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的教案集锦8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力的教案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力的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知道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会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会用浮沉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
构建知识体系;灵活运用相关浮力知识解答生活中相关问题。
学习难点
求浮力问题时阿基米德原理或浮沉条件的选用
复习过程
一、知识梳理
请完成下面的填空
1.阿基米德原理
2.物体的浮沉条件
(1)决定因素:物体浸在液体中,一般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是竖直向下的___,一个是竖直向上的___,物体在液体中是上浮还是下沉,决定于二者之间的大小关系。
(2)对于实心物体,可以通过比较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的大小来判断物体的浮沉(3)具体关系分析如下:
3. 浮力利用
(1)轮船:用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做成空心,使它能排开更多的水。这就是制成轮船的道理。
排水量:排水量=轮船和载满货物的总质量
(2)潜水艇: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沉浮。
(3)气球和飞艇:充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
4:计算浮力方法有:
(1)称量法:F浮=G-F ,(G是物体受到重力,F 是物体浸入液体中弹簧秤的读数)
(2)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
(3)阿基米德原理:
(4)平衡法:F浮=G物 (适合漂浮、悬浮)
浮力:一切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这个力叫浮力。
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二、典型例题解答:
【例1】一个不规则的实心物体,质量55g,放入装满纯水的烧杯中,沉入底部,排开0.5N的水。然后向烧杯中加盐并搅拌,直到物体悬浮为止(g=10N/g)。求:
(1)物体在纯水中所受的浮力;
(2)物体的体积;
(3)物体悬浮时盐水的密度。
【提示】(1)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排开水的重力;(2)因物体浸没,所以物体的体积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可以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3)因物体悬浮,所以盐水的密度和物体的密度相同。
【例2】把重5 N、密度为0.9×103 g/3的实心物体投入水中.当物体静止时,物体处于 状态(填“漂浮"、“悬浮”或“沉在水底"),物体所受的浮力是 N,物体排开的水重是 N (水的密度为1.0×103 g/3)。
【提示】物体的密度与液体的密度的大小关系,可判定出物体的状态,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重力,可求出排开的水重。
【例3】 将一块实心物体放入盛水的烧杯中,物体静止时如图14-1所示。若将该物体分成大小不同的两块,仍然放在盛水的烧杯中,则 ( )
图14-1
A.大块沉入杯底,小块飘在水面上
B.大块、小块都沉入杯底
C.大块、小块都飘在水面上
D.大块、小块都悬浮在水中
【提示】物体分成两块后密度保持不变,仍与水的`密度相等.
三、达标检测
1.把重为5N,体积为 600c3的物体投入水中,若不计水的阻力,当物体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取10N/g) ( )
A物体漂浮F浮=6N B物体悬浮F浮=5N
C物体漂浮F浮=5N D物体沉在水底F浮=5N
2.如图14-2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满水,然后将甲、乙两球分别放人两个杯子中,甲球浮在水面,而乙球可以停在水中的任何位置,则三个杯子的总重量哪个大 ( )
图14-2
A.放甲球的杯子最大 B.放乙球的杯子最大
C.没放球的杯子最大 D.三个杯子一样大
3.将同一物体先后放入三个盛有不同液体的容器中,小球静止后如图14-3所示,此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是 ( )
A.甲大 B.乙大 C.丙大 D.一样大
图14-3 图14-4
4.将体积相同的三个实心小球,分别放入盛有水的A、B、C三个容器中,静止后的情况如图14-4所示,若三个小球所受的浮力分别用FA、FB、FC表示,则它们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
A. FA<FB<FC B. FA>FB>FC
C. FA=FB=FC D. FA=FB>FC
5.一只苹果的质量为140g、体积为1.8×10-43,用手将其浸没在水中时,苹果受到的浮力为 N(g取10N/g),松手后苹果将 (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
6.(20xx·娄底)把重10N,体积为1.2×103c3的物体投入水中,当物体静止时,物体的状态是 .(填“漂浮”、“悬浮”、“沉到水底”)?
7.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的猜想:
① 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
② 可能跟物体的重力有关;
③ 可能跟物体的体积有关;
④ 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
⑤ 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李明做了如图14-5所示的实验:他在弹簧测力计下端挂一个铁块,依次把它缓缓地浸入水中不同位置,在这一实验中:
(1)铁块从位置1-2-3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 ;从位置3-4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通过这一实验可以验证上述猜想 是正确的,猜想 是不正确的(填上面猜想的序号)。
8.如图14-6所示,重物A是体积为10d3,密度为7.9 ×103 g/3的实心金属块,将它完全浸没在水中,始终未提出水面。若不计摩擦和动滑轮重,要保持平衡,求作用于绳端的拉力F是多少?
力的教案 篇2
【学习目标】洛伦兹力、圆周运动、圆心、半径、运动时间
【学习重点】 确定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圆心
【知识要点】
一、基础知识:
1、洛仑兹力
叫洛仑兹力。通电导线所受到的安培力实际上是作用在运动电荷上的洛仑兹力的。
2、洛仑兹力的方向
用左手定则判定。应用左手定则要注意:
(1)判定负电荷运动所受洛仑兹力的方向,应使四指指向电荷运动的方向。
(2)洛仑兹力的方向总是既垂直于又垂直于,即总是垂直于所决定的平面。但在这个平面内电荷运动方向和磁场方向却不一定垂直,当电荷运动方向与磁场方向不垂直时,应用左手定则不可能使四指指向电荷运动方向的同时让磁感线垂直穿入手心,这时只要磁感线从手心穿入即可。
3、洛仑兹力的大小
f=,其中 是带电粒子的运动方向与磁场方向的夹角。
(1)当 =90°,即v的方向与B的方向垂直时,f=,这种情况下洛仑兹力。
(2)当 =0°,即v的方向与B的方向平行时,f=最小。
(3)当v=0,即电荷与磁场无相对运动时,f=,表明了一个重要结论:磁场只对相对于磁场运动的电荷有作用力,而对相对磁场静止的电荷没有作用力。
4、如何确立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圆心、半径及运动时间?
(1)圆心的确定。因为洛伦兹力f指向圆心,根据f⊥v,画出粒子运动轨迹上任意两点(一般是射入和射出磁场的两点)的f的方向,其延长线的交点即为圆心。
(2)半径的'确定和计算。圆心找到以后,自然就有了半径(一般是利用粒子入、出磁场时的半径)。半径的计算一般是利用几何知识,常用解三角形的方法及圆心角等于圆弧上弦切角的两倍等知识。
(3)在磁场中运动时间的确定。利用圆心角与弦
切角的关系,或者是四边形内角和等于360°计算出圆
心角 的大小,由公式t= ×T可求出运动时间。
有时也用弧长与线速度的比。
如图所示,还应注意到:
①速度的偏向角 等于弧AB所对的圆心角 。
②偏向角 与弦切角 的关系为: <180°, =2 ; >180°, =360°-2 ;
(4)注意圆周运动中有关对称规律
如从同一直线边界射入的粒子,再从这一边射出时,速度与边界的夹角相等;在圆形磁场区域内,沿径向射入的粒子,必沿径向射出。
【典型例题】
例1、图中MN表示真空室中垂直于纸面的平板,它的一侧有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一带电粒子从平板上狭缝O处以垂直于平板的初速v射入磁场区域,最后到达平板上的P点。已知B、v以及P到O的距离l,不计重力,求此粒子的电荷e与质量m之比。
解析:粒子初速v垂直于磁场,粒子在磁场中受洛伦兹力而做匀速圈周运动,设其半径为R,由洛伦兹力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
有Bqv=mv2/R
因粒子经O点时的速度垂直于OP,故OP是直径,l=2R
由此得
例2、一个负离子,质量为m,电量为q,以速率v垂直于屏S经小孔O射入有匀强磁场的真空室中,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与离子运动方向垂直,并垂直于纸面向里,如图所示。如果离子进入磁场后经过时间t到达P点,则直线OP与离子入射方向之间的夹角 跟t的关系式如何?
解析:做出OP的中垂线与OS的交点即为离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圆心,轨迹如图示:
方法一:弧OP对应的圆心角 ①
周期T= ②
运动时间:t= ③
解得: ④
方法二:弧OP对应的圆心角 ⑤
半径为r,则qvB= ⑥
弧长:l=r ⑦
线速度:v= ⑧
解得: ⑨
例3、如图,在某装置中有一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于Oxy所在的纸面向外。某时刻在x=l0、y=0处,一质子沿y轴的负方向进入磁场;同一时刻,在x=-l0、y=0处,一个 粒子进入磁场,速度方向与磁场垂直。不考虑质子与 粒子的相互作用。设质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e。
(1)如果质子经过坐标原点O,它的速度为多大?
(2)如果 粒子与质子经最短时间在坐标原点相遇, 粒子的速度应为何值?方向如何?
解析:①质子的运动轨迹如图示,其圆心在x= 处
其半径r1= ⑴
又r1= ⑵
⑶
②质子从x=l0处至达坐标原点O处的时间为
t= ⑷
又TH= ⑸
⑹
粒子的周期为 ⑺
⑻
两粒子的运动轨迹如图示
由几何关系得: ⑼
又 ⑽
解得:
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为 。
【达标训练】
1. 每时每刻都有大量带电的宇宙射线向地球射来,地球磁场可以有效地改变这些宇宙射线中大多数带电粒子的运动方向,使它们不能到达地面,这对地球上的生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假设有一个带正电的宇宙射线粒子正垂直于地面向赤道射来,(如图,地球由西向东转,虚线表示地球自转轴,上方为地理北极),在地球磁场的作用下,它将(A)
A.向东偏转
B.向南偏转
C.向西偏转
D.向北偏转
2. 图为云室中某粒子穿过铅板P前后的轨迹。室中匀强磁场的方向与轨迹所在平面垂直(图中垂直于纸面向里)。由此可知此粒子(A)
A.一定带正电
B.一定带负电
C.不带电
D.可能带正电,也可能带负电
3. 如图所示,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的边界上,有两个质量和电量均相同的正、负离子,从O点以相同的速度射入磁场中,射入方向均与边界成 角。若不计重力,关于正、负离子在磁场中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运动的轨道半径不相同
B.重新回到边界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相同
C.重新回到边界的位置与O点距离不相同
D.运动的时间相同
4. 如图,在x>0、y>0的空间中有恒定的匀强磁场,磁感强度的方向垂直于xOy平面向里,大小为B。现有一质量为m电量为q的带电粒子,在x轴上到原点的距离为x0的P点,以平行于y轴的初速度射入此磁场,在磁场作用下沿垂直于y轴的方向射出此磁场。不计重力的影响。由这些条件可知(D)
A.不能确定粒子通过y轴时的位置
B.不能确定粒子速度的大小
C.不能确定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所经历的时间
D.以上三个判断都不对
5. 一个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粒子,以速度v垂直射入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粒子经过一段时间,受到的冲量大小为mv,不计重力,则这段时间可能为(CD)
A.2 m/(qB)
B. m/(qB)
C. m/(3qB)
D.7 m/(3qB)
6. 质子( )和 粒子( )从静止开始经相同的电势差加速后垂直进入同一匀强磁场做圆周运动,则这两粒子的动能之比Ek1:Ek2=,轨道半径之比r1:r2=,周期之比T1:T2=。
1:21: ;1:2
7. 如图所示,一电子以速度1.0×107m/s与x轴成30°的方向从原点出发,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运动,磁感应强度B=1T,那么圆运动的半径为m,经过时间s,第一次经过x轴。(电子质量m=9.1×10-31kg)5.69×10-5,5.95×10-12
8. 在图所示的各图中,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均为B,带电粒子的速率均为v、带电量均为q。试求出图中带电粒子所受洛仑兹力的大小。
F=qvBF= qvB0F=qvB
9. 如图所示一电子以速度v垂直射入磁感应强度为B,宽度为d的匀强磁场中,穿透磁场时速度方向与电子原来入射方向夹角30°,则电子的质量是。
2qBd/v
力的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 知道轮子会滚动,能省力。
2. 了解轮子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3. 乐意参加探索活动,并有良好的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
1. 活动前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带有轮子的的各种东西。
2. 幼儿每人带一个有轮子的.玩具。
3. 书、小推车;各种形状的小积木和小斜坡;ppt。
活动过程:
一、 玩玩具,激发兴趣。
你发现了什么?
二、 玩玩具,观察轮子。
1.这些轮子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有什么一样的地方?
3.教师小结。
4.实验验证:用圆的做轮子最合适。
三、玩游戏。
1.搬书游戏。
2.交流:用手搬和用小推车搬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
3..教师小结:原来用手搬很费力,用小推车很省力。
四、经验拓展。
引导幼儿讲述轮子在生活中的运用。
力的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参与幼儿园游戏活动的积极性,使幼儿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
2、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增进交往能力。
活动准备:
1、小鸭、小猫的手偶各1个。
2、动物幼儿园的.背景图一张,或者用积木搭成的动物园。
活动重难点:理解故事内容,体验快乐情感。
活动过程:
一、通过认识新朋友,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教师模仿小鸭的叫声,并做寻找声源的动作,找到小鸭后,发出“奥,是小鸭”,然后面向幼儿发出“嘎—嘎—嘎”的声音,出示小鸭宝宝和小鸭妈妈,并和幼儿打招呼,用手
偶去挠幼儿痒痒,或让幼儿抱抱小鸭的手偶。
提示:配班老师藏在桌子后方,听到模仿动物发声后,慢慢将小鸭的手偶放在桌子上。
2、教师出示“动物幼儿园”的背景图,向幼儿说明小鸭是动物幼儿园的孩子,他们在幼儿园可开心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小鸭是怎样上幼儿园的?
二、观看小鸭上幼儿园的情景片段,体验高高兴兴上幼儿园带来的快乐
1、教师左手套上小鸭宝宝手偶,右手套上小鸭妈妈手偶,藏在桌子背后举起左手和右手,开始情景表演。
提示:教师表演讲述:公鸡叫“喔—喔—喔”,慢慢举起小鸭妈妈,说:“鸭宝宝,起床了,妈妈要上班,鸭宝宝要上幼儿园了。”慢慢举起小鸭宝宝,对着鸭妈妈说:“妈妈,我来了,我上幼儿园了,嘎—嘎—嘎—。”鸭妈妈送鸭宝宝上幼儿园,遇到了猫宝宝,鸭宝宝说:“猫宝宝,早上好。”猫宝宝也对鸭宝宝说:“鸭宝宝,早上好。”它们一起哼着歌儿上幼儿园:“妈妈要上班,我高高兴兴上幼儿园,嘎—嘎—嘎—,喵—喵—喵—”。到幼儿园门口了,鸭宝宝向老师问好:“老师早。”然后,向妈妈挥挥手说:“妈妈,再见!”鸭宝宝有礼貌,老师喜欢它。
注:配班老师戴上猫宝宝和猫妈妈的手偶,配合主班老师表演。
2、教师引导幼儿回想故事内容,提问:故事里,鸭妈妈去哪里了?鸭宝宝又去了哪里?谁高高兴兴上幼儿园?路上遇到了谁和谁?它们是怎样叫的?老师为什么喜欢鸭宝宝?
3、教师和配班老师模仿鸭宝宝和猫宝宝,相遇时,相互问好,然后,哼着歌儿高高兴兴上幼儿园,“妈妈要上班,我高高兴兴上幼儿园,嘎—嘎—嘎—,喵—喵—喵—”。
4、引导幼儿扮演小鸭和小猫高高兴兴上幼儿园,让幼儿获得快乐的情绪体验。
三、转移经验,启发幼儿高高兴兴上幼儿园
1、教师引导幼儿再次回想,小猫和小鸭是怎样上幼儿园的?今天谁像小鸭一样,高高兴兴上幼儿园?
2、教师戴着小鸭手偶,表扬小鸭真是个好孩子,高高兴兴上幼儿园,谁像小鸭一样高高兴兴上幼儿园,也是个好孩子。
提示:注重引导幼儿说“我像小鸭一样,高高兴兴上幼儿园”。
延伸活动:
1、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教育活动中,引导幼儿见人要问好,养成爱讲礼貌的好习惯。
2、教师要给幼儿创造快乐的情感体验,让幼儿形成乐观开朗活泼的性格。
力的教案 篇5
目的:
1、能简单地画小兔头部的不同姿势以连环画的形式记录故事内容。
2、培养幼儿仔细的观察能力。
准备:纸、彩笔、记号笔、实物:气球、灯笼、萝卜
过程:
1、师复述故事内容。
2、分析故事四情节并尝试把小兔不同的姿态画下来。
今天,我们来学习用连环画的方法把刚才的故事画下来,好吗?
(1)首先,我们来看看小兔来到采地里它看见什么?(萝卜)谁来把小兔看见萝卜的情景画下来?幼儿个别尝试。
(2)小兔看见右边上方有个红气球,那小兔的头是怎么样的呢?谁来做做看,然后谁来尝试怎样画呢?小兔的耳朵应画在哪里呢?幼儿个别尝试。
(3)反过来,看见左边上方的灯笼,小兔的耳朵的'方向又在哪里呢?幼儿上前尝试。
(4)最后小兔看见了太阳又是怎样呢?我们可自己想想。
下面我们一起把小兔的故事画下来,可只有一张纸怎么把故事画下来呢?(启发幼儿用记号笔画格子表示出来)
3、幼儿作业,师提醒幼儿碰到困难向别人请教。
4、幼儿作品展览,看看你喜欢哪幅画,还可把你喜欢的画想你朋友介绍,同时一起讲小兔的故事。
力的教案 篇6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并能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2.知道浮力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分析,了解轮船是怎样浮在水面上的。
2.通过收集、交流关于浮力应用的资料,了解浮力应用的社会价值。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初步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
教学重点: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的浮沉情况决定于 和 ;
如果物体上浮,则浮力 物体的重力,
如果物体下沉,则浮力 物体的重力,
如果物体漂浮或悬浮,则浮力 物体的重力。
2、思考:木材能漂浮在水面,其原因是什么?把一根木头挖成空心,做成独木舟后,其重力怎么变化?它可载货物的多少怎么变化?
我们知道,钢的密度远大于水的密度,而钢板制成的轮船却能漂浮在水面上,轮船是用 方法使它排开水的体积 , 浮力 从而达到 漂浮在水面上的。轮船的排水量指的是
轮船从河水驶入海里,它的重力变不变?它受到的浮力变大、变小还是不变?它排开的液体的质量变不变?它排开的液体的体积变不变?它是沉下一些,还是浮起一些?
3、浸没在液体中的潜水艇受到的浮力是 ,但艇内有两个水舱随时的充水或排水,这样就改变了潜水艇的重力,从而能上浮、下沉或悬浮。气球与飞艇用 于空气密度的氢气或氦气充入气球和飞艇中,通过改变气球和气囊 从而改变浮力的大小,实现升降的。
二、课内探究:
(一)引入新课:
视频展示:万吨巨轮浮在海面上,它受到浮力的作用了吗?
实验感知:实心的铁块,放到水面上后,它将怎样?
设疑:用钢铁铸造的万吨巨轮能够浮于水面,而小铁块却会沉入水底?物体的浮与沉决定于什么呢?
(二)新课学习
讨论自学中的疑问,针对回答点拨。
1、漂浮、悬浮和下沉
演示实验:将三个乒乓球浸没水中(一个充满沙;一个中空;一个有部分沙,用蜡封住),松手后出现什么现象?分析讨论。
问:浸入水中的物体受到哪几个力的作用?( )它们的施力物体是谁?( )
一个物体在受到两个或两个以上力的作用时,它的运动状态由它们共同决定。
(1)当F浮=G 时,它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将处于什么状态?
(2)当F浮>G 时,它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将处于什么状态?
(3)当F浮<G 时,它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将处于什么状态?
问:沉的物体最终处于什么状态?为什么?
问:那么上浮的物体最终处于什么状态?受到 力的作用。
点拨1:悬浮的物体完全进入液体中,可以静止在液体内部任一地方,其体积 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而漂浮则是物体静止在液体表面上,其体积 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2、物体的浮沉条件
点拨2:
技术上为了实现浮沉总是设法改变重力与浮力的“力量对比”,来达到目的若保持浮力不变,可改变自身的重力,实现沉浮;若保持重力不变,可改变排开液体(气体)的体积来实现沉浮.
点拨3:
,所以物体的浮沉条件还可以写成:
当液>物时,物体上浮;
当液=物时,物体悬浮在液体中;
当液<物时,物体下沉;
3、应用
点拨4:
(1)轮船:轮船从河里到海里,两次都是 状态,它受到的浮力都等于它的自重,它两次受到的浮力 ,由于海水的密度大于河水的密度,所以它排开海水体积 于它排开河水的体积,轮船要 一些.
(2)潜水艇:浸没在水下不同深度所受浮力 。
(3)气球可以靠改变浮力或气体密度来实现升降.
(4) 密度计 用来测定液体密度的仪器.它利用漂浮原理:G密度计 F浮=液gV排,即液大,V排就 ,密度计露出液面部分 而做成的
(5)利用浮筒打捞沉船时,是靠改变 来使沉船上升的。
(三)课堂练习:完成“动手动脑学物理”
(四)自我小结:
本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_______________;你还有的疑惑 : ;
(五)自我检测:
1、当一艘轮船从东海驶入长江时,它所受的浮力____________自身重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所受浮力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它将(上浮或下沉)一些。
2、重为20N 的物体,将其浸没在水中时,它排开的水重为10N,此时它受到的浮力为______N,松手后物体将______。(填“上浮”、“下沉”或“悬浮”)。 3、体积相同的.小球,都放在水中.静止后,甲球沉入水底,乙球悬浮于水中,丙球漂浮于水面上,则它们受到的浮力F甲______F乙______F丙,它们的密度甲______乙______丙.
4、将一木块分别浮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中,木块均有一部分露出液面,如果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则()
A、木块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 B、木块在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
C、本块在甲液体中露出液面的体积较大D、木块在乙液体中露出液面的体积较大
5、绿豆汤可以消暑解毒,张亮在煮绿豆汤前,将绿豆倒入盛水的容器中,发现成熟饱满的绿豆甲沉入水底,干瘪、虫蛀的绿豆乙漂浮在水面上,下列关于其所受的浮力与重力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受的浮力小于重力,乙受的浮力大于重力
B.甲受的浮力小于重力,乙受的浮力等于重力
C.甲受的浮力大于重力,乙受的浮力等于重力
D.甲受的浮力等于重力,乙受的浮力小于重力
力的教案 篇7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学具准备二力合成演示器、投影仪、交互式动画
--示例
(一)新课引入
上一节我们学过了同一条直线上两个力的合成.但是物体受到的力大多不在同一直线上,而是互成角度的.例如,两个人在打夯时,他们用来提夯的力是互成角度的.那么,两个互成角度的力又该如何合成求它们的合力呢?
(二)新课教学
1.演示实验
参照课本中的演示实验中的第一步,请两位同学分别用弹簧秤向不同方向把橡皮绳拉长到某一长度,记录两个力F1和F2的大小和方向.
(学生操作,教师沿着拉力的方向做出力的图示)
再用一个弹簧秤代替刚才的两个弹簧秤拉橡皮绳,即用一个力F代替F1和F2两个力的共同作用,记录弹簧秤的读数和拉力的方向.
(教师演示并画图)
2.分析实验
(1)力F1和F2的合力大约多大?
(2)合力F和两个力F1和F2比较,合力F比F1和F2之和大还是小?比F1和F2之差呢?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F比F1和F2之和要小,比F1和F2之差要大.
3.互成角度的二力的合成方法
本知识点的教学可使用交互式动画辅助教学.
以F1和F2的力的图示为一组邻边做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就可以表示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
改变两个力的夹角重做上面的实验,可以看出,用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来表示它们合力的方法是成立的.
用投影仪将交互式动画投影到屏幕上,找几名学生亲自拖动鼠标,改变两个力的夹角,观察它们的.合力大小如何变化,合力与分力的夹角如何变化?
最后教师在学生观察、发言的基础上进行总结:两个力互成角度时,它们的合力小于这两个力之和,大于这两个力之差;两个力的夹角减小时,合力增大;夹角增大时,合力减小.当两个力的夹角减小到时,合力就等于两个力之和.当两个力的夹角增大到时,合力就等于两个力之差.因此可以说,我们在上节所学的在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是这里所学知识的特殊情况.
(三)总结
教师可适当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关力的合成的方法,例如三角形定则等.
第六节互成角度的二力的合成教案一
力的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学会团圆、搓的技能,初步学习分泥和连接的技能。
2、喜欢参加泥工活动,愿意和同伴进行交流。
活动准备:
1、人手一份油泥(彩色),红豆、短牙签,白纸、皱纹纸、水彩笔、彩纸等。
2、动物园场景一副。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师:孩子们我们今天一起去动物园玩好吗?幼儿随音乐如:小鹿跳跳跳,小乌龟爬爬爬等等来到动物园。师;动物园到了,呀!(作惊讶状)小动物都到哪里去了?你们知道小动物到哪里去了吗?我们来问问小熊猫吧!师;原来是大家不爱护环境,动物园里变的不美了,所以小动物们都离开了动物园,我们一起来打扮动物园,将小动物们请回来好吗?动物园里有哪些动物呢?(熊猫、鸭子、猴子````)
师:我们一起看看熊猫长的什么样?熊猫有圆圆的身体,圆圆的脑袋,胖乎乎的,熊猫又是由什么颜色组成的呢?(是由黑色和白色组成的) 师:熊猫用油泥怎样做出来呢?先将泥团圆搓长,然后分泥,白色的泥做身体,将分好的泥团圆,然后用牙签将他们连接起来,熊猫的头和身体就做好了。熊猫的'眼睛和四肢是什么颜色的呢?(是黑色的) 对了,我们用黑色的油泥做四肢和眼睛,这样一只可爱的大熊猫就做好了(出示成品) 再看看这又是什么小动物呢?(大象)大象长什么样呢?大象有胖胖的身体,耳朵象一把大扇子,腿象四根粗粗的棍子,大象还有一根长长的鼻子和细细的尾巴呢。怎么做呢? 我们还是先分泥,一块做身体,另一块做四肢、鼻子、耳朵,看一只大象就做好了!
2、交代要求,幼儿操作
我们一起来打扮动物园好吗?第一组的小朋友是折牵牛花,折的时候要边对边,角对角,比一比谁折的好看。 第二组的小朋友是做大树的,我们将叶子贴在树枝上,美化动物园的环境。 第三组的小朋友是做小草的,沿着小草的轮廓剪下来 第四组的小朋友是做小动物的,比一比谁做的小动物多又象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重点指导第四组
3、总结评价
【力的教案】相关文章:
《二力平衡》教案08-05
集中注意力教案08-28
八年级物理摩擦力教案03-22
团队凝聚力的语录05-07
团队凝聚力培训心得体会02-04
有限的自制力,无限的吸引力-高一作文大全01-29
自控力读后感06-17
《影响力》读后感05-01
《自控力》读后感04-28