,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学会合作学习和共同学习。

  1、幼儿对常见昆虫很有兴趣,而且知道他们的名称。

  2、幼儿对昆虫的生活方式、昆虫的自我保护方式及交流方式还有哪些是益虫、害虫等这些方面,非常希望得到帮助。

  1、蝴蝶是怎么变来的?

  2、蜜蜂是怎么和同伴交流的?

  3、哪些是人类的朋友?为什么?

  分为三部分:

  1、昆虫怎么自己保护自己的?

  2、昆虫是怎么交流的?

  3、昆虫的运动方式。

  4、昆虫获取事物的方式。

  1、电脑区:投放光盘

  2、图书区及语言区:投放有关书籍,笔和纸,幼儿查阅资料并及时纪录信息。

  3、科学区:投放放大镜、昆虫盒、供幼儿观察,提供大头针、泡沫塑料供幼儿制作标本。

  4、观察区:饲养小蝌蚪,投放记录本及放大镜。

  5、美工区:投放各种不同材料,供幼儿制作昆虫。

  6、积木区:投放花草树木,供幼儿搭建“昆虫家园”,

  1、CD光盘

  2、各种有关昆虫的图书

  3、教师用挂图

  4、放大镜、昆虫盒、大头针、泡沫塑料等。

  5、成品标本

  1、上网收集有关昆虫的资料。

  2、带有而参观自然博物馆。

  3、和幼儿一起追昆虫,并与幼儿一起制作标本。

  一、主题名称:

  我最喜欢的昆虫

  二、经典活动

  活动一:

  活动名称:《昆虫日记》

  活动准备:纸、笔、一本用图画记录的昆虫日记

  组织形式:集体活动

  活动目标

  环节设计意图

  师幼互动

  1、用绘画方式记录昆虫的变化。

  2、幼儿能在教师引导下自制观察小书。

  3、培养幼儿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的能力。

  1、激发幼儿一同观察昆虫并记录昆虫生活习性的兴趣。

  2、幼儿制作自己喜欢的记录本。

  3、提出邀请,激发

  幼儿观察的信心。

  4、对记录内容进行了解。

  5、为幼儿记录创造条件。

  1、师展示自制的昆虫日记,讲述昆虫日记上每一页上记录的内容是什么。并提出问题:这本日记还可以记录哪些内容?

  2、幼儿选择喜欢的纸,钉成一个昆虫日记本。

  3、邀请幼儿一同观察、记录昆虫的生活情况。(如:野外观察所见,饲养最喜欢的昆虫等)

  4、讨论记录本上可记录什么内容,怎样记录更清楚,用什么形式记录最好?

  5、在观察区投放一个记录本并提供小昆虫,供幼儿观察、记录。

“我喜欢昆虫”教案5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平时都喜欢些什么呀?有一个小女孩,叫安妮(板书:安妮)她喜欢的东西可和同学们不一样,她说——“我喜欢昆虫”(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

  仔细观察,与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课题相比,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引号?看到安妮这么说,你有什么想知道的吗?学生质疑。让我们一起走进16课,这些疑问都会迎刃而解的。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要求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2、检查自读情况:

  ①卡片检查生字字音。

  ②检查词语朗读情况。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范读课文。安妮说:“我喜欢昆虫”,那么她是怎样做的呢?请认真听老师读课文,边听边思考。

  2、听后反馈。相机板书:救助、收集、爱护、招待。

  四、精读课文,领悟体验:

  (一)精读第1自然段。

  1、哪个自然段写安妮救助小昆虫?指名读第1自然段,思考:安妮是怎样救助小昆虫的?

  2、安妮说:“如果是你……吗?”请你想象一下,假如你是一只小昆虫,被关在一个小小的玻璃瓶里,会有什么样的感觉?这些我们都感觉到了,安妮更感觉到了,如果你是安妮,你会怎样劝告关昆虫的小男孩?(指名读出劝告语气)。会怎样质问关昆虫的小孩?(读质问语气)。安妮还可能怎样问?(生气、责怪…)。

  3、安妮不仅这样说,还怎样做?(只要有机会…放走),从“只要…就…”表明什么?(表示安妮绝对这样做)。谁能用“只要…就…”说一句话。“受难”找近义词兄弟?(受苦)在这里能换成受苦吗?(受到灾难和痛苦,谁程度更深)安妮把什么看作是昆虫的灾难?(小孩把昆虫装在玻璃瓶里),这些小孩无非是觉得小虫可爱,装着玩玩罢了,这算灾难吗?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4、小结:安妮喜欢昆虫,尊重昆虫,把它们当作自己的朋友,在她眼里,这些不是一个小玩意,小东西,小虫子,而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它们应该有生存和自由的权利。再次读第1自然段,再次感受安妮对昆虫的爱。

  (二)精读第2自然段。

  1、安妮救助昆虫,我们已感觉到安妮很喜爱昆虫,那她究竟喜欢哪些昆虫?还是都喜欢?从哪一段知道的?

  2、默读第2自然段,哪句是中心句,划上波浪线,哪些句子看出安妮喜欢各种各样的昆虫,划上横线。

  3、同桌交流。划好后与同桌交换意见,看你们想法是否一致,能否说出画波浪线或横线的原因。

  4、全班交流。中心句是哪句?为什么?各种昆虫都喜欢从哪看出来?大的想到什么?(出示犀金龟图片并简介)小的?长的?(竹节虫,介绍比铅笔还长),有毛的?没毛的?爬?钻?跳?飞?省略号表示什么?还可能喜欢什么样的?(有眼、没眼、胖、瘦、花、黑、能发光、能叫、游、勤劳、懒惰、轻盈、笨挫……)总之一句话“只要是……都……”。那你们认为安妮是真的喜欢昆虫吗?再读第2自然段。

  5、读中学写。有一个同学认为这一段可这样写,出示句子“安妮很喜欢昆虫。只要是昆虫她都喜欢”。比较哪种好,为什么?(上一种更具体,具体了才生动,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6、你们想把自己的爱好用一段话写具体些吗?仿写练习。

  7、小结:安妮真的`喜欢昆虫,不是因为它勤劳,美丽,轻盈,而是因为——它们是一个活生生的小生命,是安妮的好朋友。一起读第2自然段,再次感受安妮对昆虫的爱。齐读第2自然段。

  六、总结全文:

  安妮对昆虫爱得如此真切,真让我们感动。让我们再来读读安妮发自内心的这句话:“我喜欢昆虫”。

  下节课,我们将了解安妮是怎样收集、爱护、招待昆虫的。

  七、布置作业:

  继续查阅文中提到的昆虫的相关资料,如蚱蜢、甲壳虫、蜜蜂、灯蛾…为下节课更深入地学习课文作好准备。

【“我喜欢昆虫”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昆虫》06-12

昆虫科学教案12-17

神秘的昆虫大班主题教案06-08

我喜欢小学作文07-07

中班科学课教案昆虫的家11-18

我喜欢我记叙文06-16

我喜欢的季节小学作文12-02

我喜欢记叙文02-07

幼儿园中班幼儿歌曲教案:月亮婆婆喜欢我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